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活动小组策划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6868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子活动小组策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亲子活动小组策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亲子活动小组策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子活动小组策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亲子活动小组策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亲子活动小组策划书.docx

《亲子活动小组策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子活动小组策划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亲子活动小组策划书.docx

亲子活动小组策划书

“家长自我角色”

成长小组

13社工2班第一小组

小组成员:

何紫慧:

2013114223苏小玲:

2013114225

王春亮:

2012084105陈铃钰:

2013114233

陈思远:

2013114215陈敏:

2013114208

符小金:

2013114202李焕玲:

2013114240

 

一、小组活动背景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中至关重要,它的独特功能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

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问题。

所谓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家长和孩子之间交换信息、资料、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和互相合作的过程。

亲子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亲子沟通是否顺利,是家庭教育成败最重要的因素。

为了了解岭南师范学院幼儿园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沟通情况,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以及个案访谈方式进行调研,得出以下情况:

1、家长工作时间与照料孩子的时间发生冲突,导致家长无暇对孩子进行照顾;

2、隔代教育普遍存在,祖辈过于溺爱孩子;

3、家长缺乏有关孩子各方面的安全意识;

4、家长不明确自身的教育方式;

5、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

我们特此开展以下家长自我角色成长的小组活动。

二、理论基础

1.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互动。

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中,符号互动理论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

如果家长与小孩的互动都是负面、消极的,他们就容易看不到自身的价值,使本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蒙上阴影。

符号互动理论促使我们引导家长通过正确使用语言以及行为表情等符号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2.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

婴儿期(0-1.5岁):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儿童期(1.5-3岁):

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学龄初期(3-5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青春期(12-18岁):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成年期(25-65岁):

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成熟期(65岁以上):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的心理社会演变,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相应的核心任务,当任务得到恰当的解决,就会获得较为完整的同一性。

核心任务处理的不成功或者是失败,则会出现个人同一性残缺、不连贯的状态,处理的成功与失败即为两个极点。

对于尚在上幼儿园的孩子而言,他们正处于学龄初期,此时的家长需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变化,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发展此时的核心任务。

3.萨提亚沟通模式

在本次小组活动中,我们主要侧重于萨提亚沟通模式里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一个人和他的经历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我们不快乐的根源可能是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期待。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让父母回顾自己的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从而反思自己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

4.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

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在小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家长了解到:

孩子的模仿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三、小组目标:

小组目标:

帮助家长自我角色的成长,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良性沟通,形成孩子成长的有效家庭支持网络。

小组目的:

1、帮助家长认识原生家庭对人的重要性,理性认识自身家庭现存的亲子关系;

2、提高家长对于孩子的安全意识防范;

3、协助家长了解孩子八大成长阶段的特点,并自我探索出合适自身亲子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

4、帮助家长在离开小组后能将小组的经验运用到平时自己的生活及教育过程中。

四、小组基本资料

1.小组名称:

家长自我角色成长小组

2.小组结构:

本小组是结构式、封闭式与自愿式并存的小组;

3.小组性质:

家长教育性成长小组;

4.会期次数:

5次

5.举办日期:

待定;

6.举办地点:

待定

7.服务对象:

湛师幼儿园家长

8.小组人数及组员构成:

服务对象12人;工作人员8人

五、宣传/招募组员的方式:

1、通过幼儿园校园的广播、海报、大屏幕宣传此次活动;

2、在幼儿园派发宣传单、粘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宣传

3、在Q群、微博、论坛上宣传招募组员;

4、借助幼儿园老师在家长会上宣传活动,用“滚雪球”的方式去招募组员;

5、组员自愿参加工作坊。

六、所需要资源:

1、人力资源:

现场工作人员8名:

工作人员+活动内容记录者+拍照工作人员

2、设施:

场地设施——社工实验室

音响、麦克风、投影仪等设备

3、物质资源:

卡纸、黑色签字笔和大头笔、活动纸张、便利贴、电脑

4、财政预算:

100元

七、工作员角色

1.协调者:

参加本次小组活动的组员相对比较陌生,因此工作员需要充当一个协调者的角色,进而了解组员,协助组员一起学习、探索亲子之间的教育方式等。

2.教育者:

工作员可以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向组员教授相关知识,并引导组员思考,使组员得到启发。

3.角色示范者:

工作员可以通过情景模拟、与组员一起玩游戏等方式,发展组员的意识与顿悟,激发他们的参与活动积极性。

4.治疗者:

工作员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回应和选择性解决组员在亲子关系方面的疑惑,向组员讲述有关知识和技巧,解决亲子间的问题。

工作者在小组中开展讨论,组员讲述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工作员和其他组员给予适合的建议。

八、会期简介

聚会次数

时间

目标

活动名称

主要内容

第一次

待定

1.使组员了解的小组的主要内容以及开展的意义;

2.解决组员可能对工作人员本身以及小组存在的疑惑;

3.使工作人员与组员建立初步认识关系。

4.提高家长对于孩子的安全意识防范;

 

 

破冰与安全同在

1.工作员进行自我介绍并说明工作坊的主要的内容及开展的意义;并解答组员的疑惑

2.工作员为组员派发一张白纸,详细讲解游戏规则。

要求组员画出我的家(限时10分钟),并进行作品展示和讨论分享,工作员总结

3.引导家长说出心中的忧虑;工作员提供相关建议并总结这一环节的内容及意义。

4.播放关于安全的视频《飞碟说》;

5.负责人总结本会期内容并交代与下次会期有关的家庭作业。

第二次

待定

1.帮助组员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品质,帮助组员更好地养育孩子。

2.让组员了解多元智能理论,了解自己孩子各项自能发展的情况,并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发掘孩子的潜能,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智能优势项

 

孩子的成长你知多少?

