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各章节知识回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968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各章节知识回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各章节知识回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各章节知识回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各章节知识回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各章节知识回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各章节知识回顾.docx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各章节知识回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各章节知识回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各章节知识回顾.docx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各章节知识回顾

七年级上册基本知识

第0章走近科学

1.科学以为研究对象,科学是一把开启自然奥秘之门的“金钥匙”。

2.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________现象的信息,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再现。

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⑴提出;⑵作出;⑶验证;⑷得出。

4.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有千米(km),,,毫米(mm),,等。

1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5.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其使用方法:

⑴选正确。

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⑵放正确。

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应被测物体,并放正尺的位置,刻度尺的__________应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⑶看正确。

视线应与尺面;⑷记正确。

测量值由正确值+估计值+单位组成。

6.测量误差:

与之间存在的差异。

对于同一长度,可以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小误差。

长度测量时应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_的下一位。

7.温度表示物体的。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把___________温度定为0摄氏度,___________定为100摄氏度。

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等液体的的性质制成。

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⑴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的温度;⑵温度计的要与被测物;⑶不能将体温计从被物体中拿出来读数(体温计除外);⑷待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⑸读数时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9.质量的涵义:

物体的质量是由决定的,不随状态、形状、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10.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有,,等。

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的是,其使用方法是:

⑴调平:

把天平放在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左端的处;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使横梁平衡;⑵称量:

把被测物放在盘(物码);用镊子向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⑶读数:

被测物的质量就等于右盘的总质量加上指示的质量值(注意游码是读左边的);⑷整理。

11.心率指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测量心率需要使用工具。

12.时间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有、、日、周、月、年等。

13.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

⑴物质自然界有各种组成。

物质在不断的和之中。

⑵能量周围的物体存在。

能量可以促使物体发生和,可以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化。

⑶信息与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主要通过、、和等多种形式进行。

、、是信息的载体,广播、电视、电话和计算机是传播信息的工具。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化学变化。

第一章地球上的生物

1.我们把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_______或_____。

生物与它的_____________相适应.

2.陆生植物

①根——适应土壤环境,土壤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和______;植物靠根系起________作用,并支撑枝和叶。

②茎——连接根、叶、花、果实、支撑枝叶、输送水和其它营养物质。

茎可分为______茎(松树、柏树)、______茎(草莓、番薯)、_____茎(牵牛花)、_____茎(葡萄、黄瓜)。

③叶——大多呈__________状、能吸收阳光,进行__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

④花——虫媒花,能吸引昆虫帮助传粉的艳丽的花,是对昆虫传粉环境的适应;风媒花,靠借助风力传播花粉。

⑤艳丽的果实——能吸引动物来捕食并将种子散布到其它地方。

3.仙人掌的叶退化成_______状,以减少的蒸发;茎肥厚而多汁,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吸收和储藏水分;根系发达,伸入土壤很深以吸收水分。

4.种子发芽时先长根,后发芽。

黑暗处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的,是为了减少出土时与土壤摩擦,这样可避免对胚芽的损伤。

5.陆生动物

①陆生动物具有___________和有_____________的身体表面,是它们对陆地环境的适应。

②鸟类适应飞翔的特点:

身体呈______形,前肢变成翼,骨骼中空。

③陆生动物与生活的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

与周围气候相关的适应,如绵羊;与土壤及温度相关的适应,如骆驼;与捕食者相适应的环境适应,如竹节虫的、大刀螂的、蜂类的。

6.“沙漠之舟”骆驼适应沙漠干旱的特点:

四肢底部有厚皮;驼峰内有脂肪;有三个胃,能储藏水分。

7.老鼠身体呈锤形,适应于生活。

8.蚯蚓的刚毛用观察。

9.水环境比陆地环境得多,表现在:

水中溶解有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氧气,温度变化比较小。

10.水生植物:

藻类是水生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浮萍、荷花、芦苇是水生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11.水生动物:

①鱼的体形大多呈形,以减少运动时的阻力,生活在深海或海底的鱼,身体则是扁平的,眼长在头部上方。

②鲸、海豚、白鳍豚、江豚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

③青蛙、蟾蜍属动物,它们的幼体似鱼,用鳃呼吸,依靠尾鳍在水中游泳,适用水中生活;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体形短阔,有强健的后肢,善于爬行和跳跃,适应陆栖生活。

12.生物和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是否能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即是否具有生命。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具有生命活动,如运动、感觉、摄取食物、吸收氧气、排除废物、生长和繁殖等共同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应激性和运动、繁殖和遗传。

生物不同于非生物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能进行___________。

13.植物自己能利用太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即进行光合作用),而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这就是动植物的根本区别。

14.所有的生物从呼吸作用中去获得能量进行生命活动。

第三章生物的主要类群

1.根据动物体中有无,将动物分为和两个主要类群。

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其中,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都是变温动物,而鸟类、哺乳类是恒温动物。

鱼类:

体呈,体表有鳞,鳞片上有粘液(既可保护身体,又可减少水的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行(能感知水流、测定方向),适于水生,是鱼的运动器官,是鱼的呼吸器官。

两栖类: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靠运动;成体水陆两栖,用和呼吸,靠四肢运动。

爬行类:

用呼吸,皮肤上有鳞片或甲,卵外包有坚韧的卵壳。

鸟类:

有羽毛,前肢变成,骨骼中空,没有牙齿,脚和喙有多种形态以适应各种生活习性。

哺乳类(胎生、哺乳):

高等脊椎动物,雌性有乳腺,以哺育后代。

3.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其中,原生动物是动物,其余都为多细胞动物。

原生动物:

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

腔肠动物:

水螅、海葵、海蜇、珊瑚虫。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寄生,如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寄生,如蛔虫、钩虫、丝虫。

环节动物:

呈圆柱形的身体,由许多一样的体节联合而成,如蚯蚓、蚂蝗。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大多有一个石灰质的外壳,如河蚌、乌贼、蜗牛。

节肢动物:

动物界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

身体不同程度地分节,可分为甲壳类(如蟹)、

蛛形类(如蜘蛛)、多足类(如蜈蚣)、昆虫类(如瓢虫)。

棘皮动物:

身体表面有棘,如海星、海胆、海参、海百合等。

4.根据繁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分为和两个类群。

5.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植物和植物。

被子植物: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它的特征是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藏在果实里面。

依据种子子叶数目的不同,分为植物和植物。

名称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种子

子叶片

子叶片

根系

根系

叶脉

叶脉

有形成层,能增粗

无形成层,不能增粗或增粗不明显

各部分基数是4或5

各部分基数是3

代表植物

大豆、向日葵、桃、南瓜

水稻、小麦、玉米、百合

裸子植物:

依靠种子繁殖,但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如银杏、马尾松、杉树。

6.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根据颜色分为绿藻、红藻、褐藻,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活在水中,如海带。

苔藓植物:

分为苔类和藓类,有茎和叶,无真正的根,由假根起固定和吸水的作用,如地钱。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如桫椤。

7.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约有2000多种,分布极其广泛。

真菌的种类繁多,形态、大小各异。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不能自己制造___________,必须领先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在自然界的________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8.细菌无成形的__________,按形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______菌可制作酸奶、泡菜,________菌制醋,肺结核病由_______引起。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他创立了著名的_______消毒法。

9.________菌是单细胞真菌,_________菌和_______菌是多细胞真菌。

_______菌用于酿酒。

_______菌用于提取青霉素,_____菌用于制酱油。

脚癣由______引起。

9.分类是将大量事物________化的研究方法,生物分类是对生物物种进行分门别类。

采用以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以及生物间的________关系为依据进行的。

10.生物分类的单位有七个。

是生物分类中最高的单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生物物种,共同特征;反之,分类等级越低,生物物种,共同特征。

11.检索表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鉴定生物的工具。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包括、和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共同任务。

2.种的确定:

能,并能产生的后代的生物群体。

3.每一个生物物种都是经过千万年的产物,都是唯一的,一旦丧失便无法挽回。

4.物种多样性是指,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5.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物种多样性:

在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和热带。

我国热带雨林物种丰富。

6.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种多样性:

当某些区域处于隔离状态时,能使生物在、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形成新的_______。

如澳大利亚东海岸附近海洋中的大堡礁

7.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有500多万种,其中已经被描述的有200多万种。

8.地球上的人属于同一个生物物种,但他们的相貌、和等方面是有差异的。

9.在基本血型人群中,地球上人的血型型最多,A型、B型次之,型最少。

10.同种植物的叶、果实都不完全相同,体现了同种植物性状的差异性。

11.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保护及其。

12.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使近代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13.中国的“国宝”即,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取食单一;栖息地被人类侵占;繁殖率低。

14.在地球上,濒临灭绝的动物远不止大熊猫。

在中国,还有哺乳动物如金丝猴、东北虎、白鳍豚,鸟类如朱鹮、丹顶鹤,鱼类如中华鲟,无脊椎动物如金斑喙凤蝶等256种。

15..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食物、工业原料、世界主要能源、氧气。

16.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重要的是树立保护意识,要将保护生物物种和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结合起来,要将保持、恢复和重建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结合起来。

措施有:

①设立(较为有效);②对生物物种进行(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野生动物园、植物园和水族馆等)。

17.生物资源包括食用生物资源、药用生物资源、观赏生物资源和工业原料生物资源。

18.食用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大部分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19.“杂交水稻之父”——。

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生物体是能进行的生物个体,自然界的生物种类非常多,有、、、和。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关系:

→→→→。

3、人的身体可分为、和、四部分。

4、动物的头部通常有、、、等器官,这些结构的功能是从外界,与外界。

5、颈部位于和之间,高等动物的颈柔软,能使头部向左、右转动,从而。

6、躯干是动物体的,最外的为,内有、和

人的躯干从腹面可分为、。

从背面可分为、和。

7、人的附肢称为,位于躯干上部的称为,位于躯干下部的称为。

在进化过程中,有些动物的附肢发生了演变,如前肢变成翅,演变成鳍状。

8、五类植物类群的比较(有的打“

”,没有的打“

”。

植物类别

果实

种子(或孢子)

举例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厥类

苔藓类

藻类

9、通常我们说的五官是指人体的哪些结构?

10.生物体是由构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665年,英国科学家观察软木,发现了细胞。

细胞的直径是。

11、几乎所有的生物体均是由构成的,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我们称之为,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我们称之为。

序号

名称

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上

11下

12、写出显微镜各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     。

①大光圈;②平面镜;③小光圈;④凹面镜

(2)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一般正确的应该是___眼望着 镜观察,同时另一眼(填睁开或闭着),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________。

(3)下图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A.右上方B.左上方 C.左下方D.右下方

(4)某显微镜目镜有10×和20×,物镜有8×和40×,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_倍。

13、生物体中细胞种类很多,但细胞中的化学物质相似,含量达80%-90%的是,还含有、、和等有机物及许多无机盐。

 

14、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名称

特点

功能

细胞壁

是一层透明的薄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膜

细胞最外面的一层极薄的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质

透明粘稠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核

细胞中最大的近似球形结构,内含遗传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9世纪40年代:

德国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内容是:

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是,新的细胞由原来的细胞产生。

细胞学说对于进化论是很大的支持,被恩格斯称作19世纪自然科学三个伟大发现之一。

17、细菌具有的细胞结构有、、、和、有或无真正的细胞核。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18、单细胞生物有、和草履虫,他们的生命活动都在中进行,草履虫用摄取事物,用消化食物,用排除事物的残渣,用排除废物,用进行运动,通过进行繁殖

19、组织是由许多相似、和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组织是形成是的结果。

20、植物有、、、、、组织。

组织名称

基本功能

例子

表皮

叶肉、果肉

导管、筛管

纤维

根、茎的生长点

蜜腺

21、不同组织按照一定的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就是器官。

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属于营养器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生殖器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人体的结构层次是。

22、人和动物有组织、组织、组织、组织。

组织名称

组成

分布范围

功能

上皮细胞

皮肤、内脏器官的外面,各种官腔内表面。

细胞和纤维、基质

血液、软骨、肌腱等。

肌肉组织

躯干和四肢

胃壁和肠壁能够内脏壁

心脏

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

 

