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相对论第164讲本期主题少有人走的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8769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吴相对论第164讲本期主题少有人走的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冬吴相对论第164讲本期主题少有人走的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冬吴相对论第164讲本期主题少有人走的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冬吴相对论第164讲本期主题少有人走的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冬吴相对论第164讲本期主题少有人走的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冬吴相对论第164讲本期主题少有人走的路.docx

《冬吴相对论第164讲本期主题少有人走的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吴相对论第164讲本期主题少有人走的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冬吴相对论第164讲本期主题少有人走的路.docx

冬吴相对论第164讲本期主题少有人走的路

冬吴相对论第164讲——本期主题:

少有人走的路

播出时间:

经济之声2010-08-2218:

30-19:

00主讲人:

吴伯凡主持人:

梁冬

参与整理:

逍遥男艾草慧从卢溪

梁冬:

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梁某

人。

对面的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

伯凡你好。

吴伯凡:

大家好。

梁冬:

最近有人投诉梁某人笑声太过惨烈,所以呢以后的事情啊,笑的事情,吴伯凡你负责啊。

吴伯凡:

我负责说得不好笑,你负责不笑。

梁冬:

哈哈……对不起,话说呢,之前我们提到一个话题啊,说90后的确是一群新新的

人类,不仅仅是连外国人不了解,跟费正清的那个年代研究的中国人不一样,连现在的七、八十年代的人们也觉得90后非常地让他们不解。

吴伯凡:

梁冬:

可以宅,可以呢这个很平和的、干干净净的去在街上行乞。

但是呢,毫无心里面的任何的压力。

当然其中还有很多的90后的小朋友很积极向上的在学习啊,在为祖国的未来事业而奋斗啊等等,这也有,是吧?

我们只讲其中的某种现象。

片花:

为什么对年轻人来说自律能力至关重要?

什么是自律的四个原则?

自律与延迟满足感有何种联系?

人为什么要学会先付出后享受?

不愿意承担责任为什么是一种心理疾病?

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

本期话题--少有人走的路。

吴伯凡:

其实我一贯反对从地域啊,从年龄啊对一些人进行标签化的那个处理,标签化的那种批判。

梁冬:

对。

吴伯凡:

这都是不对的。

老实说80后、90后有很多很优秀的人。

我儿子是90后,我哥哥的孩子是80后,我觉得他们都还挺不错的。

我哥哥的孩子今年26岁,84年的,他马上要拿到博士学位。

在法国,原来在家里头公子哥,就什么事都不干的,就回来以后到我家里头住几天,给我做饭吃,因为他在法国他必须自己做饭。

梁冬:

嗯。

吴伯凡:

而且呢,他对他们这一代人有一个反省,在他看来是两级分化。

如果在家里头的

这个教育啊不太好,在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环境当中就会产生两种倾向。

一种呢是在那种

环境里头你被迫去自律,要不然你就会特别的随波逐流,最后一事无成。

还有一种呢,像他们这些留学的孩子,呃,到了那个自由的环境当中了以后,没有管束,这样呢他就像放羊了。

哦,我们以前也讲过,他们的同学打魔兽要跟中国的……

梁冬:

这边时间一样。

吴伯凡:

时间一样,所以呢白天在睡觉,他经常是见不着他们的,结果一年多后就被学校淘汰啦,这样的事情也不少。

他反复地叮嘱我,对我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自律的这种教育。

呃,一定要懂得先付出后享受。

把该做的事情,觉得困难的事情要做在先,而不是把一些简单的事情,容易做的事情,能够很快给你带来享乐的事情做在前头,然后把那些一大堆的事情放到后头,然后畏畏缩缩一直拖延,说这样的一种行为方式会贻害无穷,最后还不如在国内读书。

所以他强调这个自律的重要性,我觉得这是经验之谈嘛。

梁冬:

对。

吴伯凡:

有一本书啊,是一本很老的书,我最近又重新看了一下,叫《少有人走过的路》。

梁冬:

呃,这本书是老书嘛?