1、回顾和巩固上期内容,并引出本次活动主题

2、发放活动纸【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并邀请组员分享自己的答案。

3、工作与以ppt形式讲解孩子成长的八阶段特点

4、发放活动纸【哪种只能他在行】,让组员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测试

5、工作员讲述多智能理论,并引导成员分享感受和收获。

第三次

待定

通过让组员了解原生家庭,并认识到原生家庭对现在自己教育方式的影响,以及各种应对姿态

 

原生家庭与我

1、要求组员在工作员提供的表格上分别填写对同一件事情,以前自己父母的做法与现在自己作为父母的做法,以前自己作为孩子时的应对方式以及现在自己孩子的应对方式,并进行对比,从而引出原生家庭的概念

2、通过PPT讲解,使组员清楚原生家庭的概念和学习相关内容

3、通过观看《萨提亚家庭模式——家庭重塑工作坊与个案治疗实例》,加深组员对原生家庭影响的理解与印象

4、总结本次会期内容,预先告知组员下一次会期内容

第四次

待定

1.引导组员对亲子沟通的思考,并学习沟通黄金法则和赞美三部曲。

2.帮助组员自我探索出更合适的亲子沟通方式

 

谈情说爱讲道理

1、回顾和巩固上次会期的内容,并引出本期主题。

2、引导家长进行“瞎子”游戏,明白沟通的重要性。

3、播放关于亲子沟通的视频,并讲解亲子沟通黄金法则。

4、发放活动纸【你信息,我信息】,组员填写并进行情景模拟,引导组员练习亲子间沟通方式

5、工作员补充沟通技巧“赞美三部曲”,并布置家庭作业,

6、组员分享感受和收获,鼓励组员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第五次

待定

1、总结回顾前几期内容,巩固所学知识2、促进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及协作能力

提高家长与孩子的默契程度;进一步改善亲子关系

3、引导组员思考和正确看待自己在投入小组过程中收获如何。

并鼓励其运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

并表达对成员的期待和祝愿。

 

带上您的孩子,一起嗨

1、回顾上一期内容,并引出本期活动内容

2、开展影子游戏,并进行成果展,得出胜负组。

3、亲子进行你划我猜游戏,提高家长与孩子的默契。

4、通过ppt形式播放前四次会期的内容,重温小组过程。

5、工作员总结并表达对成员的期待和祝愿。

九、预期困难与解决方法

预期困难

解决方法

1.家长的参与时间有冲突,难以确定。

进行组前会谈,强调参加小组的规则、权力和义务等,并与组员做好约定。

2.工作员在面对家长提出问题时出现尴尬或是不懂得回答的情况

邀请专业课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并在开展小组之前接受指导老师的培训以及在开展的整个过程接受老师的督导。

3.场地的借用和物资的购买问题。

 

将整个小组开展所需的物资列成清单,提前准备好,并在每一次会期的前一天进行确认;在每次会期之前的一周向相关的场地负责人提交场地借用申请表,以及准备一个备用场所,以防场地审批失败。

4.工作员的时间与小组开展的时间冲突。

每次会期安排3~4个工作员负责,其中一人为主要负责人,其他为协助员,必要时,协助员可以暂代负责人的职务。

5.小组开展过程中的各种突发状况。

如家长的突然离席、受伤、争执等方面的问题。

工作员在开展小组前做好心理准备、知识储备等准备,在突发情况出现时,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秉持公平公正的理念处理情况,同时做好药物的准备以及急救技能的学习。

6.遇到节假日家长或者工作员不能同时出席小组活动。

提前一周向家长和工作员说明原因和具体情况,并另外约定一个时间和场地。

十、评估计划

1.在小组结束前,每位组员将完成一份小组效果度量表,以此得出小组的活动效果;

2.收集小组开展过程中组员的分享及意见;

3.收集小组观察员和其它组织者的记录和评估;

4.从出席率和组员参与程度进行分析;

5.透过与组员的倾谈来了解他们对小组的意见;

 

附录

附件一

第一次会期

主题:

破冰与安全同在

时间:

xxx

时间

活动名称

目的

内容

物资

负责人

备注

5分钟

 

小组介绍。

1.使组员

了解的小组的主要内容以及开展的意义;

2.解决组

员可能对工作人员本身以及小组存在的疑惑;

3.使工作人员与组员建立初步认识关系。

1.现场工作人

员及组员把写有各自名字的名片贴在身上,便于相互认识;

2.负责人进行

简单自我介绍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介绍;

3.说明工作坊

的主要的内容及开展的意义;

4.组员提出疑惑,负责人对此进行解答。

xx支签字笔(组员自带)、

卡纸、投影仪、麦克风

何紫慧

苏小玲

拍照:

XX

观察:

XX

现场协助人员:

XX

30分钟

 

画画我的家

1.达到破冰效果并通过画画了解家长对生活的观察力度

2.让家长了解家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3.通过组员间的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