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安县榛柴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297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农安县榛柴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吉林省农安县榛柴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吉林省农安县榛柴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吉林省农安县榛柴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吉林省农安县榛柴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农安县榛柴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吉林省农安县榛柴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农安县榛柴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农安县榛柴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吉林省农安县榛柴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吉林省农安县榛柴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死灰复燃B.滴水成冰C.铁杵磨针D.榨取果汁

2.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3.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沼气燃烧B.动植物呼吸C.酿酒D.牛奶变酸

4.下列化学仪器需垫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试管B.烧杯C.漏斗D.蒸发皿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把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时,先要把玻璃导管一端用水润湿

B.洗过的试管的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就表明已洗涤干净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再读数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取少量液体C.

加热液体D.

称取氯化钠

7.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酒精作燃料

C.铜作导线D.铁铸成锅

8.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按质量计算稀有气体约占0.94%

B.中国古代化学工艺主要有烧陶瓷、指南针、火药

C.纯净物有冰水、纯净的食盐水等

D.氧化反应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9.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10.你认为下列各项叙述没有错误的是(  )

A.河水里的鱼儿能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B.阿伏加德罗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发射火箭用到液氧说明液氧能燃烧

D.发光、放热的变化未必是化学变化

1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12.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发光放热B.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C.颜色发生变化D.分子种类改变

1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上有水雾,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

B.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C.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D.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15.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水分子B.氢原子C.氧原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

1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白糖水、啤酒B.澄清石灰水、氧气

C.冰水混合物、洁净的空气D.氮气、氧气

17.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

请你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新装修的房子中有异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18.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只有带电的原子才叫离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19.如图是物质的微观示意图,相同颜色的球代表同种原子,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20.一位同学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食盐,在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A.减少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21.某量筒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初次读数,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是15毫升,倒出一部分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是10毫升。

对于倒出的水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于5毫升B.大于5毫升C.小于5毫升D.无法确定

22.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捂试管,后将导管伸入水中

B.连接仪器时,先将玻璃管润湿,后轻轻将玻璃管旋入胶皮管中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石灰石,后加稀盐酸

D.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

23.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排空气法收集不到CO2﹣﹣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没盖严

B.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

红磷过量

24.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若装置气密性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二、多选题

25.下列对催化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可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所有性质均未改变

C.并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但分解反应一定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某些催化剂可催化多个化学反应

三、填空题

26.(用序号填空)区别下列的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态氧、③二氧化碳、④冰水混合物、⑤二氧化氮、⑥氧气、⑦矿泉水、⑧氢气、⑨稀有气体、⑩高锰酸钾

混合物有_____,纯净物有_____.

27.下列描述中_____是物理变化,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是化学性质,用途的是_____(填序号)

A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B酒精燃烧;C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将纸片撕碎E氦气可用于飞艇

28.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试剂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

(3)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

29.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____。

(4)水变成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的原因是_____

30.将下列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1)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

(2)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_____;

(3)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

(4)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_____;

(5)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_____;

(6)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_____.

四、推断题

31.A、B、C、D、E、F、G、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

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

(2)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出下列物质,写出物质的名称A:

_____D:

_____H:

_____

(2)写出反应

(2)(3)的反应文字表达式,并指出②反应的基本类型:

②_____、_____反应;③_____

五、实验题

32.小沛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容积为700mL,集气瓶内水的体积为100mL,实验开始前量筒200mL,实验结束后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00mL。

(1)用力将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整个实验过程中,量筒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2)将步骤

(1)后的集气瓶内气体换成等体积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为1%,氮气体积分数为99%),再次实验,发现白磷不能被点燃。

由此可知,在所有操作均规范的情况下,步骤

(2)实验所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理论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该实验测得氧气体积是_____mL。

(3)已知氧气密度为1.4g/L,每31g白磷燃烧需要消耗40g氧气,若操作中要尽量消耗完瓶中的氧气,求完成此实验至少需要白磷_________克。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

请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图中字母所标示的仪器名称②__________、⑨_________

(2)小红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仪器除①、④、⑤、⑧外还需要(填序号,下同)______。

其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该装置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__________还需增加___________才可连接胶塞。

(3)小龙同学用

(2)中收集好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发现铁丝并未燃烧,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A、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前集气瓶未装满水B、铁丝表面有锈C、铁丝上未系火柴

D、没有在瓶底铺一层沙或放少量的水E、导气管口一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

(4)小龙同学改进了实验操作,实验成功。

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________(填编号)来收集并测量氧气体积。

(6)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上图中的仪器除②⑧外,还必须的选择______。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34.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

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处最先碳化.