吴伯凡:

呃,对。

梁冬:

我去年才买到,我还以为是本新书呢。

吴伯凡:

这本书是78年出的,在美国。

梁冬:

噢。

吴伯凡:

刚开始出版的时候在市场上没有什么反响,它完全是靠这种口口相传。

梁冬:

慢慢慢慢地推出来的。

吴伯凡:

慢慢地,呃,后来三十多年了现在。

梁冬:

对。

吴伯凡:

它的影响力呢越来越大,全球发行超过了两千五百万册。

梁冬:

对。

吴伯凡:

是这么一本书。

这里头呢,他讲了说一个人啊,最重要的是自律。

自律呢有四个原则。

第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

推迟满足感。

什么叫推迟满足感?

其实就是农民的方式。

哦,秋天的那收获粮食的那个季节其实是很短暂的,在此之前,春天,夏天都是漫长的,艰苦的劳作。

从小你要养成推迟你的这种舒适感和满足感。

这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实际上非常重要。

比如说吃蛋糕的时候……

梁冬:

对。

吴伯凡:

这个作者是一个心理医生嘛。

梁冬:

对。

吴伯凡:

他跟他的一个病人在聊天。

他的病人说,他有一个毛病,爱拖延,什么事情就拖延到必须要不断地加班,而加班的时候也是没有什么效率。

他自己内心里头是很不愿拖延的,但是呢一旦进入那种工作场合,他总是在拖拖拖拖,总是在最后的那一刻没有办法了才逼着把一个事情做完,已经形成一种心理障碍了。

原因是什么呢?

他后来就跟他说,你爱吃蛋糕嘛?

我爱吃。

你吃蛋糕的时候爱抹上奶油嘛?

他说当然很喜欢。

梁冬:

对。

吴伯凡:

你是怎么吃得呢?

是先吃奶油还是先吃蛋糕呢?

他说我当然是先吃奶油了,那奶

油很好吃嘛!

梁冬:

啊哈。

吴伯凡:

他说这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头,你生活当中从小父母是不是给你这种教育。

像我们中国人不吃奶油蛋糕,也会吃甘蔗什么的,是吧?

梁冬:

对对对。

吴伯凡:

你是吃尖儿这一头,还是先从根的那一头吃,那头甜嘛。

梁冬:

对。

吴伯凡:

你在幼儿园里头你看小朋友差别,有的人是喜欢先把比较难吃的东西吃了。

呃,

玩一个玩具的时候,好多小朋友是一下子涌上去要抢着玩那个玩具,但聪明的小孩儿是别人

在抢的时候他不抢,小孩儿他是玩一个东西玩一会就不玩了,他到最后来玩的时候他可以玩

很长的时间。

这才叫聪明的小孩儿。

这样一个小小的习惯里头所包含的价值观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人之所以拖延是因为他每天把容易做的事情先……

梁冬:

先做了。

吴伯凡:

先做了。

然后那些不容易做的事情啊……

梁冬:

放着。

吴伯凡:

他就老在那儿犹豫,老在那儿害怕,在那儿发愁。

这样呢,磨磨磨,一直处于一

种焦虑感当中。

梁冬:

坦白地说,老吴哦……

吴伯凡:

嗯。

梁冬:

我一向还认为这是个好习惯。

就像以前我们考试的时候啊,老师就给我们说赶紧把你会做的题先做完,难做的题不要做。

吴伯凡:

这是考试!

