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970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分子生物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分子生物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分子生物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分子生物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重点.docx

《分子生物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重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子生物学重点.docx

分子生物学重点

分子生物学

(一)

一.填空题(每题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片段的排列顺序。

2.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和()。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

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

()和()。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

二.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4分,共32分)

1.质粒2.启动子3.信号肽4.核受体5.hnRNA

6.分子杂交7.基因组文库8.密码的简并性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52分)

1.简述乳糖操纵子的正负调控机制

2.简述转录的基本过程。

3.简述原核和真核细胞在蛋白质翻译过程中的差异.

4.试比较原核和真核细胞的mRNA的异同.

分子生物学试题

(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IF-2)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

(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二.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4分,共32分)

1.质粒——质粒是染色体外能够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单位,包括真核生物的细胞器和细菌细胞中染色体以外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

现在习惯上用来专指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生物中染色体以外的DNA分子。

在基因工程中质粒常被用做基因的载体。

2.启动子——是DNA分子可以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也就是使转录开始的部位。

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中,转录的起始是个关键。

常常某个基因是否应当表达决定于在特定的启动子起始过程。

3.信号肽: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4.核受体——细胞内受体分布于胞浆或核内,本质上都是配体调控的转录因子,均在核内启动信号转导并影响基因转录,统称核受体。

5.hnRNA——核不均一RNA,即mRNA的前体,经过5’加帽和3’酶切加多聚A,再经过RNA的剪接,将外显子连接成开放阅读框,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就可以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了。

6.分子杂交——互补的核苷酸序列通过Walson-Crick碱基配对形成稳定的杂合双链分子DNA分子的过程称为杂交。

杂交过程是高度特异性的,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探针已知序列进行特异性的靶序列检测。

7.基因组文库——将某种生物的基因组DNA切割成一定大小的片段,并与合适的载体重组后导入宿主细胞,进行克隆。

这些存在于所有重组体内的基因组DNA片段的集合,即基因组文库,它包含了该生物的所有基因。

8.密码的简并性——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同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的简并性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52分)

1.简述乳糖操纵子的正负调控机制

答案要点:

包括正负调控两种(—)阻遏蛋白的负调控①当细胞内有诱导物时,诱导物结合阻遏蛋白,此刻聚合酶与启动子形成开放式启动子复合物转录乳糖操纵子结构基因。

②当无诱导物时,阻遏蛋白结合与启动子与蛋白质部分重叠不转录。

(=)CAP正调控①当细胞内缺少葡萄糖时ATP→CAMP结合,CRP生成CAP与CAP位点结合,增前RNA聚合酶转录活性。

②当有葡萄糖存在时CAMP分解多合成少,CAP不与启动子上的CAP位点结合RNA聚合酶不与操纵区结合无法起始转录结构基因表达下降。

2.简述转录的基本过程?

答案要点:

转录的基本过程包括:

模板的识别;转录起始;通过启动子;转录的延伸和终止。

要求叙述各过程设计到的因子。

3.简述原核和真核细胞在蛋白质翻译过程中的差异.

答案要点:

1、起始因子不同;

2、翻译过程(肽链延伸)因子不同;

3、终止因子不同。

要求详述其差异。

4.试比较原核和真核细胞的mRNA的异同.

答案要点:

①真核生物5‘端有帽子结构大部分成熟没mRNA还同时具有3’多聚A尾巴,原核一般没有;②原核的没mRNA可以编码几个多肽真核只能编码一个。

③原核生物以AUG作为起始密码有时以GUG,UUG作为起始密码,真核几乎永远以AUG作为起始密码。

④原核生物mRNA半衰期短,真核长。

⑤原核生物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真核以单顺反子形式存在。

分子生物学试卷

(二)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5分,共30分)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D.二股多核苷酸链通过A-T,C-T之间的氢键连接

   E.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集力。

  2.有关DNA的变性哪条正确:

   A.变性是分子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B.变性后紫外吸收增加

   C.变性后粘度增加

   D.热变性DNA速冷后可复性

   E.DNA分子开始变性的温度叫Tm

  3.DNA聚合酶III的描述中哪条不对:

   A.需要四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作底物

   B.具有5′→3′外切酶活性

   C.具有3′→5′外切酶活性

   D.具有5′→3′聚合活性

   E.聚合反应需要引物

  4.有关反转录的正确叙述:

   A.反转录反应不需要引物

   B.反转录后的产物是cDNA

   C.反转录的板可以是RNA,也可以是DNA

   D.合成链的方向是3′→5′

   E.反转录反应的底物是4种NTP。

  5.有关蛋白质合成,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基本原料是20种氨基酸

   B.直接模板是mRNA

   C.合成的方向是从羧基端到氨基础

   D.是一个多因子参加的耗能过程

   E.是多聚核蛋白体循环

  6.在乳糖操纵子中,阻遏蛋白结合的是:

   A.操纵基因   B.调节基因

   C.启动基因   D.结构基因

   E.终止基因

  7.氨基酸活化酶:

   A.能识别一组同功tRNA

   B.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催化氨基酸结合到tRNA

   D.催化氨基酸的氨基与tRNA结合

   E.催化氨基酸的羧基与GTP反应

  8.稀有核苷酸含量最高的核酸是:

   A.tRNA   B.mRNA  C.rRNA  D.DNA  E.hnRNA

  9.真核与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相同点是:

   A.翻译与转录偶联进行

   B.模板都是多顺反子

   C.转录后的产物都需要进行加工修饰

   D.甲酰蛋氨酸是第一个氨基酸

   E.都需要GTP

  10.与pCAGCT互补的DNA序列是:

   A.pAGCTG  B.pGTCGA  C.pGUCGA

   D.pAGCUG  E.pTCGAC

  11.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需要:

   A.增强子  B.转录子   C.衰减子

   D.顺反子  E.调节子

  12.下列哪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作为起始密码:

   A.甲硫氨酸 B.S-腺苷蛋氨酸   C.苯丙氨酸

   D.丙氨酸  E.以上都不是,而是TAG

  13.真核细胞中mRNA的加工修饰不包括:

   A.在mRNA3′末端另polyA尾

   B.mRNA的前体是核内hnRNA

   C.在mRNA5′端形成7甲基尿苷酸帽子结构

   D.除去非结构信息部分

   E.不同RNA片断之间的拼接

  14.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没有:

   A.内含子   B.外显子  C.转录因子

   D.插入序列  E.高度重复序列

  15.DNA的半保留复制需要

   A.核心酶和单链DNA结合蛋白 B.模板DNA和四种NTP

   C.引物和RNA聚合酶     D.DNA引物和连接酶

   E.冈崎片段和终止因子

  16.PCR实验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

   A.DNA聚合酶的种类    B.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量

   C.引物序列的结构和长度  D.四种dNTP的浓度

   E.循环周期的次数

  17.RNA电泳转移后与探针杂交叫作:

   A.Southernblot   B.Northernblot

   C.Westernblot    D.斑点杂交

   E.原位杂交

  18.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下列哪个不正确:

   A.识别序列长度一般为4-6bp

   B.识别序列具有回文结构

   C.切割原核生物D分子

   D.只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

   E.只能识别和切割原核生物DNA分子

  19.在基因工程实验中,DNA重组体是指:

   A.不同来源的的两段DNA单链的复性

   B.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物

   C.不同来原的DNA分子的连接物

   D.原核DNA与真核DNA的连接物

   E.两个不同的结构基因形成的连接物

  20.对基因工程载体的描述,下列哪个不正确:

   A.都可以转入宿主细胞

   B.都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C.都可以连接进目的基因

   D.都是环状双链DNA分子

   E.都有筛选标志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衰减子

  2.DNA拓扑异构酶

  3.基因表达

  4.前导肽

  5.启动子

  6.DNA分子克隆技术

  7.G蛋白

  8.受体型酪氨酸激酶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操纵子中的诱导剂和辅阻遏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有何不同?

  2.细胞内第二信使包括哪些物质?

它们是怎样产生的,有何作用?

  3.PCR和细胞内DNA复制两者有哪些主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5分,共30分)

1.D;2.B;3.A;4.A;5.A;6.C;7.C;8.C;9.B;10.E 

二、填空题(每题1分)

1.质粒DNA具有三种不同的构型分别是:

(SC构型)、(oc构型)、(L构型)。

在电泳中最前面的是(SC构型)。

2.哺乳类RNA聚合酶Ⅱ启动子中常见的元件TATA、GC、CAAT所对应的反式作用蛋白因子分别是(TFIID)、(SP-1)和(CTF/NF1)。

3.与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大多以二聚体形式起作用,转录因子与DNA结合的功能域常见有以下几种(螺旋-转角-螺旋)、(锌指模体)、(碱性-亮氨酸拉链模体)。

4.转基因动物常用的方法有:

(逆转录病毒感染法)、(DNA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法)。

5.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转录因子有、TFⅡ-A、TFⅡ-B、TFII-D、TFⅡ-E他们的结合顺序是:

(D、A、B、E)。

其中TFII-D的功能是(与TATA盒结合)。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衰减子

答案要点:

在色氨酸操纵子中,当mRNA合成起始以后,除非培养基中完全没有色氨酸,否则,转录总是在长162bp的前导区终止,产生一个仅有14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终止trp基因转录,因为转录终止发生在这一区域,并且这种终止是被调节的,这个区域被称为衰减子。

2.DNA拓扑异构酶

答案要点:

DNA在细胞内往往以超螺旋状态存在,DNA拓扑酶催化同一DNA分子不同超螺旋状态之间的转变。

DNA拓扑异构酶有两类,大肠杆菌的ε蛋白(MW-110000)就是一种典型的拓扑异构酶Ⅰ.它的作用是暂时切断一条DNA链,形成酶-DNA共价中间物而使超螺旋DNA松弛化,然后再将切断的单链DNA连接起来,而不需要任何辅助因子。

而大肠杆菌中的DNA旋转酶(DNAgyrase)则的典型的拓扑异构酶Ⅱ,能将负超螺旋引入DNA分子,该酶能暂时性地切断和重新连接双链DNA,同时需要ATP水解为ADP以供能。

3.基因表达

答案要点:

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过程。

4.前导肽

答案要点:

分析色氨酸操纵子前导肽的序列发现,它包括起始密码子AUG和终止密码子UGA;如果翻译起始于AUG,应该产生一个14个氨基酸的多肽,这个假设的多肽被称为前导肽(实际上还没有观察到)。

5.启动子

答案要点:

启动子是DNA分子可以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也就是使转录开始的部位。

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中,转录的起始是个关键。

常常某个基因是否应当表达决定于在特定的启动子起始过程。

6.DNA分子克隆技术

答案要点:

(也称基因克隆技术)在体外将DNA分子片段与载体DNA片段连接,转入细胞获得大量拷贝的过程中DNA分子克隆(或基因克隆)。

其基本步骤包括:

制备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和连接,制成DNA重组→导入宿主细胞→筛选、鉴定→扩增和表达。

载体(vecors)在细胞内自我复制,并带动重组的分子片段共同增殖,从而产生大量的DNA分子片段。

主要目的是获得某一基因或NDA片段的大量拷贝,有了这些与亲本分子完全相同的分子克隆,就可以深入分析基因的结构与功能,随着引入的DNA片段不同,有两种DNA库,一种是基因组文库(genomiclibrary),另一种是cDNA库。

7.G蛋白

答案要点:

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即与膜上的偶联蛋白结合,使其释放活性因子,再与效应器发生反应。

位于受体与效应器之间的则是偶联蛋白。

目前所知的偶联蛋白种类较多,都属于结构和功能极为类似的一个家族,由于它们都能结合并水解GTP,所以通常称G蛋白,即鸟苷酸调节蛋白(guaninenucleotideregulatoryprotein)。

8.受体型酪氨酸激酶

答案要点:

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tyrosinekinase,PTK)是一组催化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酶,他们通过从三磷酸腺苷上转移一个磷原子到酪氨酸残基上,而使底物蛋白活化.目前,已发现PTK有100多个家族成员,他们通过活化底物蛋白,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最终,这些信号转导入细胞核内,引起某些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使诸如细胞生长之类的复杂的细胞功能得以调节.因此在调节细胞的分化、生长和激活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PTK的结构,可分为受体型和非受体型PTK两大类,前者又称跨膜PTK,后者又称细胞内PTK.生长因子受体PTK(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或RTK):

这一类蛋白酪氨酸激酶为跨膜蛋白,其胞外部分为配体结合区,中间有跨膜区,胞内部分含有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催化结构域.根据他们的结构不同可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胰岛素受体家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受体家族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家族.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及其原理?

答案要点:

1、凝胶阻滞实验;

2、DNaseI足迹实验。

原理参见朱玉贤高教

(二)版《现代分子生物学》教材166~170页。

2.试述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一般规律?

答案要点:

分为两大类:

(一)瞬时调控或称可逆调控,它相当于原核细胞对环境条件作出的反应,包括某种底物或激素水平升降时,或细胞不同阶段中酶活性的调节;

(二)发育调控或称不可逆调控,是真核基因调控的精髓部分,它决定了真核细胞生长、分化、发育的全部进程。

根据基因调控在同一事件中发生的先后次序,又可将其分为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调控。

后者又进一步分为RNA加工成熟过程调控、翻译水平调控和蛋白质加工水平的调控。

3.细胞内第二信使包括哪些物质?

有何作用?

