克拉玛依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355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拉玛依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克拉玛依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克拉玛依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克拉玛依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克拉玛依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克拉玛依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

《克拉玛依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拉玛依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克拉玛依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

克拉玛依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2020年克拉玛依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dì()听bìng()弃憨态可jū()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希望在未来岁月中,你能时不时地不公,唯有如此,你才能懂得公正的价值;我希望你尝到背叛的滋味,唯有如此,你才能到忠诚之重要;我希望你常常被人,唯有如此,你才能懂得聆听他人有多重要。

A.面对领悟轻视B.面对领会忽视

C.遭遇领悟忽视D.遭遇领会轻视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处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氛围。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

“怎么了?

你。

”他回复说:

“没什么,别多心。

D.《旧约·创世纪》中说:

“神以本身的形象创造了人。

”该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本身的形象创造了神”。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要看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

B.随着国家平抑物价的政策和外地蔬菜的大量调运,最近蔬菜价格有所回落。

C.从微笑的树蛙到开心的绵羊,这些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动物们的“笑功”和幽默感。

D.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同学制定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智深、李逵、武松三人,都是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不畏强暴的好汉,其中鲁智深急躁莽撞,疾恶如仇,主张“救人须救彻”,是小说中造反精神最为强烈的英雄。

B.孙悟空先与鹿力大仙斗法求雨,大仙吹牛:

“一声令牌响,风来;二声响,云起;三声响,雷闪齐鸣;四声响,雨至;五声响,云散雨收。

”却因被孙悟空施法,最后连风都未刮起。

C.格列佛在小人国喝了掺安眠药的酒,大睡后被小人们捆绑,用滑车把他运到了京都。

D.《无常》中无常是个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所以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努力行善爱惜身体,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②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

③我们常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④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原因多半是因为人无远虑。

⑤一个家庭即使富贵至极,他终究挡不住只消福不种福。

⑥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

A.⑤⑥②①③④B.③④⑤⑥②①C.③④②⑤⑥①D.⑤⑥①④③②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文,完成第7~9题。

(9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7.下面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前人之述备矣(详尽)B.连月不开(天气放晴)

C.则有去国怀乡(国家)D.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行道之人弗受

B.然则北通巫峡康肃忿然曰

C.感极而悲者矣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D.其必曰其真无马邪

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归”。

B.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

记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用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C.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

D.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

(二)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10~12题。

(10分)

(平)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

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平为人长大美色。

人或谓陈平曰:

"贫何食而肥若是?

"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

"亦食糠核①耳。

有叔如此,不如无有。

"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

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

张负②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

张负归,谓其子仲曰:

"吾欲以女孙予陈平。

"张仲曰:

"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柰何③予女乎?

"负曰:

"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

"卒与女。

平既娶张氏女,赍用④益饶,游道日广。

里中社,平为宰⑤,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

"善,陈孺子之为宰!

"平曰:

"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

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

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

魏王以为太仆。

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史记·陈丞相世家》删改)

①糠核:

形容粗糙的饭食。

②张负:

户牖富人。

③柰何:

同“奈何”。

④赍(jī)用:

资用。

⑤宰:

乡里中社祭时主持分配祭肉的人。

10.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2分)

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

(2)善,陈孺子之为宰!

1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陈平这一人物形象?

(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3-14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3.上阕“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中蕴含了作者、的情感。

(4分)

14.比较“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与下面【甲】诗句修辞手法的不同。

结合下面【乙】诗句,说说本诗中“行路难”的弦外之音?

(4分)

【甲】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乙】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默写名句名篇(8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东隅已逝,。

(2)夕日欲颓,。

(3),无案牍之劳形。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朱自清《春》)

(5)古诗词中常常有一些表达人物矛盾心理的句子,如《卖炭翁》中“,

”两句就表现了寒冬时节卖炭翁衣服单薄,却因为担心炭价低廉希望天气更加严寒的矛盾心理;北宋词人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中,“,”两句,表现了守边将士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心理。

五、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18题。

“三省”的魅力

马军

①《弟子规》在读书人当中拥有巨大影响,“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一语,尤为彻透。

一旦见到别人不好的地方,不是义正辞严地指斥他,而是反躬自身,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倘若有,就要马上改过;如果没有,则要警醒自己时刻惕之、戒之,以免重蹈覆辙。

②一个“省”字,意蕴很深。

③夏朝的伯启,就是勇于“自省”的典范。

当时,诸侯有扈氏反叛,伯启受禹之命率军平叛。

不幸的是,大败而回。

事后,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诿过于人,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自己所属的国家,兵多地广,又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等优势,可是却强不敌弱,一定是个人德行和才能不够所致。

