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795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38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笔记.docx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笔记.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笔记.docx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笔记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1、挣值法

△△△(必考)课本P94

1.1三个基本参数的计算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计划量(WS)计划价(BC)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实际量(WP)实际价(AC)

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1.2四个评价指标

1费用偏差CV,是比较价格变化引起的偏差,均采用实际量。

费用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2进度偏差SV,是反映工程量变化引起的偏差,均采用计划价。

进度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3费用绩效指数CPI,费用偏差的减号改为除号

费用绩效指数=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4进度绩效指数SPI,进度偏差的减号改为除号

进度绩效指数=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5表达的意义

负值、<1的值,均表示负面效益,费用超支、进度延误;

正值、>1的值,均表示正面效益,费用节支、进度提前。

【例题1】

2009年真题12.某施工企业进行土方开挖工程,按合同约定3月份的计划工作量为2400m3,计划单价是12元/立方米;到月底检查时,确认承包商完成的工程量为2000m3,实际单价为15元/立方米。

则该工程的进度偏差(SV)和进度绩效指数(SPI)分别为()。

A.-0.6万元;0.83 B.-0.48万元;0.83 C.0.6万元;0.80 D.0.48万元;0.80

【解析】:

1计算四个基本数值

计划量2400计划价12

实际量2000实际价15

2计算三个基本参数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2000*12=2.4万元

已完工作实际费用=2000*15=3.0万元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2400*12=2.88万元

3计算四个指标

成本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2.4-3=-0.6万元

进度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2.4-2.88=-0.48万元

成本绩效指数=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2.4/3=0.8

进度绩效指数=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2.4/2.88=0.83

则答案为B。

1.3偏差分析的表达方法

优点

缺点

横道图法

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反映的信息量少

表格法

灵活、适用性强,信息量大,可借助计算机

曲线法

曲线法要可以根据给出的图形,判断进度及费用情况。

【例题2】

根据图示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三者的关系,以下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进度提前、成本超支;B进度提前、成本节支;

C进度延后、成本超支;D进度延后、成本节支。

【解析】:

1做一个时点的竖线,察看三者的大小对比。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2计算两个分析指标

费用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0,表示成本节支;

进度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0,表示进度提前。

答案选B。

2、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分析方法

含义

计算方法

比较法

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

将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

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

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

因素分析法

(会计算)

又称“连环置换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分析时,首先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其他因素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计算步骤:

1确定分析对象,计算出实际与目标数的差异

2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按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的顺序进行排序。

3将各个因素分别替换并将替换后的数值与前值对比,确定本因素的影响量。

差额计算法

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

比率法

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

有相关比率、构成比率、动态比率法。

【例题3】

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为443040元,实际成本为473697元,比目标成本增加30657元,资料如下表所示。

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

项目

单位

目标

实际

差额

产量

M3

600

630

+30

单价

710

730

+20

损耗率

%

4

3

-1

成本

443040

473697

+30657

【解析】:

顺序

连环替代计算

差异(元)

因素分析

目标数

600*710*1.04=443040

产量替代

630*710*1.04=465192

+22152

由于产量增加30m3,成本增加22152元

单价替代

630*730*1.04=478296

+13104

由于单价增加20元,成本增加13104元

损耗率

630*730*1.03=473697

-4599

由于损耗率下降1%,成本减少4599元

合计

30657

计算时注意:

先实物量、后单价,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3、双代号网络计划△△△(必考)

3.1基本概念

3.1.1双代号网络图中,每一条箭线表示一项工作;任意一条实箭线都要占用时间,且多数要消耗资源;虚箭线表示不存在的虚工作,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只起着联系、区分和断路的作用。

3.1.2紧排在本工作之前的工作称为紧前工作,仅排在本工作之后的工作称为紧后工作,与之平行的工作称为平行工作。

【例题4】

如图3所示,

E的紧前工作有两个:

B、C;

B的紧后工作有两个:

D、E;

A的紧后工作有两个:

B、C;

F的紧前工作有两个:

D、E

图3

3.1.3网络图中从起始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顺序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到达终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

在一个网络图中可能有很多条线路,可依次用该线路上的节点代号来记述;线路中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和就是该线路的长度,总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一般用双线或粗线标注。

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关键线路上的节点称为关键节点。

【例题5】

如图3所示,

线路有三条

1—2—3—5—6,总时长为2+2+1+1=7;

1—2—3—4—5—6,总时长为8;

1—2—4—5—6,总时长为9。

因此关键线路为1—2—4—5—6。

节点1、2、4、5、6为关键节点,工作A、C、E、F为关键工作。

3.1.4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

工艺关系,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决定,非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

