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3精选测试题3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016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3精选测试题3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3精选测试题3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3精选测试题3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3精选测试题3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3精选测试题3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3精选测试题3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

《届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3精选测试题3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3精选测试题3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3精选测试题3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

届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3精选测试题3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3-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产值比重下降,轻工业产值比重上升

B.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大

C.钢铁工业产值比重下降,化学工业产值比重上升

D.钢铁企业规模缩小,化学企业规模扩大

2.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①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②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③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

④鲁尔区西部和荷兰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钢铁工业产值比重下降,化学工业产值比重上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

第2题,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缺少铁矿,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或建到荷兰海边,一方面由运铁矿石变为运铁,可降低运费;另一方面荷兰陆地资源短缺,炼铁的废渣可以填海造陆或用作建筑材料,从而实现变废为宝。

读“鲁尔区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从1985年开始超过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

C.2000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达80%

D.1985年后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显著增加

4.图示内容最能直接反映鲁尔区振兴的综合整治措施是(  )

A.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B.发展第一产业

C.减少污染,美化环境,发展第二产业

D.调整产业结构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从1985年开始超过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变化不大。

第4题,该图主要反映鲁尔区三大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说明鲁尔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

焦作煤矿久负盛名,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焦作市除原煤外,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丰富。

焦作市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

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

读图,回答5~6题。

5.焦作市煤炭输往最近港口的铁路线是(  )

A.焦—兖—日铁路

B.焦柳—陇海铁路

C.神黄线

D.石太—胶济线

6.下面有关焦作以后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做强做大炼铝工业

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

C.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

D.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焦作位于河南省北部,是以煤炭资源为主的工业城市,有焦作—兖州—日照铁路直接与日照港相通输出煤炭资源。

第6题,焦作区域发展要立足于煤炭资源,发挥能源基地的优势发展相关的产业,同时焦作位于太行山南端与黄淮海平原的交界处,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7~8题。

7.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

8.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答案:

7.D 8.B

解析:

第7题,右图所示为鲁尔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土流失较轻,城市化水平高;左图所示为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不高;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

第8题,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但不能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适用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两地共同的措施。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

美国匹兹堡丰富的煤炭资源使之成为世界著名的“钢都”。

山西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据此回答9~10题。

9.与匹兹堡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

A.水资源B.铁矿石

C.水陆交通D.煤炭资源

10.与匹兹堡相比,山西欠缺的发展条件是(  )

A.广阔的市场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水运条件D.劳动力素质

答案:

9.A 10.C

解析:

第9题,山西是比较缺水的省份,水资源是制约其能源开发的因素之一,为保证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山西建设了一系列引水工程。

第10题,匹兹堡附近有丰富的煤矿,苏必利尔湖附近有丰富的铁矿,借助五大湖便利的水运将铁矿石运到匹兹堡,促进了该地钢铁工业的发展;而山西水运条件欠缺。

11.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有(  )

①工业部门以传统工业为主,耗用的能源、资源多

②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能源利用率低

③人口增长迅速,民用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耗用能源量在加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因而耗用的能源较多,④项不正确,故选B。

(2011·南昌一模)读“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方式图”,完成12~14题。

12.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  )

A.减轻交通压力B.减少环境污染

C.提高能源利用率D.促进煤炭资源开发

13.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

A.延长产业链B.提高附加值

C.增加就业率D.降低碳排放

14.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  )

A.发热量低B.应用广泛

C.有害成分少D.分布不平衡

答案:

12.A 13.D 14.A

解析:

第12题,坑口电站是指在煤炭产地附近建电站,可减轻煤炭运输的压力。

第13题,有色冶金工业耗能大,会增加碳排放。

第14题,煤炭与其他能源(如天然气)相比,其发热量较低,燃烧后释放的有害成分多,发热量较低,对环境及交通运输会造成很大压力。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5.(2011·上海静安区高三地理质量调研)煤炭是重要的能源之一,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直接影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读下列图表并综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鲁尔区产业综合整治前后采煤工业的对比表

1955年

1969年

1978年

1985年

1989年

1997年

2000年

采煤量(亿吨)

1.22

0.91

0.67

0.64

0.56

0.48

0.26

煤矿职工(万人)

48.9

20.3

14.6

12.6

10.8

7.0

4.8

(1)德国鲁尔区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据图比较两地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相似性。

(2)20世纪末,鲁尔区进行了产业的综合整治。

读鲁尔区产业综合整治前后采煤工业的对比表,分析从1995年到2000年,鲁尔区采煤工业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3)从图3中可以看到,山西省煤炭产量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

山西没能成为经济强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鉴鲁尔区产业调整经验,结合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结构框图(图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举例说明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答案:

(1)煤炭资源丰富;铁路交通便利;人口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等。

(2)采煤量逐年下降,煤矿职工大大减少。

原因:

早期开挖的煤矿大部分已经枯竭;开采深度加大,生产成本过高,煤炭生产失去了竞争力;环境污染严重;钢铁工业减产等。

(3)逐渐增长

山西省长期以来以采煤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煤炭运输能力紧张等

(4)继续增加煤炭的开采量,并使输出产品多样化,如加工制成品(焦炭、煤炭、电力等)取代原料成为重要的输出产品;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发展新兴工业,使工业类型多元化,如发展炼钢、化工、炼铝、机械等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如发展科技与教育、充分利用山西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等。

16.下图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作为一个形成较晚的传统重工业区,为了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出现过的衰落现象,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答出三点即可)

(3)针对沪宁杭工业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答案:

(1)相同点:

有发达的铁路系统和海港条件、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不同点:

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沪宁杭工业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

(2)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答出三点即可)

(3)通过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扩建秦山核电站、从国外大量进口铁矿石等措施,缓解沪宁杭工业区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等);提高能源利用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