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特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818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果特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果特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果特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果特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果特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果特性.docx

《水果特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果特性.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果特性.docx

水果特性

水果的特性

1、梨Pear:

性苦甘寒微酸,清心润肺,利大小肠,止咳消痰,清喉降火,除烦角渴,润燥消风,醒酒角毒。

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阳。

对因肺结核、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而造成的如咽喉干、痒、痛,音哑、痰稠,便秘、尿赤等皆有疗效。

亦能促进食欲助消化。

常用煮后之梨可增加口中津液,护嗓。

2、香蕉Bana:

维生素丰富,热量仅80千卡,低于苹果桔子。

止渴、润肺、解酒、清脾、滑肠,可用于辅助治疗便秘、热病烦渴、痔疮疼痛、肺热喘咳、高血压和各种痈肿、疮疖等症。

每日清晨一支可治痔出血和大便干结。

3、苹果Apple:

所含果酸及钾为所有水果之最。

性味酸、甘、平、无毒。

入脾、胃两经,具生津开胃、解暑除烦、补脑助血、安眠养神、润肺悦心、消痰止咳、退热解毒、和脾益气、润肠止泻及助消化。

每日饭后吃一个小时吃一个苹果,对身体极好。

4、柑桔Orange:

在果树学中指芸香科柑桔属一类水果的统称。

如橙子、柚子、广柑、蜜桔等。

营养价值极高。

无论果皮核叶及桔络都是药材。

桔皮:

入药称“陈皮”,味苦、辛、性温,具疏肝破气、散结化滞。

常用于治疗胸胁胀痛、食积痞满、久疟结癖。

桔络:

味苦、性平,通络化痰、顺气活血。

xx核:

味苦、性平,有理、散结、止痛的作用。

5、菠萝Pineapple:

学名凤梨,亦称黄梨、香梨、露兜子、婆那娑、襄伽结、天婆罗、树婆罗、千肚子果等。

我国最早是18世纪末由葡萄牙传教士带至澳门而开始种植。

现以广东黄登菠萝为最。

维C含量极高,富含朊酶,能助于对蛋白质的消化。

去滑腻。

性甘、平,健胃解渴、消肿去湿、利尿降压。

鲜榨其汁可用于伤暑、夏日痧气。

6、xxWatermelon:

原产非洲卡拉哈里沙漠。

于公元十世纪由中亚细亚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于再新疆栽培,因来自西部故称西瓜。

西瓜止渴、解暑、消烦、利咽、解酒、清热、利水、止痢,亦有降血压之用。

西瓜皮亦称翠衣,性味甘寒,清暑解毒、泻火除烦、化湿利尿。

常用于暑热烦渴、小便不利等症。

秋冬气候干燥而起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亦可。

西瓜子仁清肺、化痰、润肠、助消化。

夏时西瓜根叶可止泻治痢。

7、荔枝litchi:

乃我国特有水果,其名出自西汉,栽培始于秦汉,盛于唐宋。

古名离枝,即离枝即食。

亦有丹芝、荔子、山芝、天芝、琼珠、福果、荔锦的别名。

原产于南方福建、两广、四川一带,海南亦有。

营养丰富。

止渴、益气、通神、益智,干脯能补元气,为产妇及老弱者之补品。

果实可治淋巴结核,透发小儿痘疹。

核可治妇女血气刺痛、妇女血崩、疝气、睾丸肿痛。

8、橄榄Olive:

亦名青果,为我国特有。

历史远及2000年,盛产于广东、广西、云南、桂林、福建、四川、湖北、台湾等省。

其钙含量为所有水果之最。

适宜孕妇、儿童食用。

其果性甘、酸、涩、平,入肺、胃两经,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健胃消食、除烦醒酒。

其子取油可治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冠心病,抗老化。

可开胃气,酒后嚼之能解酒毒。

9、樱桃Cherry:

北起关东,南至广东,以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产量品种较多。

其中安徽太和大樱桃,皮紫红,汁多味儿甜。

曾是清代贡品。

洛阳樱桃以樱桃沟的朱樱品种为最;武都以城郊樱桃村所产为最,个大、皮薄、核小、肉厚、味美。

樱桃铁、维生素含量比同量水果高出数倍。

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

其核性温,有透疹解毒、发汗解表、消痰核疸瘤,临床用于发汗透疹专剂。

凡麻疹初起而未透者可用,煎汤作洗剂,亦有透疹之效。

其叶味甘性温,能温胃健脾,止血解毒,煎水坐浴,可治阴道滴虫。

10、石榴Megranate:

古称安石榴,亦称丹若、金罂、涂林、沃丹等。

按其色分为红黄青,按味分甜、酸甜、酸三类。

含糖量高,维C丰富。

性味温甘、酸涩,具收敛固肠、润肺止咳、止泻治滞之用。

在抑制伤寒杆菌方面为中药之首,可涩肠止痢、驱虫止血之疗效。

花皮叶果均可入药,对于肝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有效。

花或治中耳炎、外伤出血、牙痛等;皮可治久泻不愈、脱肛、牛皮癣、便血、小儿腹泻;叶可治风火赤眼等。

11、草莓Strawberry:

原产欧洲,我们现在的品种多来自北美东部及南美智利。

旧称洋莓,因栽培时为保果实清洁,所以在植株下铺上蒿草,也因此称草莓。

亦称红莓。

含丰富磷铁,营养丰富且极易为人所吸收,是儿童老人及体弱者良好滋补品。

草莓甘酸性凉、无毒、润肺、生津、止泻、解热、消暑健脾、利尿,对胃肠疾病、贫血症有良好的疗效;对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溢血、癌都有一定作用。

还能解酒。

12、椰子Coconut:

原产美拉尼西亚群岛和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地,约在西汉时传入我国海南。

古称胥邪、胥余、越王头、椰标,俗称奶桃。

其蛋白质及脂肪最为丰美。

其肉性味甘平,无毒,益气、治风,令人面色悦泽。

其汁味甘,性稍热,畅饮可令人如醉状。

临床多用于强心利尿、驱虫、止吐泻剂。

其壳性味甘平,无毒,含氢氧化钾,可治猝心痛及筋骨酸痛。

椰子油可治冻疮、疮疖、皮炎、何癣、足癣等。

13、xx:

又名金柑、四季桔。

营养丰富,每天四至五个足矣满足维C的最低需要。

性味辛、甘、温。

生吃理气、补中、解郁、消食、散寒、化痰。

也可消食开胃、化痰、理气、醒酒。

可治胸闷郁结、伤酒口渴、食滞胃呆及哮喘、气管炎、下气快膈、止渴解醒、避臭,其皮对子宫脱垂、急性肝炎、胃痛、疝气、慢性气管炎、脱肛都有疗效。

常食对防止血管脆弱及破裂、高血压、血管硬化及冠心病、防止感冒有效。

其根行气、散结。

将之略晒干后用盐渍贮存,遇饮食胀满或咳嗽气喘,取一至两粒开水冲服。

14。

甘蔗SugarCane:

别名干蔗、竿蔗、薯蔗、糖梗等。

味甘、涩,性平,滋阴润燥、和胃止呕、清热解毒。

其汁消渴解酒。

主用于发热烦渴、虚热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呕吐、肾炎、蛋白尿、血尿、便秘、疖肿、醉酒。

其皮可治小儿口疳、秃疮、生板疮。

其滓煅存性研末,可治秃疮、痈疽、疗效等。

15。

梨Peach:

原产我国,汉武帝时传入波斯及印度,渐至希腊、罗马、欧美。

分可食用及观赏两类。

其葡萄糖及果糖含量高且极易为人所吸收,其尼克酸含量仅次于红枣、柑桔。

性甘热、味辛酸,益颜色、解劳热。

桃仁苦甘、性平而润,有破血祛瘀、润燥滑肠,常用于经络不通、月经疼痛、血压过高、瘀血肿痛。

花可治雀斑、利尿、腹水、下恶气、消痞满。

叶可治湿疹、癣疥。

16。

xxMulberry:

也称桑枣、桑粒、桑果、桑实、桑仁、椹子。

是桑树所结的一种聚合果,称之文武实,有乌白二种。

嫩时色青、味酸,成熟后质地油润多汁酸甜适口,成熟于入夏芒种前后。

葡萄糖及果糖及其它营养物质丰富,所含胡萝卜素、维生素

B、xx

C、尼克酸比苹果三倍。

味甘酸、性寒,补肾明目,滋阴养血之功用。

解渴、增补胃液、助消化。

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止消渴、利五脏关节、通血气、解酒毒。

其枝或根煎汁有降血压之效。

产后血亏或因老年虚弱患便秘的人,每天服2-4次汁,每次20克,连服数日会有较大改善。

17。

xxWaxberry:

其形似水杨子,味似梅而故名。

也有烟花果、花果果的别称。

富营养,止渴、和五脏、涤肠胃、除烦愤恶气。

助消化、治疗神经炎和预防坏血病。

xx民间有此法:

将杨梅浸于高粱酒中制成杨梅烧酒,受寒腹泻时喝一些,吃上几个杨梅可治。

树皮煎汤洗恶疮疥癣,漱口治牙痛;澄清冷服可解砒毒;研末调敷治抽筋;烧灰调油,敷治烫火伤等。

18。

xxPapaya:

也叫懒佬瓜,因其种植时不用过于劳心而来。

四季常熟。

别名乳瓜、木冬瓜、蕃瓜。

甜菜滑、清香,营养丰富。

未成熟的果实中含蛋白酶,可以分解为蛋白质的氨基酸,溶解肠寄生虫的外皮,故有驱虫之用;其脂肪酸可以分解脂肪,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番木瓜乳制品还有强心和医治湿疹的作用。

对慢性肠胃炎亦有疗效。

冬令以冰糖炖蕃木瓜用以滋补。

其叶捣烂敷患处,对溃疡痈肿有一定作用。

19。

葡萄Grape:

别名草龙珠、山胡芦、蒲桃、蒲萄等。

为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从当时大宛带回,以新疆最为著名。

有水晶明珠之称,自古因其营养丰富而有圣果之称,与苹果、香蕉、柑桔并列为世界四大水果。

制干后其糖、铁含量相对增加,对体弱贫血者具滋补用。

利尿、清血、胃病、痛风均有不同程度疗效。

20。

xxLongan:

因其成熟于桂花开放的季节,果实又呈圆形因而得名。

也因其果核而称龙眼,也有圆眼、益智、蜜脾、比目、荔枝奴等。

与荔枝同属,味甘性温,无毒,养血、益心、宁神。

入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开胃益脾,补虚长智。

治疗贫血、虚弱、惊悸、失眠。

21。

猕猴桃Chinesegoosebeery:

俗称阳桃、猴子梨、羊桃、仙桃、木子、藤梨公、毛梨等。

其形如梨,色如桃,猕猴喜食故有其名。

常温下可放一月,低温下可保鲜5-6个月以上。

美称中国醋栗,英称中国鹅莓,日本称中国猴梨。

其营养之丰举世认可。

止暴渴、解烦热、压丹石、下石淋,用于治疗调中下气,主骨节风,瘫痪不遂,常年白发,对消化道癌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肝炎、尿结石等有一定疗效。

其根名为藤梨根,具清热利尿、散瘀活血、催乳、消炎作用。

22。

xx:

古名敦煌瓜,俗名缠头瓜,清称贡瓜,维吾尔语称加格达。

分早、中熟的夏甜瓜和中、晚熟的秋甜瓜。

其色有白玉、金黄、青皂、果绿和杂色等。

其晚熟种耐磕碰,耐贮存。

其性寒、味甘,归心、胃经,具消暑除烦、补血养心、清热消炎。

主用于暑热烦渴、贫血、眩晕、心悸、失眠、咳嗽、肾炎、便秘、烫伤、疮疖。

其瓜子炒熟研末吞服,可治疗慢性气管炎;用黄酒冲服,治劳损腰肌、腹内结聚不消;瓜蒂可消肿治肝炎。

23。

柚子Grapefruit:

也叫团圆果。

寓其大者谓之朱栾,有团栾之象。

在南方民间象征家庭新人团圆、生活美满之意。

中秋必备。

柚是柑桔类果实中较大的一种,肉甜微酸、汁多柔嫩。

其性寒,味甘、酸,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健脾消食、解酒除烦。

柚皮又称广橘红,性温,味苦、辛,理气化痰、健脾消食、散寒燥湿;柚核性温,味苦,有利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之用。

24.大枣:

俗称红枣,也称良枣,素有木本粮食之称。

维C含量比苹果多60-70倍,其营养之丰居所有果品之首,所含CAMP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细菌、真菌感染,增强抵抗能力,常吃还可使人体恢复能力大大提高。

故有一日三枣长生不老之说。

维P是所有水果中最高的,其性甘、平,入脾胃两经,补脾胃、益气生津、营养安神。

主治脾虚腹泻、消化不良、气血津液不足、心悸怔忡、心脾两亏、妇人脏躁、防心血管,预防铅中毒,对眼病、夜盲、头发干枯、皮肤粗裂、心烦失眠亦有疗效。

25。

柿子:

在产我国。

柿古写“梯”,有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称。

按其色分红柿、黄柿、青柿,按果型则分磨盘柿、莲花柿、尖柿、方柿。

具丰富胡萝卜素、维C等。

清热、润肺、止渴、治热渴、咳嗽、涩肠、止血,主治吐血、咯血、血淋、肠风、痔漏、痢疾。

柿蒂可止呕、止呃逆。

26。

山楂:

古称酸楂,亦称杂鼠查、赤瓜实、赤枣子、酸查、山里红果。

北京称红果、河北称棠棣、广西称酸冷果、湖北称猴楂子、河南称牧虎利、常州称大红子或浮果子、江西称毛枣子、湖南称山梨。

维C比柑桔类高二至三倍,高于苹果17倍,胡萝卜素居水果中第二,铁钙含量为所有水果之首。

消食、散瘀血、行结气、止水痢。

27。

xxStarfruit:

亦称阳桃、羊桃、星星果,学名五敛子。

酢桨草科常绿或半常绿乔木,叶细小呈卵圆形或椭圆形,开钟形紫色小花,夏初至秋花开不绝。

未熟时皮青绿,翠绿略显微红,成熟时为黄色,呈半透明状。

约汉代至越南传入我国。

有甜酸两大类,甜杨桃有大花、中花、白壳三个品系以大花为最,广东花地杨桃就属此类。

维C含量为热带水果之最。

常吃可清热润肺、降低血压、缓和糖尿病,其汁更是肥胖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28。

柠檬Lemon:

有宜母子或宜母果之称。

似橙而小,二三月熟,黄色,味极酸孕妇虚嗜之。

不同于其它水果,柠檬一般只取其汁。

为热带、亚热带物种,在产于巴尔干半岛。

我国广东、广西、四川、台湾、福建、江西、浙江都有种植。

汁多味美,也是高级食用香精的来源之一。

各种水果中都有含柠檬酸,这是有机酸的一种,但柠檬最多。

生津、止泻、祛暑、安胎、疏滞、健胃、止痛、预防心血管病。

对于高血压、心肌梗死患者柠檬有促进血凝的作用。

其汁杀菌效果极强。

其果皮所含挥发油搽后可使脸部光滑,长期用消除粉刺。

29。

无花果Fig:

其名始于明代,是由下往上逐渐挂果,约于五月底先一年越冬的存留果成熟,七月中当年第一次坐的果实成熟,九月第二次坐果成熟。

果皮转为淡黄或紫褐色,果肉乳黄。

果糖及葡萄糖低但易于吸收。

也称明目果,实瓤主清利咽喉、开胸膈、消痰化滞。

得酸则入肝通利血脉、清肝胆积热而令明目。

有各种破烂者,麻油调搽。

30。

枇杷Loquat:

夏令佳果。

在产我国。

约于七世纪入日本,后至法美。

我国分布于江南各省,以浙江杭州、福建莆田及江苏吴县为最。

性甘、凉、酸,具润肺、化痰、止咳之效。

古方枇杷膏:

果取汁,加入其叶、核及冰糖,文火熬成,清热、宁咳、润喉、解渴、和胃。

其树之白皮可治吐逆、不下食;花可治头痛伤风;叶为有效的祛痰镇咳药。

31。

菠萝蜜:

在产印度,此三字为梵语,肉多醇香,汁多味甜。

果实很大,一般每10-20千克,大的可达50千克。

果实幼年时长在树梢的枝条上,慢慢下移。

成年时移至主干,接近成熟时又移至树根,且果实越老味道越好。

誉为神秘之果。

富营养,含脂肪油。

其树液可直接外涂,治疖疮红肿。

瓤,气味甘香,微酸、平,无毒。

止渴解烦,醒酒益气,。

核中仁气味同瓤,主补中益气,令人不饥轻据。

其蛋白水解酶,用作抗水肿和抗炎药。

32。

佛手:

原名枸橼。

在产我国,金华为其主产地。

柑桔类的一种,又名佛手柑、佛手果、蜜罗柑、福寿柑、五指柑等。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香,也由此而名香橼。

成熟果实长10-14厘米。

表皮粗糙状似桔皮,底呈圆形,顶分裂为五指状,或如拳、如掌。

幼嫩时外皮呈绿色,成熟转黄,果肉为淡黄或白色,糯质,通常无果核。

虽可鲜食,但酸不可耐,多以糖渍蜜煎,酸甜糯软,别有风味。

具理气散郁之用。

性味辛、苦、酸、平,入肝胃两经,有理气开胃、化痰、疏肝、止痛之功、暖胃、止呕吐,治胃气疼痛,和中行气,入药以陈者为佳。

中医以花果入药,理气和胃,用于消化不良,胸闷、呕吐、慢性胃炎、神经性胃疾。

如:

胃不适,佛手切片泡茶,甚佳。

33。

芒果Mango:

我国最早称蜜望。

在产印度及东南亚地区,芒果开花时要求不能下雨,否则不结果。

A、B、C丰富,维A居水果之首。

适量进食,可治头晕、恶心、呕吐、厌食、烦渴、尿涩等,也有一定的消炎、消除过敏的功能。

34。

xxPlum:

称李实、居陵迦,为五果“桃李杏枣梨”之一。

浙江桐乡等地的醉李为最。

其营养成分可与柿子相比。

性味甘、酸、凉,能清肝涤热、生津止渴、活血利尿,主治虚劳骨蒸、腹水、风湿、气滞血凝。

肝硬化腹水食用鲜李极佳。

核仁外用可治脸上的黑斑,蝎螫痛用苦李仁嚼碎涂之痛肿立清。

34。

xx:

这我国特有的花果树。

梅与杏都有花通之处,梅有杏梅,杏有梅杏。

发源于横断山脉,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凉山马边地区自古有酸梅之乡之誉。

分观赏梅和酸果梅两大类。

梅果钾含量较多,可利尿,未熟入药为——乌梅。

气味酸、温、平涩、无毒,作烦满、安心神。

其酸收益津开胃,能敛肺涩肠止呕,汁定喘安蛔。

如血痢不止,以乌梅烧存性,半汤服之渐止,恶疮胬肉,烧灰敷,恶肉自消。

夏用酸梅汤,解热止渴,防止肠道传染病。

以未熟青梅浸酒,可治夏季痧气、腹痛呕吐和泻痢(包括食物中毒性肠胃病、肠炎),有止泻、止痛、止呕、止痢这用。

梅花盛开时采摘收藏,或蜜渍或点茶或熬粥,有舒肝解郁、开胃生津之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