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296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

《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

给排水施工方案

第一节编制说明、原则及依据…………………………………………2

第二节工程概况…………………………………………………………3

第三节施工部署…………………………………………………………8

第四节施工准备………………………………………………………10

第五节施工测量控制方法……………………………………………11

第六节给水管道施工方法……………………………………………12

第七节排水管道施工方法……………………………………………18

第八节质量体系及保证措施…………………………………………27

第九节工期保证措施…………………………………………………31

第十节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32

第十一节雨季的施工安排……………………………………………34

第十二节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及管线保护措施………………34

第一节编制说明、原则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根据榆中县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4~2030)---兰州市榆中县人民政府新建榆中站站前广场进站道路工程特点,综合考虑我施工单位的施工经验和施工能力,编写成本施工方案。

结合了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和我施工单位施工经验,我施工单位认为根据本方案,能确保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

2、编制原则:

统筹安排,编制分部施工计划,并按此配备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确保按期完成。

坚持机械化、标准化、规范化作业和有关要求组织施工。

坚持分区作业、点面结合、均衡生产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制定质量检测方案,做好施工中的监测,信息化施工,同时有针对性的制定预警方案和应急预案,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好各种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坚持按专业化组织施工的原则,组织务实高效的管理机构和专业化、机械化程度高的施工队。

坚持顾全大局、密切配合的原则,服从建设单位统一安排,做好水、电调配与使用,临时道路维护与使用等方面的互相协调和配合。

坚持安全、文明施工、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安全管理控制、水土保持、环境保护、防病防疫等工作。

三.编制依据:

1、根据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设计图纸及榆中站站前广场进站道路总承包工程招投标文件。

2、工程所在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理、气候条件。

3、本施工单位拥有的施工能力、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积累的成熟技术、施工工法;本施工单位拥有的国内外先进大中小型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仪器、测量设备以及高水平、高素质的施工队伍等各类资源。

4、相关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测量规范》(GBJ50026—93);

《埋地聚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101-2004);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全国通用及甘标图集);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5);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I-2008);

《城镇道路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CJJI-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第二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范围及规模:

1、工程简介:

本项目为宝兰客专榆中站进站道路总承包工程,位于环城东路(经十六路)盆地大道至环城南路段。

宝兰客专榆中站站前广场进站道路建设项目为道路工程,工程范围西起在建盆地大道(纬五路),起点桩号为K1+183.818,东至规划环城南路(纬十八路),终点桩号为K5+391.844,道路全长约4.208km,道路红线宽度36m,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50km/h,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

给水:

本工程水源在起点接盆地大道DN300现状给水管道,压力0.4MPa主干管管径为DN400,沿线每隔150m左右以及规划路平交道口处向道路两侧预留街坊用户支管一道,管径为DN300,以利最终形成环状管网,保证远期道路沿线地块的供水安全。

管道敷设在南侧人行道下,距机非混行车道外侧道牙1.5m。

结合当地沿线的冻土深度以及地质情况,给水管道的管道覆土厚度为1.32~2.16m。

雨水:

本工程雨水管道布置到道路中心线下,管径DN400~DN800,雨水管线尽量顺从道路坡向敷设,分段就近接入河道或现状及规划雨水管网系统,雨水管道按满管流计算,管顶平接,管道埋深范围为2.0~3.5m。

污水:

本工程污水管道布置到道路北侧非机动车行道,污水管线尽量顺从道路坡向敷设,分段就近接入现状或规划污水管网系统,管径采用DN400~DN500的排水管道。

沿线两侧每隔120m左右以及规划路口预留DN300污水支管一道以利道路两侧街坊污水接入,预留支管坡向干管检查井,坡度为0.003。

2、污水工程

(1)管材

污水管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应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相关规定。

材料规格及用量:

DN500Ⅱ级钢筋混凝土管1564m,DN600Ⅱ级钢筋混凝土管448m;DN300高密度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822m,DN400高密度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840m。

(2)基础及接口

①基础:

Ⅱ级钢筋混凝土管采用120°砼基础,做法详见04S531-1第13页;高密度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采用中粗砂基础,详见标准图集04S531-1/16。

②接口:

Ⅱ级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做法详见04S531-1第21页;高密度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承插式橡胶圈接口,详见标准图集04S531-1/24