答案要点:

生物细胞的信号分子从溶解性来看又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脂溶性信号分子,如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可直接穿膜进入靶细胞,与胞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

水溶性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水溶性激素,不能穿过靶细胞膜,只能与膜受体结合,经信号转换机制,通过胞内信使(如cAMP)或激活膜受体的激酶活性(如受体酪氨酸激酶),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所以这类信号分子又称为第一信使(primarymessenger),而cAMP这样的胞内信号分子被称为第二信使(secondarymessenger)。

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有cAMP、cGMP、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G),Ca2+被称为第三信使是因为其释放有赖于第二信使。

第二信使的作用是对胞外信号起转换和放大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试卷(三)

—.选择题(每题只选一个答案,每题1.5分)

1.有关DNA链的描述哪条不对

A.DNA是由很多脱氧单核苷酸形成的多核苷酸

B.DNA5’端是-OH基,3’端是磷酸

C.DNA一级结构的书写为P:

pACTGAC

D.单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E.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AMP,dGMP,dCMP,dTMP的排列

2.有关DNA变性的描述哪条对?

     A.DNA变性时粘度增加  B.变性时磷酸二酯键断裂

     C.DNA变性温度的中点叫TmD.DNA变性时紫外吸收增加

     E.DNA变性时280nm波长吸收增加

3.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

     A.催化四种单核苷酸的聚合

     B.需要DNA做引物

     C.DNA聚合酶有种属特异性

     D.产物DNA的性质取决于模板,与DNA聚合酶来源无关

     E.沿着3’-5’方向合成

4.自然界中以DNA为遗传物质的大多数生物DNA的复制方式:

     A.环式  B.D-环式 C.半保留

     D.全保留 E.散布式

5.真核细胞mRNA的加互修饰不包括:

     A.除去非结构信息部分  B.在mRNA的3’末端加polyA尾巴

     C.经过较多的甲基化过程 D.在mRNA的5’末端形成帽子结构

     E.mRNA由核内不均一RNA转变而来

6.下列哪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作为起始密码子?

     A.苯丙氨酸;   B.酪氨酸;  C.甲硫氨酸;

     D.S-腺苷蛋氨酸  E.以上均不是,而是TAG

7.翻译的起始不需要:

     A.Met-tRNA  B.mRNA模板  C.核蛋白体

     D.起始因子  E.dGTP

8.下面哪些因素可防止DNA上的一个点突变表现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A.DNA的修复作用    B.密码的简并性

     C.校正tRNA的作用    D.核糖体对mRNA的校正

     E.以上都正确

9.关于氨基酰tRNA合成酶,哪项不正确?

     A.有20种,对应于20种氨基酸   B.可使酶识别tRNA和氨基酸

     C.有α及/或β亚基        D.疏基酶

     E.借次级键与相应的氨基酸结合

10.真核基因调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基因重排;   B.基因转录;  C.DNA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D.mRNA的半衰期; E.翻译速度;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

1.cDNA与cccDNA

2.CAP

3.回文序列:

4.micRNA:

5.核酶:

6.信号肽:

7.弱化子:

8.上游启动子元件:

9.DNA探针:

10.SD序列:

11.单克隆抗体:

12.顺式作用元件:

13.Klenow酶:

三.问答题

1.激活蛋白(CAP)对转录的正调控作用?

(12分)

2.典型的DNA重组实验通常包括哪些步骤?

(12分)

3.分别说出5种以上RNA的功能?

(11分)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试卷(三)

—、单选题(每题只选一个答案,每题1.5分)

1.E

2.B

3.D.

4.C

5.A

6.C

7.C

8.E.

9.A

10.B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

1.cDNA与cccDNA:

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CAP:

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receptorprotein),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activatedprotein)

3.回文序列:

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4.micRNA:

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5.核酶:

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6.信号肽: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7.弱化子:

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8.上游启动子元件:

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9.DNA探针:

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

10.SD序列:

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1.单克隆抗体:

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2.顺式作用元件:

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

13.Klenow酶:

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

三.问答题

1.激活蛋白(CAP)对转录的正调控作用?

(12分)

答案要点:

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receptorprotein),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activatedprotein)。

当大肠杆菌生长在缺乏葡萄糖的培养基中时,CAP合成量增加,CAP具有激活乳糖(Lac)等启动子的功能。

一些依赖于CRP的启动子缺乏一般启动子所具有的典型的-35区序列特征(TTGACA)。

因此RNA聚合酶难以与其结合。

CAP的存在(功能):

能显著提高酶与启动子结合常数。

主要表现以下二方面:

①CAP通过改变启动子的构象以及与酶的相互作用帮助酶分子正确定向,以便与-10区结合,起到取代-35区功能的作用。

②CAP还能抑制RNA聚合酶与DNA中其它位点的结合,从而提高与其特定启动子结合的概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