考试是有固定的时间的,这是一种策略。

梁冬:

对啊,所以我后来发现我把它变成我生活里面的一部分。

你在批评他的时候,你发

现没有刚才我一直没有说话,原因是我发现我也是这样的人。

能做的事儿,喜欢做的就做了,

不喜欢做的,做不好的事儿就放着。

吴伯凡:

哦。

吴伯凡:

就形成一种幻觉是:

放着吧,慢慢他也会解决的。

梁冬:

对。

我一直就这样认为的,我认为天底下的问题要不然就会被新的问题覆盖,你老

的问题就不算问题;要不然的话呢还有比你更着急的人,他就会努力把你解决掉;还要不然过一段时间他自己就不是问题了。

所以我一直认为这是个问题的话就不要管他了。

原来这是

个很糟糕的一个心理疾病。

吴伯凡:

对。

他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心理障碍,拖延的心理障碍就是由这个习惯造成

的。

梁冬:

这样的噢。

吴伯凡:

哦,你发现那些不爱拖延的人,他从小开始他就是那种吃甘蔗吃尖那一头儿,吃

蛋糕先吃那个没有奶油的那一部分,这样呢,他遇到事情的时候,他有一种激情像亮剑一样

的。

梁冬:

哦。

吴伯凡:

遇到困难的事情他产生兴奋感,这样呢,他就绝对不会拖的,一旦遇到一个问题

了,他就像喜欢打仗的那种人,不打仗他觉得难受,会逐渐地会刺激你的神经里头对这种困难的事情,挑战性的事情产生一种兴奋感。

而这种先从容易的事情做起,这样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呢,他就会对挑战性的问题产生一种畏惧感,产生一种恐慌感,焦虑感。

梁冬:

对。

一种想要回避他,躲避他,然后闪掉的

吴伯凡:

对。

梁冬:

这样的一种心理习惯。

吴伯凡:

嗯。

梁冬:

最后呢,这些老是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别人看来就是在拖延。

吴伯凡:

对对。

比如说有一个训练很重要的,就是一般公司都会给那些销售人员都有个要求。

梁冬:

对。

吴伯凡:

必须一天打十到十五个冷电话。

梁冬:

什么叫冷电话呢?

吴伯凡:

冷电话就是陌生人。

梁冬:

对。

吴伯凡:

你只是知道他的电话号码,甚至他的名字都不知道,打这样的电话。

梁冬:

嗯。

吴伯凡:

有的人呢他就很兴奋,拿到这个冷电话的时候,他啪啪啪一会就打完了。

但是有一类人他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这比他去把一袋粮食从一楼扛到十楼还难。

他就反复就在那

纠结,怎么办呢?

要是他不理我的话”,就不停的在那想想想想,一天过去了都没有打一个电话。

梁冬:

对。

吴伯凡:

或者说是打了一个电话以后都其他都放下。

而那些人呢他可能就两个小时之内把

这些电话全部打完了。

梁冬:

对。

吴伯凡:

这是一个很好的一个习惯,是一个很古老的……

梁冬:

你是属于哪种人?

吴伯凡:

我觉得我在某些时候是有一种受虐狂,就是喜欢做困难的事情。

梁冬:

你是这样的人啊。

吴伯凡:

啊。

梁冬:

怪不得你做到主编了,还是有道理的。

吴伯凡:

我发现我的一些坏习惯这都是后来养成的,就不是在农村里头养成的。

我之所以

做得不是太差,是因为我在农村里生活了十七年。

梁冬:

哦,你是属于农一代哦。

吴伯凡:

呃,对。

这是一个原则。

梁冬:

哦。

吴伯凡:

你就光这一个原则实际上是可以讲一天的。

梁冬:

对。

第二个呢?

吴伯凡:

第二个原则呢是承担责任。

说起来非常简单,承担责任,但是呢不愿意承担责任

在他看来不是一种道德问题,是一种心理问题。

梁冬:

嗯哼。

吴伯凡:

跟这个不愿意承担责任相关的是有两种心理疾病。

梁冬:

什么疾病呢?

吴伯凡:

一种疾病叫神经官能症,一种疾病叫双重人格,人格分裂,呃,这是两种心理疾病。

什么叫神经官能症呢?

就是一旦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啊,他非常的自责,一切东西都揽过来,揽到自己身上,怪我,怪我,唉,就是我不好,就是我连累了谁,把周围的所有的这些事情都推到自己身上。

这有点像谁啊?

