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考点01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8375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0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 考点01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01 考点01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01 考点01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01 考点01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01 考点01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 考点01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docx

《01 考点01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 考点01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 考点01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docx

01考点0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中国古代史必修一(政治——权)

考点0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考点扫描一]

建立:

禹建夏朝,启继承禹的王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国家机构。

中国进

夏朝

入奴隶社会.

统治

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至约公元前1600年。

中心:

今豫西、晋南。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灭亡:

桀王暴虐无道。

商汤讨桀灭夏。

商朝

时间:

从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稳定:

盘庚迁殷,从此稳定。

商朝由此又称殷朝。

灭亡:

纣暴,武王伐纣,战于牧野,商兵引导周军入商都,纣王自焚。

建立:

武王灭商后建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性质:

奴隶制土地国有土地制度。

井田制

内容:

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将其分赐诸侯臣下,让其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

重要

制度

并纳一定贡赋。

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

(熟牛皮氏曰: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央广得

之矣。

央广者,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也。

西周

作用:

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性质:

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内容

①周王将土地和人民授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后裔,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周初重要诸侯国:

齐、鲁、燕、卫、晋、宋。

作用:

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衰落:

公元前841年,爆发“国人暴动”赶走周厉王。

王室衰微,诸侯常不来朝贡,战争连年。

灭亡:

公元前771年,犬戎破镐京,杀幽王,灭西周。

第二年,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考点扫描二]

[问]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中的“封建”其含义是否等同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

 

答案 否。

此处“封建”是“封邦建国”之简称。

(西周)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均以“血亲——宗法”关系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

[问] 该观点反映古代宗法社会的何种显著特征?

 

答案 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左图右史]

左图

右史

1.西周分封诸侯的战略意图

探究 

(1)读图,指出西周分封了哪几类人为诸侯?

各举一例。

(2)从诸侯国的布局指出分封的战略目的。

答案 

(1)类型:

王族:

卫国、晋国;功臣:

齐国;先代贵族:

宋国。

(2)目的:

王族是分封的主体,占据战略要地,以实现拱卫王室,扩大疆域的目的。

2.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1)图示中康叔、召公、姜尚、微子启的身份体现了分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反映分封对象的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从图中同姓封国的地域分布看,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直观反映分封制“拱卫王室”的意图。

分封制的实际效能及深远影响

分封制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遗存

(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2)中国姓氏的起源、地名简称及诸多历史寓言、成语等都与西周封国、诸侯等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

宗法制的要点

(1)宗法制形成了颇具东方特色的以家族为中心、以明等级为目的的伦理文化观念。

(2)中国宗法制度的核心作用就是用宗统来维护君统,用族权来巩固皇权,用家法来补充国法,即将国家公权力全面私有化。

它是中国极权思想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3)宗法制因贵族制的瓦解而走向衰落,但其一直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家国同治”的政治理念,修族谱、建祠堂、敬祖宗、承父姓等社会习俗,家和事兴、“忠”“孝”伦理观念等。

[真题实战]

[考向一]夏、商、西周的政权更替

(熟牛皮氏曰:

风水轮流转,明年到哪家?

1.(2000·上海·2)公元前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

①周室衰微王命不行②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③列国内乱诸侯兼并④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000·春季高考·3)导致西周共和的直接原因是

A.王室衰微,诸侯反叛B.奴隶起义

C.国人暴动D.犬戎攻破镐京

3.(2001·上海·1)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商朝的是

A.周公东征B.盘庚迁殷C.国人暴动D.平王东迁

4.(2002·上海·2)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盘庚迁殷B.牧野之战C.周公东征D.共和行政

5.(2005·江苏·1)“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是以下哪个朝代的百姓诅咒统治者的话?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6.(2007·上海A·1)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徙的组织者是

A.商汤  B.武丁   C.盘庚   D.商纣

7.(2007·上海·28)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例如“革命”,最早界定为改朝换代,近代以来则多指政治体制变革。

下列选项对应上述概念内涵的是

A.汤武革命/“光荣革命”

B.“光荣革命”/工业革命

C.汤武革命/“文化大革命”

D.工业革命/“文化大革命”

[考向二]都城

(熟牛皮氏曰:

都城择良地而建,必不选鸡不拉屎鸟不生蛋者也。

故近年常考定都、迁都、开埠、自开埠,此得之也。

脑洞大开了否?

1.(2000·广东·1)下列关于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传说中的人物②建立了夏朝

③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④舜的儿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2005·广东·1)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它最初的都城是

A.阳城B.殷C.镐京D.牧野

3.(2008·北京文综·12)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在今天陕西省的境内B.都在关中地区

C.都在今天河南省的境内D.都在今天的黄河流域

4.(2010·上海单科·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考向三]公元年代与世纪的互换

(熟牛皮氏曰:

时间换算,幼稚之极。

以难题考落后之我辈,以易题考先进之省市,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若外人攻击我等之智力,当考之以我等之题,彼必汗颜者九,呕吐者八,余者既晕且倒。

1.(2009·福建文综·13)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

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

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

2.(2011·上海单科·2)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5世纪初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D.公元前6世纪末

3.(2015·上海单科·5)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

这一年处在

A.公元前2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D.公元前3世纪末

4.(2016·上海单科·4)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

这一年处在

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

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D.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

[考向四]鼎的深意

(熟牛皮氏曰:

或曰,鼎者,一个破碗,怎如此宝贝?

