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莱阳一中份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182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莱阳一中份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莱阳一中份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莱阳一中份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莱阳一中份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莱阳一中份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莱阳一中份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docx

《最新莱阳一中份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莱阳一中份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莱阳一中份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docx

最新莱阳一中份月考高一语文试题精品

莱阳一中12月份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

一、(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煤屑(xiè)独处(chù)踱步(duó)袅娜(nuó)

B.挨打(āi)脉脉(mò)梵文(fán)参差(cēnchā)

C.媛女(yuán)敛裾(jū)靓女(liàng)干涸(hé)

D.驯服(xùn)黝黑(yǒu)衣冠(guàn)贿赂(luò)

2.下列各项中字形正确的一项()

A.杯勺斟酌杂糅缤纷

B.昭质涸辙没精打采嬉游

C.厮叫颓废沾污歌诵

D.婆娑鞭挞干躁抛锚

3.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他们就像涸辙之鲋一样在沙漠中困了五天,眼巴巴的看着食物和水一天天接近枯竭。

B.因他的公正廉明和明察秋毫,使真相大白,惩办了真正的罪犯。

C.当年他们信誓旦旦地许下了许多诺言,而今天却自食其言,出尔反尔。

D.王海和同学吵架,放学后,就义无本反顾的离开了教室。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B.一些宾馆、饭店还成为某些部门非正常开支的重要渠道,给少数腐败分子孕育了堕落的温床。

C.技术创新的浪潮正在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存储、获得和处理有关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

D.不久前,一位读者对我的作品给予了一种极不寻常的肯定,他豪无恭维之意,没有使用一个让人忘乎所以的形容词。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语句,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暮色渐渐地侵进林子里来,,偶尔有一两点花瓣落在肩头,沁着一点微微的香气,松散着我一天的劳累。

(2)北平郊外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予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用语言来形容的地步。

a. 风依然轻抚着

b.轻抚着的依然是风

c.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

d. 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无数枯树林,以及一片大雪地。

 

A.acB。

adC。

bcD。

bd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他是我校的尖子生,读书非常专心,——教室外的吵闹声也没有听见。

(2)目前社会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3)铜鼓出土是口朝上,鼓面朝下,——了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

A.以至  侵袭  证实

B.以致  侵袭  证明

C.以致  侵蚀  证明

D.以至  侵蚀  证实

7.下列加点字中与例句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例:

蜀之鄙有二僧

A.肉食者鄙,为能远谋

B.齐孝公伐我北鄙

C.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D.越国以鄙远

8.下列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顺承)

B.唯大王命之 (副词,希望语气)

C.朝济而西设版焉 (连词,表顺承)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为什么)

9.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多是天子和诸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颂”大多是周代贵族所作的乐歌。

C.《楚辞》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选集。

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人仿效这种体裁所写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

《楚辞》所收录的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包括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代人又将“楚辞体”称为“骚体”。

D.《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

他着重记述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思想言论及其政治活动,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情况。

10.下列各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羽声调悲凉。

C.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称为"骖乘"。

D.“箕踞”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二、(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每小题3分)

窦婴字王孙,孝文皇后从兄子也。

父世观津人也。

喜宾客。

孝文时为吴相,病免。

孝景即位,为詹事。

梁孝王,帝孝景弟也,母窦太后爱之。

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

“千秋万岁后传王。

”太后欢。

婴引卮酒进上曰: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

”太后由此憎婴。

婴亦薄其官,因病免。

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诸窦无如婴贤,召入见,固让谢,称病不足任。

太后亦惭。

于是上曰:

“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

”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

婴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

所赐金,陈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裁取为用,金无入家者。

婴守荥阳,监齐、赵兵。

七国破,封为魏其侯。

游士宾客争归之。

每朝议大事,列侯莫敢与亢礼。

四年,立栗太子,以婴为傅。

七年,栗太子废,婴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下数月,诸窦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

梁人高遂乃说婴曰:

“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

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不能死。

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

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则妻子无类矣。

”婴然之,乃起,朝请如故。

桃侯免相,窦太后数言魏其。

景帝曰:

“太后岂以臣有爱,不相魏其?