像祥林嫂。

梁冬:

哦。

吴伯凡:

她是一种典型的神经官能症。

梁冬:

对。

吴伯凡:

这样呢,他表面上好像是在承担责任啊,这听起来。

梁冬:

对啊。

吴伯凡:

其实不是,他是想推卸责任。

因为我生来我就是个这么个人,这不是由于我的问题,是由于我的基因,我的什么什么什么其他的问题。

长期以来他推向了一个比较客观的我,而不是这个主观的,我现在说话的这个我,一切问题都是由于我这个人本来就是什么样子的,你别怪我了,我就是这么一个人。

梁冬:

这句话一说呢,这的确是好像他在承担责任,但是因为他什么东西都拦在自己身上之后呢,他反而没责任了。

吴伯凡:

哦,对对。

你还不了解我嘛,我就这个人嘛,是吧?

他就实际上是在推卸责任。

梁冬:

对,以退为进。

吴伯凡:

嗯。

第二种呢就人格分裂,他跟他是相反的,所有的问题都推到别人身上去。

这个事情做不好是谁的原因,谁的原因,制度的原因,环境的原因,社会的原因,父母的原因,朋友的原因,同事的原因,老婆的原因等等,都可以。

他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反应,任何事情一来,他有无数个理由在那等着。

他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寻找自己没有做成什么事情的原因,刚开始是寻找,后来不用寻找了,都是放在那儿,他就是一种习惯性应对,这种人格。

这两种人格呢实际上都是不承担责任的。

梁冬:

对。

吴伯凡:

还有一种呢是两种综合起来。

他一方面就拦在自己身上。

梁冬:

嗯。

吴伯凡:

就是这个我的基因啊,我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啊等等,反正这方面推到自己身上,另一方面呢,在某些事情上呢他又归结到别人身上,两个搅在一起,这是更可怕的。

梁冬:

嗯。

吴伯凡:

这也是一种回避责任的方式。

梁冬:

哦,很高级啊。

吴伯凡:

嗯,真正的要做到承担责任……

梁冬:

到底什么叫真正承担呢,哦,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冬吴相对论》。

片花:

什么是真正的承担责任?

承担责任为什么要先学会尊重事实?

什么是保持平衡?

如何让我们的心智变得更成熟?

为什么心智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成熟?

年轻人为什么要做到眼高手低?

什么是田间的精进?

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少有人走

的路。

梁冬:

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继续回来到《冬吴相对论》。

刚才吴伯凡讲到了这个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面讲到了人类的很多心理疾病,其中一种就是有一种

人他习惯性的推卸责任,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负责任呢?

吴伯凡:

嗯,真正意义上的负责任,实际上跟他的第三个原则有关,尊重事实。

这里头就讲了一个案例。

他在这个冲绳岛到军队里头去给那些军人呢去做心理咨询。

其中有一个军官

经常爱喝酒,到酗酒的那个程度。

梁冬:

对。

吴伯凡:

诶,他就问他说,你为什么会酗酒?

他说冲绳岛这个地方啊那么荒凉,又找不到

人沟通,我不喝酒干什么啊?

他说你可以去看书啊!

他说图书馆离我们这儿太远啦。

那据我

所知图书馆不比酒吧远。

诶,他说其实啊,我也不怎么爱读书。

他马上就开始推卸。

那你到底喜欢干什么呢?

我觉的这个地方也只有喝喝酒。

梁冬:

也只有喝喝酒。

吴伯凡:

嗯,因为他本质上,他推责任的目的是什么?

是想捍卫他原有的立场,证明他自

己的正确性。

所以呢其实理由都是无关紧要的。

说来说去还是他要坚守他现在的这个习惯。

或者说他不愿意尊重这个事实。

这个事实是什么?