因此,他励精图治,兴利除弊,礼贤下士,体恤百姓。

此后,国渐富,兵日强,政通人和,众志成城。

一年后,有扈氏闻知,顿时打消进犯之念,自缚其身,俯首请降。

④东汉官员第五伦,也属于“自省”的楷模。

他一生刚正无私,奉公尽节,官至司空。

当有人问他,是否也有私心时,他回答:

“曾有人送我一匹世所稀有的良马,我虽没有接受,但每到举荐官员的时候,我却总是想起他。

当然,最后并没有提拔任用他。

还有,我哥哥的孩子病了,我一夜就去看了十次,但是,回到家就沉沉大睡了。

等到我自己的儿子病了,由于公务实在繁杂,一次都没有去看,心里却忐忑不安,彻夜不眠。

你看,怎么能说我没有私心呢?

”据《群书治要》记载,第五伦对自己私心反省之深刻,简直达到苛刻甚至不近人情的程度,终以“三公之尊”光耀史册。

⑤数千年来,孔子一直被奉为圣贤的化身和代表,他也是“三省吾身”的终身践行者。

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带众弟子周游列国时,途中断炊,多亏颜回讨来一些米,才解了燃眉之急。

饭快要煮熟时,孔子却无意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心里很不高兴。

片刻间,颜回恭请老师吃饭,孔子却说:

“我刚才梦见了先父,正好这饭洁净,我就用它先祭过父亲再吃吧。

”颜回一听就急了:

“使不得,这饭已经不干净了。

刚才煮饭时,有炭灰掉进锅里,丢掉可惜,我就将脏的地方抓起来吃了。

”孔子一听,不禁慨叹道:

“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

”倘若人们自以为是,不能自觉地时时“自省”,就会不自觉地犯错误。

⑥清代晚期的曾国藩,也深知这一点,他“自省”的功夫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

在每天的日记中,他都要将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一番彻彻底底、干干净净地清扫。

据记载,曾国藩与朋友小珊因小事产生嫌隙,经过反省,认识到自己是犯了“尽人之欢,竭人之忠”的过错,“宜速改过,走小珊处,当面自认不是”。

⑦其实,名利之心,人皆有之。

曾国藩则时时警惕,刻刻自省,以防止其泛滥成灾,冲垮他的人生堤坝。

“坐间,闻人得别敬,心为之动。

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

”显然,曾国藩的一生,恰是“自省”的一生,最终,他的人生修养和事业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被誉为“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

⑧与前述诸贤反其道而行之的,是“西楚霸王”项羽。

这位能征惯战的将军,武功盖世,力能拔山,冲天一怒,四海战栗。

可惜,他从不知反省,本来很好的一把牌,被他打个稀烂。

陈平、韩信俱为人杰,但都不能为其所用,他俩先后跑到对手刘邦处,造成了项羽人生逆转,直至“四面楚歌”。

那些颇具才情的人物都变成了他“败亡垓下”的掘墓人。

很遗憾,项羽仍不自省,反倒将一切败绩,归咎于时运不济。

最后,以“霸王别姬”而落幕,也就不足为奇了。

⑨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反省”作为一门必须完成的修身功课,显然十分必要。

很多人因为缺失了这门功课,使得耳聪目明可望而不可求,身心安泰可期而不可遇。

至于人生事业,更可能是盲人瞎马,大海捞针。

⑩“自省”乃一剂良药。

荀子靠它“日参省乎己”,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孔子靠它“见贤而内自省”,进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王国。

看来,“一日三省”的确很有必要。

(选自《河北日报》2018年7月13日)

16.下列名言不适合做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走过了很多弯路,企业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对此都要深刻地反思。

——王选

B.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海涅

C.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鲁迅

D.在任何情况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

——奥古斯狄尼斯

17.文章第⑨段采用了、、的方法,深入论证了“反省”十分必要的观点。

(3分)

18.下面的片段节选自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请结合片段的主要观点,简要分析本文曾国藩的自省是如何体现他的教养的。

(4分)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心情愉快。

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六、文学作品阅读(19分)

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

大陈的风

①风儿吹来,吹起我和家乡的对白。

②冬日,历山白雪皑皑,北风从珠坑口吹过来。

但童年的我望着院子天井上空成堆成堆的鹅毛大雪压下来,却丝毫不觉冷,因为脚底下有母亲早已生好的炭火盆。

母亲边哼歌谣边纳鞋底。

鞋底是用一层层旧衣料沾上汤糊贴叠的,很厚,需要拿锥子用力穿孔后穿针引线。

线是用菜园野生的针麻脱干制成,很牢固。

母亲说:

“冬闲田里没活,开春就有新布鞋穿啦。

”此时,母亲满是老茧的手已冻得通红!