结论:

蜡烛火焰的__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

石蜡中燃烧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铁杵磨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榨取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A。

2.C

【详解】

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故选:

C。

3.A

【详解】

A、沼气燃烧,发光、发热,不属于缓慢氧化,故正确。

B、动物呼吸,不容易被人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错;

C、酿酒,不容易被人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错;

D、牛奶变酸,不容易被人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错;

故选:

A。

4.B

【详解】

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等仪器都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仪器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否则由于受热不均匀,而破裂,漏斗不能用于加热。

故选:

B。

5.C

【详解】

A、把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时,先要把玻璃导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故选项说法正确。

B、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说法错误。

D、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6.A

【详解】

A.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B.取少量液体应用滴管取用,另外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管应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用天平称量物体时,应“左物右码”,图中所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酒精作燃料,是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C、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铁铸成锅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B。

8.D

【详解】

A、按体积计算稀有气体约占0.94%,错误;

B、中国古代化学工艺主要有烧陶瓷、火药,错误;

C、纯净的食盐水是混合物,错误;

D、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CH4+2O2

CO2+2H2O,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9.C

【详解】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可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因此充入灯泡中可制成五彩的霓虹灯,所以A说法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时充入防腐,所以B说法正确;

C、过多排放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所以C说法不正确;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D说法正确。

故选:

C。

10.D

【详解】

A、河水里的鱼儿能生存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不是易溶于水,错误;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错误;

C、发射火箭用到液氧说明液氧能助燃,不是燃烧,错误;

D、发光、放热的变化未必是化学变化,比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正确;

故选:

D。

11.A

【解析】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物质组成,其中氮气的含量最高,且氮气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几乎不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2.D

【分析】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详解】

A、发光放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B、产生气体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水加热变为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有沉淀生成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海水晒盐,故错;

C、颜色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氧气变为液态,由无色变为蓝色,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D、分子种类改变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对。

故选:

D。

13.D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会产生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上有水雾,瓶壁上有水雾,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14.C

【解析】

【详解】

A、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此选项符合题意;

D、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A

【详解】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故选:

A。

16.C

【解析】

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白糖水、啤酒,澄清石灰水,洁净的空气,均属于混合物;氧气,氮气,冰水混合物,均属于纯净物。

故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C.冰水混合物、洁净的空气。

点睛∶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17.C

【解析】

A、新装修的房子中有异味—分子在不断运动,这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故A正确;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故B正确;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间隔增大,导致体积变大,故C错误;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故D正确。

点睛∶分子基本性质⑴、分子的体积是很小的。

⑵、分子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总是在不断的运动。

⑶、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相同。

18.C

【详解】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故A错误;

B、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B错误;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C正确

D、原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原子可以分成更微小的粒子,原子是由更微小的粒子:

原子核和电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C。

19.B

【详解】

A、图中表示的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图中表示的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C、图中表示的是三种物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图中表示的是三种物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20.A

【解析】

【详解】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应该是:

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食盐;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说明食盐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故应减少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故选:

A

21.B

【详解】

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俯视读数偏大,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5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5mL。

故选B。

22.A

【解析】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后用手紧捂试管,错误;B.连接仪器时,先将玻璃管润湿,后轻轻将玻璃管旋入胶皮管中,正确;C.加入药品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正确;D.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正确。

故选A。

23.B

【详解】

A、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无需盖严,应为需要从集气瓶口排出空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是因为可能是因为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可能是因为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可能会导致铁丝不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4.A

【详解】

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

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

故选A。

25.BD

【分析】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并不是任何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详解】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既不是“万能”的,又不是“唯一”的,如二氧化锰是加速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不是任何反应的催化剂,A错误;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性质不变,B正确;碳酸钙受热分解不需要催化剂,C错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可以用二氧化锰,也可以用氧化铁等,二氧化锰可以做KClO3、H2O2制氧气的催化剂,D正确。

故选B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催化剂的有关知识,根据已有的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要验证某物质是否是某物质的催化剂时需要验证三点:

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26.①⑦⑨②③④⑤⑥⑧⑩

【详解】

①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②液态氧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③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④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⑤二氧化氮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⑥氧气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⑦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⑧氢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⑨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⑩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故答案为①⑦⑨;②③④⑤⑥⑧⑩.

27.DBCAE

【详解】

A、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碱式碳酸铜受热可分解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这个变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此变化中表现出现来的该物质易分解的性质属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性质;

B、酒精燃烧,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的颜色、气味、状态可以直接观察气体而得到,不需要发生任何变化,因此这些性质属于空气的物理性质;

D.将纸片撕碎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E.氦气可用于飞艇属于物质的用途;

故答案为D;B;C;A;E。

28.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腐蚀标签污染药品

【详解】

(1)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能后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故答案为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对准手心:

为防止流下的药液腐蚀标签,导致看不清标签上的药品的名称;故答案为腐蚀标签;

(3)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药品;故答案为污染药品。

29.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隔变大

【详解】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故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分子不断运动,水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

(4)水变成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的原因是分子间隔变大。

故答案为:

(1)水分子。

(2)氢原子、氧原子。

(3)分子不断运动。

(4)分子间隔变大。

30.fbdabe

【分析】

结合初中化学所掌握的仪器的各种性能,对照本题的仪器图示和要求标准解答.

【详解】

(1)用于滴加和吸取少量液体的,应用挤压排气装置和储液装置的胶头滴管;

(2)较大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