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8232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x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x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

作者:

陈全家,付永平,赵宇超,王晓阳,卢睫

来源:

《文物春秋》2013年第4期

陈全家1

付永平2赵宇超1王晓阳1

悦1

(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2.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2)

【关键词】沈阳;法库县;五里山地点;旧石器;发现与研究

【摘

要】2011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对沈阳市的康平和法库两县进行了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

在法库县秀水镇五里山地点发现石器71件,为其中一处石器较为丰富、地域特征鲜明、具有代表性的地点。

本文对发现的石器进行了全面的类型学研究,通过详细的数据测量与定量标准的引入,结合动态类型学的理念,对该地点各类石器由选料到剥片、加工直至废弃的动态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五里山地点的石器工业类型进行明确的判定。

多年来,沈阳市虽已有多处晚更新世石器时期的动物化石出土,但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和石器地点却一直未有发现。

2011年4月6日至4月20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成立旧石器考古调查队,对沈阳市的康平和法库两县进行了为期15天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希望可以发现一些旧石器地点,填补沈阳市旧石器时代的缺环,进而为我们深入了解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充实资料。

本次调查在秀水河和辽河的II、III级阶地上,共发现旧石器地点14处,石器1029件(极少部分出在地层内),其中包括石片、石核、一类工具(石锤、石砧)、二三类工具(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等);可以分为大石片石器、小石片石器和细石叶三个工业类型;年代跨度为距今3万多年至1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

五里山地点为其中一处石器较为丰富、地域特征鲜明、具有代表性的地点。

在该地点发现石器71件,大多采自地表耕土层,部分出自地层。

本文仅对发现的石器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地理位置、地貌地层与气候

(一)地理位置

五里山地点位于辽宁省法库县秀水镇五里山村,海拔84米。

地理位置为北纬42°22′32.4″,东经122°59′14.0″,面积约1000平方米。

西距獾子洞水库250米,东南距前五里山村900米,东北距五里山村160米(图一)。

(二)地貌与地层

1.地貌

法库县位于辽宁省北部,地处辽河中游左岸,地势北高南低,丘陵平原起伏交错。

西部和西北部山区属医巫吕山支脉,山丘在400米以下,辽河及其支流秀水河、拉马河贯穿全境,在东、南、西及中部形成较大面积的冲积平原。

地点所属的秀水河子镇位于法库县县境西部,秀水河西岸,距县府35公里。

秀水河位于地点东4.8公里,由北向南流过,有发育的I级冲积阶地,底宽达100米;Ⅱ级堆积阶地宽50米;III级阶地为侵蚀阶地(图二)。

2.地层

地点所在的III级阶地为侵蚀阶地,基岩为流纹岩,石器大多分布在黄色或灰黄色的耕土层上,无文化层。

(三)气候

该地点处于温带亚温润区,气候温和,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6.7℃。

一月平均气温为-13℃,最低气温-31℃;七月平均气温22.7℃,最高气温35.9℃。

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全年无霜期在155天左右。

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合古人类在此栖息。

二、石器的分类与描述

本次调查共采集到石器71件。

原料有石英岩、流纹岩、安山岩、角岩、玛瑙、凝灰岩、硅质岩、硅质灰岩、板岩、蛋白石、碧玉、燧石等。

以玛瑙最多,占石制品总量的35.2%;硅质灰岩次之,占29.6%;燧石和角岩再次,各占11.3%和7%;凝灰岩占4.2%,石英岩和板岩各占2.8%;硅质岩、碧玉、安山岩、蛋白石、流纹岩最少,各占1.4%(图三)。

其中以玛瑙、硅质灰岩、燧石和流纹岩、安山岩为原料的石器表面风化程度最轻,以石英岩和凝灰岩为原料的石器表面风化较严重。

石器包括石核、工具、石片和断块四大类。

下面对石器进行分类描述。

(一)石核9件。

可分为锤击石核、砸击石核和细石核。

1.锤击石核

6件。

分为单台面石核、双台面石核和多台面石核。

(1)单台面石核

2件。

长26.8~35.4毫米,平均长31.1毫米;宽23.2~25.2毫米,平均宽24.2毫米;厚13.9~14.7毫米,平均厚14.3毫米;重7.8~9克,平均重8.4克。