那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寒夜里的一束光。

③上小学了,母亲说:

“在学校就要听老师的话,今日的功课今日做掉,明朝还有新功课。

离家时,先把尿留在家中,放学后也要把尿憋回家。

”因为那时没氨水、肥田粉之类。

“拾粪上学”是学校布置的课外作业。

冬日的早晨特别冷,母亲早早准备好畚箕锄头,嘱咐我:

“路旁草丛中人不太走踏的地方狗粪多,运气好还有牛粪。

”寒风吹来,“拾粪上学”“憋尿回家”“作业日清”“尊师崇学”的家教是母亲树立的最早“家风”,也是母亲对儿子一生的告诫。

④夏日,后垅地塔的番薯田表土如粉,龙前山田的水渠已泛白泥。

少年的我,从上桥头跑到下桥头,口干舌燥。

风神似乎停止了脚步。

只见岩泉溪小鲇鱼在游晃,却不见溪两旁柳树动。

母亲说:

“树头果子莫仰头,菱角塘莫洗手。

‘仰头’以为你想偷水果,‘洗手’以为你想偷菱角。

”那时放学拔猪草是“家庭作业”。

小伙伴们常常玩“丢杀锏”(丢小镰刀)游戏到快天黑。

竹篮没盛满,我怕母亲责骂就结伴到生产队的花草田里割一些放在篮底“填充”。

母亲发现后连竹篮一起踩扁,拿起杉树刺的荆条一顿痛打。

母亲的脸从未有的严肃,母亲的骂从未有的严厉。

⑤十二三岁,我已随母亲上山砍柴。

麻索如何捆柴、担柱如何换肩……母亲边示范边说:

“内家烧柴大板艮(大把添柴),老公挑柴抖抖震。

”母亲虽然说不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却让我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双抢”(抢收抢种)的时候,生产队二十多个属兔的同龄人比赛割稻谷,第二天起不来,母亲一边拉我一边说:

“后生侬力气不能晒干,睡一觉又有力气了。

”我说,不是下雨吗?

“雨落早午更,雨伞不用撑。

”母亲没有商量余地。

母亲的话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她压担子的“绝情”。

能挑一百斤绝不挑九十九,捆柴捆足,珠坑水库大坝底挑砂石装满,挑稻谷,挑水,挑栏肥……都是满满的。

母亲说:

“出门就是一天,来回就是一趟,多挑一些合算。

”也许我的腰肌劳损就从那时落下,但坚强品格也从此生长。

⑥忽如一夜春风来。

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到户后,家乡生活风生水起。

那时家里四个人口的四亩责任田分散在六七个地方。

母亲起早摸黑,披星戴月,忙得连口水也没工夫喝。

春天雨水充沛,田野里总有我和母亲穿着蓑衣、戴着竹斗笠的身影。

⑦小山村的春夜特别安静,而母亲却总在盘算第二天下雨是否修农具,晴的话去哪块田除草。

“日晴夜雨,百姓做财主”,母亲风雨兼程,眼中总是丰收的憧憬。

邻居用稻谷换麦李、麻糍、粉干的时候,母亲说:

“煮(粥)饭要吃饱,野衣食(零食)不要吃。

”因为母亲的勤俭,家里楼上大谷柜总是满满的,从来没有闹春荒断过粮,还时常借粮给邻居。

⑧重阳节回家,走在老家后栋护村林的环村水泥路上,大陈的风从眼前掠过,凤告诉我,风筝再远,也断不了线!

(作者:

陈加斌。

有删改)

19.母亲对“我”的成长产生了哪些影响?

请结合母亲所做之事简要分析。

(5分)

 

20.请分别从不同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第二天起不来,母亲一边拉我一边说:

“后生侬力气不能晒干,睡一觉又有力气了。

”我说,不是下雨吗?

“雨落早午更,雨伞不用撑。

”母亲没有商量余地。

母亲的话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她压担子的“绝情”。

 

21.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

(5分)

 

22.文章以“大陈的风”为题有何妙处?

请简要分析。

(5分)

 

六、综合性学习(8分) 

今年,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它让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经典,也

让经典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23.说起经典,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经典著作,其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和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五经”是《诗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周易》和《春秋》,“四书五经”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4分)

24.古代诗歌也是经典的组成部分,一首经典诗歌的创作通

常离不开“炼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有

关“推敲”的故事了。

这个故事涉及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

析“深”字在《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七、作文(60分)  

25.在下面的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其一进行写作。

(1)命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歌词《稻草人》(节选),以“我是一个稻草人”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

稻草人

罗大佑

终日面对着青山

终日面对着稻浪

午后的云雀背着艳阳

那样飞 那样笑

那样歌唱

轻风吹在我身上

雨珠打在我脸上

晨光 露珠 夕阳 星辰

春耕 秋收 冬藏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在里约奥运赛场,美国女子接力队上演“独角戏”!

