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8179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docx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docx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14章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在第13章经济增长理论知识准备的基础上,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确立系统、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

●本章概述

本章从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入手,考察二元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内容提要

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二元结构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学习时数:

6课时

●重点和难点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1节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经济发展的含义

经济发展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

具体地说,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通过增加投入或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产出。

这是构成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

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

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程度的提高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

这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经济增长不仅包含在经济发展之中,而且还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物质保障。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虽然在个别条件下有时也会出现无增长而有发展的情况,但从长期看,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持续的经济发展。

3、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

经济增长只是指一国经济更多的产出,其增长程度仅仅以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民收入,以及它们的人均值的增长率这一单一指标来表示。

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进展,其发展程度需要用能反映这种变化的综合性指标来衡量。

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则较宽,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在质和量的统一中更注重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

虽然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但并不是一切经济增长都必然能带来经济发展。

如果只是传统经济在原有结构、类型、体制基础上单纯依赖增加资源消耗去实现数量增长,而没有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就不可能带来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

这种情况就是只有经济增长而无经济发展。

二、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没有把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内涵加以明确区分,国际上一般是以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增长率作为划分不同类型国家,以及一个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这实际上是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国外学者纷纷对这一单一指标的不足之处进行校正。

此后,人们陆续提出种种新的综合性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体系基本分为两类:

一类是采取经济、社会、政治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标准来衡量;另一类是采取生活质量标准来衡量。

在第一类指标体系中,获得较好反映的有两种,即由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设计的综合指标体系和由世界银行设计的世界发展指标体系。

这两套指标体系尽管所列项目不尽相同,但都包括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估计寿命、死亡率、识字率、就业率、人均热量、人均居住面积等经济、社会指标。

该类指标综合性强,能较好地比较和反映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国际上较为通用。

第二类指标体系,是由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的摩里斯博士提出来的,中文译名为“生活的物质质量指标”,简称为PQLI指标体系。

它用人们在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等三项指标组成一套简便的综合指数,每项指数都用百分制表示每个国家的成绩。

这一指标体系的特点是简便易算。

近年来,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提出一套“社会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由人均GNP、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四个部分组成,分解为16项指标。

这套社会指标体系的明显优点是坚持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相结合、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经济总量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相结合、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因而更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上述衡量经济发展的各种综合指标,都不同程度地克服了传统的单一经济增长指标的局限性,强调从量与质的结合上全面反映福利水平,都把经济发展理解为人的自身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

三、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大因素)

1、自然因素

第一,自然资源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第二,自然资源是形成产品实体的物质源泉,其质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效用,其数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规模。

第三,自然资源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第四,自然资源制约着生产力布局。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第一,基本自给与适当进口相结合。

第二,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第三,开发与节约相结合。

第四,因地制宜。

第五,综合利用。

第六,开发的超前准备与后续开发相结合。

2、人口数量

既能使各种非劳动资源充分利用又能使人均收入最大化的人口规模是最佳人口规模。

据统计,公元初年,世界人口约为2.5亿,到1750年增长到7.28亿,直到20世纪初的1900年,也只有16亿。

1950年上升为25亿,到1980年人口迅速增长到44亿,而1987年又突破50亿大关,37年时间人口增长一倍(据有关机构推测,到204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100亿)。

人口的这种过快增长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不适应是明显的,过大的人口规模已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过剩的压力:

第一,使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如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更加短缺。

第二,削弱了资金的积累能力。

第三,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发展。

第四,给社会吸收劳动力就业和提高就业效率带来了严重困难。

第五,限制了社会和个人福利的增进以及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六,造成了自然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受人为破坏。

此外,这还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有的甚至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安定。

3、科学技术

据统计,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科技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在20世纪初仅为5%~20%,50、60年代上升到50%左右,到80年代,已高达60%~80%。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其它方面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表现在:

第一,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强大武器。

第二,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

第三,能改变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的构成,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第四,它是促进生产关系变革和制度创新的有力杠杆。

第五,它是促进文化教育知识的不断更新,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培养人才开发人力资源的强有力的手段。

第六,为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奠定了基础。

第七,能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第八,能引起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使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日趋国际化。

第九,它还是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4、文化教育

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是通过人力投资实现的。

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体力投资;一是智力投资。

教育是对人的智力投资,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各种途径中最重要的途径。

教育虽然不能直接提供产品,但能提高生产产品的劳动者的智力素质和思想素质,从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源泉。

尤其在当代,如果说科学技术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那么,教育则是推动这个火车头的动力源。

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5年的统计,文盲数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相反方向变化。

经济发达国家平均文盲率为2.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324美元;发展中国家平均文盲率为38.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下降为656美元;最不发达国家平均文盲率为67.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95美元。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能够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素质。