魏其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

”遂不用,用建陵侯卫绾为臣相。

窦太后崩。

婴失窦太后,益疏不用,无势。

赞曰:

“窦婴以外戚为重,而名显,位卿侯,大业定矣。

然婴不知时变,凶德参会,待时而发,藉福其间,恶能救斯败哉!

遇合有命,悲乎!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入见,固让谢固:

执意

B.游士宾客争归之归:

归附

C.诸窦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来:

前来

D.益疏不用,无势疏:

疏远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婴亦薄其官,因病免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①婴然之,乃起,朝请如故

②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C.①太后岂以臣有爱,不相魏其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①婴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景三年,吴楚反叛,窦婴答应出任大将军,主要是被皇上“国家有急难,作为帝王的子孙,难道能够推让吗”这番话所激励。

B.担任大将军后,窦婴及时向皇上举荐贤才,并且不贪财物,皇上赏赐的千斤之金窦婴都没享用分文,而是让下属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取用。

C.栗太子被废黜后,窦婴称说有病,携一女子隐居在蓝田南山下,后经高遂的劝说,才出山回到朝廷。

D.桃侯免职后,太后向皇上极力荐举窦婴,但皇上并未采纳太后建议,认为窦婴不足以担当丞相的重任。

14.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或评说正确的一项是()

A.窦太后之所以憎恨窦婴,收回了窦婴的门籍,不让他入朝朝见,起源于窦婴嫌自己所任的官职小,称病辞官这件事。

B.选文表明,窦婴虽然名声显,位卿侯,定大业,但终究没能为相,因为他不知时变,轻慢无礼。

C.选文最后一段主要在阐发人生祸福相倚的道理:

凶祸隐藏在福祉中,适时爆发。

但作者认为人生祸福归根结底属于“遇合有命”。

D.从窦婴的人生经历来看,其福完全是皇上和太后带来的,因为他是“教文皇后从兄子”;其败则是他自己轻慢的个性造成的。

三、(12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2),哀民生之多艰。

(3)高余冠之岌岌兮,。

(4),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1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日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

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问题:

(1)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分)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4分)

答:

(1)

(2)

四、(16分)

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17—20题。

(16分)

小河殇

舒婷

我们兄妹这一家,只有嫂嫂因长女照顾留城,其余五人都是知青。

而除了我丈夫在另外一个县插队外,我们四人均落户在上杭县一个绿色盆地里。

我家小妹和准妹夫隔河相望。

河嘛,冬季里可以穿鞋着袜踩在卵石上跃纵而来。

偶尔见一尾贪图淘米水的肥鱼。

卡在石缝里,妹夫一鞠身顺手牵鱼。

知青点里偌大的铁锅,许久不见油星,年轮似的锈了一圈又一圈,煎不成鱼,况且僧多鱼少。

小妹便脸上很光彩地给我们氽鱼汤。

春水泛滥,河恣意爬上两指宽的桥板,嬉闹着把它当跷跷板压垮。

小妹一天好几次跑到窗前看河。

我未来妹夫惘惘然的口哨声,在水一方。

门前下几级石板,顺着碎石拼凑的小堤坝走两步,就到了河心。

早晨我们在这里盥洗,淘米洗菜。

下午收工以后团一把稻草刷锄板,颠晃着簸箕。

簸箕里的番薯红艳艳,萝卜白生生,芥菜生动活泼。

吃过晚饭冲过凉,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又下到河心,洗汗酸的衣服。

邻队的知青在桥头拨吉它,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唱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河中有我们的望乡台哩。

河是我们的避难所。

中秋那天队里杀了猪,我们匀到两斤肉。

分头去豆腐房割一板豆腐,房东家买几个青皮鸭蛋,讨一小把葱。

大家团团围坐着喝着家酿糯米酒过节。

忽然发现不知何时我们中间少了一个人。

拉开咿呀小木门,踱到晒台坪上,听到河边苇丛有一支不成调的口琴。

那个来河边寻求安慰的同伴刚刚失去了父亲,除了感情上的重创之外,他还面临着经济来源的断绝,从此他连8分钱邮票的家信都要小心斟酌了。

悄悄坐在他边上,我们无言盯着河面。

那时我比他小,不懂如何安慰人。

秋天的河流异常清澈,似乎要壁立起来,与山区剔透的空气融为一体。

河风经苇叶淌到我们额上,溅出浪花如钻石般晶莹。

同伴的心情一点一点开朗起来,他眼里萤火虫一闪一曳。

这才知道什么是夜凉如水,月色如洗。

多少年过去,我们错将月饼当中秋,而把明月遗弃在哪一座高楼的楼顶了?