(3)检查井

DN500、DN600污水管采用1000x1000/1100x1100钢筋砼矩形污水检查井,详见04S531-5第15/16页。

车道范围内井盖采用防盗型球墨铸铁井盖(重型),承载能力需达到D400级;车道范围外采用防盗型球墨铸铁井盖(轻型),承载能力需达到B125级;井座采用铸铁井座。

井盖应注明“污水”字样或标记。

3、雨水工程

(1)管材

雨水管采用Ⅱ级钢筋砼承插管,管材质量满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标准。

管材规格及用量:

DN500Ⅱ级钢筋混凝土管773m,DN600Ⅱ级钢筋混凝土管729m,DN800Ⅱ级钢筋混凝土管432m;DN300高密度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1970m,DN400高密度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1748m。

(2)基础及接口

①基础:

钢筋混凝土管采用1200混凝土基础,具体见04S531-1第13页;高密度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采用中粗砂基础,详见标准图集04S531-1/16。

②接口:

钢筋混凝土承插管采用承插橡胶圈接口,具体见04S531-1第21页;管道柔性接口处应设置变形缝,内填聚乙烯发泡板,具体做法见04S531-1第27、34页;高密度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承插式橡胶圈接口,详见标准图集04S531-1/24

(3)检查井

①直线型排水检查井

DN400、DN500和DN600直线雨水井采用1100x1100矩形钢筋砼排水检查井,详见04S531-5/16;DN800直线雨水井采用1200x1100矩形钢筋砼排水检查井,详见04S531-5/16;DN300直线雨水井采用1000x1000矩形钢筋砼排水检查井,详见04S531-5/15。

②井盖井圈材料

井盖、雨水篦子采用防盗铸铁,承载能力需达到D400级。

4、给水工程

(1)管材、管件和接口

管材:

采用聚乙烯给水管(PE100管,管道压力等级选用为1.0MPa)。

过桥段采用焊接钢管,钢管的尺寸为DN500*14mm。

管件:

阀门井和塑料管道之间采用柔性连接,参见图集06MS201-2/57。

钢管管道内防腐采用水泥砂浆内防腐,钢管及钢制件外防腐为环氧煤沥青加强级防腐,做法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条款。

保温:

过桥段焊接钢管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保温层厚度40mm,外加镀锌铁皮保护。

接口:

PE给水管管道连接采用热熔连接。

(2)基础

PE管道基础采用90°中粗砂基础,详见标准图集04S531-1/12。

(3)检查井

①井盖井圈材料

车道内井盖和井座采用重型球墨铸铁材料,承载力满足《检查井盖》(GB/T23858-2009)D400标准;车道内井圈与周边卸荷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

阀门井、排气阀井和泄水阀井井盖上应注明“给水”字样或标记。

②阀门井

阀门井采用混凝土矩形闸阀井,做法详见《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构筑物》04S531-4-8。

阀门两侧视情况需要增设双法兰短管。

DN225阀门法兰边距井壁为400mm,距井底为300mm;

六、主要工程量

1、污水工程

(1)DN500Ⅱ级钢筋混凝土管1564m。

(2)DN600Ⅱ级钢筋混凝土管448m。

(3)DN300高密度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822m。

(4)DN400高密度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840m。

(5)1100×1100矩形钢筋砼污水检查67座。

(6)1000×1000矩形预留钢筋砼污水检查井41座。

8、雨水工程

(1)DN500Ⅱ级钢筋混凝土管773m。

(2)DN600Ⅱ级钢筋混凝土管729m。

(3)DN800Ⅱ级钢筋混凝土管432m。

(4)DN300高密度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1970m,。

(5)DN400高密度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1748m。

(6)1000×1000矩形预留钢筋砼雨水检查井38座;

(7)1100×1100矩形直线钢筋砼雨水检查井58座;

(8)1200×1100矩形直线钢筋砼雨水检查井12座;

(9)八字式出水口1座;