经过教育形成的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的存量越大,越来越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现代经济增长有两个趋势:

一是从资本——收入比率的长期变动来看,资金相对于收入而言使用得越来越少;二是国民收入相对于国民资源(用于生产收入的土地、实际劳动量和再生产性基金的数量)而言增长得越来越快。

产生这两个趋势的根源是人力资源的增长,人的能力的改进,这最终是教育的作用。

据世界银行1980年的报告,44个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所有收益率超过世界银行标准的可接受的最低比率10%以上,其中初等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平均为22%;中等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分别为17%和14%;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分别为13%和12%。

第二,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唯一途径。

为加强综合国力,世界各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发展高新技术的竞争其实质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是人们掌握和运用最新技术能力的竞争。

在这场世界空前的、全球规模的经济和科技激烈竞争中,竞争的焦点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的核心则是人才竞争。

为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发达国家都在大幅度地增加教育投资,大力培养年轻科技人才。

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不只缺物质资本(机器设备),更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不能与物质资本保持齐头并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极大限制因素。

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源是教育投资不足和投资效率低下。

因此,必须增加教育投资,并通过制定正确的教育发展战略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使人力资源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四、中国科教兴国战略

1、科教兴国的含义

科教兴国,就是把加速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惟一选择。

从国际上看,科教兴则经济发展国家强盛,科教衰就经济停滞受制于人;从国内来看,我国在实现到21世纪中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落后所带来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只有依靠科教进步才能逐步消除这些压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方针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方针,要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订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

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

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重视运用最新技术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

第一,提高干部和全民的科技意识。

第二,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第三,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有机结合。

第四,不断完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五,研究世界科技革命的动向,适应国际科技进步的步伐。

第六,进一步扩大科技领域的对外开放。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交流,消化吸收人类的科学文化优秀成果,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和国外智力,利用后发地位的优势,享受“后发利益”,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第七,增加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第八,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2005年我国R&D占GDP比例大约为1.5%

第2节二元经济结构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二元经济的涵义

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并存的状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的,现已为国际上通用。

这一理论把经济分为两个部门:

一个是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其特征是现代工业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较高;另一个是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其特征是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以简单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基础,处于自给半自给经济状态,劳动生产率和收入低。

一国经济中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的状况,被称为二元经济结构。

从现实情况来看,简单地用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来界定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并用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来区别资本主义经济和非资本主义经济,这是有失片面的。

从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看,虽然传统部门主要是乡村农业部门,现代部门主要是城市工业部门,但乡村农业并不全属于传统部门(现代化的大农场就属于现代部门),城市工业也并不全属于现代部门(城市手工业就属于传统部门)。

而且,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中也存在着传统部门,非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中也存在着现代部门。

因此,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工业部门,也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非资本主义经济,一切建立在落后生产方式(细小而分散)和落后技术(手工劳动)基础上的,因而也是低效率和低收入的经济,都属传统部门;一切建立在先进生产方式(社会化大生产)和先进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等)基础上的,因而也是高效率和高收入的经济,则都属于现代部门。

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是由这些国家发动经济成长时所面临的落后的经济技术基础和巨大的外部压力决定的,具有必然性。

因此,如何正视现实并从现实出发,促进二元经济的发展,使二元经济逐步走向一元的现代化经济,最终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二元经济正效应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二元经济在经济成长的一定阶段上和一定限度内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因而是有助于经济发展的。

首先,现代部门作为一种新生产方式和新技术的典范,将有助于引导传统部门的现代化。

其次,现代部门劳动者的高收入将对传统部门的劳动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这将有利于在劳动力供给的增加上推动现代部门的发展。

最后,现代部门还会把自己创造的新技术直接提供给传统部门用于技术变革。

同时,通过政府将现代部门所创造的一部分收益以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转移给传统部门用于增加投资,有利于推动传统部门的发展和向现代部门的演进。

这些都有利于使二元经济逐渐弥合,最终过渡到一元经济,即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2、二元经济的消极影响

首先,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是一条客观规律。

农业是传统部门的主体,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农业过分落后,势必会在诸如粮食、原料、农副产品、资金、市场等许多方面限制现代部门乃致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如果传统农业部门同现代工业部门在技术和效率上过分悬殊发展,势必造成传统农业部门越来越用附加值低的大量农产品去交换现代工业部门附加值高的少量工业品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会削弱农业的积累能力,限制农业的发展。

再次,如果二元经济的差异过大,不同部门劳动者收入上的差异也会扩大,在利益动机的驱动下,会导致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过度转移,这势必造成两个严重后果:

一方面,会使本来就落后的农业因生产要素过度流失而进一步萎缩甚至荒废;另一方面,会产生“城市病”,即城市因人口剧增,交通、粮食、能源和水的供应全面紧张,拥挤、污染、贫富悬殊、治安混乱等随之产生。