因预赛掉棒没有成绩,美国队申诉重赛,组委会接受了美国队的意见。

在预赛的重赛中,美国队独自完成了比赛,成绩为41秒77,为预赛第一名,成绩远超中国队。

这样,中国队无缘该项目决赛。

可对比的事件发生在5年前,刘翔在世锦赛上被罗伯斯“拉手”,但并没有得到重赛的补偿。

5年前中国队也曾有空间来为刘翔争取一个拿金牌的机会,但因为对规则了解不足、申辩技巧不够,中国队错过了这个机会。

这则材料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

要懂得并善于运用规则;实力才是王道;要学会沟通。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谛摒掬2.C3.D4.C5.B6.B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7.C(国都,都城)

8.A(A.都是:

的;B.这样/……的样子;C.表顺承/表转折;D.他/表诘问语气)

9.B(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不同)

10.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

11.

(1)陈平娶了张家女子以后,资财日益宽裕,交游也越来越广。

(2)好,陈家孩子真会做分割祭肉的人!

12.勤奋好学,公正无私,胸有大志,精明机智。

三、古代诗歌阅读(8分)

13.(4分)离别的凄凉伤感、祝福平安的关切、前程迷茫的郁闷、报国无门的悲愤(四个任写两个即可)各2分。

14.(4分)本诗运用对比,甲诗句运用比喻。

(2分)

弦外之音:

辛弃疾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国家,建功立业;与当政的主和(投降)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抒发了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2分)

四、默写名句名篇(8分)

15.

(1)桑榆非晚

(2)沉鳞竞跃(3)无丝竹之乱耳(4)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8分,每空1分,错1字该空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10分)

16.D

17.A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8.在利哈乔夫看来,真正的教养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让自己少犯错。

曾国藩和朋友小珊因小事产生嫌隙,能反省自己,尊重他人,并能当面给人认错,这是一种有教养的体现。

六、文学作品阅读(19分)

19.①母亲给“我”生炭火盆和纳鞋底,让“我”感受到母亲对“我”浓浓的爱以及对“我”人生的启发和引领。

②通过“拾粪上学”“憋尿回家”“作业日清”“尊师崇学”的家教,母亲为“我”树立了最早的“家风”。

③母亲告诉“我”“树头果子莫仰头,菱角塘莫洗手”,让“我”明白了要主动避嫌,不做让人误会的行为和事情。

④母亲责骂、痛打犯错的“我”,让“我”明白了不能因贪玩而耽误“家庭作业”,更不能偷窃和撒谎。

⑤母亲让“我”砍柴、割稻谷、挑砂石、挑稻谷、挑水、挑栏肥等,培养了“我”勤俭节约和坚强的品格。

⑥母亲起早贪黑、风雨兼程、借粮给邻居,让“我”明白了勤俭持家、善良睦邻的道理。

(答出四点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

20.示例:

①使用引用修辞,直接引用谚语“雨落早午更,雨伞不用撑”,体现了母亲劳动的智慧及劳作的勤奋。

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和韵味,增强了说服力。

②巧妙使用谚语“雨落早午更,雨伞不用撑”(或:

方言“侬”),使语言表达新颖、生动、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和生活化。

语言切合人物身份,显得真实、亲切,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

③词语“晒干”“绝情”运用精妙。

“晒干”本来针对的是潮湿的物件,这里却用来说人的力气,用语新颖、幽默,表达生动形象。

“绝情”本义是指人不念情谊,不讲人情。

这里借来形容母亲“压担子”的态度,从词的感情色彩上说,属于贬义褒用,使表达有趣味。

同时,表现了母亲对劳作、对“我”要求严苛,也体现母亲坚决、坚韧和坚强的品格。

④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劳作、对“我”要求严苛,表现了母亲有劳动智慧、坚决、坚韧、坚强和勤劳的品格。

(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一点2分,共4分。

其他答案合情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21.她是一位疼爱儿女、注重家教、要求严格、教导有方、勤俭持家的好母亲;同时也是一位有劳动智慧、辛劳能干、坚韧坚强、睦邻善良、质朴淳厚的乡村农民。

(意思对即可。

一点2分,共4分)

22.①“大陈的风”表面指的是故乡大自然的风。

②“大陈的风”暗指故乡发展的社会改革之风。

③“大陈的风”蕴含母亲对我人生成长的教育之风,“风”也可喻指母亲。

④以“大陈的风”为题,委婉含蓄,内涵丰富,引人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⑤“大陈的风”是文章的线索,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

⑥“大陈的风”牵动我的情思,引发我对故乡、母亲的思念与热爱。

(答出四点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

六、综合性学习(8分) 

23.中庸 尚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