(10)单箅雨水口222座。

9、给水工程

(1)DN150HDPE管11m。

(2)DN300聚乙烯PE100管452m。

(3)DN400聚乙烯PE100管3106m。

(3)1600×1600钢筋混凝土阀门井22座。

(4)1800×1800钢筋混凝土阀门井3座。

(5)2800×2800钢筋混凝土阀门井5座。

(6)1200×1200混凝土消火栓井30座。

(7)1000×1000钢筋混凝土湿井2座。

(8)1200×1200钢筋混凝土排气井1座。

(9)1200×1200钢筋混凝土排泥井2座。

3、工程施工中,多专业、多工种、多工序集中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中流水施工作业,相互交叉、重叠;场地狭窄,相互干扰大,现场组织协调工作、分工协作工作、合理安排各工序是本工程的难点。

第三节施工部署

一、总体施工指导思想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并据此配备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和材料,统筹安排。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紧抓控制工期的关键线路,平行组织、流水作业,合理划分区段,多点全面展开施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确保工程质量: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全面开展质量创优活动,按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和评定,确保工程优良。

确保施工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订安全生产施工细则,确定奖罚制度,严密组织安全防护,树立“安全施工,人人有责”的观念,确保实现安全目标。

技术先进:

以“高效、优质、安全、文明”为宗旨,严格管理,发挥科技领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依据工程实际情况优化施工组织和资源配置,做到技术先进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兑现投标承诺,令业主满意、放心。

专业化施工:

坚持专业化施工,在不同项目均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负责施工。

文明施工: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施工场地与施工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当地交通、灌溉及生活带来的影响;认真保护自然环境和文物,搞好文明工地建设。

二、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1、施工队成立

本单位将成立给排水施工队负责的施工生产。

2、施工总体部署

2.1施工部署因素分析

(1)季节施工因素

根据工程开工时间及工期要求,考虑雨季、农忙季节及冬季灌溉施工。

(2)立体交叉施工因素

施工期间,采取分区流水平行作业,合理组织,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均衡性、节奏性,做好不同施工项目工序的穿插安排。

(3)平面布置因素

施工临时设施、运输道路、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等科学合理布置,立足紧凑性和可移换性,以施工总进度计划为依据进行阶段性调整。

2.2施工区段划分

根据工程数量、设计特点、施工资源配置和施工组织方法,按照“科学、合理、方便、快捷”的原则,将工程划分成施工区、作业段。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项目部将按照不同施工阶段组织不同作业队进行施工。

2.3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为了保证各分部、分项工程均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技术准备和施工生产,确保工程质量,在进行施工部署时,确定了各个施工阶段的目标时间。

第一阶段:

K2+440至K3+270.68;2016年9月25日至2016年11月30日,共66天。

第二阶段:

K3+366.682至K4+281;2016年10月15日至2016年11月30日,共46天。

第三阶段:

K1+183.818至K1+621;2016年10月10日至2016年11月20日,共41天。

第四阶段:

K1+621至K2+440(奶牛场没有迁移)

第五阶段:

K4+281至K5+391.844,(没有出图,征地拆迁没有解决)

第四节施工准备

一、现场准备

1、开工前先安排测量放样,若现场存在需改移的设施,项目部将负责配合业主与有关基建设施管理部门协调,按业主要求安排有关承建改移工程的专业要求实施改移工程。

2、根据进场时的现场情况,清除现场的任何垃圾,并按照业主有关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场地平整等工作,为正式施工创造条件。

3、根据临时用水、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完成临时水、电管网的布设工作。

4、建立现场测量控制网:

根据勘测单位给定的坐标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施工场地闭合导线和水准线路控制网的布设,设置工程施工的临时控制测量标桩(网)。

5、组织施工机具进场:

根据需用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应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项工作。

二、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即开始进行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分为内业技术准备和外业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按时间进程分前、中、后三个阶段,前期是基础,中期是强化,后期是完善。

技术准备工作坚决做到:

准备项目齐全,执行标准正确,内容完善齐备,超前计划布局,及时指导交底,重在检查落实。

在单位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将进一步完善的试验管理体系,制定出适合本项目部工程的试验计划。

配套所有检测项目现场所能完成的部分,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部将结合本单位工程特点,采用本单位最先进的检测、测量仪器,配备优秀的试验、测量工程师,制定先进的试验、测量控制方案,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精度,提高施测效率。

第五节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一、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项目部测量队在与业主、勘测设计单位接桩后,对在施工范围之内的桩位(包括导线点、水准点等)进行必要的保护,并及时做好导线复测与导线点的加密、水准点的复测和加密等控制测量工作。