原料均为硅质灰岩。

打制台面1件,有疤台面1件。

台面角69°~89°。

均为同向剥片。

标本11FWW∶49,长35.4毫米,宽25.2毫米,厚13.9毫米,重7.8克。

有1个台面,1个剥片面。

台面为打制台面,台面角89°。

有1个明确的剥片疤,剥片疤长15.6毫米,宽11.8毫米。

以断块为毛坯,对断块的横断面进行了加工利用作台面,采用锤击法剥片。

此断块劈裂面较为平坦,故剥片面位于断块劈裂面上。

由于台面狭窄,加之石核本身弧度较大,剥片活动在进行了一次以后就停止了,石核本身利用率虽不高,但是对断块的利用本身就是一种高利用率的体现(图四,4)。

(2)双台面石核

2件。

长28.7~33.2毫米,平均长30.9毫米;宽24.2~37.6毫米,平均宽30.9毫米;厚16~17.4毫米,平均厚16.7毫米;重16.7~20.2克,平均重18.5克。

原料分别为燧石和玛瑙。

台面角80°~118°。

对向剥片1件,转向剥片1件。

标本11FWW:

1,长28.7毫米,宽37.6毫米,厚15.9毫米,重20.2克。

原料为燧石。

A台面为打制台面,台面角90°。

有2个明确的剥片疤,最大剥片疤长23.15毫米,宽9.71毫米。

A台面在剥下两片石片后,加工者第三次和第四次尝试同样方法剥片,均因石核内存在节理而阻断,该台面已不能继续剥片,于是转向B台面进行剥片。

B台面位于A台面的垂直方向右侧,自然台面,台面角80°。

有2个剥片疤,最大剥片疤长13.84毫米,宽8.99毫米。

剥片疤尾端为阶梯状,推测是因为遇到石核中间隆起并且用力不够造成的中断。

剥片方式为转向剥片。

此石核虽有2个台面,4个明确剥片疤,但是剥片疤均较小,占石核表面的25%,由此可见石核的利用率并不高。

这可能是因为石核的原料硬度和韧性均较大,且存在节理与较多结晶体,不利于剥片(图四,5)。

标本11FWW∶63,长33.2毫米,宽24.2毫米,厚17.4毫米,重16.7克。

原料为玛瑙。

A台面为自然台面,台面角118°。

有1个明确的剥片疤,剥片疤长29.4毫米,宽19.2毫米。

A台面的台面角较大,且劈裂面上有节理,已不能继续剥片。

B台面位于A台面的正对面,利用了石核天然的断裂面,台面角92°。

有2个剥片疤,完整剥片疤位于上部,长15.4毫米,宽7.7毫米。

靠下位置的剥片疤由于石核存在节理导致剥片中断,边缘呈阶梯状。

剥片方式为对向剥片。

此石核虽质地较好,但由于内部存在节理,影响了石核的利用率(图四,6)。

(3)多台面石核

2件。

长35.6~70.1毫米,平均长54.4毫米;宽26.7~54.7毫米,平均宽40.7毫米;厚25.1~43.9毫米,平均厚34.5毫米;重23.2~105.7克,平均重64.5克。

原料为硅质灰岩和玛瑙。

剥片方式均为交互剥片。

标本11FWW∶70,长70.1毫米,宽54.7毫米,厚43.9毫米,重105.7克。

原料为玛瑙。

有3个台面。

A台面在剥片过程中部分已被打掉,有1个剥片面。

有9个明显的剥片疤,最大的疤长22.8毫米,宽15.8毫米。

B台面为打制台面,有1个剥片面,剥片疤较小,尾端呈阶梯状,主要由于该侧石核多节理与褶皱,不利于剥片。

C台面为有疤台面,产生2个剥片面,分别位于A和B台面上。

A台面上有1个剥片疤,长30.5毫米,宽19.9毫米,尾端完整。

B台面上有1个明确的剥片疤,长18.2毫米,宽15毫米。

A和B台面顶部有3个小的石片疤,由于石核在废弃后表面被一层化合物所覆盖,而这3个疤却暴露出石核内原貌,因此是新近磕碰所致。

该石核共有3个台面,4个剥片面,自然砾石面仅占石核表面20%左右,可见此石核使用率相当高(图四,7)。

2.砸击石核

1件。

标本11FWW∶34,长18.6毫米,宽13.1毫米,厚12.6毫米,重2.7克。

原料为蛋白石,石质细腻。

台面上下相对,顶部为线状台面(即A台面),底部为有疤台面(B台面),共有4个剥片面。

其中A台面有3个剥片面:

