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基础模块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9677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基础模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数学基础模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数学基础模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数学基础模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数学基础模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基础模块教案.docx

《数学基础模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基础模块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基础模块教案.docx

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课程教案手册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数学(基础模块)

授课班级

所属部门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学院课程教学基本信息表

课程名称

数学

面向专业

16中汽车运用与维修-4

课程类型

公共课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54

实践学时

0

授课班级

16中汽车运用与维修-4共1班

使用教材

《数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

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什么是对数

2、掌握什么是指数函数。

(二)能力目标

1、牢记对数的性质并能熟练运用解决数学问题;

2、能熟练转换对数式和指数式;

3、熟练运用对数的运算法则完成对数的积、商、幂的运算;

4、会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

5、能绘制典型对数函数的图像;

6、熟悉对数函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对数函数解决遇到的相关专业问题。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思维严谨的精神;培养学生对专业认真思考、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的品质。

参考主要

书目及资料

《数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研室

审核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院部

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教务处

检查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学院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数学

授课时间

2016.11.22

授课班级

16中汽车运用与维修-4

授课序次

第十三周

授课题目

第四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4.3对数

4.4对数函数

学时数

3

授课类型

理论课□实训课□一体课□其他

周学时数

3

学习(教学)标准(知识、能力、素质)

1、知识目标

(1)掌握对数和对数函数的知识点

2、技能目标

(1)能够掌握学习方法,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中的数学问题;

3、素质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知识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和讲练结合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教学难点

掌握对数和对数函数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对数函数的应用中实际问题的题意分析。

参考资料或

相关网站

数学基础模块

学优高考网:

教学媒体

PPT

教学过程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时间分配

一、学习内容:

1、对数的概念

2、积、商、幂的对数

3、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

4、对数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

5、对数函数的应用举例

二、学习方法:

1、边听、边学、边想、边分析

2、多动手、多思考、多练习(三多)

3、养成严谨认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数学思维

三、借助习题加深学生对数函数的理解:

 

课后任务

任务布置:

1、通过阅读课本目录,总结本书学习内容题纲。

2、学生小组讨论学习

教学后记

上课时不但要上好课程,还要注重课堂纪律,好的课堂纪律才能让学生有好的吸收效率。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新课导入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通过指数函数的逆运算是对数函数引出对数。

启动法

读书指导法

思考

5分钟

预习考核

提问:

1、对数的三个性质

2、对数运算的法则

鼓励法

指导

回答

讨论

15分钟

讲授新课

教学内容:

1.引入新概念——对数

2.对数式、指数式

3.对数的三个性质

4.对数与指数的相互转换

5.常用对数(自然对数)

6.积、商、幂的对数

7.对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用

8.对数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

9、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图像的对比

10、函数的应用举例

1、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课堂讲授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学生讨论等手段。

3、学习方法:

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学习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课堂讨论

谈论

笔记

讨论

归纳

90分钟

目标检测

了解对数和对数函数

1.搞清本章所讲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3.能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专业学习中去。

讨论法提问,鼓励练习法

分析

练习

改正

20分钟

归纳小结

1.掌握什么是对数

2.对数与指数的互相转化

3.掌握什么是对数函数

4.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特点;

5.熟练对数的积、商、幂的计算

6.掌握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区别。

讲述法,练习法。

思考

推理

判断

10分钟

课后任务说明

书写作业:

对数及对数函数习题本单元自测题。

预习作业:

三角函数。

引导

笔记

5分钟

教学自评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数学

授课时间

2016.11.29

授课班级

16中汽车运用与维修-4

授课序次

第十四周

授课题目

第五章三角函数

5.1角的概念推广

5.2弧度制

学时数

3

授课类型

理论课□实训课□一体课□其他

周学时数

3

学习(教学)标准(知识、能力、素质)

1、知识目标

(1)了解角的概念推广的实际背景意义;

