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工艺原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026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酯工艺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聚酯工艺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聚酯工艺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聚酯工艺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聚酯工艺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酯工艺原理.docx

《聚酯工艺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酯工艺原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酯工艺原理.docx

聚酯工艺原理

1.1 装置概况

1.1.1 装置简介

1.1.2 工艺原理

1.1.2.1 基本概念

世界是物质的,存在于世界上的一切物体均由物质组成,物质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1、分子

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其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

例如,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有大分子和小分子。

大分子是由大量的原子组成的,例如,淀粉、纤维素和聚酯等;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乙二醇分子、对苯二甲酸分子都是小分子。

分子很小,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例如,一滴水里就有大约十五万亿亿个水分子。

分子有质量,总是不停地运动着。

分子之间有间隔,且相互作用,在不同的条件下,物质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态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物质分子间间隔大小发生变化的缘故。

2、原子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叫做原子。

但在物理变化中原子是可分的,例如核裂变。

物质一般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则由原子组成。

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组成的,例如,镁是由镁原子组成的。

原子比分子更小,有一定质量并不停运动着。

原子中心部分带有正电荷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的外围有带负电的电子。

3、离子

在一定条件下,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成为带有电荷的原子,这种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原子团是由几个原子结合而成的带有电荷的集团,常被称为“根”,如NH4=、OH-、CO32-等。

离子有阴阳离子之分,带有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阴离子,如OH-、CO32-;带有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阳离子,如NH4+、H+等。

4、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含简单离子)总称为元素。

现已发现109种元素。

自然界里多达1000万种物质,都是由为数不多的元素组成的。

例如,乙二醇、对苯二甲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的标准,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离子都属于同种元素,例如Cl、Cl-、Cl-5、Cl-7都是氯元素。

1.1.2.2 物质的组成

物质可从不同的角度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别。

1、纯净物与混合物

(1)纯净物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纯净物有一定的组成和一定的性质。

例如乙二醇是由许多的乙二醇分子构成的,又如Sb(AC)3是由许多Sb3+和AC-离子构成的。

(2)混合物由不同分子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空气、石油、泥土等。

聚酯生产中使用的原料PTA和EG、催化剂Sb(AC)3、消光剂TiO2,从严格意义上讲都不属于纯净物,而是混合物,因此不同的聚酯生产工艺过程都有一定的原辅材料规格要求。

聚酯产品也是混合物。

2、单质与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有的单质由分子构成,例如氧气、氮气等;有的单质由原子构成,例如铁、金刚石等。

根据性质的不同,单质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2)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例如二氧化碳是由氧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①无机化合物

所谓无机化合物就是非碳化合物。

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碳酸盐因其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类似,仍被划为无机化合物。

石油化工常用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酸、碱、盐和氧化物。

ⅰ、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叫做酸。

常见的无机酸有硝酸、盐酸、硫酸、磷酸。

酸的水溶液有酸味,显酸性(能使兰色石蕊试纸变红),能与碱作用生成水和盐。

酸根据其酸性的强弱分为强酸和弱酸。

硝酸、盐酸、硫酸是典型的强酸,碳酸是弱酸。

ⅱ、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叫做碱。

碱通常是由金属离子(或铵基NH4+)和氢氧根(OH-)相结合而生成的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铵(NH4OH)。

碱的水溶液有滑腻性和涩味,显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兰),能与酸作用生成水和盐。

碱根据其碱性的强弱分为强碱和弱碱。

氢氧化钠是典型的强碱,俗称烧碱;氢氧化铵(氨水)是弱碱。

纯的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比重是2.130,易吸水而潮解,溶于水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腐蚀性强。

ⅲ、盐由金属离子(或铵基)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酸碱中和时就生成盐和水。

常温下盐多为固体,绝大多数的盐在水中都有较大的溶解度。

聚酯车间使用的催化剂Sb(AC)3就是一种有机酸的盐。

多数盐呈中性,但强酸弱碱的盐一般呈酸性,例如氯化铵(NH4Cl);反之,强碱弱酸的盐一般呈碱性,例如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

ⅳ、氧化物凡是元素与氧化合而生成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氧化物根据其元素的性质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钛是金属氧化物。

②有机化合物

石油化工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有机化工和高分子化工,对有机化合物,我们应该有更多的了解。

有机化合物即碳化合物,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氢,有机化合物中除了碳和氢以外,常见的元素还有氧、氮、硫、磷和卤素。