AⅠ剥片面有5个剥片疤,最大剥片疤长9.9毫米,宽5.3毫米;AⅡ剥片面有1个剥片疤,长8.8毫米,宽2.3毫米;AⅢ剥片面有2个剥片疤,最大剥片疤长14.6毫米,宽4.1毫米。

B台面有1个剥片面,3个剥片疤,最大剥片疤长5.1毫米,宽4.9毫米(图四,8)。

3.细石核

2件。

长19.8~23.3毫米,平均长21.6毫米;宽14.3~26.4毫米,平均宽20.4毫米;厚9.2~9.3毫米,平均厚9.25毫米;重2.9~4.2克,平均重3.6克。

原料分别为玛瑙和燧石。

标本11FWW∶30,长19.8毫米,宽26.4毫米,厚9.2毫米,重4.2克。

原料为燧石。

该石核形态具有以下特征:

①核体扁薄,进行了修理,看上去类似于刮削器;②台面狭长,经过预制和修理;③底缘呈船底形;④剥片面位于核身左侧较宽的一端,呈棱锥面;⑤有一条连接台面的前端和剥片面底端的刃状缘。

上述特征完全符合国际上对于楔形石核的定义,可以判定该石核为典型的楔形石核(图四,9)。

虎头梁遗址中发现的种类繁多的石器中,它的楔形细石核特点十分鲜明,学界多以此为标准对华北地区晚更新世细石器工业进行类型划分,进而与周边地区的细石器工业进行比较,因而有关楔形石核的研究成果较丰富。

依据朱之勇、高星对虎头梁楔形细石核的类型学研究,本地点发现的这件楔形细石核与虎头梁I型细石核相似。

此类细石核的最大特征是将台面修成刃状;毛坯主要采取单面修整,多数情况下核体一侧较平坦,另一侧较圆凸,其横断面近似D型;前缘、后缘往往形成尖刃[1]。

标本11FWW∶30的台面修整方向为横向,A侧面进行了细致修整,共有石片疤十多个;另一侧较多地保留了砾石面,因此较为突出。

与虎头梁单面修整不同的是,砾石面下部的石片疤尾端呈阶梯状,表明曾经尝试过剥去石皮,但没有成功。

标本左侧的前缘连接了台面与底端,有的学者也将其比作船的“龙骨脊”。

右侧的后缘则是一条人字形脊。

该石核仍有继续进行剥片的可能,但却保留了下来。

可以看到标本的剥片面上存在两处断坎(A位置),由此可知在剥片的过程中,由于石料中存在瑕疵或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剥片面上出现断坎,从而影响到下一步剥片的顺利进行,是造成该石核被提前淘汰的主要原因。

根据以上描述,可见五里山地点的石核特征:

从石核的原料来看,石料尺寸较小,平均长32.4毫米,平均重19.5克。

根据石料的形状使用了不同的剥片方法,块状、扁平状或不规则状的石料用锤击法剥片,而规则的长方体石料运用砸击法剥片。

从台面来看,自然台面和人工台面数目相当,人工台面以打制台面为主。

已经出现了虎头梁楔形细石核加工技法,对台面进行预制并在剥片过程中不断修理,虽然仅有一件,但可能是由于适合此类技法的石料不足所致,已经可以证明该地点石器制造技术的先进程度较高。

自然台面则多利用了毛坯的一些天然节理面,表明其对于石核选择的灵活机动。

(二)石片10件。

包括完整石片、断片和细石叶。

1.完整石片

5件。

长8.8~29.6毫米,平均长18.9毫米;宽10.7~44.1毫米,平均宽19.2毫米;厚2.2~13.8毫米,平均厚4.9毫米;重0.3~13.1克,平均重3.1克。

硅质灰岩2件,玛瑙、角岩和流纹岩各1件。

线状台面和有疤台面各2件,自然台面1件。

石片角12°~92°,平均61.2°。

石片背面均为石片疤的有3件,均为自然面的有2件。

背面石片疤数量多的达9个。

背面石片疤与石片剥片同向的2件,复向有1件。

根据台面与背面的性质可以分为4种类型:

I型:

自然台面,背面为自然面

1件。

标本11FWW∶62,长29.6毫米,宽44.1毫米,厚13.8毫米,重13.1克。

原料为流纹岩,形状不规则。

台面长30.8毫米,宽12.7毫米,石片角70°。

劈裂面半锥体凸出,同心波不明显,放射线较清晰。

底缘略有卷起,局部不完整,可能是后期使用过程中导致。

II型:

线状台面,背面为自然面

1件。

标本11FWW∶26,长8.8毫米,宽14.02毫米,厚2毫米,重0.3克。

原料为角岩,形状近似长方形。

台面长10.3毫米,石片角85°。

劈裂面半锥体凸,打击点集中,无同心波,放射线较清晰。

侧缘锋利,底缘折断。

III型:

线状台面,背面为石片疤

1件。

标本11FWW∶45,长13.7毫米,宽10.7毫米,厚2.2毫米,重0.3克。

原料为玛瑙,形状为三角形。

台面长3.1毫米,石片角12°。

劈裂面半锥体浅平,有同心波,无放射线。

背面有1个剥片疤,剥片方向为同向剥片。

边缘锋利,尾端有与同心波平行的浅凹槽。

IV型:

有疤台面,背面为石片疤

2件。

标本11FWW∶23,长19.3毫米,宽15.2毫米,厚3.3毫米,重0.62克。

原料为硅质灰岩,形状不规则。

台面有两块明显的石片疤,台面长6.7毫米,宽3.1毫米,石片角112°。

劈裂面半锥体凸,无同心波,无放射线。

背面有9个明确的石片疤,剥片方向为复向剥片。

边缘锋利,A侧缘有疤和折断(图四,1)。

由以上分析,完整石片中线状台面占40%,而线状台面绝大多数是以自然面为台面,直接剥片形成的。

这样的台面和背面并无明显的分界,台面为一条线。

有疤台面同样占40%,这可能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在进行剥片之前先行去除石皮,或者为了得到适合剥片的台面角。

自然台面占20%,由石片的形态可以看出其原来所属的石料毛坯亦不利于剥片,又因为其背面为原生面,该石片可能是在对石核进行修整过程中较早阶段剥下的,并且随意性较大。

该地点古人在对石核进行剥片时,首先以自然表面为台面,产生的石片作为二类工具直接使用,或者成为三类工具的毛坯;也可以先行去除石皮或整形,在此过程中会产生碎屑,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石片,然后再以剥片疤作为台面继续剥片,产生较好的石片。

其间可能使用了同向、复向等剥片方法,从而尽可能多地获得石片,提高石核的使用率。

2.断片

4件。

均为中部断片。

长15.5~23.8毫米,平均长19.5毫米;宽9.9~17.9毫米,平均宽13.3毫米;厚1.1~8.5毫米,平均厚5毫米;重0.2~3.1克,平均重1.5克。

原料包括3件玛瑙和1件硅质灰岩。

标本11FWW∶740,长15.5毫米,宽9.9毫米,厚1.1毫米,重0.2克。

原料为玛瑙。

劈裂面同心波明显,无放射线。

背面为3个石片疤,剥片方向为同向剥片。

石片疤呈较为规整的长条状,该石片可能是从一个细石核上剥下来的,但其并不是典型的细石叶,两侧缘不平行,形状不规则,侧缘锋利且完整,因此排除了石片原属于细石叶后被破坏的可能。

其形成原因可能与细石叶剥制制法掌握不熟练有关,因为背面的剥片疤有些歪斜,即之前的剥片已出现了错误从而导致石核继续顺畅剥离石叶的失败(图四,2)。

3.细石叶

1件。

标本11FWW∶40,为中部断片。

长9.3毫米,宽7.2毫米,厚1.7毫米,重0.1克。

原料为板岩。

台面和半锥体已被破坏,劈裂面平坦。

背面共有三条平行的脊线,构成四个剥片疤。

两侧缘平齐,且锋利,均有微小的凹缺,可能是在使用过程中导致,也可能是在废弃以后的搬运堆积过程中造成的破坏。

在石叶的底端可以看到,靠近石叶背面的部分要比靠近劈裂面一侧有少量凸出,故可以确定导致石叶下部折断力的方向是由劈裂面向背面(图四,3)。

(三)断块

21件。

长13.8~64.8毫米,平均长29.2毫米;宽12.4~102.2毫米,平均宽25.6毫米;厚4.6~44.2毫米,平均厚14.8毫米;重1.4~191.1克,平均重18.4克。

原料以玛瑙和硅质灰岩为主,其次是燧石和角岩。

形状大小不一,且不规则,多为剥片时崩裂所致。

(四)工具

31件。

包括二类工具(使用石片)和三类工具。

1.二类工具20件。

包括刮削器和尖刃器两大类。

(1)刮削器

10件。

可分为单刃和双刃。

①单刃

8件。

可分为直刃和凸刃。

直刃

6件。

长23.9~47.6毫米,平均长32.6毫米;宽28.3~48.3毫米,平均宽34.2毫米;厚9.5~23毫米,平均厚15.5毫米;重6.6~24.9克,平均重14.8克。

