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062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转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转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转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何转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何转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转行.docx

《如何转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转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转行.docx

如何转行

  

  如何转行篇一:

你是如何转行的?

转行容易吗?

  本文四千一百余字,阅读时长大约九分钟。

  我的转行经历是由建筑设计专业转到投行,写过研究所的研报,参与过公司债、企业债的承做,做过FA,现在主要从事并购业务。

借这篇回答,也是想总结归纳过去近两年的实习、工作经历,为的是温故知新,承前启后吧。

  第一阶段。

  先谈下转行的缘由,当初填报高考志愿时并没有特别执着的学科,家里长辈有做建筑出身,对笔者进行大量的宣传,到现在还记得他在讲到建筑设计谈到最多的一个词——“浪漫”,自己在有限的信息渠道下了解建筑设计,乍见之下,颇有相看两不厌的幻觉,随后毅然决然填报了某工科见长院校的建筑学院建筑系。

  直到现在,笔者也依然认同建筑学是逼格最高的工科专业,建筑师是属于可以改变世界的那一类人(看看我们身处的周遭环境,无一不体现着建筑师智慧结晶),柯布西埃也是那类看似忧郁文弱的外表,依然藏有狮子般雄心的男人。

但凡事都有个合不合适,大概到了大二,笔者即已经陷入了幻灭当中,原因有二1、个人禀赋。

实事求是,建筑学的艺术属性决定这行能做到卓越的人必然有着一定天赋,技术上的差距或许可以弥补,而那一缕“灵气”或许会决定你未来是成为光彩耀人的建筑师还是勤恳苦逼的画图匠;2、行业限制。

建筑学的工程属性决定从业人员只能侧身于庞大建筑产业链的狭小一环,某种程度上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画分析图”之感。

大概在大二大三的时候,笔者已有转行的想法,但未曾和周围人提起,毕竟建筑学院是一个“宗教气氛”很浓的地方,在一个很多人都自我认同为“建筑教信徒”的地方,在当年建筑行业仍然热火朝天的年景,谈转行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同时也是考虑到社会今后的普适性发展,还是要读一个研究生,毕竟自己不是能够中途辍学去成就伟业的天才型选手。

但到执行层面时,却是傻了眼。

因为建筑学虽然是工科专业,却是不怎么学数学的(只学过一学期的最简单版高数),自己绩点也很糟糕,不论是国内考研还是出国留学,申请到好学校的其他专业的胜率不是说没有,实在太小,而去读新闻等更“软”一点的学科,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个人认为还不如直接去实践工作。

幸运的是,在本科浪荡了数年之后,笔者还是能拾起高考时期的苦学状态,随后幸运的投入恩师门下。

还记得录取之后,身边好友还有开玩笑的,“最近好多人跟我说,李睿都能考上研究生,看来考研真的是不难呀”,那时候笔者一方面报以玩笑“哥玩的就是反差”,一方面对“你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之类的老鸡汤有了份自己的体悟。

  总之,第一阶段,是摆脱中学时代由长辈替自己做决定的局限;以及在客观评自身条件,排除外界噪音之后,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并贯彻执行的阶段,也算是迈出舒适区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

  进入研究生阶段,学校整体学风颇为踏实稳健,在潜心研读了一段时间之后,明确印证自己不适合建筑一行,建立起建筑学的整体框架,给自己的专业一个交代之后,就逐渐开始谋求自己的转型之路。

之后在政府住建部门实习过,和朋友合开过建筑装饰公司,参与了一些创业项目,刚开始基本还是围绕着结合本专业往外发散的思路,但还是那句话,不是说这些方向不好,而是不适合自己,至于不适合的原因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基本在研二上学期的时候,意识到不能这么四处撒网,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思考,决定向金融领域集中发力。

身处互联网时代真的是非常幸运,公开课、MOOC、可汗学院、COURSERA,基本上是想学什么都能找到,并且都是世界顶级课程。

记得自己学了不少好课,席勒教授的《金融市场》、密歇根大学那位印度口音老师的金融学导论等,都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

专业知识积累到了一定阶段,面临一个选择即到正式找工作之前,这段时间是用来考一些证书还是用来实习。

老实说,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如果你是北清复交经管类专业学生,有CPA、CFA、司考证书加持,自然是如虎添翼,但如果只是名985院校工科生,还是先争取能过简历关吧。

