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变压器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8697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0kv变压器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20kv变压器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20kv变压器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20kv变压器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20kv变压器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20kv变压器调试大纲.docx

《220kv变压器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0kv变压器调试大纲.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20kv变压器调试大纲.docx

220kv变压器调试大纲

WBZ-500H

微机变压器保护

调试大纲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6月19日

 

 

拟制

校核

批准

目录

1.调试大纲试验及填写说明

2.硬件调试事项

3.信号、出口传动试验

4.通道一致性检查

5.差动调试大纲

6.后备保护调试大纲

7.保护整定值清单

调试大纲试验及填写说明

本调试大纲适用于WBZ-500型微机变压器保护单项工程装置调试时使用。

设计人员根据具体工程的保护功能的配置列出满足调试用得调试文件。

对于大纲中多列出的保护调试记录,在其开头“□”内划“/”表示删去。

对于多列的时段调试记录,在其开头标志“○”划“/”表示删去。

试验说明:

1.注意屏幕显示保护动作信息是否与试验内容相符。

2.注意屏幕显示出口跳闸方式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3.分析输出报告,反映保护动作情况及加流情况与设计要求一致。

4.在调试大纲中:

“√”表示动作;“×”表示不动作。

5.根据工程电气原理图(逻辑图),通过软件控制字的设定(软件控制字中相应位“1”表示保护投入),逐一试验每个保护及每个时限的正确性。

6.不特别说明,保护功能试验用冲击加入的方式进行。

7.测突变量启动门坎时,应抬高零序启动门坎使其不启动。

8.测零序启动门坎时,应抬高突变量启动门坎使其不启动。

9.动作时间测试说明:

a)如所用微机测试仪有测量动作时间的回路,则从保护装置出口接点引给微机测试仪。

测时间时所加电流、电压值为1.2倍整定值。

b)微机测试仪记录动作时间与保护装置记录动作时间差为以下情况,认为时间准确。

告警保护,差值<1秒

后备保护,差值<10毫秒

主保护,差值<3毫秒

c)如用毫秒计,则测试一两项保护动作时间的准确性,以后以保护装置的记录时间为准。

10.差动CT是全Y型接法时,高中压侧接线系数Kj=1.732

即:

当CT是全Y型时,对于变压器Y侧

a)加单相电流,会在加入相即下(如A相)及下一相(如B相)产生差流

b)实际加入电流是产生差流的1.732倍,差流=I/K

 

硬件调试事项

1.机械部分检查:

装置外观整洁大方无变形,色泽一致,插件拔插灵活,接头接触可靠,抗干扰电容、直流抗干扰电容等附件与机壳无短路隐患。

2.电气部分检查:

a)注意铭牌、装置各电气参数是否与设计图一致。

b)检查所有插件是否插紧,插件上凤凰端子是否松动脱落。

c)连接好打印电缆,通讯电缆及打印机电源。

3.耐压、绝缘试验

保护柜:

交流端子~直流端子加交流电压2000V绝缘电阻Ω

交流端子~地加交流电压2000V绝缘电阻Ω

直流端子~地加交流电压2000V绝缘电阻Ω

4.通电检查

*注意:

严禁带电插拔各模件!

给装置上直流电源,正常情况下装置进入运行状态,液晶屏显示运行主菜单:

显示三相差流或时间;运行灯亮-灭闪烁。

如自检未通过将在液晶屏上显示自检结果,并进入调试状态。

(跟据情况,用户如无法处理请通知厂家)

5.电源插件检查。

注意:

24V电源绝对误差<2V

欠压、过压、重载、干扰等条件下,电源稳定正常。

结论:

6.键盘功能检查

在调试状态下:

进行出口传动、定值显示与修改、时钟整定、通道采样值显示、打印功能、校验码检查等功能试验。

在调试状态下:

进行幅值测试、召唤采样值打印、打印整定值/故障报告、时钟整定的功能的检查。

7.信号输入、输出传动试验

★注意:

a.在投运的现场做此项时,断路器压板务必断开,此时接点测点在对应XB前。

b.将保护切换到调试状态,进入“内部功能”中的“输出测试”

