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白平衡参考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386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白平衡参考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摄影白平衡参考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摄影白平衡参考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摄影白平衡参考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摄影白平衡参考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摄影白平衡参考值.docx

《摄影白平衡参考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白平衡参考值.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摄影白平衡参考值.docx

摄影白平衡参考值

色影无忌

标题:

 关于白平衡色温值的详尽参考值即参考资料 [打印本页]

[1楼] 作者:

 112fax1020   时间:

 2009-8-502:

04

A不同时刻直射光的色温值:

直射日光

色温值(K)

中午日光          5500

日出后二小时      4400

日落前二小时      4300

日出后一个半小时  4000

日出后40分钟    2900

日出后30分钟      2400

日落前30分钟      2300

日出后20分钟      2100

日出.日落时      1900

B不同季节和天气情况下自然光的色温值:

自然光的变化        3-5月  6-8月    9-10月    11-12月

直射日光9-15时      5800    5800      5550      5500

直射9时前15时后    5400    5600      5000      4900

日光+天空光9-15时6500    6500      6200    6200

日光+天空光9前15后6100    6200      5900    5700

日光+天空光        5900    5800      5900      5700

阴天              6700    6950    6750      6500

蓝色天空          27000  14000    12000    12000

C常见人工光源的色温值:

光源种类

色温值

电子闪光灯光        5300-6000

1000-5000W卤素灯    5000-6000

高色温碳弧灯      5500

白色碳弧灯        5000

500W高色温摄影灯    3200

500W摄影泛光灯    3400

摄影卤素灯光      3000-4000

1300W新闻碘钨灯    3200

200W普通灯炮      2980

100W普通灯泡      2900

75W普通灯泡      2800

40W普通灯泡      2650

蜡烛光          1850 

色温究竞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组成的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

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光线的颜色成分的。

  用以计算光线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凯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界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凯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一1150℃时,就变成黄色……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相对应的。

只不过色温是用凯尔文(°K、也就是绝对温度)的色温单位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表示的。

在加热铁块的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

当黑体受到的热力使它能够放出光谱中的全部可见光波时,它就由红转变橙黄色、黄色最后变成白色,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接近于这个黑体。

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K来表示受热钨丝所放射出光线的色温。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

  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

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摄影人都知道:

有光才有色,没有光就没有色。

  彩色胶片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K日光型、3200°K灯光型等多种。

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才会得到准确的色彩再现。

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不会对色彩进行准确的还原。

这时,我们就要靠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曝光条件与胶卷拟定的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

  而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要求进行白平衡调整,实际上也就是对数码机器进行拍摄环境的基础色温定位。

目的是同样的:

为了色彩的准确再现。

色温值参考:

1000K烛光

2000K日出前

2500K家用灯泡

3200K新闻灯

3000-4000K日出和日落,没有雾

4000-5000K荧光灯(目前荧光灯的种类太多,并且是不连续光源,仅供参考)

5000-5500K闪光灯

5500-6000K摄影室闪光灯

5600-7000K日光,晴天

7000-8000K低海拔薄云天气

8000-9000K多云-乌云密布

9000-11000K低海拔雨天或高海拔晴天

11000-18000K高海拔阴天或雪天

  综上所述,拍摄期间对色温的考量、设定以及调整就显得非常重要。

无论你是使用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以及摄像机。

都必须重视色温!

  彩色胶片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K日光型、3400K强灯光型和3200K钨丝灯型多种。

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

会得到准确的颜色再现。

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要*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与胶卷的厘定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

  通常,两种类型的滤光镜用于平衡色温。

一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另一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光镜。

前者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使用:

而后者是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的。

82系列滤光镜使用的机会不如81系列的多。

事实上,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

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白平衡在数码相机上的使用首选RAW!

  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在不同色温的场合拍摄而无需使用不同的滤镜和胶卷。

但是相机提高的自动白平衡也不完全能够在不同场合得到准确色温,因此导致一些照片颜色偏变。

  尽管数码相机也提供一些不同场景的设定,如晴天,阴天,白炽灯,日光灯等,这些预设也未必完全准确,尤其在混合色温灯光照明的情形下。

因此有需要使用手动设定色温来保证准确设定。

  数码相机的手动白平衡设定都需要在现场对一个白色或者灰平面拍摄,最专业的方法是使用标准18%灰板,如Kodak的灰板包装里面有一个小尺寸的板,一面是18%灰一面是白色。

