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仓储物流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824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仓储物流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仓储物流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仓储物流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代仓储物流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代仓储物流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仓储物流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现代仓储物流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仓储物流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仓储物流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现代仓储物流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仓储物流是微观物流的一种,作为一种特别形式的内部物流,仓储物流的高效运作

机制越来越受到物流界的重视。

高效运作,科学管理的现代仓储不仅可以加快物资在企业中的流动速度,降低企业运作成本,还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文章在分析我国现阶段仓储物流企业现状的同时,探讨了传统仓储企业如何向现代化物流企业的转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的消费需求形式也已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

传统的仓储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简单的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服务已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

零库存(JIT)、联盟及物流供应理论的出现,使得仓库所扮演的战略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

现代仓储物流企业只有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根据市场的需要对物流重新进行整合,以周转速度快、综合多元化业务形态和较好的客户服务为物流目标,由静态的储存转为动态的储存,注重货物的流转率,尽可能周到地为用户提供包括货运、储存、包装、加工、配送等有形服务和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等无形服务,为社会提供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通过整合化管理、自动化管理、零库存管理等手段加快物品的周转,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物流,仓储物流,供给资源,对策研究

1.

引言

仓储是物流链中的重要一环,是物流运作的一个关键节点。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如果不能使仓储物流业实现社会化、现代化,那么这些地区要实现物流的社会化、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实施仓储物流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司的服务水平,减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实现整条物流链的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物流业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运用,仓储物流业也越来越受到物流界的关注。

本文从有关仓储物流业的含义、特征、功能、种类出发,分析了我国仓储物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并对我国物流企业及政府部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

仓储物流业的含义及其特征

2.1仓储物流的含义

仓储物流是微观物流的一种,指的是物资从进入仓库到被重新发出这一段的运动过程。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内部物流,仓储物流的高效运作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物流界的重视。

它的组成要素主要有物流设施、物流设备、物流业务人员、仓储物流信息、仓储物流环境等。

2.2仓储物流的特征

仓储物流,是指物资从入库、检验、码放、储存直到出库的物流过程。

由于仓储物流在整个物流链中所处的地位和其本身所具有的若干特点,使仓储物流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

2.2.1承上启下,中转蓄势

物流是一个物资从生产、包装、运输、储存、分发直到抵达最终用户被消耗的全过程。

仓储作为一个物流中间环节,起于收、终于发,其前端和末端都与运输过程动态衔接,作为与运输并列的物流大支柱环节,其承上启下,居中调整的特色更为突出。

2.2.2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从大体来看,物资入库后的大部分时间处于静态储存状态,但并不能说仓储物流是一个完全静态的过程。

物资不时经历着翻、到垛、抽查检验,加工维护等动态环节,因此仓储物流实际上是一个动静结合的过程。

2.2.3业务多样,流程复杂

在进入仓储物流系统后,物资要经过收、检、储、倒、发等若干作业流程。

其间要经过单据处理、装卸运输、码垛毡垫、保管维护、包装加工等等一系列业务程序的流转,管理手段的复杂,这也是仓储物流区别于其他物流环节的一个重要特点。

2.3仓储物流的主要功能

仓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完好地保证货物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为将货物配送给用户,在物流中心进行必要的加工活动而进行的保存。

具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2.3.1商品储存

改变商品的时间是物流价值功能的一部分,商品储存是物流中心作业的一个环节。

商品在储存过程中要保证商品的质量、数量、特性不发生变化。

2.3.2装卸搬运

为了衔接储存和运输等物流作业,需要将商品从运输工具上卸下来,或者发货地装上去,有时还需要进行短距离的搬运作业,分为装卸和搬运两种活动。

装卸与搬运是仓储作业中不可缺少的运作环节,在自动化条件好的物流中心,搬运作业的大部分可以用机械代替,但人工搬运作业不可没有,这多数是因为物流中心的流转和增值运作功能使得作业过程比较复杂。

2.3.3包装加工

商品包装按照所起的作用和功能不同,可以分成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销售包装。

二是物流包装。

在物流中心,也可以对商品进行加工,此时的加工实际上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的继续。

由于要实现本土化,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有些商品需要再进行适当的加工。

比如,贴标签,加条码,将商品进行分割,裁剪、喷漆、染色、调制等。

由于延迟生产技术的应用,企业将生产过程的部分工序留给了物流环节来完成,如配色、配料等。

还有对生鲜食品进行洗净、剪切、挑选、分级、称量、包装、贴码等。

这些作业活动推迟到仓储物流活动中来完成的目的是为了使商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加工效率。

大部分的流通加工都是劳动密集型作业方式,虽然效率较低,但对销售而言却变得越来越重要。

2.3.4拣选作业

物流中心是靠组合商品的相同功能,实行分散功能的同一化来实现价值的,所以每张客户订单中都包含多项商品,将这些不同种类数量的商品从存货区域集中在一起,即拣货作业。

所以,拣货是指按订单或出库但的要求,从储存场所拣出商品,并放在指定位置的物流作业活动。

2.3.5商品验收

商品验收主要是对商品数量、质量和包装的验收,即检查入库商品数量是否与订单资料或者其他凭证相符,规格、牌号等有无差错,商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物流包装能否符合要求。

验收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准确地验收商品的数量、质量和包装。

商品验收的标准和依据一般根据客户对商品的要求进行。

商品验收的方法包括一般物理性检验、外观检验、包装完整性检验。

化学性指标的检验一般在专业的检验地点进行。

3.仓储物流业的类型

根据使用目的,仓储物流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3.1配送中心(流通中心)型仓储物流

3.1.1涵义

配送中心型仓储物流,具有发货,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其位置处于物流的下游;一般储存物品的品种较多、存储周期短。