(2)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界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3)理解弧度制的概念;(4)理解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关系。

2、技能目标

(1)会判断角所在的象限;

(2)会求指定范围内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3)培养观察能力和计算技能;(4)会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5)会利用计算器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3、素质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知识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和讲练结合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终边相同角的概念;

(2)弧度制的概念,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教学难点。

(1)终边相同角的表示和确定;

(2)弧度制的概念。

参考资料或

相关网站

数学基础模块

学优高考网:

教学媒体

PPT

教学过程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时间分配

1、教学内容

5.1角的概念推广;5.2弧度制;

2、教学要求

5.1模块1)将角的概念推广;2)会判断任意角的象限角;3)明白界限角的概念;4)熟练写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5.2模块1)掌握弧度制的概念;2)用弧度制表达终边相同角的集合;3)用弧度制计算三角形面积

1、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实物展示、课堂讲授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演示等手段。

3、学习方法:

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操作实践法等学习方法。

课后任务

书写作业:

课后例题随堂解决、习题册课后自主完成(不懂得下节课随堂解决)。

预习作业:

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教学后记

可以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处理习题,让学生多从实际题目中熟悉定理和性质。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新课导入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教师引入新课

导入:

由生活中的常见的角推广到任意角。

启动法

读书指导法

思考

5分钟

预习考核

问题设置:

1、10000是第几象限角。

2、任意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鼓励法

指导

回答

讨论

15分钟

讲授新课

5.1模块:

(1)角的概念推广;

(2)判断任意角的象限角;

(3)界限角的概念;

(4)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5.2模块:

(1)弧度制的概念;

(2)用弧度制表达终边相同角的集合;(3)用弧度制计算三角形面积

讲授法

演示法

课堂讨论

谈论

笔记

讨论

归纳

90分钟

目标检测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三角函数基础内容,熟练掌握任意角所属象限、终边相同角的集合和弧度制对后面章节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及图像,有很大帮助。

该任务内容是否掌握,是学好三角函数的重要条件之一。

讨论法提问,鼓励练习法,点名上黑板演练。

分析

练习

改正

20分钟

归纳小结

1、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接受能力的不同。

2、中职学生的共性是一般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

3、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兴趣较差,而对图形语言较敏感,也易于理解、接受。

讲述法,练习法。

思考

推理

判断

10分钟

课后任务说明

设置课程任务,由学生思考完成,由学习好的带动需要帮助的同学。

学生自学、思考。

引导

笔记、习题

5分钟

教学自评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数学

授课时间

2016.12.06

授课班级

16中汽车运用与维修-4

授课序次

第十五周

授课题目

第五章三角函数

5.3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5.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学时数

3

授课类型

理论课□实训课□一体课□其他

周学时数

3

学习(教学)标准(知识、能力、素质)

1、知识目标

(1)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

(2)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定义域;(3)理解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正负号;(4)掌握界限角的三角函数值,(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2、技能目标

(1)会利用定义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2)会判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正负号;(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会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求其他的三角函数值;(5)会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求三角式的值.

3、素质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知识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和讲练结合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⑴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⑵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同角的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

本章知识点较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教学难点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准确记忆制图标准中重要知识点。

特别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符号的确定.应用平方关系求正弦或余弦值时,正负号的确定.

参考资料或

相关网站

数学基础模块

学优高考网:

教学媒体

PPT

教学过程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时间分配

3、教学内容

(1)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定义域;

(3)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正负号;

(4)界限角的三角函数值;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4、教学要求

1)熟记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2)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定义域;3)理解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正负号;4)掌握界限角的三角函数值;5)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运用导学案提示、课堂小组间展示比赛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演示结合导学案运用双模式。

3、学习方法: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学习方法。

课后任务

书写作业:

课后习题随堂解决,练习册相关习题及时解决。

预习作业: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教学后记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新课导入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教师引入新课

导入:

初中我们已经学过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

前两章我们把角的概念进行了推广,现在我们也利用坐标系把三角函数推广到任意角。

启动法

读书指导法

思考

5分钟

预习考核

问题设置:

1、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各是什么?