笔者个人是只考了入门的证券从业考试。

  但事实还是很残酷的,笔者在金融行业的第一份实习,实在是各种海投无果,只能执行planB,由家人介绍了份建设银行分行的实习工作,从银行的大堂经理开始,到个贷中心,再到对公的企业部,对银行前台业务的整体运作有了大致了解。

这段实习还是很有收获,毕竟是成熟专业的系统,员工也很和善。

其中几项感叹是一、银行还是金融机构中的老大,这么多年来应届生入行竞争激烈,但很多岗位工作真的很消磨人,譬如柜员这种机械重复性工作,干的太久,锐气和专业技能很容易磨平;二是内部流动性也很差,有认识在一楼营业部干了大半辈子的员工,完全不了解楼上的企业部业务是做什么的,不得不说是让人感慨的。

  之后则是迎来重要的机会,当时上海某券商研究所的负责人来我校招聘实习生,虽然招聘信息是由经管专业传开,但并没有对专业背景进行限制,也是有幸得到面试机会。

到现在还记得,中午和银行的领导请过假,驱驰三百里返回学校参加面试,一路上的忐忑心情。

随后的面试、笔试还算顺利,最为幸运的是,自己居然被招进负责人自己所在的行业组,回头看来,这是笔者近些年来最大的幸运之一,对于老领导,永远感恩感怀,虽然笔者也不太明白他是看上了我哪一点,哈。

自此,笔者作为实习生,进入了A股市场上顶级的卖方研究团队。

  第二阶段,是一名彻头彻尾的门外汉,结合现有不多的理论与实践,一步步摸索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的阶段,个人经验表明,在一些应用性领域上,实践是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

同时在信息获取上面,必须保持长期而敏锐的关注,毕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需要自己争取的。

  第三阶段。

  到达上海后,进入一个超密集与充实的实习阶段。

虽然之前有过预期,但实习工作的强度还是着实让人适应了一段时间。

怎么描述那段经历呢?

应该就是置身于A股细分领域顶级团队的辛苦与光荣吧。

那段时间,每天早上可以晚一些,9点多到公司,晚上基本上没有在凌晨12点之前下过班,加班到凌晨2、3点也是常有的事。

但不愧是蝉联多年新财富冠军团队,整体工作高效而明确,工作时间长主要是工作量大,要求高。

领导的风格也是“跟我冲”,而不是“给我冲”,半夜发邮件都是秒回的;团队内部的凝聚力非常强,员工之间交流没有隔阂,只要分析的有逻辑性,就可以深入探讨、碰撞;作为工科生,时常会问出一些很初级的问题,得到的从来都是耐心的解答;领导强悍而随和,返回公司有空的话,会抽出时间给大家做辅导,讲解卖方研究员的工作要点;每周六的打球是必不可缺,组内的聚餐、看电影等集体活动也是时有,而领导是哪怕再忙都会尽量参加,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我是和大家一起的”。

回头来看,真的很辛苦,但更多是收获与成长。

能在证券业的第一份实习中遇到如此优秀强大的团队与领导,是笔者的幸运。

在这里,不仅是学习如何使用wind,找寻数据,理解杜邦分析,搭建分析研究框架,建立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更重要的树立昂扬的职业三观,理解团队的力量。

当大牛就在你身边演绎什么叫做超预期的工作态度和结果,这份榜样的感染力是持久而有力的。

对于这份实习,永远的两个字“感恩”。

  有了第一份实习打下的基础,之后再找寻实习就方便了很多。

因为自身建筑学专业出身,也在沪上本土大券商的建筑组实习过。

后者的公司平台要比第一份实习大得多,公司整体排名也会更加靠前。

公司研究所经常举行研究培训,各个行业组的首席,行业大拿的精华分享真的是让人眼界大开。

  进入实习的下半程,A股杠杆牛崩盘,已经踏入宣传所说“慢牛”实则熊市的行情。

机缘之下,结识了某债券团队负责人,有了去他团队实习的机会。

当时踌躇许久,从行业研究员到一级市场的债券承做,其实跨度巨大。

对国内债券市场做了初步了解之后——届时正是公司债喷薄发展的时期。

此消彼长之间,认为既然有机会去了解自己并不熟悉但有着良好前景的领域,那么应当去试一试。

之后便踏入投资银行的工作中,也体会虽然都是券商的业务部门,但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的差异是巨大的,某种程度上不啻于一次新的转行。