输出测试:

先设定输出口地址,再设定输出值,按“确定”输出。

输入测试:

投入相应压板,读入输入的开关量值。

□信号输出测试

根据电气原理图(出口信号启动),检查相应的信号继电器是否正常。

分别启动各保护信号出口,同时根据电气原理图(信号出口)检查相应的每一个接点是否准确动作(由不通—通或通—不通)。

板号

继电器

地址

动作值

动作

板号

继电器

地址

启动值

动作

7

地址

跳线

JP1

1-2开

3-4开

S1

101H

10H

8

地址

跳线

JP1

1-2短

3-4开

S1

103H

10H

S2

101H

01H

S2

103H

01H

S3

100H

40H

S3

102H

40H

S4

100H

10H

S4

102H

10H

S5

100H

04H

S5

102H

04H

S6

100H

01H

S6

102H

01H

保护动作

101H

04H

 

保护动作

103H

04H

复归

101H

40H

复归

103H

40H

□出口跳闸量输出测试

根据电气原理图(出口信号启动),检查相应的信号继电器是否正常。

分别启动各保护跳闸出口,同时根据电气原理图(跳闸出口)检查相应的每一个接点是否准确动作

板号

继电器

地址

动作值

动作

板号

继电器

地址

启动值

动作

10

地址

跳线

JP1

1-2开

3-4开

K1

110H

40H

11

地址

跳线

JP1

1-2短

3-4开

K1

112H

40H

K2

110H

10H

K2

112H

10H

K3

110H

04H

K3

112H

04H

K4

110H

01H

K4

112H

01H

K5

111H

01H

K5

113H

01H

K6

111H

04H

K6

113H

04H

K7

111H

10H

K7

113H

10H

启动

111H

40H

启动

113H

40H

□开关量输入测试

根据电气原理图(开关量输入)用断/合各保护投退压板、按按钮或短接对应接点等方法,通过输入测试检查开关量是否正确。

开关量输入占据108H、109H、10AH三个连续地址,按十六进制数显示。

□电源消失检查

根据电气原理图(电源回路、信号出口),分别开/合电源模件,检查电源消失继电器是否正常,相应的接点是否正确动作

□出口跳闸方式测试

根据电气原理图(保护逻辑),检测显示出口跳闸方式是否与出口继电器及其接点对应。

结论:

8.通道一致性检查

检查A/D板焊装情况,元器件参数及安装位置正确、无虚焊、板面干净、无焊珠或含蓄附于板上。

各元件管脚与相邻线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a)拔出插件,分别调RP1及RP2电位器,使其值为50Ω±0.1Ω。

b)短接JP2的1-2,XS2的1-2,JP1的1-2,各通道不加电流,进入调试状态的通道测试中零漂测试。

逐一调整电位器RP12、RP22、RP32~RP142,将对应0~12通道显示调节到1~FFFF之间。

c)进入调试状态的通道测试中幅值测试,根据电气原理图(交流输入回路)在电流通道加入CT二次额定电流,电压通道加入50V电压,调节对应电位器将各通道显示值电流通道为1A(或5A)、电压通道为50V,板上RP11、RP21、RP31~RP121分别对应0~12。

注c条中幅值调节值可能因电流比例系数、电压比例系数的不同而不同,由厂家确定。

零漂:

□柜号:

保护

通道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参考值

输入:

0V

0

□柜号:

保护

通道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参考值

输入:

0V

0

□柜号:

保护

通道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参考值

输入:

0V

0

□柜号:

保护

通道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参考值

输入:

0V

0

□柜号:

保护

通道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参考值

输入:

0V

0

□柜号:

保护

通道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参考值

输入:

0V

0

□柜号:

保护

通道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参考值

输入:

0V

0

□柜号:

保护

通道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参考值

输入:

0V

0

□柜号:

保护

通道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参考值

输入:

0V

0

□柜号:

保护

通道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参考值

输入:

0V

0

幅值:

□柜号:

保护(整定IBL=VBL=)

