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 专项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204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 专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物态变化》 专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物态变化》 专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物态变化》 专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物态变化》 专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 专项练习.docx

《《物态变化》 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 专项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态变化》 专项练习.docx

《物态变化》专项练习

本课的设计初衷,是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们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持续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改为“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对某些事物倾注热情和精力的时候,对他们自信心的保护至关重要。

所以强烈建议平时的测验应在学目标范围内尽可能的简单,最大限度的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要设计的简便扼要,要把较难的、复杂的问题、深刻的问题讲的轻松自然,诙谐幽默,像涓涓细流,于无声中浸润学生的思维。

本课在单元中,属于承上而启下的教学内容。

专题3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2020·四川省自贡市)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雾的形成B.霜的形成C.水结成冰D.露的形成

2.(2020·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6月21日下午,泸州地区上空出现了日环食现象,如图所示。

下列各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日环食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

小孔成像

B.

平面镜成像

C.

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

D.

雨后空中彩虹

3.(2020·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个“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4.(2020·山东省青岛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汽化现象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C.使用酒精时闻到酒精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做热运动

D.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的内能比病人的小

5.(2020·山东省临沂市)水无常形,于千变万化中孕育自然奇观,下列水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雪融成溪

B.

气结成露

C.

气凝成霜

D.

水滴成冰

6.(2020·内蒙古赤峰市)下面四幅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C.

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D.

严冬,冰雕逐渐变小

7.(2020·辽宁省营口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8.(2020·辽宁省朝阳市)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

C.“窗花”是水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要放出热量

D.冰块液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9.(2020·江苏省南京市)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冰袋降温

冰冻的衣服晾干

干冰变小

冰花的形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2020·湖南省株州市)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医务人员所戴的护目镜上经常起了一层水雾,影响视线。

这些水雾的的产生属于下列哪种物理现象(  )

A.升华B.凝华C.液化D.汽化

11.(2020·湖北省宜昌市)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

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12.(2020·湖北省襄阳市)下列选项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B.隆冬季节,河面上结薄冰

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

13.(2020·湖北省随州市)以下有关现象及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景区用喷雾来降温是利用蒸发吸热

B.夏天,凉爽的空调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会形成一层水雾,它的形成过程属于汽化

C.冬天,“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俗语蕴含着“液化放热”的物理道理

D.冬天,北方常出现雾凇的美景,它的形成过程是升华

14.(2020·湖北省黄冈市)下列现象由液化产生的是

A.吉林雾淞B.草上露珠C.浓雾消散D.冰雪融化

15.(2020·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

C.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D.冬天,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

16.(2020·海南省)风把汗水吹干的过程中,汗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17.(2020·广东省广州市)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  )

A.熔化B.凝固C.液化D.汽化

二、填空题

18.(2020·四川省泸州市)小李在实验室取出-10℃的冰进行加热实验,她观察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并记录相关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0~4min内这块冰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加”或“不变”),加热到6min时,将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加热到______min,水开始沸腾。

19.(2020·青海省)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的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熔化过程中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20.(2分)(2020·江苏省扬州市)梅雨季节空气特别潮湿时,墙壁瓷砖上有一层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开启电风扇,经过段时间小水珠消失了,这是  现象。

(填物态变化名称)

21.(2分)(2020·江苏省无锡市)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为测量试管中碎冰的温度,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  ,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2.(2分)(2020·江苏省无锡市)如图所示,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高温水蒸气。

水蒸气接触到馒头时液化,同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把馒头蒸熟。

二、实验题

23.(2020·山东省青岛市)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如图甲所示,用“水浴法”给试管中某固态物质加热,得到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______。

(2)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象中的______(选填“AB”“BC”或“CD”)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D段的比热容。

24.(2020·山东省临沂市)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这时小明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如图______所示;

(4)图丁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水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不是100℃,这是因为______(选填序号)。

A.实验操作错误造成的

B.实验误差引起的

C.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25.(2020·青海省)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此时应当将______(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时刻的温度是______;

(3)当水的温度升高到88℃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分析数据可知,该地区水的沸点是______℃,该地区的大气压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次数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88

89

90

91

92

92

92

92

(4)实验中,温度计上部出现的小水珠是______现象形成的。

26.(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要完成图中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

(2)为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和缩短实验时间,应选用适量40°C左右的水。

水沸腾后水面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3)熄灭酒精灯时,不能吹灭,最好盖上______次(选填“1”或“2”)灯盖,否则下次使用时,可能会发生打不开灯盖的现象。

27.(2020·内蒙古赤峰市)

(1)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海波和石蜡的温度,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①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

②石蜡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

28.(2020·辽宁省营口市)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______(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BC段的物质处于______状态,图象中a点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内能。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29.(2020·辽宁省朝阳市)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__;

(2)在烧杯上放置一个纸板,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a图像是实验小组根据记录绘制的水沸腾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当地大气压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4)如果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水沸腾时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_____(填“b”、“c”或“d”)。

30.(2020·江苏省南京市)如图甲所示,用100g初温为90℃的水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c水=4.2×103J/(kg·℃)]

(2)继续实验,观察到水刚开始沸腾,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下同)加热,______记录温度计示数。

分析数据,完成实验。

31.(2020·吉林省长春市)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由图像a可知,当地大气压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由图像a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______;

(4)如果只提高水的初温,重新实验并绘制的图像应为图丙中的______(选填“b”或“c”)。

32.(2020·湖南省株州市)如图所示装置是某同学在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观察水的______(填“沸腾”或“液化”)实验。

由图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图象可知:

水的沸点是______℃;第10分钟后,水的温度______(填“不变”或“升高”),但要继续吸收热量。

33.(2020·湖北省宜昌市)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质量相等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他们从冰的温度-7℃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次温度,直至冰完全熔化,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甲、乙所示。

(1)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所示,此示数是____℃;据图像可以得出冰的熔点是____℃。

(2)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可是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

她的看法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是____(选填“甲”或“乙”)图。

34.(2020·湖北省随州市)如图甲是a实验小组“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他们绘制出了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他们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______形成的;

(2)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水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_____;

(3)b实验小组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做此实验,水的初温相同,但烧杯中水比a小组的少,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b小组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5.(6分)(2020·江苏省扬州市)疫情防控期间,小明是班级的卫生员,负责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同学们的体温,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同学们之间的体温相差较大,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不相同。

为了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小明提出猜想:

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

并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  相同。

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

温度/℃

部位

额头

36.6

37.0

36.8

36.8

手腕

36.4

36.4

36.2

36.3

实验数据表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小明建议要考虑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  相同,实验数据如表:

间距(cm)

1

2

3

4

5

10

15

20

25

30

温度(℃)

36.5

36.5

36.5

36.4

36.3

36.1

35.7

35.1

34.7

34.1

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  (填“有关”或“无关”),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  cm以内。

(3)小明进行深入探究,找来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

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热辐射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透镜会聚于图中  中心位置。

由此可知,导致温度测量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