典型的有机化合物与典型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有机化合物一般可燃烧,绝大多数的无机化合物都不燃烧。

有机化合物的挥发性大,通常是气体、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一般熔点不超过400℃;无机化合物通常不能熔化或难以熔化。

有机化合物通常不能溶于水,而无机化合物则易溶于水。

这些特征虽然不是有机化合物的绝对标志,但这些相对性的标志却可以反映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种类达数百万种。

有机化合物一般可按其碳原子骨架的结构分为无环化合物、碳环化合物(包括脂环化合物和芳香环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也可按官能团分为烷、烯、炔、酸、醇、酮、醛、酯等。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以下几种有机化合物。

ⅰ、羧酸

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叫做羧酸。

对苯二甲酸(HOOCCOOH)是芳香族二元羧酸中的一种。

ⅱ、醇

烃类分子中碳原子上的氢被羟基(—OH)取代生成的化合物叫做醇。

注意:

苯环碳原子上的氢被羟基取代生成的化合物叫做酚,而不是醇,例如苯酚。

ⅲ、醛

烃类分子中碳原子上的氢被醛基(—COH)取代生成的化合物叫做醛。

ⅳ、酯

羧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脱去水分子生成的化合物叫做酯,酯的分子中有酯基

(—COO—R)。

1.1.2.3 物质的热现象

1、物质的热性质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叫做温度,它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程度。

温度的单位有摄氏温度℃(符号为t)和绝对温度K(符号为T),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T=273.15+t。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用Q表示,单位为焦耳(J)。

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比热,用c表示,单位为kj/kg·℃。

物态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潜热,例如单位质量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或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汽化潜热,简称汽化热,单位为kj/kg。

固体在熔融时变成液体所需要的热量叫做熔融潜热,简称熔融热。

将1kg物质由常压下基准温度(例如0℃)加热至某温度、某压力下(包括物态变化)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物质在某温度、某压力下的热焓,单位为kj/kg。

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燃料的发热值。

2、传热

反应物在反应釜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热媒在加热炉中被加热,都是物质的传热过程,因此传热在化工生产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没有外功输入时,热量只能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向温度较低的物体,而问差则是传热的根本原因。

传热有如下三种形式:

(1)传导

热量从静止物体的高温部位传至该物体的低温部位,或直接相接触的两物体,热量从高温物体传至低温物体的现象,称为“热传导”。

热传导的实质是高温部位的分子剧烈振动,与相邻分子碰撞的过程中,将其动能传给后者。

在热传导过程中,物体内部的分子相对位置并不移动。

(2)对流

由于流体气体和液体质点的运动,使热能从某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的传热过程称为对流传热。

在对流传热的同时,传热介质分子之间也进行热传导,这是因为受热极大的分子将热量传给邻近受热较小的分子。

由于固体分子不能移动,所以固体内部没有对流传热。

依据流体质点运动引发原因不同,我们把对流分为两种:

ⅰ、由于机泵,鼓风机或压力差等外界力的作用引起质点的运动,称为强制对流。

ⅱ、由于流体的温度差导致各处密度变化而引起的质点运动(轻者上浮,重者下沉),称为自然对流。

应予指出的是,同一种流体中,两种情况并不一定单一存在,有时,可能同时发生。

在我们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单纯的对流传热没有实用意义。

我们所提及的对流传热,是流体与管壁间的传热。

(3)热辐射

物体(固体、液体或某些气体)的热能不借助任何传递介质,而是靠辐射线传热的过程称为热辐射。

辐射线是一种热射线,它和其它光线,如X光线,紫外线和照明光线一样,只是波长有所不同。

在放热处,热能转变为辐射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在空间传播。

当辐射线遇到另一物体时,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则被反射,若物体透明,则一部分能穿过物体。

被吸收的一部分辐射线,能在物体表面重新变为热能。

应注意的是:

任何物体只要在绝对零度以上,都能发射辐射能,但是只有在温度差别较大时,辐射传热才能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

1.1.2.4 流体的力学性质

液体、气体无一定形状,可自由流动,总称流体。

在聚酯车间中所碰到的大部分都是流体,例如,乙二醇、熔体物料、热媒、水、压缩空气、氮气等。

在此主要介绍流体在静止或运动时的一些性质。

流体处于静止时的规律是流体压力测量仪表和液压机械工作的理论基础及有关参数计算的依据;流体流动时的规律是流体流量、流速的测量及输送管路、输送机械有关参数计算的依据。

