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8615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综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文综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文综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文综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文综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综测试题.docx

《文综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综测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综测试题.docx

文综测试题

导读:

2010政法干警文化综合经济常识强化训练题(六)

1.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

”下列各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

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

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

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

④国债利息和购买彩票获得的奖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在公有制内部才能进行按劳分配,公有制内部也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B.按资金分配和按资本分配只是表述不同,实质是相同的

C.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要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D.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我国现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

C.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

D.党中央、国务院一心一意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4.下列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有( )。

①出租房屋所得的房租

②债券持有人获得的利息收入

③购买商业保险获得的赔付款

④股票分红

⑤以专利技术入股获得的分红

⑥外资企业里工人的工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

5.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正确理解是(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困

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没有公平

的效率只能导致贫富分化

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④既要实现“部分先富”,又要最终走向“共富”

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既是一对矛盾,又具有一致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B.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

C.它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D.它不是我国现有分配方式的全部,但也不是普通的一种方式,是在其中居主体地位

7.上海某药业有限公司与四位博士合办一家新的有限责任公司,原公司注册300万元拥有60%的股份,四位年轻博士以“无形资产”——知识拥有40%的股份,既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又实现了个人技术与国有资产的结合。

这四位博士取得的收入属于( )。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动要素所得

C.按生产要素所得

D.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8.下列能够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兼顾公平的选项是( )。

①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②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③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进东部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

“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 )。

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②按管理要素分配

③按技术要素分配

④按企业效益分配

⑤按生产要素分配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⑤

1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提出( )。

①是对以往分配制度改革认识的深化

②承认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③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进一步完善

④目的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4条规定: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分配制度的有( )。

A.尽量利用行业垄断或某些特殊政策为本单位职工谋取实际利益,改善职工生活

B.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

D.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支持力度,努力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12.“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这是说( )。

A.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

B.分配制度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D.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13.四川省人事厅下发文件,允许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保守本单位技术商业秘密、不侵犯本单位或从事相关研究课题的知识产权和经济权益的前提下,跨单位兼职,多职多薪。

从分配角度讲,这一做法( )。

A.将拉大收入差距,加剧贫富差别,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B.体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C.反映出国家对知识的重视,有利于科技人员发挥聪明才智

D.会导致有些技术人员一心谋取“灰色收入"而荒废了新技术的研发

14.我国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

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③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同步富裕

④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按劳分配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是( )。

①二者同属生产关系范畴,都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

②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可能性

③前者是后者在分配关系上的体现

④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7月起,普遍提高全国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

这项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 )。

①是国家在实施调整人民内部关系的职能

②体现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④有利于刺激消费和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7.近年来,在居民个人收入分配上,有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

为此,党和国家提出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两极分化,落实共同富裕原则。

下列政府行为中,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的是( )。

A.采取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的办法,缩小地区和城乡差别

B.对高收入行业的工资性收入进行控制

C.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D.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振兴科技教育

18.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相同的劳动,但获得的劳动报酬却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

这说明( )。

A.按劳分配只是一个抽象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的实行只有经过一个漫长过程才能实现劳动者收入均等地获取报酬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效益联系在一起的

19.马克思指出: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

对此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消费资料分配的性质

B.消费是分配的目的,分配是消费的动力

C.消费的具体形式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

D.消费资料分配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20.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

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A.29760元    17000元

B.49760元    20000元

C.48800元    20000元

D.44260元    3000元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D    6.C    7.D     8.B    9.D    10.D    

11.C    12.D    13.B    14.A    15.A    16.B    17.D    18.D    19.A    20.B

导读:

2010政法干警文化综合经济常识强化训练题(六)

1.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

”下列各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

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

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

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

④国债利息和购买彩票获得的奖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在公有制内部才能进行按劳分配,公有制内部也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B.按资金分配和按资本分配只是表述不同,实质是相同的

C.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要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D.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我国现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

C.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

D.党中央、国务院一心一意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4.下列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有( )。

①出租房屋所得的房租

②债券持有人获得的利息收入

③购买商业保险获得的赔付款

④股票分红

⑤以专利技术入股获得的分红

⑥外资企业里工人的工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

5.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正确理解是(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困

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没有公平

的效率只能导致贫富分化

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④既要实现“部分先富”,又要最终走向“共富”

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既是一对矛盾,又具有一致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B.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

C.它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D.它不是我国现有分配方式的全部,但也不是普通的一种方式,是在其中居主体地位

7.上海某药业有限公司与四位博士合办一家新的有限责任公司,原公司注册300万元拥有60%的股份,四位年轻博士以“无形资产”——知识拥有40%的股份,既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又实现了个人技术与国有资产的结合。

这四位博士取得的收入属于( )。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动要素所得

C.按生产要素所得

D.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8.下列能够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兼顾公平的选项是( )。

①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②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③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进东部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

“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 )。

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②按管理要素分配

③按技术要素分配

④按企业效益分配

⑤按生产要素分配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⑤

1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提出( )。

①是对以往分配制度改革认识的深化

②承认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③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进一步完善

④目的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4条规定: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分配制度的有( )。

A.尽量利用行业垄断或某些特殊政策为本单位职工谋取实际利益,改善职工生活

B.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

D.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支持力度,努力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12.“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这是说( )。

A.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

B.分配制度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D.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13.四川省人事厅下发文件,允许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保守本单位技术商业秘密、不侵犯本单位或从事相关研究课题的知识产权和经济权益的前提下,跨单位兼职,多职多薪。