  债券的一级市场工作在各家券商的组织架构上各有不同,有些是放在大固守团队,有些则是放在大投行底下,个人认为都有道理。

从承做的角度,基本上和股权业务差别不大,都是给企业做直接融资工作。

人员分为承做、承揽和承销,业务流程也是进场、尽调、收集底稿、完成募集说明书等。

实习所在团队成熟高效,领导也非常照顾新人。

同时处于公司债的高峰期,项目往往是几个并行推进。

强度大,也收获多。

事后对比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最大的不同,二级市场的研究员往往是向着trader的方向发展,一级市场则是向着banker的方向发展。

当然,这只是为了说明区别的简单划分。

  之后进入秋招时期,幸好自己之前还算丰富的实习及项目经历,能够进入一些投行的简历关进而进入笔试、面试环节,经历了长时间的比选,从而有机会能够加入现在的公司,从沪上转投北漂一族。

现在的团队从事股权业务,主要覆盖TMT与建筑行业,团队业务娴熟且求新求变。

从传统的IPO到投行较少开展的FA,到笔者一直向往的并购业务,全面开花,也都取得不俗的成绩。

自己也是很庆幸能够加入其中。

这里简单谈下投行工作内容,和笔者本身要从事建筑设计行业很类似,都是典型的服务业。

投行从业人员,基础层面需要的是一体两翼的知识储备分别是财务、法律和对行业的认识。

财务方面研究所也要求很高,但略微差别是投行侧重于审计,主要关注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研究所侧重于财务分析;而法律方面则不是二级市场关注的重点,笔者是在仔细研读了《公司法》后,在很多方面后才有豁然开朗之感。

至于行业分析,重要性也是愈发凸显,毕竟单纯的通道业务发展空间会越来越狭窄。

而投行在做好基础工作之后,需要的是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这方面囿于水平所限,就不赘述了。

  第三阶段,是在复杂广阔的金融市场中,找寻自己落点的过程。

其中,有机缘,有市场的推动,也有自己的争取。

接触到不少优秀拼搏的前辈与同仁,触碰到浩瀚世界的一角脉络与格局,也意识到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值得从业人员细心揣摩,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转眼之间,正式入职已有4个月有余,工作到这个时间点,也是进入了新的阶段。

转行近两年间的经历、体悟不是区区几千字所能够描述完的。

彷徨、焦灼、欣喜、成长,在过去、现在、未来相信都不会缺少。

前些天跑步的时候,还突然感叹,我们这代人可能真的会见证历史的跃迁。

但无论如何,要做到勇闯新世界。

与诸君共勉。

  李睿

  2016年11月6日于北京

  如何转行篇二:

你是如何转行的,容易吗?

  DrunkLens,影视基层从业者

  航空专业、航空工程师、绘画、汽车工程师、摄影考研、电影摄影,以上这些构成了我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关键词。

十年前的自己面对这些不相关的词可能都想不出它们会连成一段怎样的经历,和这些历经放大后又将面对多少选择的苦恼和彷徨。

  一.大学

  高考考了两次,考上了西安一所985大学,专业是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选择读航空只是觉得听着高大上,接触以后个人的感受是“想说爱他不容易”,大学很多时间花在一些不误正业的爱好上,如摄影、电吉他,大四快毕业的时候还面临的补考,记得准备机械设计补考时自己两天两夜没有睡觉,可以说是一路惊险的混到毕业。

  二.第一份工作

  大学毕业签了一家有四千多员工的国企,自己被分到产品研发部,部门的同事也多是校友和大学同学。

航空产品从型号立项到定型,研制的周期很长,又是国企,所以工作节奏慢,压力不大,记得一零年的世界杯,自己和同事几乎是熬夜看了其中2/3的比赛。

  这期间我一直没放下我喜欢的摄影,其中一些作品也获过一些小奖,这些鼓励建立的自信,让我一向不安分的心总怀疑当时的生活现状,“难道干一辈子这样一个一眼望的到头的工作,难道不能将爱好跟工作联系到一起”,于是工作三年后我从单位辞职,准备干我喜欢的摄影。

  三.考摄影研究生

  喜欢摄影源于自己并不善言辞,但又有通过影像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看法的冲动,于是决定报考国内图片摄影最好的鲁迅美术学院的图片摄影专业。

