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8748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docx

《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docx

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

2019年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

篇一:

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

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一

左师公曰:

“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曰:

“无有。

”曰: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曰:

“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芑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立,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多子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

“诺。

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齐兵乃出,

1.下列加粗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下列加粗词解释均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三世以来(三代)②其继有在者平?

(在位者)

③奉厚而无劳(俸禄)④而挟重器多也(拥有珍贵的器物)

⑤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贫瘠)⑥一旦山陵崩(山崩地裂,指重大灾害)

A.②④⑤B.①③④C.③⑤⑥D.①②⑥

3.下列“故”字与“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句“故”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故愿望见太后B.既克,公问其故

C.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桓侯故使人问之

E.吴不亡越,越故亡吴F.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4.下列译句有误的—项是[]

A.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译:

不仅赵国,其他诸侯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后嗣有在的吗?

B.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译:

却不趁现在让(他)为国建立功勋。

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译:

一旦您不在人世,长安君凭借什么使自己在赵国立身?

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译:

在这种情况下,长安君替自己准备了大量的马车,到齐国去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强(qiáng)谏唾(tuò)面盛(shèng)气

B.恃辇(sìniǎn)沟壑(hè)膏腴(yú)

C.和(hé)于身不肖(xiào)车百乘(shèng)

D.老媪(wēn)持踵(zhòng)山陵崩(bèng)

2.对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入而徐趋趋:

小步快走

B.至而自谢谢:

道歉

C.持其踵为之泣泣:

放声大哭

D.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微独:

不仅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则为之计深远B.必以长安君为质

C.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4.选出与例句中加粗词词性活用特点相同的一项。

(1)闻寡人之耳者[]

A.将军身披坚执锐B.焉用亡郑以陪邻

C.登东山而小鲁D.失期,法当斩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A.面山而居B.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既东封郑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越国以鄙远

B.阙秦以利晋

C.渔人甚异之

D.春风又绿江南岸

[]

阅读下文,回答1-4题。

左师公曰: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

“敬诺。

年几何矣?

”对曰:

“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

”丈夫亦爱怜其少于乎?

”对曰:

“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

“妇人异甚!

”对曰: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

“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

‘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太后曰:

“然。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衰,窃爱怜之②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③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④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A.两个“窃”字的意思相同,两个“子”字的意思也相同。

B.两个“窃”字的意思不同,两个“子”字的意思也不同。

C.两个“窃”字的意思相同,两个“子”字的意思不同。

D.两个“窃”字的意思不同,两个“子”字的意思相同。

2.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窃爱怜之②父母之爱子③持其踵为之泣④祭祀必祝之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也不同。

D.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也相同。

3.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B.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C.父母之爱子女,为之计深远。

D.岂非汁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4.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左师公请求太后,让其少子补黑衣之数,其目的是以此为话题,委婉劝谏太后。

B.左师触龙认为赵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

C.左师触龙认为,为子女作长远打算才是真正地爱护自己的子女。

D.燕后远嫁,赵后思念她,每次祭祀时,赵后必为她祈祷,保佑她不被送回来。

左师认为这才是真正为子女作长远打算。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①”使者不说,曰:

“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

“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无民,何以有君?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战国策》)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义项或读音。

①书未发()

A.字体

B.写

C.信函

D.成本的著作

②使者不说()

A.shuō

B.shuì

C.yuè

③威后曰:

“不然?

?

”()

A.这样

B.对,不错

C.(古)在应答中表示是的

D.副词或形容词词尾

2.翻译威后回答齐使的几句话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短文,反映了赵威后的—种政治思想,那就是。

(限四个字)

参考答案:

1.B(A项一当“使?

?

位尊”讲,一当“尊贵”讲;C项一当“置办”讲,一当“大约”讲;D项一当“才”讲;一当“是”讲;B项均当“盘算”讲。

)2.B(②中“继”以为“继承人”;⑤中“膏腴”应为“肥沃”;⑥中“山陵崩”应为国王或王后死的委婉说法)3.A(B项当“缘故”讲;C项当“原来的”讲;D项当“特意”讲;E项当“必定”讲;F当“旧的”讲;A项与例句均当“所以、因此”讲。

)4.D(应为:

于是替长安君置办了百余辆车子,到齐国去做人质。

参考答案二

1.C2.C3.B4.