但灰板只能测试距离相机很近的反射光,如果要拍摄距离比较遥远位置而那里的光线和相机所在位置色温不相同时效果就不准确。

  我们在实际使用中可以用KODAK的灰色胶卷盖来设定手动白平衡。

手动白平衡同时可以在蓝<--->红和品<--->绿两个方向上进行同步色调调整,基本上能满足大部分复杂光源下的拍摄要求。

另外在室外拍摄带大面积色块景物的照片时也不建议使用自动白平衡,例如拍油菜花时,如果使用自动白平衡,机器内的计算会参考过多的黄信息而把整张图片往青色调上“平衡”;又如拍大片红花时,如果使用自动白平衡,机器内的计算会参考过多的红信息而把整张图片往蓝色调上“平衡”;再如拍大片绿地时,如果使用自动白平衡,机器内的计算会参考过多的绿信息而把整张图片往品色调上“平衡”。

这一切如果是JPG拍摄的话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为了确保万一,强力建议使用RAW!

  处理RAW的软件有各厂的独立软件,也有通用软件如ADOBE公司的PHOTOSHOP自带的ACR。

应该说各有千秋,下面简单扼要的提一下通用软件PHOTOSHOP自带的ACR在色温方面的处理:

ACR功能强大在白平衡方面除了色温调整有“蓝<--->红”的色调变化,ACR还允许用户在  “品<--->绿”  的方向上进行色调微调,就是“Tint”选项。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矩阵式白平衡调整”,目前有少数相机也拥有这种功能,这样的功能对于拍摄RAW图片来说是很有用的。

  题外话了,就算你的相机自动白平衡再准确,也不能完全放弃RAW格式。

要知道,现在的DSC的自动白平衡范围大部分是3000K~7000K左右,超过这个色温的光线自动白平衡就无能为力了。

尤其是拍舞台,很多人的舞台片子用JPEG总是偏色很厉害,因为已经超过了自动白平衡的范围,相机自动白平衡到3000K就不能再下去了。

  准备一张灰卡是有必要的,相同光线下的一组照片,第一张都把灰卡拍进去,就是白平衡吸管的参考点了。

然后在ACR里把调整后的设置用"savesettings"保存下来,再使用“loadsettings"应用到这组的其他照片上,就OK了,非常方便。

感谢RAW吧。

[2楼] 作者:

 gaoray   时间:

 2009-8-502:

11

头次看这么技术的帖子,对色温一直没什么概念,全靠感觉的。

好好学习下啦

[3楼] 作者:

 彩色多边形   时间:

 2009-8-506:

40

好帖,收藏,打印

[4楼] 作者:

 思花年   时间:

 2009-8-507:

47

强烈喜欢,谢谢

[5楼] 作者:

 zhongxu   时间:

 2009-8-509:

50

学习了,谢谢楼主

[6楼] 作者:

 yunyo   时间:

 2009-8-510:

32

学习了。

谢谢

[7楼] 作者:

 ColorPig   时间:

 2009-8-510:

35

A不同时刻直射光的色温值:

直射日光

色温值(K)

中午日光5500

日出后二小时4400

日落前二小时4300

日出后一个半小时4000

日出后40分钟2900

日出后30分钟2400

日落前30分钟2300

日出后20分钟2100

日出.日落时1900

B不同季节和天气情况下自然光的色温值:

自然光的变化3-5月6-8月9-10月11-12月

直射日光9-15时5800580055505500

直射9时前15时后5400560050004900

日光+天空光9-15时6500650062006200

日光+天空光9前15后6100620059005700

日光+天空光5900580059005700

阴天6700695067506500

蓝色天空27000140001200012000

C常见人工光源的色温值:

光源种类

色温值

电子闪光灯光5300-6000

1000-5000W卤素灯5000-6000

高色温碳弧灯5500

白色碳弧灯5000

500W高色温摄影灯3200

500W摄影泛光灯3400

摄影卤素灯光3000-4000

1300W新闻碘钨灯3200

200W普通灯炮2980

100W普通灯泡2900

75W普通灯泡2800

40W普通灯泡2650

蜡烛光1850 

色温究竞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组成的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

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光线的颜色成分的。

用以计算光线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凯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界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凯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一1150℃时,就变成黄色……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相对应的。

只不过色温是用凯尔文(°K、也就是绝对温度)的色温单位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表示的。

在加热铁块的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

当黑体受到的热力使它能够放出光谱中的全部可见光波时,它就由红转变橙黄色、黄色最后变成白色,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接近于这个黑体。