殊不知,古之鼎,乃国之重器也。

若今人得一鼎,还用干活否?

1.(1999·上海·2)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2.(2005·上海·3)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

3.(2009·江苏·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4.(2012·上海单科·2)《左传》曰: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

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

5.(2004·江苏·1)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

A.夏、商B.周、商

C.西周、春秋、战国D.夏、周、商

6.(2013·上海单科·3)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

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A.经济生产B.政治活动C.艺术审美D.日常交往

7.(2016·课标全国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8.(2016·课标全国Ⅰ,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9.(2016·上海单科·3)周公曰: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

ABCD

10.(2011·上海文综·8)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见下图)。

并制作了如下标签:

①商代兽面乳灯纹鼎

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

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

④战国曾侯乙编钟

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①②③④

A.②①④③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11.(2011·山东基能·22)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

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

(2017·江苏单科·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答案]B[解析]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比如“鼎”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西周实行分封,分封土地的同时把“鼎”业一同分封给诸侯,天子和诸侯享有的鼎数量是不同的,故B项正确。

青铜器比较稀缺,很少用于农具,故A项错误;食具不是权力的象征,故C项错误;货币是经济的象征,故D项错误。

(2017·海南单科·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答案]D[解析]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强调的等级秩序在礼仪上的体现,材料中明确可以看出诸侯僭越用了天子的礼仪,说明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因此AB项错误。

C项说法绝对化,材料只是冲击了天子的权威。

[考向五]理想信念耀华夏

(熟牛皮氏曰:

时下为官落马者,皆理想信念缺失也。

高考涉此,乃史鉴故也。

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熟牛皮氏曰:

嗟夫!

尧传舜,舜让禹,皆因其贤且能有德,公天下也。

或曰,未尝不是刀剑加颈不敢引颈受戮故也。

O(噢),mygod(买糕的),此小人心度君子腹也,毋乃不可乎?

如此,则有损圣人之德也,其心可诛。

画面太美,不忍视之。

夫治史者,犹欣赏美人,近见(现)面毛,远则生分,皆过犹不及也。

仲尼、梭伦、亚里士多德无不中庸之。

尧、舜莞尔:

哥,只是个传说。

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3.(2016·海南单科·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这种现象反映了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4.(2016·海南单科·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考向六]分封制

(熟牛皮氏曰:

分人口,封土地,建诸侯,是为封建。

三代是也。

诗曰: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若连子之手都不敢执,乃今人所谓封建者也,保守之意也。

战国至清,曰封建社会。

1.(2006·上海A·3)《荀子·儒效篇》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

2.(2008·上海A·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

3.(2008·江苏·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

4.(2010·新课标全国·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5.(2008·广东文基·2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

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

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

6.(2009·北京·12)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井田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7.(2009·广东·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8.(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9.(2011·上海单科·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

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A.国主B.领主C.盟主D.君主

10.(2013·上海单科·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11.(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12.(2013·山东文综·9)《周礼·考工记》载:

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

13.(2015·江苏单科·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

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14.(2013·浙江文综·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5.(2011·上海单科·3)根据所学的知识,下侧表格①②处分别填上

A.封建等级制:

城市的复兴

B.封建等级制;民族国家形成

C.城市的复兴:

君主专制

D.民族国家形成:

君主专制

16.(2015·上海单科·31)根据所学知识及下侧示意图,以下表述最准确的是

A.西欧封建制度与西周的封建制度本质相同

B.在西欧封建制度中一个人可能既是封君又是封臣

C.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经济单位

D.西欧封建制度体现了基于土地的领主与附庸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17.(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18.(2014·上海单科·32)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

“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

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

遂封叔虞于唐。

此则故事反映出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

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

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

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19.(2003·上海·2)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

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

“殷民”指

A.夏人后裔B.商代遗民C.周朝百姓D.少数民族

20.(2009·全国文综Ⅱ·12)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

“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B.邑名C.爵号D.官名

(2017·课标全国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

西周通过分封扩大了势力范围,并加强了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使周文化得到认同,故选A项。

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西周分封制还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B、C两项均错误。

贵族世袭特权于周朝分封前就已确立,故D项错误。

[考向七]宗法制

(熟牛皮氏曰:

我等姓前名后,西人名前姓后,谁是宗法?

宀一丁是宗,宀女为安。

丁续香火。

女主衣食住行,无不操心,方为安全。

1.(2008·广东单科·1)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2.(2009·天津文综·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3.(2009·宁夏辽宁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

4.(2010·广东文综·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5.(2012·浙江文综·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2013·海南单科·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7.(2013·广东文综·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8.(2013·安徽文综·37)(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

“……姑侄与母子孰亲?

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

”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

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

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

后乃使王出,曰:

“还尔太子!

——《新唐书·狄仁杰传》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

(6分)

 

(2017·浙江选考·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

……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

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

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文王,既右飨之。

我其夙夜,畏天之咸,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

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6分)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分)

 

[答案]

(1)机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

积极作用:

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4分)

(2)意义:

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功德。

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6分)

9.(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祖先牌位D.皇帝宝座

10.(2015·浙江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