1、重量与密度

物质量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单位为kg。

物质因地球引力而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叫做重量,用G表示,单位为N。

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叫做密度,用ρ表示,单位为kg/m3,其表达式为:

ρ=m/V。

式中:

m——质量,kg

V——体积,m3

流体在某一温度下的密度与水在4℃或15.6℃时的密度之比叫做该流体在该温度下的相对密度(比重),用d4t或dt15.6表示,相对密度(比重)是没有单位的。

单位体积的物质的重量叫做重度,用γ表示,其表达式为:

γ=G/V。

式中:

G——重量,N

V——体积,m3

2、压强

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做压强(习惯称为压力),用P表示,在法定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N/m2,称为帕斯卡,简称帕(Pa)。

设F为垂直作用于面积为A上的力,则该作用面A上的流体压强为P=F/A。

测量压强的仪表所表示的读数大多是压强与大气压的差值,叫做表压或真空度。

以绝对零压值为起点计算所测流体实际压强叫做绝对压强。

表压或真空度与所测流体实际绝对压强之间的关系是:

压强大于大气压时

绝对压强=大气压+表压

压强小于大气压时

绝对压强(残压)=大气压-真空度

3、液体内部的压强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重度和深度而增加,并能将施于液面上的压强以同样大小传递到流体的任何地方。

(1)如果两容器所盛的是同一种流体,且液面上的压强相等,则两个容器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生产上用的玻璃液面计就是按照这个原理制作的。

(2)如果两容器所盛的是同一种流体,但液面上的压强不相等,则两个容器的液面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生产上用的U型管压差计就是按照这个原理制作的。

(3)如果两容器所盛的液体重度不同,但液面上的压强相等,则此时两个容器的液面高低与重度成反比,生产上用的热虹吸装置就是按照这个原理使液体连续不断流动的。

4、流体流动的速度与流动的连续性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任一截面的流体量(重量或体积)叫做流体的流量(重量流量或体积流量)。

但管道有粗细,重量流量或体积流量还不能完全说明流体流动的快慢,生产上用流速(或线速)来表示流体流动的快慢。

流速是单位时间内流体沿流动方向流过的距离,用u表示,单位为m/s。

流速与流量的关系为:

u=V/A=G/(A·ρ)

式中:

G——质量流量,kg/s

V——体积流量,m3/s

A——管道截面积,m2

如果管道截面有变化,则在稳定操作时,因流体是连续流动的,所以通过任一截面的重量都相等,即

G1=G2=……=Gn=G

u1A1ρ1=u2A2ρ2=……=unAnρn=uAρ

式中:

G——质量流量,kg/s

ρ——流体的密度,kg/m3

A——管道截面积,m2

u——流速,m/s

对不可压缩流体,其密度为常数,故可改写为

u1A1=u2A2=……=unAn=uA

对圆管路,u1/u2=A2/A1=d22/d12

该式说明,如果管道由粗变细,流体线速就要从小变大;反之管道由细变粗,流体线速就要从大变小,这就是流体流动的连续性。

5、流体流动时的能量平衡

流体流动时具有三种形式的能量:

流体以一定的流速流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0.5mu2);流体质量中心在重力作用下,因高出某基准水平面而具有的能量叫做位能(mgZ);流体因外界对它作流动功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静压能(P·V或P·m/ρ)。

实际流体稳定流动的能量衡算是以1kg流体进入(或流出)系统时输入(或输出)的总机械能进行计算,即1kg流体进入系统时输入的总机械能为

E1=E位1+E动1+E压1=g·Z1+P1/ρ+u12/2

1kg流体流出系统时输出的总机械能为

E2=E位2+E动2+E压2=g·Z2+P2/ρ+u22/2

流体流动时,从1点流动到2点,则流体在1点的三种能量之和必须大于流体在2点的三种能量之和,以克服流体从1点流动到2点的摩擦阻力损失,即

g·Z1+P1/ρ+u12/2=g·Z2+P2/ρ+u22/2+Σhf

式中Σhf为流体从1点流动到2点的摩擦阻力损失。

如果流体在1点的三种能量之和小于流体在2点的三种能量之和,就必须用泵供给流体以能量,即

g·Z1+P1/ρ+u12/2+He=g·Z2+P2/ρ+u22/2+Σhf

式中He为泵供给的能量,即泵的扬程,这就是流体流动的能量平衡式。

流体流动时,能量可以互相转换。

如果在管道中安装锐孔板,使流体通过锐孔板时改变流速,从而利用锐孔板两侧的压差来测定流体的流速。

1.1.2.5 粘度和特性粘度

粘度是衡量液体性能的指标,表示液体流动时,分子间内摩擦阻力的大小。

是油品(尤其是润滑油)和高分子聚合物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稠液体流动时,分子间内摩擦阻力大,粘度高,流动就缓慢。