(1)B

(2)C(3)C

参考答案三

1.C(①②句“窃”表谦称;③句中“子”是小儿子,因为上文中提到“贱息舒祺”,所以此处“子”为儿子;④句中“子”是指子女,和现代汉语的意义不同。

2.B(此题考查虚词“之”字的用法。

①句中“之”是代词,代指舒祺;②句中“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③④句中“之”是代词,代指燕后。

3.A(“丈夫”,古义泛指男人,今义仅指女性的配偶。

词义缩小。

4.B(触龙并非真的认为赵太后爱燕后胜过长安君,只是想以此为话题,激赵太后同意让长安君作人质。

参考答案四

1.①、③题考查的是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辨析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要注意:

第一,记住其本义;第二,辨析引申义;第三,悟出比喻义;第四,弄清假借义。

因此,①题答案为C,③题答案为A。

(还应考虑到外交感情,不直接说:

“不对”,口气缓和一些说:

“不是这样”。

)②题考查的是词的通假现象,一般情况,如甲字通乙字,则甲字应与乙字读音相同,因为“说”在这里通“悦”,所以答案应为C。

2.译文:

威后回答说:

“话不能这么说。

假如没有好年成,老百姓能活得好吗?

假如没有老百姓,国君还能存在吗?

所以,要是提问的话,怎么能丢开根本的事情不先问却先问那枝节细末的事呢?

3.民贵君轻。

篇二:

触龙说赵太后试题及答案

《触龙说赵太后》试题

一、填空题

《触龙说找太后》选自,触龙,赵国的左师。

说(注音),解释为劝说,说服二、给加点字注音大臣强谏恐太后玉体有所郄也老妇恃辇而行不肖没死以闻持其踵为之泣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恣君之所使之膏腴之地车百乘沟壑少益耆食......三、加点单字解释

1.说赵太后.

2.新用事3.4.盛气而揖之.5.窃自恕..

6.郄

7.恃辇依靠车子

8.日食饮得无衰乎..

9.少益耆食.10.和于身11.色少解.

12.贱息13.不肖14.没死以闻..

15.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17.计深远

18.持其踵为之泣.

19.念悲其远也.20.祝.

21.必勿使反

22.继.

23.微独.24.奉厚.25.无劳.26.挟重器..

27.山陵崩...28.

29.恣君之所使之.30.约车百乘..

16.

四.一词多义

质:

以长安君为质令长安为质者质于齐谢:

质而自谢曰长跪而谢曰使君谢罗敷食:

殊不欲食日食饮得无衰乎少益耆食食马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尊:

位尊而无功尊长安君之位

窃:

窃爱怜之有窃疾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

贤于长安君其贤者使其贤者异:

渔者甚异之妇人异甚

甚:

妇人异甚今岁春雪甚盛急湍甚箭

闻:

没死以闻老妇不闻不能称前时之闻不求闻达于诸侯疾:

曾不能疾走君有疾在腠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乃:

兵乃出乃自强步救兵乃出

以为: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必以长安君为质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五.通假字

1、少益耆食。

2、必勿使反。

3、恐太后玉体有所郄也六.词类活用1、赵王之子孙侯者2、质于齐3、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六.近义词辨析入而徐趋曾不能疾走恃辇而行乃自强步....七.句子翻译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3、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4、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5、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6、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7、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

8、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八、回答问题

1、分析触龙和赵太后这两个人物

2、说说触龙是怎么样说服赵太后的?

3、触龙那些话最终打动了太后?

3、谈谈这篇文章给你怎么样的启示?

《触龙说赵太后》试题

一、填空题

《触龙说找太后》选自《战国策。

赵策》,触龙,赵国的左师。

说(注音),解释为二、给加点字注音大臣强谏qiǎng恐太后玉体有所郄也xì老妇恃辇而行niǎn不肖xiào没死以闻.....mò持其踵为之泣zhǒng今媪尊长安君之位ǎo恣君之所使之zì膏腴之地gāoyú.....车百乘shèng沟壑hè少益耆食shì...三、加点单字解释

1.说赵太后劝说,说服.2.新用事刚刚执政3.强谏极力劝谏4.盛气而揖之等待.5.窃自恕自己原谅自己..6.郄同隙

7.恃辇依靠车子

8.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减少..

9.少益耆食渐渐.10.和于身合适、舒服11.色少解稍微.

12.贱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13.不肖不成材14.没死以闻冒着死罪..

15.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赶上,达到.

18.持其踵为之泣脚后跟.19.念悲其远也考虑.20.祝祈祷.

21.必勿使反一定不要让他返回

22.继继承人.

23.微独不.24.奉厚俸禄.25.无劳功劳.

26.挟重器象征国家权力的贵重器皿..