图书馆比酒吧还要近,读书比喝酒要好。

所以第三条原则尊重事实是跟这个承担责任是连在一起的。

梁冬:

对。

吴伯凡:

就是说现在面临的境况,好像说明摆着的事实,但是你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比如说我就是不如谁谁谁,一般人是不会这么承认。

梁冬:

对。

吴伯凡:

他会用各种方式来消解这个事实,来抹杀这个事实。

一种最典型的心理的习惯是恨人有,笑人无。

你有了,你比我强,我会用各种理由来说,你其实这些东西都是不正当的,诶,鬼才知道你采取了非法的手段。

梁冬:

对。

吴伯凡:

鬼知道你害了多少人。

他总是用一种理由来把这个事实消解掉,这是恨人有了。

笑人无呢就不用说了,就是说别人没有的,他不会去想,人家现在不如你成功,也许就是因

为某些原因,或者人家的时机还没有到等等。

这才叫尊重这个事实嘛。

梁冬:

嗯。

吴伯凡:

只有尊重这个事实的时候,你会把你在世界上,在这个社会当中,你在你的组织当中真实的境况描述出来。

梁冬:

嗯哼。

吴伯凡:

我现在真正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了改变我现在的处境,我一二三四五该做哪些事

情……

梁冬:

对。

吴伯凡:

这才叫尊重事实。

这个原则听起来非常的简单,但是很多人很难做到。

还有一个

就叫保持平衡,第四条原则。

这个保持平衡说起来更抽象了。

我们曾经举到那个例子,就是说这个慈禧太后把他的名字说错了,他用一种很间接的方式改成了慈溪太后的错误。

而且呢

完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而且让对方认为他很有价值。

是这样一种行为方式。

这就是要保持平衡,保持一种柔性。

比如说你在这个世界上总会遇到在你看来不公平的事情。

梁冬:

对。

吴伯凡:

我们说足球比赛有裁判在那儿,千万双眼睛盯着,电视转播着,而且这个足球裁

判员他如果真的是偏袒哪一方,或者他的执法水平有问题的话,他会被降级,等等,这个都

是有很强的制度保证的。

梁冬:

对。

吴伯凡:

但是他还是会出现误判的情况。

梁冬:

对。

吴伯凡:

所以你在比赛的过程当中,你根本不可能避免那些在你看来是不公平的现象,在

这种情况下你怎么来反应,这是很重要的。

梁冬:

就是说你如何面对一个让你感觉到明显不公平的境遇,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映射和折

射出你的心智平衡水平。

吴伯凡:

嗯,对,就是你的这种平衡力。

有的队本来水平很高,但是由于一次不公正的执法使得他马上就产生了情绪上的巨大的波动,或者是由于一次对方偶然的一次进球。

梁冬:

对。

吴伯凡:

或者是由于自己偶然的一次失误产生非常大的这种波动的时候……

梁冬:

对。

吴伯凡:

这个时候马上你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你的情绪全部变了,全部乱套了,这个时候呢你就失去平衡了。

所谓保持平衡就是指这个意思。

这四条原则,第一条推迟满足感;第二是承担责任;第三尊重事实;第四保持平衡。

梁冬:

嗯。

吴伯凡:

做到这四点以后呢才叫一个自律的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

梁冬:

对。

吴伯凡:

这个实际上也不算是什么优秀,只是说心智上的成熟。

这都是小孩子爱犯的毛病,你知道吗?

梁冬:

问题,伯凡,你在讲到这四条的时候,我对照了一下,我觉得我自己都未必能及格,这个事很愧疚,但是呢我能勇于承认错误。

吴伯凡:

对对。

呵呵……这四点呢,其实说白了都是小孩子气,你发现没有。

他那个书里头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我们有时候啊在开会的时候啊,尤其是开那些无聊的会议的时候啊,发现有些人就在纸上乱画东西。

梁冬:

对。

吴伯凡:

你拿起看,其实画得都很差,很少有画的很好的。

他说啊就这种方式也许就是在小学时候就养成了。

但是呢,一直到工作以后还保留这种方式。

梁冬:

对。

吴伯凡:

他水平并没有提高,当初画得什么样就是画得什么样。

他说这话什么意思呢,说

我们在心智上,每一年我们的年龄都在增加,甚至我们的职位也在增加,我们的社会角色过

去为人子,后来是为人父,很多角色都在变化,但是我们的心智模式并没有随着这个东西在变化。

梁冬:

哦。

你说的是这个画画这个事情可以反映出来我们的心智模式其实很早的时候就定下来,并没有什么进步?