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K来表示受热钨丝所放射出光线的色温。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

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

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摄影人都知道:

有光才有色,没有光就没有色。

彩色胶片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K日光型、3200°K灯光型等多种。

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才会得到准确的色彩再现。

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不会对色彩进行准确的还原。

这时,我们就要靠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曝光条件与胶卷拟定的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

而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要求进行白平衡调整,实际上也就是对数码机器进行拍摄环境的基础色温定位。

目的是同样的:

为了色彩的准确再现。

色温值参考:

1000K烛光

2000K日出前

2500K家用灯泡

3200K新闻灯

3000-4000K日出和日落,没有雾

4000-5000K荧光灯(目前荧光灯的种类太多,并且是不连续光源,仅供参考)

5000-5500K闪光灯

5500-6000K摄影室闪光灯

5600-7000K日光,晴天

7000-8000K低海拔薄云天气

8000-9000K多云-乌云密布

9000-11000K低海拔雨天或高海拔晴天

11000-18000K高海拔阴天或雪天

综上所述,拍摄期间对色温的考量、设定以及调整就显得非常重要。

无论你是使用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以及摄像机。

都必须重视色温!

彩色胶片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K日光型、3400K强灯光型和3200K钨丝灯型多种。

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

会得到准确的颜色再现。

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要*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与胶卷的厘定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

通常,两种类型的滤光镜用于平衡色温。

一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另一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光镜。

前者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使用:

而后者是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的。

82系列滤光镜使用的机会不如81系列的多。

事实上,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

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白平衡在数码相机上的使用首选RAW!

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在不同色温的场合拍摄而无需使用不同的滤镜和胶卷。

但是相机提高的自动白平衡也不完全能够在不同场合得到准确色温,因此导致一些照片颜色偏变。

尽管数码相机也提供一些不同场景的设定,如晴天,阴天,白炽灯,日光灯等,这些预设也未必完全准确,尤其在混合色温灯光照明的情形下。

因此有需要使用手动设定色温来保证准确设定。

数码相机的手动白平衡设定都需要在现场对一个白色或者灰平面拍摄,最专业的方法是使用标准18%灰板,如Kodak的灰板包装里面有一个小尺寸的板,一面是18%灰一面是白色。

但灰板只能测试距离相机很近的反射光,如果要拍摄距离比较遥远位置而那里的光线和相机所在位置色温不相同时效果就不准确。

我们在实际使用中可以用KODAK的灰色胶卷盖来设定手动白平衡。

手动白平衡同时可以在蓝<--->红和品<--->绿两个方向上进行同步色调调整,基本上能满足大部分复杂光源下的拍摄要求。

另外在室外拍摄带大面积色块景物的照片时也不建议使用自动白平衡,例如拍油菜花时,如果使用自动白平衡,机器内的计算会参考过多的黄信息而把整张图片往青色调上“平衡”;又如拍大片红花时,如果使用自动白平衡,机器内的计算会参考过多的红信息而把整张图片往蓝色调上“平衡”;再如拍大片绿地时,如果使用自动白平衡,机器内的计算会参考过多的绿信息而把整张图片往品色调上“平衡”。

这一切如果是JPG拍摄的话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为了确保万一,强力建议使用RAW!

处理RAW的软件有各厂的独立软件,也有通用软件如ADOBE公司的PHOTOSHOP自带的ACR。

应该说各有千秋,下面简单扼要的提一下通用软件PHOTOSHOP自带的ACR在色温方面的处理:

ACR功能强大在白平衡方面除了色温调整有“蓝<--->红”的色调变化,ACR还允许用户在“品<--->绿”的方向上进行色调微调,就是“Tint”选项。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矩阵式白平衡调整”,目前有少数相机也拥有这种功能,这样的功能对于拍摄RAW图片来说是很有用的。

题外话了,就算你的相机自动白平衡再准确,也不能完全放弃RAW格式。

要知道,现在的DSC的自动白平衡范围大部分是3000K~7000K左右,超过这个色温的光线自动白平衡就无能为力了。

尤其是拍舞台,很多人的舞台片子用JPEG总是偏色很厉害,因为已经超过了自动白平衡的范围,相机自动白平衡到3000K就不能再下去了。

准备一张灰卡是有必要的,相同光线下的一组照片,第一张都把灰卡拍进去,就是白平衡吸管的参考点了。

然后在ACR里把调整后的设置用"savesettings"保存下来,再使用“loadsettings"应用到这组的其他照片上,就OK了,非常方便。

感谢RAW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