27.山陵崩古代把国君的死比喻“山...陵崩”

28.自己在赵国生存29.恣君之所使之任凭.30.约车百乘置办四马一车为一..乘

16.古代对男子的尊称17.计深远考虑长远的利益四.一词多义

质:

以长安君为质人质令长安为质者人质质于齐做人质谢:

质而自谢曰道歉告罪长跪而谢曰道歉告罪使君谢罗敷请问

食:

殊不欲食吃日食饮得无衰乎吃的少益耆食吃食马者“同饲”喂养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尊:

位尊而无功尊贵尊长安君之位使?

?

尊贵

窃:

窃爱怜之谦词私自有窃疾偷盗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谦词私自贤:

贤于长安君超过其贤者使其贤者贤能的人异:

渔者甚异之感到惊奇妇人异甚特异特别

甚:

妇人异甚厉害今岁春雪甚盛很急湍甚箭厉害

闻:

没死以闻禀告老妇不闻听说不能称前时之闻传闻不求闻达于诸侯闻名

疾:

曾不能疾走快君有疾在腠理疾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乃:

兵乃出才乃自强步但是救兵乃出才以为: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认为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认为必以长安君为质把?

?

当做人质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认为给五.通假字

1、少益耆食。

耆通“嗜”喜爱2、必勿使反。

反通“返”回来3、恐太后玉体有所郄也。

郄通“隙”病痛六.词类活用1、赵王之子孙侯者封侯2、质于齐做人质3、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

?

尊贵...六.近义词辨析入而徐趋小步急行曾不能疾走跑恃辇而行行走乃自强步慢走....七.句子翻译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3、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4、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5、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6、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7、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

8、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八、回答问题

1、分析触龙和赵太后这两个人物

触龙:

忠心机智沉着善于谋划能言善辩

赵太后:

爱孩子目光短浅不识大局专横独断自以为是2、说说触龙是怎么样说服赵太后的?

通过缓冲法引诱法侧击法直入法把爱子之心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3、触龙那些话表达了父母怎么样去爱孩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3、谈谈这篇文章给你怎么样的启示?

A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做到克己奉公,将国家利益放到高于一切

国君和居高位的执政者应该让自己的子女去为国家建功立业,以取得人民的拥戴,决不能使子女安享由父母的权势而得到的尊位、高薪和宝器。

安富尊荣,坐享其成,不仅业无继者,就连已有的财富也将荡然无存

B以满腔的热情和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国家排忧解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还启示人们办事要讲究办法和效果的统一,灵活巧妙的方法能事半功倍,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4、触龙那些话最终打动了太后?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篇三:

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

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

词语注释

1.太后:

2.新用事:

3.急:

4.求救于齐:

5.必:

6.长安君:

7.质:

8.强(qiǎng)9.谏:

10.明:

11.左右:

12.复言:

13.令:

16.言。

19.揖:

22.自谢:

25.疾:

28.窃:

31.郄(xì):

34.辇(niǎn):

37.衰:

40.强(qiǎng)步:

43.益:

46.色:

49.贱息:

52.不肖(xiào):

55.得:

58.以:

61.诺:

64.填沟壑(he):

67.于:

70.媪(ǎo):

73.君:

76.子:

79.深远:

82.为之:

85.非弗:

88.使:

91.有子孙:

94.侯者:

97.微独:

100.人主:

103.尊:

14.唾:

17.见:

20.入:

23.病足:

26.不得:

29.自恕:

32.望见:

35.日:

38.今者41.日:

44.耆(shì):

47.少解:

50.舒祺:

53.怜:

56.黑衣:

59.闻:

62.愿:

65.丈夫:

68.异甚:

71.燕后:

74.过:

77.为:

80.持:

83.念悲:

86.必:

89.反:

92.世:

95.继:

98.此101.则:

104.而:

15.左师:

18.盛气:

21.徐趋:

24.曾:

27.见:

30.玉体:

33.恃(shì):

36.得无:

39.殊42.少:

45.和:

48.公:

51.少(shào):

54.令:

57.没(mò):

60.敬:

63.及:

66.甚:

69.以为:

72.贤于:

75.之甚:

78.计:

81.踵(zhǒng):

84.远:

87.祝之:

90.计久长:

93.赵之为赵:

96.在者99.身:

102.位:

105.奉:

106.劳:

107.尊:

108.封:

109.膏腴(yú):

110.及今:

111.令:

112.山陵崩:

113.何以:

114.自托:

115.以:

116.为:

117.计短:

118.不若:

119.诺:

120.恣:

121.使之:

122.约车:

123.乘(shèng):

翻译1.曰:

2.对曰:

3.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2.非弗思也。

--------表判断否定

3.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宾语前置

4.日食饮得无衰乎。

--------表推测,该不会·····吧

文学常识:

《触龙说赵太后》是中的名篇

是一部史书,又称

答案:

词语注释

1.太后:

帝王的母亲,这里指赵孝成王的母亲赵威后。

2.新用事:

刚刚掌权。

用事:

指当权,掌管国事。

3.急:

加紧。

4.求救于齐:

向齐国求救。

于:

向,介词。

5.必:

一定。

以……为:

把……作为。

6.长安君:

赵威后的小儿子,封于赵国的长安,封号为长安君。

7.质:

人质。

古代两国交往,各派世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对方作为保证,叫“质”或“质子”。

8.强(qiǎng):

竭力,极力。

9.谏:

古代臣对君、下对上的直言规劝。

10.明:

明白地。

11.左右:

指赵威后身边的侍臣。

12.复言:

再说。

13.令:

让,使。

14.唾:

吐唾沫,动词。

唾其面:

朝他脸上吐唾沫。

15.左师:

春秋战国时,宋、赵等国官制有左师、右师,为掌实权的执政官。

16.言:

说,是“言于左右”的省略,“左右”承前省。

“言于左右”是“对太后的侍臣说”。

17.见:

谒见,拜见。

18.盛气:

怒气冲冲。

19.揖:

应为“胥”。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触龙见赵太后章》和《史记·赵世家》均作“胥”。

胥:

通“须”,等待。

20.入:

进入殿内。

21.徐趋:

用快走的姿势,慢步向前走。

徐:

慢慢地。

趋:

小步快走。

古礼规定,臣见君一定要快步往前走,否则便是失礼。

触龙因年老病足,不能快走,又要做出“趋”的姿势,只好“徐趋”。

22.自谢:

主动请罪。

谢:

道歉。

23.病足:

脚有毛病。

病:

有病,动词。

24.曾:

竟,副词。

25.疾:

快。

26.不得:

不能。

27.见:

指拜见太后。

28.窃:

私下,私意,表谦敬的副词。

29.自恕:

原谅自己。

恕:

宽恕,原谅。

30.玉体:

贵体,敬词。

古人重玉,所以用玉来比喻太后的身体。

后来,玉体一词,常被用来形容美女的体态。

31.郄(xì):

同“隙”,空隙,引申为毛病。

所郄:

是具有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有所郄:

有什么毛病。

32.望见:

这是一种表敬的说法,意思是不敢走得太近,只能在远处望望。

33.恃(shì):

依靠,凭借。

34.辇(niǎn):

古代用两人拉的车子,秦汉以后特指皇帝坐的车子。

35.日:

每日,时间名词作状语。

36.得无:

副词性固定结构,与语气词“乎”相呼应,表示带有揣测性语气的问话,可译为为“该不会……吧”。

37.衰:

减少。

38.今者:

近来。

者:

助词,附于时间词后,使时间词由单音词变成复音词,并起提顿作用。

39.殊:

很,特别,副词。

40.强(qiǎng)步:

勉强散散步。

步:

散步,步行,动词。

41.日:

每天(步行)。

42.少:

稍微,略微,副词。

43.益:

增加,动词。

44.耆(shì):

同“嗜”,喜爱。

耆食:

喜爱吃的食物。

45.和:

和谐,这里是舒适的意思。

46.色:

脸色,指赵太后的怒色。

47.少解:

稍微不和缓了些。

48.公:

对人的尊称。

49.贱息:

卑贱的儿子。

这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与现在说的“犬子”“贱子”意同。

息:

儿子。

50.舒祺:

触龙幼子的名字。

51.少(shào):

年幼。

52.不肖(xiào):

原意是不像先辈(那样贤明),后来泛指儿子不成材、不成器。

肖:

像,似。

53.怜:

怜爱。

文言里的“爱”和“怜”在亲爱的意义上是同义词。

54.令:

让(他)。

“令”后省略兼语“之”,指舒祺。

55.得:

能够。

56.黑衣:

指卫士,王宫卫士穿黑衣,所以用“黑农”借代卫士。

以:

来,连词。

57.没(mò):

冒昧。

没死:

冒着死罪。

58.以:

连词,来。

59.闻:

使上级知道,使动用法。

这里可译为“请求”。

60.敬:

表示客气的副词。

61.诺:

表示答应的意思。

敬诺:

意为“答应”,是应答之词。

几何:

多少。

62.愿:

希望。

63.及:

趁。

64.填沟壑(he):

指死后无人埋葬,尸体丢在山沟里。

这是对自己死亡的谦虚说法。

壑:

山沟。

托之:

把他托付给(您)。

65.丈夫:

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66.甚:

厉害,形容词。

67.于:

比,介词。

68.异甚:

特别厉害。

69.以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