粘度可分为动力粘度(绝对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

动力粘度(绝对粘度)η是指两液体层相距1厘米,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生产的阻力的大小,其单位为克/厘米·秒,即泊。

百分之一泊为厘泊。

物料的粘度与温度有很大关系,在说明粘度的同时需要指出温度。

例如,水在20℃时的粘度为1厘泊,聚酯熔体在280℃时的粘度为3000泊左右。

运动粘度是液体的动力粘度(绝对粘度)η与其密度的比值,因除去了本身密度的影响,更容易反应物料的流动性能。

v=η/ρ

式中:

v——运动粘度,单位为厘米2/秒,即沲,百分之一为厘沲

η——动力粘度(绝对粘度),泊

ρ——流体的密度,克/厘米3

条件粘度(或称特性粘度)是衡量高分子聚合物的一个指标,它是高分子聚合物平均分子量的标志,与普通粘度的含义不同,是高分子聚合物稀溶液的重要性质。

我们将高分子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例如,将聚酯溶于苯酚、1,2-二氯苯中),测定溶液和溶剂的粘度,计算出比浓粘度,然后利用数学外推的方法,计算出高分子聚合物溶液无限稀释状态下的比浓粘度,即条件粘度(或称特性粘度)。

条件粘度(或称特性粘度)定义的数学式为:

c→0

[η]=limηsp/c

式中:

[η]——条件粘度(或称特性粘度)

ηsp——增比粘度

c——溶液浓度

ηsp/c——比浓粘度

ηsp=(η-η0)/η0

式中:

η——高分子聚合物溶液的粘度

η0——纯溶剂的粘度

条件粘度(或称特性粘度)是高分子聚合物平均分子量的标志,可从条件粘度(或称特性粘度)的值计算出高分子聚合物平均分子量(称粘均分子量)。

条件粘度(或称特性粘度)的单位是浓度的倒数,通常为分升/克。

高分子聚合物平均分子量(称粘均分子量)的计算式为:

[η]=K·Mα

式中:

M——平均分子量

K、α——常数,随高分子聚合物和溶剂的不同而异

1.1.2.6 消光剂的作用

化学纤维因其表面光滑,有一定的透明度,在光线的照射下,其反射光线的强度很大,使纤维发出人的肉眼看起来不太舒服的强烈光泽,俗称极光。

如果在纤维内添加少量折射率不同的物质,使光线向不同方向进行漫射,纤维的光泽就会变暗,这种方式叫做消光,所添加的物质叫做消光剂。

消光剂的选择以其折光率与聚酯的差值越大越好,这样消光效果好;此外还要满足下列要求:

1、消光剂的颗粒大小要均一,粒度要小于2μm,但也不宜过细;

2、在缩聚和纺丝等高温条件下及一系列化学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3、要牢固地固定在纤维内部,在纤维后处理和使用过程中不被洗去。

通常选择使用二氧化钛(TiO2)作为消光剂,这是因为它的折光率较大,为2.60(空气为1.00,纤维素为1.53),同时它的化学稳定性高,分散性好,且又具有不溶于水的优点,在高温下不发生变化,在后处理及洗涤时不被洗去。

聚酯产品和涤纶以聚合物内消光剂二氧化钛的含量来划分,可分为超有光、有光、半消光和全消光等几种不同的品种。

超有光:

聚合物中不添加二氧化钛;

有光:

聚合物中含0.1%(wt)左右的二氧化钛;

半消光:

聚合物中含0.3~0.5%(wt)左右的二氧化钛;

全消光:

聚合物中含1.0%(wt)左右的二氧化钛。

1.1.2.7 浓度的表示方法

在工业生产中,物料是没有绝对纯的物质的,严格来讲都是混合物,而大多是溶液。

溶液的状态不一定都是液相的,可以有气相的、固相的。

混合气体是气相溶液,合金是固相溶液。

液相溶液还可以根据溶质与溶剂的相态分我气-液、液-液和固-液三类。

溶液的浓度是表示一定量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

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重量百分浓度、体积百分浓度、摩尔浓度、当量浓度、摩尔分数、ppm浓度等。