  我们八零后的父母,都是五几年生人,因为种种社会原因都没有上学和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机会,所以我父母还是很宽容的支持我的。

家里找了一些关系联系到学校摄影系老师。

一问才知道美院摄影专业考研还要考绘画,当时一听被泼了一瓢冷水。

但母亲鼓励我说儿子你小时候不就喜欢绘画,当时家里没那条件,你想好了就去做吧。

于是那年七月份我从老家长春来到沈阳的一所画室,跟一帮准备高考的孩子一块学画。

能考上鲁美的学生大多从高中起学画,大学又学了四年艺术,我要跟他们竞争,而我绘画是零基础,要从画石膏几何体学起,画室的学费也不低,压力自然很大,那时候一天当两天用,因为艺术院校考研文化课进档线要求不高,所以我基本上将大部分精力画,从早上画室开门画到晚上画室老师准备休息。

  画室提供的住宿条件也很差,十几个人住在一个两居室改成的宿舍里,但跟准备高考艺考的没心没肺的小孩天天混在一块倒也好像年轻了几岁。

绘画的天赋我还是有一点,也能做住板凳,但无奈半年的时间要想追上人家几年的画工谈何容易,最后成绩虽然过了国家线,但还是因为专业分不高,落榜了。

  四.汽车工程师

  考研落榜后,人很失落。

经历了一次美院的考研才知道艺术院校考研的难度甚至远大于工科重点学校,招生太少,很多都是十几个人争取一个名额,美院毕业的本科生也少有一年考上的,我认识的都有考过四五年的。

文化课艺术生也经常能不明原因的考的特别高,甚至当年鲁美学生的英语分比东北大学学生的英语成绩还高,绘画和摄影创作考试都是老师主观评卷,自然对我这个跨学校跨专业的考生不利。

  面对这些客观原因我一个并不富裕的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只能先理智的选在面对现实,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而回老家长春,当地也没有航空单位,只好给汽车方面的工厂投简历。

应聘的过程也不顺利,简历投了一个月,几乎没有面试的消息(后来发现是家里手机信号不好,一些面试的电话打不通),家里也很着急,甚至联系一个效益很差的国企让我去面试,结果那边因为是托关系面试的反倒狮子大开口的要人情费。

那段时间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自我怀疑,“不是不我能力太差了,转行真的这么难吗”,有天实在憋不住出外散心,结果手机响了,一家外企汽车零部件公司让我去面试。

面试表现一般但还是被入取了,工作虽然还是产品设计但因为不是汽车专业毕业的,一切又从零开始,而且虽然是外企但是个小公司,研发人员既要做机械设计又要搞强度计算,单位离家很远,正好是城市的两头,早上要五点半前起床赶班车。

  在这公司只呆了三个月,又去了一汽同日本合资的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虽然离家近了但进公司的后发现日企的管理模式就是加班加班再加班,干了快一年身心俱疲。

  五.再次考研

  做过的摄影梦还是忘不掉,加之常跟一位当年一块考研的老哥聊天(这老哥是大学老师,教生物的,喜欢摄影考了四年鲁美摄影研究生才考上),他说,老弟,咱俩是同一类人,做过的梦忘不了,你是搞艺术的料,你再试一次吧。

  于是我做了一段思想斗争又辞职了,跑到沈阳去准备考研。

画室的老师看我又来考也吃了一惊,他也知道我家境一般,学费也象征性的收了点,但经济压力还是很大。

那半年我的作息时间是,白天去画室写生,晚上去东北大学复习文化课,周末在肯德基打工,临近考试那一个月又得后半夜在一个朋友家厕所搭的暗室里练习胶片的冲洗和放大(鲁美另一门专业课考的是黑白照片的创作,包括胶片的冲印)我知道考研我只有这最后一次机会了,只有玩命拼一次才有一点希望。

考研初试那几天紧张的浑身盗汗,艺术类考研时间也长,第一天英语政治,第二天素描半身像写生、色彩默写,第三天抽象命题摄影创作,第四天胶片放大,可能是压力太大,这次考研初试给我感觉像跑了一次马拉松,初试结束已没有精力去想考没考上,摊在床上大睡一觉。