吴伯凡:

不是,就是说他是一个比喻。

比如说你要爱画画,你就是找老师学,然后一点一

点的上进,最后他就会画得比较好。

但是你中间也没有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的时候……

梁冬:

没有精进地训练。

吴伯凡:

啊,那就永远都差不多。

梁冬:

所以心智模式上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心智进行历练,砥砺和打磨的话那很可能我们的心智到了一个阶段之后就停下来了。

吴伯凡:

停下来了,实际上是一个在心理上的留级生,永远的留级生。

梁冬:

喔,你这话说得太深刻了。

尤其是当你义正言辞在我面前挥舞手的时候,我觉得你每一句话都在说我,你知道吗?

我觉得我要向全国人民承认这一点也很不容易。

吴伯凡:

诶,对,我也在说我。

事实上这本书里头告诉大家,这本书为什么叫《少有人走过的路》?

梁冬:

对。

吴伯凡:

是因为我们都有这些毛病。

梁冬:

大部分的人都是留级生。

吴伯凡:

呃,对。

都是留级生,都很少有这种不断精进的人。

所以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是如此之少,成功的人是如此之少。

所以呢我们再回过头来再说我们的下一代,比我们年纪小一点的人,尤其是90后这样一些人。

前不久的我收到了一封听众的来信,天津的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总裁叫刘阳,刘阳先生给我写来的一篇文章,实际上是,就他听到我们的节目以后他产生的一些感想,同时他听到我们节目以后,也在公司做一些内部的培训,所以他写了一系列的这种文章。

这有一篇文章就叫《没头脑与不高兴》。

梁冬:

嗯。

吴伯凡:

可能很多听众一听到这个就知道在说什么了。

梁冬:

嗯,会心一笑。

吴伯凡:

嗯,是一个动画片。

动画片里头有两个人,一个叫没头脑,做什么事情啊总是缺根弦,另外一个呢就是做什么事情啊特别容易不高兴。

他说这个实际上我们生活当中啊,就用这个没头脑、不高兴这两个可以作为我们评判人格类型的一个坐标。

梁冬:

诶,怎么说,怎么说?

吴伯凡:

比如说啊,我们把人分成两种,有头脑,没头脑。

梁冬:

对。

吴伯凡:

把另外……

梁冬:

纵坐标呢叫高兴和不高兴。

吴伯凡:

高兴和不高兴,就做什么事情啊,一直保持一种乐观的,很喜欣的状态。

另外一种呢就是遇到什么事情呢就特别容易不高兴。

梁冬:

对,于是就分成了四种。

有头脑不高兴、没头脑不高兴……

吴伯凡:

有头脑且高兴,高兴没头脑。

梁冬:

对。

吴伯凡:

啊,最好的当然是有头脑又高兴,遇到什么事情,甚至是不好的事情,甚至是这种困难的事情、挑战性的事情。

最糟糕的是即没头脑又容易不高兴,就在我们下一代人当中

啊,有一类人最容易受到指责的,甚至是让这一代人都感到……常常因为他们而受指责的,

就是这一类人。

梁冬:

嗯。

吴伯凡:

就会有一种偏见,就认为80后、90后的人在头脑上不如70后、60后,而且呢

他们很容易一脸不顺的事情就会陷入到那种负面情绪当中。

梁冬:

对。

吴伯凡:

这个呢我的观察是这种类型的人不能够代表所有的80后和90后,是吧?

梁冬:

对啊。

吴伯凡:

但是呢,的的确确呢这一类人在数量上要比以前相对比较多,为什么会是……它

是有原因的。

梁冬:

什么原因呢?

