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报告电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8146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验报告电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综合实验报告电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综合实验报告电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综合实验报告电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综合实验报告电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验报告电机.docx

《综合实验报告电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验报告电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实验报告电机.docx

综合实验报告电机

成 绩:

      

重庆邮电大学

自动化学院综合实验报告

题  目51系列单片机直流电机闭环调速实验

学生姓名:

     韩    栋     

班  级:

    0841001        

学  号:

   2010213219        

指导教师:

   郭       鹏    

完成时间:

    2013年12月      

一、实验名称:

51系列单片机直流电机闭环调速实验

基本情况:

用电位器上的电压大小通过单片机对0VEN温度的控制

1.学生姓名:

韩栋

2.学  号:

2010213219

3.班  级:

0841001

2、实验内容:

  

1.主控芯片选择:

51系列单片机单片机的基本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是单片机的核心,能完成运算和控制功能。

 

51系列单片机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和代码。

内部数据存贮器(内部RAM):

8051共有256个RAM,其中128个被占有寄存器占用,能作为寄存器供用户使用的只有128个单元,简称内部RAM内部程序存贮器(内部ROM):

8051共有4K掩膜ROM,用于存放程序,原始数据,表格。

称程序存贮器,简称内部ROM定时器/计数器:

8051共有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功能,并以定时或计数结果对计算机进行控制。

并行I/O口:

8051共有8个I/O口P0、P1、P2、P3以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出,输入。

串行I/O口:

MCS-51的一个全双工的串行口,以实现单片机与其它设备之间的串行数据传输。

该口功能较强,既可作为全双工异步通信收发器使用,也可作为同步移位器使用。

中断控制系统:

8051共有5个中断源,外中断2个,定时器/计数中断2个,串行中断1个。

分为高级和低级两个级别。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择应用较为普遍的80C51单片机。

851单片机一些电路的介绍和基本知识

1.时钟电路

图1 时钟电路

在设计时钟电路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下51单片机上的时钟管脚:

XTAL1(19脚):

芯片内部振荡电路输入端。

XTAL2(18脚):

芯片内部振荡电路输出端。

XTAL1和XTAL2是独立的输入和输出反相放大器,它们可以被配置为使用石英晶振的片内振荡器,或者是器件直接由外部时钟驱动。

图2中采用的是内时钟模式,即采用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在XTAL1、XTAL2的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一个石英晶体和两个电容),内部振荡器便能产生自激振荡。

一般来说晶振可以在1.2~12MHz之间任选,甚至可以达到24MHz或者更高,但是频率越高功耗也就越大。

在本实验套件中采用的11.0592M的石英晶振。

和晶振并联的两个电容的大小对振荡频率有微小影响,可以起到频率微调作用。

当采用石英晶振时,电容可以在20~40pF之间选择(本实验套件使用30pF);当采用陶瓷谐振器件时,电容要适当地增大一些,在30~50pF之间。

通常选取33pF的陶瓷电容就可以了。

2.复位电路

图2 复位电路

在单片机系统中,复位电路是非常关键的,当程序跑飞(运行不正常)或死机(停止运行)时,就需要进行复位。

MCS-5l系列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第9管脚)出现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单片机就执行复位操作。

如果RST持续为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复位状态。

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

上电自动复位和开关复位。

图2中所示的复位电路就包括了这两种复位方式。

上电瞬间,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此时电容的负极和RESET相连,电压全部加在了电阻上,RESET的输入为高,芯片被复位。

随之+5V电源给电容充电,电阻上的电压逐渐减小,最后约等于0,芯片正常工作。

并联在电容的两端为复位按键,当复位按键没有被按下的时候电路实现上电复位,在芯片正常工作后,通过按下按键使RST管脚出现高电平达到手动复位的效果。

一般来说,只要RST管脚上保持10ms以上的高电平,就能使单片机有效的复位。

图中所示的复位电阻和电容为经典值,实际制作是可以用同一数量级的电阻和电容代替,读者也可自行计算RC充电时间或在工作环境实际测量,以确保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可靠。

3.EA/VPP(31脚)的功能和接法

51单片机的EA/VPP(31脚)是内部和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择管脚。

当EA保持高电平时,单片机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只访问外部存储器。

对于现今的绝大部分单片机来说,其内部的程序存储器(一般为flash)容量都很大,因此基本上不需要外接程序存储器,而是直接使用内部的存储器。

在本实验套件中,EA管脚接到了VCC上,只使用内部的程序存储器。

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很多初学者常常将EA管脚悬空,从而导致程序执行不正常。

4.P0口外接上拉电阻

51单片机的P0端口为开漏输出,内部无上拉电阻(见图3)。

所以在当做普通I/O输出数据时,由于V2截止,输出级是漏极开路电路,要使“1”信号(即高电平)正常输出,必须外接上拉电阻。

图3P0端口的1位结构

另外,避免输入时读取数据出错,也需外接上拉电阻。

在这里简要的说下其原因:

在输入状态下,从锁存器和从引脚上读来的信号一般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

例如,当从内部总线输出低电平后,锁存器Q=0,Q=1,场效应管V1开通,端口线呈低电平状态。

此时无论端口线上外接的信号是低电平还是高电平,从引脚读入单片机的信号都是低电平,因而不能正确地读入端口引脚上的信号。

又如,当从内部总线输出高电平后,锁存器Q=1,Q=0,场效应管V1截止。

如外接引脚信号为低电平,从引脚上读入的信号就与从锁存器读入的信号不同。

所以当P0口作为通用I/O接口输入使用时,在输入数据前,应先向P0口写“1”,此时锁存器的Q端为“0”,使输出级的两个场效应管V1、V2均截止,引脚处于悬浮状态,才可作高阻输入。

总结来说:

为了能使P0口在输出时能驱动NMOS电路和避免输入时读取数据出错,需外接上拉电阻。

在本实验套件中采用的是外加一个10K排阻。

此外,51单片机在对端口P0—P3的输入操作上,为避免读错,应先向电路中的锁存器写入“1”,使场效应管截止,以避免锁存器为“0”状态时对引脚读入的干扰。

 

2.AD转换器的选择:

由于考虑到单片机的I/O口的数量有限,所以本实验选择应用广泛的串行AD转换芯片TLC2543。

TLC2543是TI公司的12位串行模数转换器,使用开关电容逐次逼近技术完成A/D转换过程。

由于是串行输入结构,能够节省51系列单片机I/O资源;且价格适中,分辨率较高,因此在仪器仪表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2TLC2543的特点:

(1)12位分辩率A/D转换器;

(2)在工作温度范围内10μs转换时间;

(3)11个模拟输入通道;

(4)3路内置自测试方式;

(5)采样率为66kbps;

(6)线性误差±1LSBmax;

(7)有转换结束输出EOC;

(8)具有单、双极性输出;

(9)可编程的MSB或LSB前导;

(10)可编程输出数据长度。

TLC2543的引脚排列及说明

TLC2543有两种封装形式:

DB、DW或N封装以及FN封装,这两种封装的引脚排列如图1,引脚说明见表1。

图4 TLC2543的封装

接口时序:

可以用四种传输方法使TLC2543得到全12位分辩率,每次转换和数据传递可以使用12或16个时钟周期。

一个片选脉冲要插到每次转换的开始处,或是在转换时序的开始处变化一次后保持为低,直到时序结束。

图2显示每次转换和数据传递使用16个时钟周期和在每次传递周期之间插入的时序,图3显示每次转换和数据传递使用16个时钟周期,仅在每次转换序列开始处插入一次时序。

图5  TLC2543引脚说明

图6  TLC2543工作时序图

3、显示模块选择:

实验选择LCD1602液晶显示器。

LCD1602液晶显示器以其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超薄轻巧的诸多优点,在袖珍式仪表和低功耗应用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602采用标准的16脚接口,其中:

第1脚:

VSS为地电源

第2脚:

VDD接5V正电源

第3脚:

V0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第4脚:

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

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

RS和RW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第6脚:

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7~14脚:

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第15~16脚:

空脚

4、电机驱动模块选择:

L298N为SGS-THOMSONMicroelectronics所出产的双全桥步进电机专用驱动芯片(DualFull-BridgeDriver),内部包含4信道逻辑驱动电路,是一种二相和四相步进电机的专用驱动器,可同时驱动2个二相或1个四相步进电机,内含二个H-Bridge的高电压、大电流双全桥式驱动器,接收标准TTL逻辑准位信号,可驱动46V、2A以下的步进电机,且可以直接透过电源来调节输出电压;此芯片可直接由单片机的IO端口来提供模拟时序信号。

L298与单片机的线路图:

图7 驱动电路L298

图8  单片机线路图

5.键盘输入模块选择:

本实验选择简易广泛的4X4矩阵键盘输入参数。

图9 4X4矩阵键盘

6.工作原理:

实验启动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一个电压值,AD转换器转换电压换算成速度,即设定的速度值;输入PID参数;单片机通过外部中断检测直流电机编码器所产生的脉冲数;再通过PID算法所计算出的值来计算驱动直流电机的占空比;从而可以调节直流电机的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