23、人体的八大系统分别是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内分泌系统,它们在和

的共同调节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完成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

人体消化系统包括、、、、、、等器官,以及、、等消化腺。

呼吸系统包括、、等器官。

循环系统包括、、等。

第六章变化的地形

1.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2.火山和地震都是运动的表现形式。

火山的喷发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火山活动对人类有利也有弊。

地震是由于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___________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3.世界上最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4.火山按其活动情况可分为三类,即活火山、_______和_________。

5.通常____级一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______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

唐山大地震的震级是_____级,汶川地震的震级是_____级,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6.地球内部各圈层从中心向外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

7.大陆漂移说:

德国科学家_________于1915年创立。

依据是大西洋两岸大陆和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

8.板块_______一般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板块______一般形成海洋(如大西洋)和裂谷(如东非大裂谷)。

9.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50年代以后,海洋探测技术有了很大的发现,科学家们对海底地形和海洋地质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形成了“__________学说”,使“大陆漂移假说”又重新被重视。

11.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上部)被分裂成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__上并慢慢移动着。

六大板块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分界线。

12.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_________地方。

我国处在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第七章地月系

1.地球绕地轴旋转的运动叫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周期是1日。

自转产生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昼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的形状近乎于球体,且本身不发光,它自转时只有一半球对着太阳而被太阳照亮,另一半则处在黑暗中,这就形成了昼夜。

地球不停地____,昼夜就交替出现。

3.我国古代的计时仪器有:

_______、_______。

4.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叫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

在一天中,太阳高度在正午时最_______,在黄昏时最_________;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_______冬季________。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太阳高度

适中

适中

昼夜长短

相等

日长夜短

相等

日短夜长

气温高低

适中

适中

6.地球公转时,地轴呈______状态,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______附近,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______。

公转周期为______,约365.256天,公转方向是_______。

公转产生的现象有____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等。

7.四季形成的原因: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有_______的夹角,所以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地球上的同一地方,一年中不同的日子受到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就形成了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9.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月地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105km,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月球比太阳小得多,直径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0。

月球是一个没有大气、没有水、没有______,布满_____的荒凉世界,明亮部分是山脉和高原,阴暗部分是广阔的平原和低地,环形山主要是由_____撞击而形成的。

10.月球沿着一个椭圆形的轨道绕地球_______转,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等,为______日。

11.月球相貌的变化叫月相。

月相周期性变化的形成是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从新月到_____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为29.5天,称为_______。

农历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个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十六。

12.太阳表面部分或全部被月球遮掩的现象叫______,包括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日食由西(右)边开始,东(左)边结束。

13.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古铜色)的现象叫______,包括月全食、月偏食。

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月食由东(左)边开始,西(右)边结束。

第八章星空世界

4.星图方位:

面对地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恒星和行星的区别:

恒星是,且的天体;而行星,相对位置移动显著。

视运动最不活跃的是。

6.银河系由千百亿颗、大量的气体和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

从正面看像是一个庞大的的,从核心向外伸长四条旋臂;从侧面看像是一个中间凸起的。

直径约为光年,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倍,年龄已长达100亿年。

宇宙是尺度最大的天体层次,宇宙尺度为_________光年,年龄为_______年。

7.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称为,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大约有个河外星系。

距我们最远的超过________光年。

银河系内有____________颗种类繁多的恒星。

8.太阳是能的气体球体,它的半径约为7×105km,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表面温度约为6000℃。

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太阳外部的大气由里到外依次是、和。

太阳表面的变化通常称为,常见的有分布在光球层上的、色球层上的__和以及日冕层上的等,其中太阳黑子的多少、大小是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年。

9.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围绕着太阳自向作公转运动,按距离太阳距离远近的位置,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依次是、、、、、、和。

八大行星除了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各自数目不等的卫星在绕转,其中地球只有一颗卫星,那就是,的卫星最多。

行星和卫星自身都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10.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11.太阳系中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