这种后果对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显然都是不利的。

最后,由上述几种不良影响决定,二元经济差异过大,势必会转化为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过大。

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主体的经济落后地区同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主体的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过大,这不仅不利于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从许多方面限制经济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是不利的。

三、中国逐步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和实现新型工业化

1、中国二元经济的状况

1949年,在全国总人口中,乡村总人口占89.4%;1952年,在全国社会总劳动者中,乡村劳动者占88%,如果加上城镇个体劳动者,则占到92.3%。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以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特别是外部封锁,保证国家在政治独立的基础上取得经济独立,并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

从1955年实施“一五”计划开始,我国开展了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现已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

我国虽已走过了单一传统农业经济发展阶段,但距离一元的现代化经济还甚远,我国现时的经济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

2、中国国民经济现代化面临的课题和解决办法

①难题的表现(两方面):

第一,农业落后急待实现现代化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对人口规模不同的国家,农业的重要性是明显不同的。

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我国农业不仅要为12亿多人口提供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还要为第二、三产业提供重要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这些产业的发展。

第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农村劳动力4.5亿,其中乡镇企业吸纳了1.3亿,按最宽松的估计,农业也只能容纳2亿,再扣除其他行业所需的劳动力,仍有1~1.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

预计到203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6亿,那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将会更多。

按照二元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方向是现代城市工业部门。

但是,我国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本来就有限。

现在又面临着结构转换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要求,使得工业投资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要求相矛盾,加之城市人口自然增殖也很快,现代城市工业部门所需劳动力依赖城市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就能解决,甚至有余,就更激化了这一矛盾。

②解决二元结构的思路:

第一,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

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农业经济体制的现代化。

农业生态的现代化。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

增加农业投入。

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

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

建立健全农业的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

充分发挥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比较优势。

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离土不离乡”,即到小城镇就业。

“不离土也不离乡”,即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家庭运输业等。

“离土离乡”,即到城市和工业中心就业。

其中,“离土不离乡”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④实现国家工业化

工业化的概念,既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

所谓历史性的概念,就是说工业化的内容和标志,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随着历史发展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和标志。

在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时期,是以蒸汽机的使用,即机械化为标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电气化又成了实现工业化的标志,而现阶段工业化又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所谓工业化是世界性的概念,就是说工业化的内容和标志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各国之间的相互比较中才能确定的,是指工业生产和技术必须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突出表现在: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分别占了50%和62%左右;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工业化的任务不完成,现代化就难以实现。

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极其丰富:

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丰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提高经济竞争力,并妥善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提高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增加就业。

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化是一个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

●实现新型工业化需要处理的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传统产业的关系。

二是正确处理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三是正确处理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

第3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

一、产业划分和产业结构

(前章已有论述,略讲)

二、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

1、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一般有以下几种趋势:

(1)在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第一产业存在不断减少的趋势,第二产业先是迅速增加,然后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则不断上升的趋势。

(2)在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最后逐步趋于稳定。

(3)在第二产业内的各工业部门之间,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相比,比重趋于增大,呈现出高加工度化趋势。

(4)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

这就是:

在整个产业的各种行业中,传统行业逐渐被新兴行业所取代,新兴行业不断从传统行业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主导性行业;在制造业内部中,产业结构逐步表现出技术密集型趋势,技术或者说高科技密集产业不断涌现;整个产业非农业、非工业倾向日益明显化,第三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演进呈现出以下阶段性特征:

一是工业化过程,二是重工业化过程,三是加工化过程,四是高加工化过程,五是技术密集化或高科技化过程,此后将是信息化过程。

3、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

从长期看,经济总量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演进。

产业结构演进对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长期的、动态的平衡具有决定作用。

因为传统产业在成熟起来之后,会遇到市场饱和与技术进步潜力枯竭的阻碍,需要通过新技术改造老产业,也需要新兴产业来推动经济增长。

反过来,经济增长过程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结构变动也会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

随着社会总供给的增加,需求结构也将发生变化,而需求结构的变化又相应改变了各产业部门的收益情况,从而成为产业结构演进的决定性动力。

而且,在人均GNP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产业结构所面临的经济资源供给情况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也推动产业结构演进。

三、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

1、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1)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一国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

(2)产业结构优化是相对的、具体的,没有一个绝对的、普遍的衡量其水平高低的标准。

(3)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是协调发展和最高效益原则。

(4)产业结构优化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需要,但直接目标却是整体经济效益最大。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为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科学技术水平、消费需求结构、人口基本素质和资源条件,对起初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发展。

合理的产业结构的衡量标准是:

(1)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

(2)要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3)能取得较高的整体经济效益,并能保证社会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