深山砍柴或出山赶墟,农民总告诉我们:

若是迷路了,只要侧耳听到水声,找到山溪或小河,顺着水流的方向,就能找到人家。

当我孤身翻山越岭去邻县找同学,一二十里路鲜有人烟。

只听见汩汩溅溅的水声,有时在足下,有时在肩旁,有时在涧草葳蕤的谷底。

老朋友左右逢源,给我壮胆又解我途中辛苦和寂寞。

伟大的河流是伟大民族文化的发祥地。

那么小河小溪应是一方风水。

我们去插队,其实是接受河的教育。

在河两岸生养的人们展示给我们的善良、淳朴、乐天和无拘无束,正是沿袭了这一自然法则。

口噙水龙头,我们无形中萎缩,逐渐丧失活力。

因为水不仅仅是水。

很多年以后我回到河边。

老房东烧的是蜂窝煤,村民都到新掘的井挑水吃。

河已不复当年“眼似秋波横,眉如青山黛”了。

枯瘦如斯,污秽如斯,像负伤的动物苟延残喘。

祈求河的宽恕现在会不会太迟?

17.作者当年插队时的那条小河,充满了生命力。

当时的小河在冬春秋三季中各有怎样的特点?

(3分)

冬水;春水;秋水。

18.作者在对往事的追叙中写出了哪些值得珍惜的感情?

请概括作答。

(3分)

答:

19.理解文意。

(6分)

①“多少年过去,我们错将月饼当中秋,而把明月遗弃在哪一座高楼的屋顶了?

”其中“月饼”和“明月”的含意各是什么?

(3分)

答:

月饼

明月

②“我们去插队,其实是接受河的教育。

”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3分)

答:

20.对全文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舒婷以女性的细腻、诗人的敏锐洞烛本质,赋予小河象征意蕴,并以此承载深刻的内涵,表现出深沉的忧患意识。

B.作者回忆了当年在小河旁知青生活的清苦、欢乐、幽怨和悲伤,表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和批判。

C.“口噙水笼头,我们无形中萎缩,逐渐丧失了活力”,作者旨在表明: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类精神、民族活力和优良品质正在逐渐萎缩消失。

我们不仅需要水的滋润,更需要精神的支柱,优良品质的延续。

D.本文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

既有表层的显性的对比,如:

过去的小河“眼似秋波横,眉如青山黛”,现在却枯瘦,污秽,“像负伤的动物苟延残喘”;还有深层的隐性的对比,如:

以前青山如黛,与绿水相随,但因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如今村民们无柴可砍,改烧蜂窝煤了。

对比手法的运用,更鲜明地突出了主旨。

E.本文语言洗炼,表现力强,比如:

“团一把稻草刷锄板”,将“团”字活用,精练简约;又如写春水泛滥,用比喻的手法将险情做了游戏化童趣化的处理,读起来生动传神。

莱阳一中12月份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答案页

总分

三、(12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2),哀民生之多艰。

(3)高余冠之岌岌兮,。

(4),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16.问题:

(1)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分)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4分)

答:

(1)

(2)

17.作者当年插队时的那条小河,充满了生命力。

当时的小河在冬春秋三季中各有怎样的特点?

(3分)

冬水;春水;秋水。

18.作者在对往事的追叙中写出了哪些值得珍惜的感情?

请概括作答。

(3分)

答:

19.理解文意。

(6分)

①“多少年过去,我们错将月饼当中秋,而把明月遗弃在哪一座高楼的屋顶了?

”其中“月饼”和“明月”的含意各是什么?

(3分)

答:

月饼

明月

②“我们去插队,其实是接受河的教育。

”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3分)

答:

20.