从分配角度讲,这一做法( )。

A.将拉大收入差距,加剧贫富差别,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B.体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C.反映出国家对知识的重视,有利于科技人员发挥聪明才智

D.会导致有些技术人员一心谋取“灰色收入"而荒废了新技术的研发

14.我国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

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③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同步富裕

④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按劳分配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是( )。

①二者同属生产关系范畴,都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

②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可能性

③前者是后者在分配关系上的体现

④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7月起,普遍提高全国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

这项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 )。

①是国家在实施调整人民内部关系的职能

②体现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④有利于刺激消费和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7.近年来,在居民个人收入分配上,有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

为此,党和国家提出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两极分化,落实共同富裕原则。

下列政府行为中,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的是( )。

A.采取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的办法,缩小地区和城乡差别

B.对高收入行业的工资性收入进行控制

C.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D.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振兴科技教育

18.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相同的劳动,但获得的劳动报酬却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

这说明( )。

A.按劳分配只是一个抽象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的实行只有经过一个漫长过程才能实现劳动者收入均等地获取报酬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效益联系在一起的

19.马克思指出: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

对此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消费资料分配的性质

B.消费是分配的目的,分配是消费的动力

C.消费的具体形式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

D.消费资料分配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20.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

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A.29760元    17000元

B.49760元    20000元

C.48800元    20000元

D.44260元    3000元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D    6.C    7.D     8.B    9.D    10.D    

11.C    12.D    13.B    14.A    15.A    16.B    17.D    18.D    19.A    20.B

导读:

2010政法干警文化综合经济常识强化训练题(七)

1.下列对财政与税收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二者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③税收的强制性决定了财政的强制性

④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作用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国家税务部门加大了税收征管的力度,打击各种形式的偷税、骗税、抗税。

这并不是要增加税收,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这表明( )。

A.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B.税收具有固定性

C.税收具有无偿性

D.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一种新型税收,它区别于其他类型税收之处在于( )。

A.它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的特征

B.它不是靠国家强制力征收的

C.它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D.它已经成为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4.我国税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这意味着( )。

A.财政收入增加,国家职能将得到更好地发挥

B.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D.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主要运用直接控制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2002年3月份,国家税务总局在公布的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文件里说:

“在校学生因参加勤工俭学活动而取得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项目的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据此回答5~6题:

5.征收个人所得税( )。

①能够促进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②对增加财政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③对调节个人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6.顾客经常问销售商:

“能不能便宜点儿?

”有的销售商便说:

“如果不开发票,就可以便宜点儿。

”对这一现象,正确的态度是( )。

①可以答应店家的要求,因为发票是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于消费者来说意义不大

②即使得不到优惠,也一定索要发票

③发票可以不要,但一定要他开具证明,免得将来商品质量有了问题商家不认账

④索要发票本身就已间接地为国家的税收做出了贡献

⑤小小发票关系到国家税款能否足额入库

A.②④⑤

B.①③

C.④⑤

D.②⑤

从2001年10月25日 起,国家税务总局开展了“网送税法”宣传活动:

凡规定公开的税收法规信息都将在中国税务信息网上发布,让纳税人全面了解税收法律规定。

据此回答7~9题:

7.上述材料说明( )。

A.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

B.税收是对所有者的财产的无偿占有

C.税收体现了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原则

D.国家取得的税收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

8.“网送税法”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A.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的增长

B.公民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动

C.杜绝偷税、骗税、抗税行为的发生

D.培养公民的“纳税人"意识

9.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为纳税人( )。

①必须是自然人

②必须是法人

③未必就是负税人

④一定取得了应税收入

⑤一定发生了应税行为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10.下列不属于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的是( )。

A.个人承包、租赁经营企业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偶然所得

D.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经营所得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活中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纳税发生着联系

B.生活中每个公民都是实际的负税人

C.在实际生活中,有的纳税人并不就是负税人,有的负税人也不是纳税人

D.所谓逃税,就是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既可耻又违法

12.税收与罚、没款的相同点是:

①都是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

②都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

③都是无偿的,国家不需付出任何报偿

④都是稳定可靠的收入,具有固定性和很强的政策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某县办工厂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和国家税收,县政府决定重奖厂长35万元,并宣布此奖免缴个人所得税。

此举引起众多议论,你认为观点正确的是( )。

A.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不能县政府说了算

B.这是一种国家奖励、政府行为,可以免(个人所得)税;其他单位不能这样做

C.税收是交给国家的,县政府就是国家机关,免税和加重奖励再缴税殊途同归

D.县政府不能直接这样做,应委托税务机关宣布减免纳税

14.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通过这一政策,鼓励消费和投资,扩大内需;调节个人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解决低收入者的生活保障问题。

这说明( )。

A.我国税收通常具有固定性,但有时变动性很强

B.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的收入

C.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D.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5.“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

”这句话说的是( )。

①只要有税,就必然有国家机关,否则难以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征收

②国家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其自身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③国家职能的有效实施仰仗税收的及时缴纳

④政府是娘,税收是子,二者之间是前后相继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美国个人所得税占整个税收的66%,美国联邦各州、县税务局每年都对纳税人进行抽查,一旦查出偷税,哪怕数量很少,也会被罚得倾家荡产。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我国也应该年年做好对纳税人的抽查工作

B.整顿税收秩序必须强化税收执法,对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C.我国应该把税收征管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抓好

D.我们应该把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17.改革开放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了美国人发明的个人所得税;90年代实行新税制时又普遍推行了起源于法国的增值税,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在商品流转环节课税的流转税制度。

我国之所以引进个人所得税,是因为个人所得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