1、重量百分浓度

溶液的浓度用溶质的重量占全部溶液重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例如,取100克乙二醇,经分析发现其中含水1.5克,乙二醇98克,那么此溶液中水的重量百分浓度为1.5%,乙二醇的重量百分浓度为98.0%。

2、体积百分浓度

体积百分浓度主要应用于混合气体,用其中某气体体积占混合气体的百分比来表示。

例如,某装置生产的氢气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8%,即其中所含的纯氢在同样温度、压力条件下将占总体积的98%。

重量百分比与体积百分比是不同的,同样的氢气重量百分比仅为86%。

这是因为氢气分子量小、占有体积大、重量轻的缘故。

3、摩尔浓度

溶液的浓度用1升溶液中含溶质的摩尔数来表示,用M表示。

例如,0.3M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就是1升溶液中含有0.3摩尔的氢氧化钠(NaOH)溶质。

4、当量浓度

溶液的浓度用1升溶液中含溶质的来表示,用N表示。

例如,0.3N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就是1升溶液中含有溶质氢氧化钠(NaOH)的克当量数为0.3。

何为克当量呢?

克当量就是物质的摩尔质量除以其化合价。

例如,氢氧化钠(NaOH)是一价的,摩尔质量是40克,克当量也是40克。

硫酸H2SO4是二价的,摩尔质量是98克,克当量也是98/2=49克。

5、摩尔分数

如果有A、B两种物质组成溶液,其中A物质的摩尔数是nA,B物质的摩尔数是nB,此溶液的浓度可用A物质的摩尔分数xA=nA/(nA+nB)表示,也可用B物质的摩尔分数xB=nB/(nA+nB)表示。

摩尔分数实际上也是一种百分数,它与重量百分数的区别是重量百分数以重量作为基础,而摩尔分数以摩尔数作为基础。

在气体状态方程中,我们知道在温度、压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与摩尔数成正比,所以混合气体的摩尔分数和体积百分数是一致的。

6、ppm浓度

在微量杂质的表示上常用ppm浓度,它表示溶质重量的百万分数。

ppm是百万分之一的符号。

1.1.2.8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总是以一定的聚集态——气态、液态和固态等形式存在的,物质以什么昨天存在是有条件的。

空气在常温下是气态,但在高压低温下则以液态形式存在。

气态、液态和固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解,它是在一定温度下并不断吸热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该温度叫做熔点。

由固液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它需要放热,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从理论上讲,纯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但对于组分复杂的化工料,依据使用情况和分析方法的不同,熔点和凝固点是有所区别的,聚酯切片的熔点是产品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物质从液态吸热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反之,物质从气态放热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或冷凝。

物质的聚集态是由它的内能决定的,而内能的大小取决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物质聚集态的改变即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均不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

物质的另一种变化,不仅是外形有了变化,且本身的组成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例如,对水提供20倍于蒸汽所需的能量,则水以及水蒸汽的特性就会失去,产生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物质,即氢和氧。

如果继续对这两种组分之一供给能量,则他们不可能再分解成其它物质。

当能量超过了它们的电离能时,则显示出带电粒子的特性。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除有能量转换外,还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

3、化学中常用的量

(1)原子量

原子虽然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由核内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而核外的电子质量可忽略不计。

每个原子,它的原子量由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构成,原子核中结合的质子和中子越多,元素的原子量就越大。

原子的质量很小,对于书写、运算和记忆这么小的数字很不方便,为此,国际上以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所组成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数值作为该原子的原子量,因此原子量是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是没有单位的。

用该方法测出的最轻的氢的原子量是1.0079,氧的原子量是15.9994。

在化学计算中一般采用原子量的近视值。

(2)分子量

分子量是构成分子的各元素原子量的总和,因此分子量是分子的相对质量,也是没有单位的。

聚酯生产中常用的分子量见附录11.3.1。

(3)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是国际上7个重要的物理量之一,是衡量某微观物质含有多少个某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量的名称,以便直接计算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数量。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1mol物质含有6.022×1023(阿佛加德罗常数)个最小微粒,6.022×1023个微粒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

因为不同物质的相等“量”含有相等数目的最小微粒,因此摩尔质量(即每6.022×1023个微粒的质量)一定与相对原子量或相对分子量有关。

摩尔质量就是物质的质量除以物质的量,即1mol物质的质量,单位为kg/mol或g/mol。

如果以m代表物质的质量,以M代表物质的摩尔质量,以n代表物质的量,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n=m/M

4、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的体积与外界温度、压力有关。

要测量气体的体积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