2、sin4500=?

3、tan900=?

是否有意义?

鼓励法

指导

回答

讨论

15分钟

讲授新课

(1)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设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任意角,点

为角

终边上的任意一点,点

到坐标原点

的距离为

,那么:

(1)比值

叫做

的正弦,记作

,即

(2)比值

叫做

的余弦,记作

,即

;(3)比值

叫做

的正切,记作

,即

.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定义域;

(3)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正负号;

(4)界限角的三角函数值;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讲授法

演示法

课堂讨论

谈论

笔记

讨论

归纳

90分钟

目标检测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三角函数的特点性质,需要熟记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并熟练运用解决各类数学问题。

讨论法提问,鼓励练习法

分析

练习

改正

20分钟

归纳小结

1、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接受能力的不同,要分类教学。

2、学生的共性是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3、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兴趣较差,而对图形语言较敏感,也易于理解、接受。

4、基础知识较薄弱,需要重点强化基础。

讲述法,练习法。

思考

推理

判断

10分钟

课后任务说明

设置课程作业,由学生按要求完成学生自学、练习。

引导

笔记

5分钟

教学自评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数学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中汽车运用与维修-4

授课序次

第十六周

授课题目

第五章三角函数

5.5诱导公式

5.6余弦函数图像和性质

5.7正弦函数图像和性质

学时数

3

授课类型

理论课□实训课□一体课□其他

周学时数

3

学习(教学)标准(知识、能力、素质)

1、知识目标  

(1)了解“360”、“180”、“-a”的诱导公式 

(2)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理解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的简图的方法;(4)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5)理解用“五点法”画余弦函数的简图的方法;(6)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技能目标 

(1)会利用简化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转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

(2)会利用计算器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应用计算工具的能力. (4)认识周期现象,以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为载体,理解周期函数;(5)会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

3、素质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知识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4)通过对照学习研究,使学生体验类比的方法,从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和讲练结合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个诱导公式.

(1)正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2)用“五点法”作出函数y=sinx在上的简图.已知三角函数值,利用计算器求角;利用诱导公式求出指定范围内的角.

教学难点

诱导公式的应用.周期性的理解.已知三角函数值,利用计算器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参考资料或

相关网站

数学基础模块

学优高考网:

教学媒体

PPT

教学过程

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1)了解“360”、“180”、“-a”的诱导公式

(2) 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理解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的简图的方法;

(4)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5)理解用“五点法”画余弦函数的简图的方法;

(6)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课堂讲授、实践操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等手段。

 

3、学习方法:

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操作实践法等学习方法。

 

课后任务

1课后习题、2练习用五点作图法画正弦余弦图3练习册上的习题

教学后记

多做多练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新课导入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教师引入新任务并说明任务要求。

启动法

读书指导法

思考

5分钟

预习考核

1800诱导公式的推导

正弦函数的图像

鼓励法

指导

回答

讨论

15分钟

讲授新课

教学内容

1了解“360”、“180”、“-a”的诱导公式

2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理解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的简图的方法;

4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5理解用“五点法”画余弦函数的简图的方法;

6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讲授法

演示法

课堂讨论

谈论

笔记

讨论

归纳

90分钟

目标检测

1、学生各自进行自我评价;各组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在任务练习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2、各组选代表进行展示汇报 

3、教师对三视图绘制进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讨论法提问,鼓励练习法

分析

练习

改正

20分钟

归纳小结

本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本书的最后一章,是对本章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应用。

意在教会学生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和加深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理解。

通过对三角函数的学习可使大家头脑清晰、拓展大家解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述法,练习法。

思考

推理

判断

10分钟

课后任务说明

设置课程作业,由学生按要求完成学生自学、练习

引导

笔记

5分钟

教学自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