五、(5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正是这些色彩把我们生活的世界打扮得彩色缤纷,美不胜收。

绚丽的色彩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对人的心理、情绪都会产生影响,引起丰富的联想。

有人喜欢红色,它给予人热情与火一样的灼热。

由于红的热情与火的温暖,使人感到生活是美好的,光明的。

有的人喜欢蓝色,它给予人沉静与理智,它使人像大海那样的做人,既有宽广的胸怀,又有宏远的气魄,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有人喜欢绿色,它给予人青春梦幻,人们企盼在有限的生命中寻觅绿色的美丽,生命之树长青,世界是多彩的……

面对纷呈的色彩,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色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作时展开联想的翅膀,内容只要与“色彩”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

②题目自拟。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700字。

座号()

 

 

 

 

答案

二、(12分)

11.C(“来”应为使动用法。

12.B(A、①因为②C趁着。

B、于是,就。

C、①认为②因为。

D、①“者”属定语后置的标志。

②…的人)

13.A“王孙”不是帝王子孙,在原文中是窦婴的字。

14.B(A、“太后憎婴”起源于“婴引卮酒进上曰”这件事。

C、最后一段主要在进行人物评说。

D、“完全是”的说法太绝对,还应有窦婴自己的“贤能”。

附:

文言翻译:

窦婴字王孙,是孝文皇后堂兄的儿子。

他的父亲是观津人,喜好宾客。

孝文帝的时候窦婴做吴相,因为生病而被免职。

孝景帝即位后,担任詹事。

皇上的弟弟是梁孝王,母亲窦太后宠爱他。

梁孝王上朝,以亲兄弟的身分出席皇帝的宴会饮酒。

当时,皇上还没有删封太子,酒酣之时,皇上满不在乎地说:

“我去世后就把帝位传给你。

”太后十分欢欣。

窦婴举酒进言说:

“天下,是高祖的天下,父子代代相传,这是大汉朝的制度,皇上凭什么能够传位给梁王!

”太后由此憎恨窦婴。

窦婴也嫌自己所任的官职小,于是就称病辞掉官职。

太后免除了窦婴出入宫门的门籍,不让他到朝廷朝见。

孝景三年,吴楚两地反叛,皇上考察窦姓家族的人,(其他人)都不如窦婴贤能,于是召见他,但窦婴执意推让辞谢,称病说不足以胜任。

太后也自感惭愧。

于是皇上说:

“天下正有急难,你难道可以辞让吗?

”于是拜窦婴做大将军,赏赐千斤之金。

窦婴向皇上举荐了袁盎、栾布等多位赋闲在家的名将贤士。

皇上所赏的赐金,他陈放在廊庑下,有军吏经过,就让他们根据所需自己取用,赐金没有收入窦婴自家的腰包。

窦婴驻守荥阳,统领齐、赵封地的军队。

七国破亡后,被封为魏其侯。

游士宾客都争着归附于他。

每次朝廷议论大事时,列侯没有敢与他平起平坐的。

孝景四年,删封栗太子,任命窦婴为老师,七年,栗太子被废黜,窦婴便称病辞官,隐居在蓝田终南山下数月,窦婴的各位宾客辩士前去劝说,没有人能使他回来。

梁人高遂于是前去游说:

“能够使将军富贵的,是皇上;能够宠爱将军的,是太后。

现在将军担任太子的老师,太子被废黜而不能争辩;争辩也没有人听,又不能去死。

自己称病辞官,携赵女隐居而不上朝。

这是自我表白而宣扬皇上的过失。

那么妻子儿女就将被诛杀无一幸免了。

”窦婴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出山,像以前一样入拜朝见。

桃侯被免相位后,窦太后在皇上面前屡次举荐魏其侯。

景帝说:

“太后难道认为我有所吝惜,不任用魏其侯为丞相吗?

魏其侯沾沾自喜,办事常常草率轻浮,很难胜任丞相,担当重任。

”于是不任用窦婴,而任用建陵侯卫绾做了臣相。

景帝六年,太后驾崩。

窦婴失去窦太后(的支持),就更加遭到疏远而不得任用,没有了权势。

评论说:

窦婴凭借外戚的身份而担当重任,声名显赫,位处卿侯,定下大业。

然而窦婴不懂得应时而变,凶蛮与仁德交会,待时发作,凭借福祉在其中(“藉福”,一说指人名),哪里能挽救这失败呢?

遇合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