吴伯凡:

我们说的有头脑和没头脑啊,他不是说一个智力的问题的。

他是说思维的这种慎密的程度。

这里头这个没头脑啊,他设计一幢大楼,设计的很好,结果是忘了装电梯。

梁冬:

嗯。

吴伯凡:

他就总是缺一根筋,我不知道你们公司有没有这样的人?

很聪明但是他每次做事情啊,他总有一点事就留着特别让你觉得很诧异的,就特别小的一件事情。

他最后就会突然发现,哦,什么都好,就是没电梯。

梁冬:

其实我觉得我就挺像这种人的,就缺根筋嘛。

真的,我们家就是这样的,我属于没头脑,另外一个属于不高兴。

哈哈哈哈……

吴伯凡:

就是前两天啊,我在飞机上看到一篇文章,平安的老总马明哲--这是我非常尊敬

的一个企业家。

他写的一篇文章,他说啊,现在那个年轻的员工啊,他们都是胸怀大志,渴望施展拳脚。

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开始从基层细微基础的事情做起的时候就会觉得大材小用,对前景充满困惑,感到失落,甚至是不思进取。

所以呢他每次他跟新的员工在交流的时候啊,都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

最后呢他给年轻人啊总结出八个字:

高处着眼,低处着手,要做到眼高手低。

我承认你们的眼界比我们要高,比我们这些老一代的人,但是你们一定要从低处着手。

因为他这个是有一次啊,他跟他的一个朋友啊交流各自的管理感受的时候,他这个朋友跟他讲过一个故事。

这个朋友啊他在一家跨国金融企业的某个金融的运营的部门。

梁冬:

嗯。

吴伯凡:

呃,他有两千多名员工这个部门,很多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由于这个后援性质的这个操作岗位呢,学历要求不是太高,绝大数都只是大专学历,他经常与这些年轻人交流辅导和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工作方面的问题。

有一回啊,马明哲的这个朋友在跟新员工交流的时候,一个小伙子马上站起来说,我希望用十五年的时间成为我们公司的全球董事长兼CEO,请问我如何才能实现?

梁冬:

嗯。

吴伯凡:

当时呢,他这个朋友就愣住了,面对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的后辈啊,他知道做为主管应该给员工的是一个正面的答复,鼓励他好好努力又不能去打击他的那个积极性……

梁冬:

对。

吴伯凡:

同时呢你总不能说,鼓励,好你十五年之内你就能做到全球的董事长兼CEO吧!

梁冬:

对。

吴伯凡:

怎么办?

因为他自己在这个公司已经工作了25年才做到了这么一个管两千多人的一个部门主管的角色,这种在跨国公司里头是很常见的现象。

梁冬:

对。

吴伯凡:

马明哲之所以提到这样一件事情呢,是因为他发现现在这一代年轻人确实有这么一个问题:

眼界很高,同时着手好像也很高,最后就是高不成而低不就,而不去做一些最基本的事情,就是回到那个基本面,这个基本面我们前边已经说了就是那四个原则。

不让自己在心智上逐渐逐渐地从一个小孩子变成一个成熟的人,一步一步地精进。

通过这种……用稻

盛和夫的话说是田间的精进。

就在田里头像农民一样的,不一定看到多大的效果,这叫田间的精进嘛。

梁冬:

嗯。

吴伯凡:

呃,它不像玩杂技的,玩魔术的,像刘谦一样的,一出手就让人惊奇的,那个不叫精进,至少不叫田间的精进。

田间的精进就是每一天浑泪,在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候,你不能马上看到效果,但是呢在这种不断的田间的这种精进过程当中,你起码在这四个方面逐渐逐渐地从一个小孩子或者说从一个有孩子气的大人变成一个真正在心智上、在人格上成

熟的人。

梁冬:

说得实在是太好了。

今天伯凡基本上是对我进行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你发现没有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