通道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IBL/VBL

□柜号:

保护(整定IBL=VBL=)

通道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IBL/VBL

□柜号:

保护(整定IBL=VBL=)

通道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IBL/VBL

□柜号:

保护(整定IBL=VBL=)

通道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IBL/VBL

□柜号:

保护(整定IBL=VBL=)

通道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IBL/VBL

□柜号:

保护(整定IBL=VBL=)

通道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IBL/VBL

□柜号:

保护(整定IBL=VBL=)

通道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IBL/VBL

□柜号:

保护(整定IBL=VBL=)

通道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IBL/VBL

□柜号:

保护(整定IBL=VBL=)

通道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IBL/VBL

□柜号:

保护(整定IBL=VBL=)

通道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IBL/VBL

9.通电试验

连续通电100小时,通电前后各电流、电压通道值没变化。

 

差动保护调试大纲

1.差速断

★注意:

当CT是Y型接线时,则对变压器Y侧

c)加单相电流,会在加入相即下(如A相)及下一相(如B相)产生差流

d)实际加入电流是产生差流的1.732倍,差流=I/Kj,Kj=1.732(常规接线Kj=1)

条件:

退出比例差动保护

方法:

在各侧各相加冲击电流,各侧应加入的动作电流I=IQD×K/Kj。

Kj各侧平衡系数;K接线系数。

如速断整定值过大,则a)降低速断整定值

b)二侧同一相中加同相电流冲击

动作电流I=Isd=AIsd:

差速断定值

加流相

Ia1Ib1Ic1

Ia2Ib2Ic2

Ia3Ib3Ic3

Ia4Ib4Ic4

Ia5Ib5Ic5

0.95I=

1.05I=

速断动作时间:

1.5Isd时,动作时间t=≤20ms

2.差动

□差动

条件:

突变量及零序启动门坎均为正常值。

差动控制字投入。

方法:

在各侧各项突加冲击电流,检测动作精度。

各侧应加入的动作电流I=Id×K/Kj

动作电流I=Id=AId:

差动最小动作电流定值

差动动作时间:

1.5ID时,动作时间t=≤30ms

出口跳闸。

差动输出报告正确

当XB压板断开,输出保护投退报告后,保护不出口。

□差动动作曲线测定

说明:

由于微机保护的特点,在允许范围内检查一条曲线正确性等效于检查了各种曲线正确。

为测试方便,一般令各侧平衡系数等于1,折线斜率等于0.5。

CT额定电流为5A时,选定Id=2.0A、Is=5A(CT=1A时,选定值及表中值除5)。

方法:

在整定的差动特性曲线上取图示五点。

取定I1为制动电流Is,则可在差动动作曲线上求得对应的差动电流,并由Id=I1+I2求得另一差动电流I2。

如果在高、中压侧同相加反相电流Ih、Im。

令Ih为制动量Is保持不变。

将Im电流由较大值缓缓减小,直至差动动作。

注意:

加流值为1.732I计算

测量点

曲线点

对应电流

加流情况

实际加流(应动作)

测量

实际加流

(不应动作)

测量

Id

Is

I1

I2

I1’

I2’

0.95I2’

1.05I2’

1

2

3

3

-1

5.2

-1.73

-1.67

-1.78

2

2

4

4

-2

6.93

-3.46

-3.36

-3.56

3

2

4

5

-3

8.66

-5.2

-5.05

-5.35

4

2.5

6

6

-3.5

10.4

-6.06

-5.87

-6.23

5

4.5

10

10

-5.5

17.32

-9.52

-

-

□二次谐波制动

说明:

由微机保护的特点,在允许范围检查任一点谐波制动比正确等效于检查各点谐波制动比正确。

为测试方便,一般令各侧平衡系数等于1。

方法:

投入二次谐波控制字,制动侧任一相加入稳定的基波、二次谐波混合电流,或高、中压侧同一相分别加入稳定的基波、二次谐波。

整定K2B=I2/I1,且I1>Id.一般取CT的额定电流。

为测试方便,一般令各侧平衡系数等于1。

★注意:

测试前,应测定微机测试仪的二次谐波输出精度,并在测试中计及其误差。

K2B=15%

加流相

Ia1Ib1Ic1

Ia2Ib2Ic2

Ia3Ib3Ic3

0.95I5/I1=14%

1.05I5/I1=16%

3.差流越限

条件:

CT断线退出。

动作电流=Id×40%

各侧应加入电流I=Id×40%×K/Kj

加流相

Ia1Ib1Ic1

Ia2Ib2Ic2

Ia3Ib3Ic3

Ia4Ib4Ic4

Ia5Ib5Ic5

0.95I=

1.05I=

4.CT断线

方法:

在任一侧加入三相平衡电流,断开任一相或两相电流,CT断线动作。

输出报告是否正确、断线相打印是否正确。

(两相断线时,打印其中一相)。

 

后备保护调试大纲

过负荷

条件:

加入三相平衡电流。

方法:

在高、中、低压侧各相电流端分别加入稳态电流。

加流相

Ia1Ib1Ic1

Ia2Ib2Ic2

Ia3Ib3Ic3

Ia4Ib4Ic4

IgaIgbIgc

0.95I=

1.05I=

Ig为公共绕组电流。

液晶显示过负荷侧是否正确,打印报告正确否。

PT断线

条件:

加入单相正常电压,试验时,试验仪及各侧Un应接地。

本侧PT断线控制字投入。

方法:

1.各侧不加入电压,各侧无电流,认为该侧母线没投运,不发PT断线信号。

2.某侧三相无电压,但CT加入小电流,认为各侧三相PT断线,发PT断线信号。

3.某侧三相电压的零序电压大于8伏。

(对于低压侧零序电压大于30V)

液晶显示PT断线侧是否正确,打印报告断线相判别是否正确。

□通风起动

条件:

加入三相平衡电流。

保证不进入故障处理。

方法:

高压侧A相进入电流。

整定值Iset=1A2A3A4A

0.95Iset=

1.05Iset=

整定时间t

10s100s900s

动作时间

□闭锁调压

条件:

加入三相平衡电流。

保证不进入故障处理。

方法:

高压侧A相进入电流。

整定值Iset=1A2A3A4A

0.95Iset=

1.05Iset=

□高压侧非全相

短接不对应接点,退出本侧其它保护。

1.负序电流起动

条件:

非全相控制字投入,抬高非全相零序电流定值。

方法:

加入单相电流,I=3*Iset。

整定值Iset=A

加入0.95*3*Iset

□复合电压闭锁

条件:

软件控制字分别投入测试侧的低电压或负序电压,退出方向过流

方法:

将所有经复合电压闭锁的过流段各选一相串联加入1.5倍动作电流。

测试侧

高压侧

中压侧

低压侧

整定值

UL=

U2=

UL=

U2=

UL=

U2=

低电压0.95UL

1.05UL

负序电压0.95U2

1.05U2

高压侧方向过流保护

1.过流保护用软件方向控制字退出方向。

投入相应的复合电压。

□方向过流一段

方法:

用软件控制字投入方向过流一段,退出方向过流二段,过流一段。

用软件控制字分别投入各时限。

在本侧各相分别加入冲击电流。

整定值ILF1=A

t11=ms

t12=ms

t13=ms

IaIbIc

IaIbIc

IaIbIc

加入0.95倍ILF1

加入1.05倍ILF1

加入1.50倍ILF1

t11=ms

t12=ms

t13=ms

投入

XB压板

出口

XB压板

出口

XB压板

出口

□方向过流二段

方法:

用软件控制字投入方向过流二段,方向过流一段,过流一段。

用软件控制字分别投入各时限。

在本侧各相分别加入冲击电流。

整定值ILF2=A

t11=ms

t12=ms

t13=ms

IaIbIc

IaIbIc

IaIbIc

加入0.95倍ILF2

加入1.05倍ILF2

加入1.50倍ILF2

t11=ms

t12=ms

t13=ms

投入

XB压板

出口

XB压板

出口

XB压板

出口

□过流一段

方法:

用软件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