原料以硅质灰岩为主,共3件;石英岩、凝灰岩、玛瑙各1件。

刃缘长17.3~41.2毫米,平均长27.7毫米;刃角35°~68.5°,平均为50.3°。

标本11FWW∶54,长29.8毫米,宽28.3毫米,厚9.5毫米,重22.9克。

原料为凝灰岩。

形状近似梯形。

打制台面。

劈裂面半锥体凸,有锥疤。

背面全部为石片疤,剥片方向为转向剥片。

A处直刃为直接使用石片锋利的边缘,刃长22.9毫米,刃角35°。

刃缘分布两处较小崩疤,下部有较大凹缺,由于石质较硬,推测是曾经加工过硬质物体(图五,1)。

标本11FWW∶65,长47.6毫米,宽30.7毫米,厚16.7毫米,重16.7克。

原料为硅质灰岩。

形状近似长方形。

打制台面。

劈裂面半锥体凸,有同心波,无放射线,有锥疤。

背面既有石片疤,也有自然面,至少有9处明确的剥片疤,剥片方向为同向剥片,约占背面的90%;背面其余部分为自然面,多褶皱和节理,无法剥片。

直接使用了石片右侧锋利的边缘,A处直刃长32.7毫米,刃角48°。

刃缘分布有较为连续的细小崩疤,使边缘呈锯齿形。

左侧缘亦有多处疤痕,可能是由于边缘较锋利,不利于拿捏,故进行了简单的修整,将边缘变钝(图五,5)。

凸刃

2件。

长26.3~80.8毫米,平均长53.5毫米;宽16.5~37.4毫米,平均宽26.9毫米;厚7.8~27.5毫米,平均厚17.7毫米;重3.2~73.4克,平均重38.3克。

原料分别为燧石和角岩。

刃缘长22.3~80.6毫米,平均长51.5毫米;刃角26°~52°,平均为39°。

标本11FWW∶67,长80.8毫米,宽37.4毫米,厚27.5毫米,重73.4克。

原料为角岩。

形状近似椭圆形。

自然台面。

劈裂面半锥体浅平,有同心波,放射线较清晰。

背面既有石片疤,也有自然面,石片疤占背面面积的20%左右,剥片方向为同向剥片。

A处凸刃为直接利用石片锋利的边缘,刃长80.6毫米,刃角52°。

刃缘上部分布零星崩疤,而大部分则保存完整,推测可能是由于上部较为薄锐,于是在使用过程中该部位被频繁地利用,加之用力过猛所致。

由剖面可以看出该器物背面较突起,因此背面的石片疤很可能是为了便于抓握工具而对其进行修形产生的,当然也不能排除石片疤先于该器物的可能(图五,4)。

②双刃

2件。

均为双直刃刮削器。

标本11FWW∶6,长38.9毫米,宽27.3毫米,厚9.2毫米,重5.9克。

原料为凝灰岩。

形状不规则。

打制台面。

劈裂面平坦,无同心波,无放射线。

背面为石片疤,石片剥片方向为复向。

利用石片锋利的自然边缘直接使用。

A刃长24.5毫米,刃角36°;B刃长14.8毫米,刃角28°(图五,3)。

标本11FWW∶4,残长30.7毫米,宽34.4毫米,厚8.7毫米,重7.3克。

原料为石英岩。

形状近似三角形。

有疤台面。

劈裂面平坦,半锥体微凸,无同心波,放射线清晰。

背面既有石片疤,也有自然面,石片剥片方向为同向。

利用石片两侧锋利且基本平行的自然边缘直接使用。

石片下部断裂,尾部靠近背面一侧比劈裂面一侧保留更多,故促使其断裂的力是由劈裂面向背面发生作用。

该石器厚度为8.7毫米,石质较硬,无节理,一般不易断裂,推测折断可能是有意为之。

可能是因为该部分属于石器上部,进入到直刃的部分并不多,并且有隆起的背面和劈裂面,打掉以后可以获得一个两边平直、两面较为平坦、形制规整的石器,有利于装柄使用。

(2)尖刃器10件。

可分为凸直刃2件、凹直刃2件、双直刃3件、双凸刃2件、双凹刃1件。

长13.4~32.6毫米,平均长22.4毫米;宽12.6~36.7毫米,平均宽19.5毫米;厚2.9~18.6毫米,平均厚7.9毫米;重0.9~17.6克,平均重3.9克。