  年后发榜,报考同一个老师的考生里有两个人进了复试,我和另一个女生,入取名额只有一个。

复试又要考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美术概论、艺术方面论文的命题写作,对于这些我还是空白,此时原来六百的出租房已经租不起了,搬到了一个农民工宿舍,里面都是道边摆摊的小贩,晚上经常被鼾声或是隔壁叫床的声音弄醒…………

  复试前别人就告诉我希望不大,那个女生就是鲁美本科的毕业生,这也是第二次考,家里也疏通了关系……结果是,别人的话应验了,我最后还是因为几分落榜,但我也不想抱怨公平,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还差一点,就是还是有我当初做的不到位的。

没办法愿赌服输。

  六.电影摄影

  考研结束,我知道不管多难我只能将摄影这条路走下去了,正好机缘巧合,我有机会接触影视摄影,跟剧组成了一名电影摄影助理。

进了剧组还知道电影摄影完全跟平面摄影是两回事,去年我又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进修了电影摄影专业,但成为一名电影摄影师没有太多捷径可走,推轨道,跟焦点,掌机,要一点点积累和学习,干电影摄影助理对体力和精力也很大的考验。

经常会遇到一天干二十个小时以上的情况,熬夜是家常便饭,剧组高强度的工作让人脾气暴躁,凡事要忍……

  很少有像我这样的过了而立之年才开始干电影摄影,放眼剧组都是90后的摄影助理,但选择了不能说后悔,牙咬碎了也得往肚子里咽,不服你的人都在看着,爱着你的人都在等着。

  九昭,互联网金融

  帝都某高校毕业后回地方当了公务员。

大概这是最难转行的职业之一吧,一年后辞掉公务员,跳去帝都的互联网公司做金融运营。

  大学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好好念书和实习,因为爸妈说了女孩就该去当公务员!

头3年专注吃喝玩乐,笔都不会拿了。

最后一年为了考公务员,长在了图书馆里,连上厕所都在做题。

最后我顺利拿下了三个省市的公务员,巴巴期待着以后喝茶看报纸没人管的美好生活。

事实证明我太天真……

  当公务员的那一年,我什么也没学会,唯一改变就是刷新了三观。

  我那老领导是个极其自负的人,自比皇帝,底下的人每天都战战兢兢。

  饭局上爱让我们这群年轻姑娘上阵挡酒,当时我就翻了脸,老娘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过来给你们卖笑的吗?

翻了一个白眼当没听见。

  老领导毛了,蹬着眼嗷嗷地跟我讲纪律!

“纪律就是让你干什么你都得干。

  思政课我有听,我的纪律不是“为人民服务么?

  ……

  老领导从此憋着股劲儿想好好整整我,拿住我不敢辞职,变着法子给我穿小鞋。

后来我想想像我这样不羁的性格,是做不了公务员的。

我可以不求升职甚至混日子,老领导也不能开除我,但我能容忍自己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吗?