为使零售店或最终客户不设库或少设库以及不设车队,应具有强大的多客户、多品种、多频次、少量的拣选和配送功能。

因为多客户、多品种才能实现保管、运输作业的规模化、共同化,节约费用。

配送中心一般采用“门到门”的汽车运输,其作业范围较小(200---300公里),为本地区的最终客户服务。

有时,配送中心还有流通加工业务,如钢材的定制加工,食品由大的运输包装改为小的零售包装,饲料由单一饲料改为复合饲料等服务的延伸和增值。

如:

闻名全球的沃尔玛配送中心,利用GPS在全球范围内组织配送;建于1982年美国加州食品配送中心是全美第二大批发配送中心,经营的商品均为食品,有43000多个品种;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于2000年8月建成了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我国连锁业第一座现代化配送中心。

深圳市的华润万佳配送中心,日均商品处理能力达20万箱;辐射范围广,配送半径为300公里。

3.1.2应具备的条件

必须依赖现代情报信息的作用,其配送在规模、水平、效益、速度、质量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

在“分货”、“配货”、“配装”等项活动中,都大量采用各种传输设备及识码、拣选等机电装备,使流通工作的一部分工厂化。

配送是技术进步的一种产物,也是大生产、专业化分工在流通领域的反映。

3.2存储中心型仓储物流

3.2.1涵义

存储中心型仓储,以存储为主的仓库,即对物品(商品、货物、零部件等)的保存和管理。

物流系统现代化仓储功能的设置,以生产支持仓库的形式,为有关企业提供稳定的零部件和材料供给,将企业独自承担的安全储备逐步转为社会承担的公共储备,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企业逐步形成零库存的生产物资管理模式。

如:

武汉市银丰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以存储为主的仓储物流企业,现已引进了百威、科龙、小天鹅、新科安达等大企业入租;星太平创仓储物流有限公司(由新加坡太平船务有限公司创建)采用管理新模式,客户可通过该公司公布的网站随时查阅所托运货物的数量、种类,放置在那个仓库,储存的位置以及货物发往世界上那个国家和地区,发货的数量、船只装载等所以信息,了解整个货物托运及运输的全过程。

3.2.2应具备的条件

应该有避雷网带覆盖整个库区,各种消防器材应科学合理的安放在库区;监控系统和红外线防盗系统,实时监控库内货物收发货作业及存储状况;控温、防湿、防蛀、防霉变等技术应该适应各类物品的特性需要。

3.3物流中心型仓储物流

3.3.1涵义

物流中心型仓储,具有存储、发货、配送、流通加工功能的仓库,是指在流通阶段对商品进行简单加工、组装、再包装等作业活动。

物流中心,其位置处于物流的上、中游,是制造厂仓库与配送中心的中间环节。

一般为大型制造厂的成品库,或距离制造厂仓库与配送中心较远,为使运输经济性,采用大容量汽车或铁路运输和少批量的出入库方式。

如:

青岛海尔在天津建立的仓库,海尔的产品通过这个物流中心型的仓储送往各地的配送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存储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都是自营或代客户保管和运输物品的场所,所谓的多客户、多品种、多频次、少量的拣选和配送或少批次、大容量的铁路航海运输,也是相对而言的。

有时三者也是复合在一起,仅仅是比例不同。

3.3.2应具备的条件

一般投资较大,对原有的仓库进行改造的话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对地理位置的挑选比较严格,应处于交通便利、发散能力较强的地方;仓储的空间较大,流通性较好。

4.我国仓储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4.1仓储物流服务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

与燃料、钢铁、水泥、粮食等大宗仓储物流相对应,随着工业化进程和服务业的多样化,仓储物流配送业出现了“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新需求,而在这一方面的仓储物流服务则普遍存在着“小、散、弱”的现象。

如武汉神龙汽车公司这类的大型生产企业苦于找不到能承担现代仓储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公司,不得已自储、自运、自销。

4.2仓储物流的供给资源与需求资源不配套

就我国现状而言,供给方面的资源丰富,如交通、仓储资源,但供给资源的组织程度低,缺乏专业化的仓储物流企业。

而需求方面的资源相对短缺,一些产业和企业的仓储物流需求往往通过内部物流组织予以满足,即“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和“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形态。

如钢铁企业和制造企业。

就现代经济而言,我国经济存量的仓储物流需求处于传统结构分割之中,处于一种不确定的转化状态。

4.3缺乏信息要素和金融要素的支撑

我国企业发展仓储物流业,尚缺乏基本的信息要素支撑和金融支撑。

其中,信息业的支撑需要政府在公共信息网络方面的基础投资和企业电子商务的成熟[4]。

而金融业支撑方面,我国尚未形成资本市场。

4.4仓储业社会化程度低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仓储业形成部门分割、地区分割、自备仓库自己用,互相封闭,不能互通有无,不能发挥社会的整体功能,从而导致仓库建设重复[5]。

仓库利用率低、管理落后、设备陈旧、资金分散等局面。

4.5专业人才缺乏

据调查企业反映,专业技术人才短缺,职工业务素质与现代物流业不匹配,影响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5.发展我国仓储物流业的对策

5.1对仓储物流企业来说,应把握好六点

5.1.1改善仓储的管理功能,实现管理创新

传统仓储业对仓库的考核简单地定在库区利用率、出入库差错率、商品的完好率上。

随着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指标已不再是衡量仓储物流企业优劣的标准,而需要制定新的仓储管理指标。

新标准要适应市场的变化,适应少批量、多品种、周转快的商品及技术参数的要求,应注意改进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特别是再管理上体现出更深层次的服务,减少人为性、随意性,为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仓储平台。

5.1.2注重仓储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实现操作流程创新

随着电子商务、连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