1、桩位保护

对所交导线点、水准点进行现场护桩。

护桩采用永久性的水泥混凝土标石,并做好护桩标记,填写护桩纪录。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有关桩位砌筑保护,并立标牌注明“测量护桩,注意保护”字样。

2、导线复测与导线点的加密

复测后,根据施工现场测量的需要,对导线点进行加密,按业主提供工程起始控制点,以此为基础布设施工现场导线控制网点,网形为平行导线闭合环组成结点组闭合导线网。

导线的布点尽可能避开施工作业区,以防在施工中被破坏或丢失。

在有利观测时间内进行布设,观测时各种数据参数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相应输入以做改正。

外业测完后,及时进行成果的整理,复测成果由技术部测量队作为原始技术资料存档。

3、水准观测和水准点的加密

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

复测成果由工程技术部测量队作为原始技术资料存档。

加密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布设在稳固的地点,两端复合联测到高级水准点上,外业观测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密度要求进行,内业处理时剔除粗差,对观测值进行精密平差。

按水准路线往返测闭合差进行精密评定。

4、施工放样点和成果移交

根据导线控制点和加密导线点,采用全站仪,根据设计图纸所给定的坐标测设出各控制点,并使实测坐标与设计坐标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及时将各控制点、水准点的成果资料,连同现场点位,一并整理出一份测量成果,以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对桩位等的重要部位进行位置和高程的测量复核,并填写《测量复核记录》,存档保存。

第六节给水管道施工方法

一、测量放线:

先测出各分管线中心线,打上木桩或钢筋桩洒出白灰,作为掌握管线中心和标高的固定参照物。

二、沟槽开挖:

1、沟槽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

给水管道管沟开挖深度≥1200+管径,给水管道的覆土深度为1.0米。

沟槽宽度为:

管外径+2×400。

当基坑的开挖深度H>1.5m时,必须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坡比i=0.6;当H>2m时,周边必须设两道护栏,高度1.2m,立杆间距不大于2m,上下通道搭设要稳固、防滑。

坑(槽)沟边1m以内不准堆土,堆料、停放机械。

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总宽度不得小于700mm。

2、施工顺序由下游至上游的施工顺序施工,以利坑槽的临时排水。

3、当管道下地基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沟槽降排水措施,待地下水位降至沟槽底以下方可施工。

4、挖出的土多余部分直接运至于指定地点,其余暂时转移至离坑边1米以外的位置堆放以备回填之用,不应堆在基坑周边,以免加重土坡压力和阻碍操作及运输。

5、若发生超挖或扰动,应装饰扰动部分清除,并将超挖和清除位置填回石粉或碎石、砂,并予夯实。

6、在开挖前,沟槽的断面,开挖的次序和堆土的位置由现场施工员向司机及土方工详细交底。

在开挖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在现场指挥并应经常检查沟槽的净空尺寸和中心位置,确保沟槽中心偏移符合规范要求。

为保证槽底土壤不被扰动或破坏,在用机械挖土时,要防止超挖,挖至离设计标高前20~30cm时用人工开挖、检平,尽量避免超挖现象。

若有超挖,应将扰动部分清除,并必须用中砂回填,用平板震动器振实。

开挖要保证连续作业,衔接工序流畅,分段开挖,每段长约以3-5个检查井为一段,以减少塌方或破坏土基,同时要注意边坡土体及支挡板变化,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减少意外事故。

7、开挖时,随时测量监控,保证开挖边坡、基槽尺寸。

轴线、槽底的高程达到设计要求。

三、基础垫层施工

1、测量基础垫层中心轴线、标高,并放出基础边线。

在沟底设置水平小木桩,桩顶标高为管道平基中粗砂的标高。

2、地基处理及基础混凝土浇筑

沟槽开挖平整好以后,进行地基处理。

方法是铺筑30cm厚3:

7灰土并夯实。

若管道处于原鱼塘及河涌位置或淤泥层上,则应先将淤泥清除,后换砂处理。

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100kPa,如基底淤泥层厚度大于1.5m,应报知监理、业主及设计人另行处理。

3、砂垫层中粗砂粒径不大于5mm,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其石子含量不大于15%。

4、开槽后,对槽宽、基础垫层厚度、基础表面标高、排水沟畅通情况、沟内是否有污泥杂物、基面有无扰动等作业项目,分别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下一步工序。