真的不能。

所以我果断辞职了。

告别老皇帝后,顿觉神清气爽。

  其实当时难受的不是我一人,跟我同批进去的小年轻多多少少都有想走的冲动,但一年后下决心辞职的只有我一人。

事实证明,果断是对的,他们中的大部分再也没勇气走出去。

这也是公务员转行的难点,呆的越久,陷得越深。

  说说我是怎么跳向互联网金融行业的。

  1、职业规划。

想转行得趁早,趁着冲动把米煮熟了,犹豫不决只会耗尽你的意志。

在辞职前的几个月里我就开始思考以后要去干什么。

第一,我一定要去做互联网,野马还是得呆在草原。

第二,我年纪不大却是个老股民,对金融有兴趣,互联网金融正在风口上,岗位需求大也有“钱”途。

第三,文科出身,更容易找到编辑或运营的工作,两者首选运营。

制定好这三个条件,我开始积极找工作,在各类求职网站上搜索适合自己的职位。

在这里说句,人还是得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活一遭,就别干让自己不痛快的事了。

  2、技能准备。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找准岗位的G点,戳到了就赢了。

既然我输在了工作经历上,那就只能从其他方面下手了。

我发现很多理财编辑岗位都标明AFP、CFP优先,想跨入金融行业,可以以此为突破口。

我研究了一下AFP、CFP、CPA,CFA等等,AFP难度最小且考试时间也合适,于是开始着手准备。

鉴于当时我走意已决,也不必再讨好那老领导,就明目张胆在上班时间啃书,反正他也没法开除我……啃了3个月,颤悠悠地去考试,最后好运地过了。

途中,我兼学习了文案和平面设计,当是对枯燥金融知识的调味剂。

  3、面试。

我的优势在于学校不错,有金融基础知识,兼超值打包附送各项技能,所以投出简历后,收到了一些面试邀请。

其中还有大型上市公司,但面试后发现夜夜开ot的可能性极大,当时我的身体素质不太好,猝死在岗位上就不值了,pass。

接着我衡量了其他有潜力的中小公司,选出了最心仪的,然后认真准备面试。

想着光说不练没用,干脆准备了一份详细的文案防身,(没做过咋办?

模仿啊!

模仿得好也是学习能力强的表现啊)可能是我的认真打动了面试官,顺利拿到了offer。

  4、保持学习。

  现在工作一年多月薪已过万,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不算高,但重要的是我比过去更有自信。

我想保持自信和实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

确实,在互联网行业一定要让自己保持学习和进步的状态,要学会模仿最优秀的case,向最牛逼的看齐,直到你变成那个被模仿的对象。

  现在一年多过去,我的身体素质在恢复,我开始思考自己职业发展,不能再做杂食动物。

应该努力去行业最顶尖的地方,向更牛逼的人取经。

除此以外,互联网给了个体很多机会,只要有能力,就不会饿死。

自媒体这么活跃,公众号也能做出价值。

可以,就攒实力自己做点东西。

  我有很多在互联网行业做的朋友,都很焦虑,这是通病。

因为大环境变的太快,每个人都躁动、充满欲望。

不过换个角度,焦虑也是动力,证明该学习了,花时间胡思乱想不如花时间给自己加点料。

不论在哪个行业,有本事就一定有饭吃。

  查看知乎原文(474条讨论)

  如何转行篇三:

如何彻底转行

  译者浅蓝暖意

  原作者ElizabethGarone

  发表时间2014-03-05

  在一个行业里呆久了,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在这个领域里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或者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突然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领域,这个时候你想过转行吗?

如何可以成功转行呢?

  对于在伦敦工作的MichelleBrideau来说,在旅游业的10年职业生涯就像一段极为漫长的岁月。

刚入行时,虽然工资低压力大,但外快比较多,随着入行时间的增加,依然是工资低压力大,不但没有了外快,还有了来自互联网行业的许多竞争。

  Brideau准备做出改变。

她想经营一个移动咖啡车,为周边的通勤者提供便利,但想到在伦敦的冬天,人们在外面都是行色匆匆,于是她就放弃了这个计划。

她决定在科技领域开创事业。

  问题是没有经验。

  几乎每一个人,在其职业生涯的某一个时刻,都渴望转变行业,想尝试完全不同的职业领域。

但是要在行业方面做出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常见的障碍就是缺乏那一个行业的经验。

获得一个新领域的经验,要么是重新做一名学生,要么是签约作一名实习生,这常常意味着感觉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倒退了一大步。

做出这样的选择,短期内资金就会耗尽,但从长远来看,不久的将来他们就有希望得到回报。

  回到原点

  Brideau如果想在科技领域开创事业,就要学习编程。

她在电子邮件中写道为了转变行业,她需要花费数年时间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这使她感到压力很大。

之后,她听说了位于伦敦的MakersAcademy,这是一个精选的教授网络发展的编程教程。

这个集中的10周课程(现在是3个月,学费7200英镑)意味着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Brideau可以随时学习编码课程。

  掌握了编码经验,Brideau用两个月的时间寻找合适的工作或实习的机会。

她说“我确保尽可能多的融入程序开发行业偶遇、行业活动、会议、招聘会等等。

我也去参加面试,受邀进行编程练习作为工作申请的一部分,我在家继续学习编程。

  最终,通过联系,Brideau在总部位于伦敦的Enternships找到了一个为期6个月的编程带薪实习岗位。

Enternships,为学生和应届毕业生在新创公司和小公司找到合适的位置。

一旦实习期结束,她希望找到初级程序员的职位。

  Brideau说“最艰难的就是着手去做与之前的职业完全不同的工作。

”她将此比作从加拿大移居到英国。

“带着未知的问题不停的向前,完全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直到发现你在家里置身于一个新的环境。

  实习是获得经验,迈向当今项目经济门槛的最佳途径之一,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