原料以硅质灰岩为主,共5件;玛瑙次之,共3件;硅质岩和碧玉各1件。

刃角52°~99°。

尖刃器形制多样,侧面反映了对于石料较高程度的利用。

凸直刃

标本11FWW∶27,长16.5毫米,宽15.4毫米,厚5.8毫米,重1.1克。

原料为硅质灰岩。

劈裂面平坦,无同心波,无放射线。

背面多为细小的石片疤,剥片方向为复向。

利用石片天然的三角形状,无需进行加工,直接使用即可。

A、B两个边均零星分布着使用留下的细小疤痕,刃角75°(图五,2)。

由上所述可知,本地点的二类工具包括刮削器与尖刃器,平均长28.7毫米,宽24.8毫米,厚10.9毫米,重10.9克,属于小型,这样的尺寸重量均比较合适抓握,手感较好。

刮削器的刃形以直刃为主,所以在选择石片时,直刃是首选。

首先,直刃可以保证与加工物接触更为贴合,使得刮削更有效率。

其次,一些石片可能需要装柄使用,与其他石片组合镶嵌,直刃可以保证组合刃连续性。

再次,出于某种审美取向。

从刃长的统计来看,刃长平均13.2毫米。

选择侧缘锋利的石片直接使用,刃角平均为45.7°。

尖刃器的刃形与刮削器不同,形式组合多样,随意性较大。

刃缘多不规整,刃角多在70°左右,不是很锐利。

整体来看不是很理想的工具,仍然使用,原因可能是出于对石片的最大限度的利用。

2.三类工具

11件。

包括刮削器、尖刃器和钻器三大类。

(1)刮削器

8件。

可分为单刃和双刃。

①单刃

7件。

可分为直刃和凸刃。

直刃

3件。

长15.3~46.5毫米,平均长28.2毫米;宽13.4~38.8毫米,平均宽24.2毫米;厚5.9~20.1毫米,平均厚11.3毫米;重1~19.7克,平均重8.2克。

原料分别为燧石、玛瑙和板岩。

刃缘长13.4~30.2毫米,平均长22毫米;刃角65°~67°,平均为65.6°。

标本11FWW∶66,长46.5毫米,宽38.8毫米,厚20.1毫米,重19.7克。

形状不规则。

劈裂面微凸,无同心波,无放射线。

背面既有石片疤,又有自然面,石片疤面积占背面的60%。

A处直刃为加工的刃部,刃缘长30.2毫米,采用正向修理的方式,修出锯齿状直刃,有细小且较为连续的修疤。

B处本想与右侧缘一样对称加工,从而构成一个尖刃器。

在打去石皮的过程中,由于存在节理,发生了断裂,打击点仍可见。

中部有一个凹缺,应该是想继续尝试剥片、修形,但打掉一块以后就放弃了,故左侧修理不成功(图六,1)。

凸刃

4件。

长18.8~90.4毫米,平均长54.2毫米;宽15.2~47.9毫米,平均宽30.1毫米;厚5.1~25.2毫米,平均厚14.7毫米;重1.4~89.3克,平均重37.3克。

原料包括玛瑙2件,凝灰岩和角岩各1件。

均为片状毛坯,采用正向修理方式加工。

刃长18.5~75.2毫米,平均长44.7毫米。

刃角51°~82°,平均61°。

标本11FWW∶35,长18.8毫米,宽18.3毫米,厚5.1毫米,重18.5克。

原料为玛瑙。

片状毛坯,线状台面。

劈裂面平坦,同心波和放射线不明显。

背面为石片疤,至少有6个明确的石片疤,3块大的石片疤构成了“人”字形脊。

左右两侧缘有细小的修疤,修出两条锯齿状直边。

据观察,两侧缘原本十分锋利,可直接使用,加工后反而变钝,目的应该是对两侧缘进行修形,以便于拿捏,突出顶部刃的使用。

顶部凸刃有四处明显的修疤,并有使用造成的细小的较为连续的崩疤(图六,2)。

标本11FWW∶71,长90.4毫米,宽38.9毫米,厚27.8毫米,重75.2克。

原料为角岩。

片状毛坯,自然台面。

劈裂面平坦,同心波和放射线不明显。

背面既有石片疤,也有自然面,自然面仅占背面面积的20%。

B处采用正向修理的方式,修出1条锯齿状的侧缘。

据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