四、聚乙烯PE100管电热熔连接

1、聚乙烯PE100管施工工艺

聚乙烯PE100给水管道连接是热熔连接。

热熔连接又分热熔承插连接和热熔对接连接,塑料管道与金属管道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法兰片及螺栓采用耐腐蚀的球墨铸铁材质,它的主要步骤有:

 

(1)材料准备:

将管道或管件置于平坦位置,放于对接机上,留足10-20mm的切削余量。

 

(2)夹紧:

根据所焊制的管材、管件选择合适的卡瓦夹具,夹紧管材,为切削做好准备。

 

(3)切削:

切削所焊管段、管件端面杂质和氧化层,保证两对接端面平整、光洁、无杂质。

 

(4)对中:

两焊管段端面要完全对中,错边越小越好,错边不能超过壁厚的10%。

否则,将影响对接质量。

 

(5)加热:

对接温度一般在210-230℃之间为宜,加热板加热时间冬夏有别,以两端面熔融长度为1-2mm为佳。

 

(6)切换:

将加热板拿开,迅速让两热融端面相粘并加压,为保证熔融对接质量,切换周期越短越好。

 

(7)熔融对接:

是焊接的关键,对接过程应始终处于熔融压力下进行,卷边宽度以2-4mm为宜。

 

(8)冷却:

保持对接压力不变,让接口缓慢冷却,冷却时间长短以手摸卷边生硬,感觉不到热为准。

 

(9)对接完成:

冷却好后松开卡瓦,移开对接机,重新准备下一接口连接。

 

2、聚乙烯PE100管安装

(1)安装前检验管槽是否达到安装要求,然后查看管道外观有无明显凹陷、裂痕、擦伤、划伤,发现质量隐患及时更换。

 

(2)在管道弯头、三通、渐缩接头、消防栓等处均用砼设置混凝土支礅,法兰阀门用砖砌支礅加固。

 

(3)聚乙烯PE100给水管与金属管道、阀门、消防栓连接时,必须采用钢塑过渡接头或专门的法兰连接。

 

(4)在管路隆起部位或上坡地段均应设置排气阀,以减小气、水混压对管道的冲击。

(5)由于聚乙烯PE100管材本身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伸缩性,所有管道安装均未考虑伸缩节的安装。

 

3、聚乙烯PE100管回填

  管道安装敷设完毕,待隐蔽工程验收后,应立即回填,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止槽内积水造成管道漂浮,如有积水,应想办法排尽。

 

(2)管槽回填时,管腔及管顶50cm范围内回填土采用原土回填,夯实后再回填其它杂土。

 

(3)回填必须从管两侧同时回填,回填一层夯实一层。

 

(4)管道试压前,一般情况下回填土不宜少于500mm。

 

(5)管道试压后的大面积回填,宜在管道内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管道敷设后不宜长时间处于空管状态。

 

五、压力管道水压试验

1.水压试验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水现象;

(2)试验管道不得用闸阀做堵板,不得含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的附件;

(3)水压试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

给水管道安装完毕、且未全部回填前进行管道水压试验。

所有给水管道均作水压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工作压力0.6MPa,强度试验压力为0.9MPa。

给水管道进行试压,试压前,试压段管道两头用盲板封堵,灌水浸泡应大于24小时。

试压要求:

注水打压至Pn=0.9MPa,稳压10分钟,无渗漏现象后,降至工作压力。

30分钟后,压力降低不得大于0.02MPa。

2.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材种类

工作压力P

试验压力

钢管

P

P+0.5,且不小于0.9

球墨铸铁管

≤0.5

2P

>0.5

P+0.5

预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桶混凝土管

≤0.6

1.5P

>0.6

P+0.3

化学建材管

≥0.1

1.5P,且小于0.8

(1)预试验阶段:

将管道内水压缓缓地升至试验压力并稳压30min,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但不得高于试验压力;检查管道接口、配件等处有无漏水、损坏现象;有漏水、损坏现象时停止试压,查明并采取相应措施后重新试压。

(2)

管材种类

试验压力

允许压力降

钢管

P+0.5,且不小于0.9

0.03

球墨铸铁管

2P

P+0.5

预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桶混凝土管

1.5P

P+0.3

化学建材管

1.5P,且小于0.8

0.02

六、给水管道冲洗与消毒

1.给水管道冲洗与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