组织关系,工作之间由于组织安全需要或资源调配需要而确定的先后顺序关系。

3.1.5绘图规则

(1)双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已确定的逻辑关系;

(2)不允许出现回路;(3)节点之间不能出现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4)不能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

(7)只有一个起点节点,一个终点节点;

(9)一项工作应当只有唯一的一条箭线和相对应的一对节点,且要求箭尾节点编号小于箭头节点编号;

(10)节点编号的顺序应从小到大,可不连续,但不可重复。

3.2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概念

3.2.1基本概念

工作持续时间,用Di—j表示;

工期:

计算工程Tc;要求工期Tr;计划工期Tp,具有合同小李,是合同工期;规定了要求工期时,计划工期≤要求工期,没有规定要求工期时,计划工期=计算工期。

3.2.2六时标注法的六个时间参数

(1)最早开始时间ESi—j,是指在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

(2)最早完成时间EFi—j,是指在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3)最迟开始时间LSi—j,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刻;

(4)最迟完成时间LFi—j,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

(5)总时差TFi—j,是指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即总时差是判断本工作拖延对总工期影响程度的一个参数;

(6)自由时差FFj—j,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即本工作即使拖延自由时差的时间,也不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

因此总时差≥自由时差。

ESi—jLSi—jTFi—j

3.2.3六时标注法的表示:

EFi—jLFi—jFFj—j

3.3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必考)

六时标注法的六个时间参数按以下顺序进行计算:

1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顺推、做加法、取大值

从起点节点开始依次向终点计算;起始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均是零;

中间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本工作所有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各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持续时间。

2确定计算工期——收尾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3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倒推、做减法、取小值

从终节点开始依次向起点计算;收尾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均是计划工期;

中间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本工作所有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各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持续时间

4计算总时差△△△(总时差是最重要的参数)

等于其最迟开始时间减去最早开始时间;或等于最迟完成时间减去最早完成时间;

5计算自由时差

中间工作的自由时差=所有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收尾工作的自由时差=计划工期—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例题5】

试计算图示双代号网络图的六个时间参数。

【解析】:

按前文说明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关键线路为B—E—I,总时差均为0,可以复核计算结果。

6总时差的简便计算方法——三步法

第一步找出所有通过本工作的由网络起点至终点的线路;

第二步计算所找线路中最长的线路持续时间;

第三步用计划工期减去最长的持续时间,即为总时差。

【例题6】

试计算图示双代号网络图的工作E和工作D的总时差。

【解析1】:

(1)通过工作E的线路有两条:

B—E—I总持续时间15

B—C—E—I总持续时间13

(2)计算线路持续时间

(3)持续时间最长的为15,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计算工期=15,则E的总时差为0。

【解析2】:

工作D的总时差,通过D的线路有两条:

B—D—H总持续时间12

B—D—I总持续时间14因此总时差为15-14=1。

【例题7】

在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5天和第18天,其持续时间为7天。

工作M有2项紧后工作,他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4天和第26天,则工作M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天。

A分别为4和3;B均为3;C分别为3和2;D均为2

【解析】

总时差=本工作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18-15=3天;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24-(15+7)=2天。

答案选C。

4、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必考)

4.1基本概念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编制的网络计划,以实箭线表示工作,以虚箭线表示虚工作,以波形线表示工作的自由时差。

4.2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特点

1兼有网络计划与横道图计划的特点,能够清晰的表明计划的时间进程,使用方便;

2能在图上直接显示出各项工作的开始与完成时间、工作的自由时差及关键线路;

3始终没有波形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4.3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计算

1自由时差:

等于工作本身所带的波形线的长度,但是,当本工作后面接的全部是虚工作时,虚工作上的波形线的最小值即为本工作的自由时差。

2总时差:

两步法计算

(1)找出所有通本工作的由网络起点至终点的线路;

(2)计算所找线路波形线之和最短的波形线长度,即为本工作的总时差。

【例题8】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

(1)本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为没有波形线的线路:

1-2-6-9-10。

(2)工作B的自由时差:

为波形线长度,为1周;

(3)工作B的总时差:

通过B的线路共有三条,其波形线长度计算如下:

1-3-5-7-8-10波形线长度1+2+1=4

1-3-5-7-9-10波形线长度1+3=4

1-3-5-6-9-10波形线长度1+1=2

取波形线长度最小值,因此工作B的总时差为2周。

(4)工作H的自由时差,为其后的虚工作的波形线长度的最小值,为2周

(5)工作H的总时差,通过H的线路共有6条

1-4-5-7-8-10波形线长度2+2+1=5

1-4-5-7-9-10波形线长度2+3=5

1-3-5-7-8-10波形线长度1+2+1=4

1-3-5-7-9-10波形线长度1+2+3=5

1-2-3-7-8-10波形线长度2+1=3

1-2-3-7-9-10波形线长度3=3

取波形线长度的最小值,因此工作H的总时差为3周。

(6)工作D的总时差,通过D的线路共有6条,其总时差为1周。

【例题9】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

该计划所提供的正确信息有()

A.工作B的总时差为3天B.工作C的总时差为2天

C.工作D为关键工作D.工作E的总时差为3天

E.工作G的自由时差为2天F.本计划的关键线路为1-2-4-8-9

【解析】:

1工作B的总时差:

通过B的线路有3条

1-2-3-7-9波形线总长2天

1-2-3-5-6-7-9波形线总长3天

1-2-3-5-6-8-9波形线总长3天

工作B的总时差为2天,A选项错误。

2工作C的总时差,通过C的线路有2条

1-2-5-6-7-9波形线总长3天

1-2-5-6-8-9波形线总长2天

工作C的总时差为2天,B选项正确。

3工作D的总时差,通过D的线路有3条,其中1-2-4-8-9的波形线长度为0,故D为关键工作,C选项正确。

4工作E的总时差,通过E的线路有1条,为1-2-3-7-9,波形线长度为3天,故E的总时差为3天。

D选项正确。

5工作G的自由时差,由于其紧后工作都是需工作,因此其自由时差等于紧后工作的波形线长度的最小值,为工作6-7的波形线长度,为0。

6网络图中波形线长度最小的线路是1-2-4-8-9,为0,因此其关键线路为1-2-4-8-9。

5、单代号网络计划

5.1基本概念

单代号网络图是以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与双代号刚好完全相反。

(P121)

单代号网络图只有一个起始工作和一个收尾工作。

5.2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1最早开始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计算与双代号网络相同。

2计划工期的计算与双代号网络相同。

3计算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LAGi,j

LAGi,j=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4总时差的计算

从收尾工作开始计算,收尾工作的总时差=计划工期-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收尾工作的总时差=0。

其他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与对应的时间间隔之和的最小值。

5自由时差的计算

收尾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减去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中间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该工作与紧后工作的时间间隔的最小值。

6计算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与最迟完成时间

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总时差之和。

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与其总时差之和。

5.3关键线路

所有工作的时间间隔均为零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例题11】

某工程的单代号网络计划如图48所示。

请标注每个工作的7个时间参数。

【解析】:

6、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6.1基本概念

1在单代号搭接网络中,工作的搭接顺序关系是用前项工作的开始或完成时间与其紧后工作的开始或完成时间之间的时距来表示。

2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的搭接关系△△(重点)

完成到开始时距的连接方法:

如修筑堤坝的护坡时,一定要等土堤自然沉降后才能修筑边坡,这种等待的时间就是该时距。

完成到完成时距的连接方法:

如相邻两项工作,当紧前工作的施工速度小于紧后工作时,则必须考虑为紧后工作留有充分的工作面,否则紧后工作就将因无工作面而中断,这种结束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该时距。

开始到开始时距的连接方法:

如道路工程中的铺设路基和浇筑路面,待路基开始工作一定时间,为路面工程创造一定工作条件后,路面工程方可开始进行,这种等待的时间间隔就是该时距。

开始到完成时距的连接方法:

如要挖掘带有部分地下水的土壤,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壤可以在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完成开始之前开始,而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壤则必须要等降低地下水位之后才能开始。

降低地下水位工作的完成与何时挖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壤有关,至于降低地下水位合适开始,则与挖土没有直接联系。

挖土开始一定时间(即干土壤挖完的时间)后,降水就必须完成,否则有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壤将无法施工,则该开始到完成的限制时间就是开始到完成时距。

6.2关键线路:

在单代号搭接网络中,所有工作的时间间隔均为零的线路应为关键线路。

7、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的确定

7.1关键工作

关键工作是指,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

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

7.2关键线路

在双代号网络(双代号网络和双代号时标网络)和单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搭接网络不适用)中,关键线路是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在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所有的工作时间间隔均为零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注意:

(1)全部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不一定是关键线路

如右图所示,关键线路是1-2-3-4-5-6;

1-2-4-5-6全部是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

但是,很明显,1-2-4-5-6不是关键线路。

(2)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两端都是关键节点

的工作,不一定是关键工作。

比如2—4就不是关键工作。

【例题12】

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是指()。

A单代号网络计划中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B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

C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D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虚箭线的线路

【解析】:

A单代号、双代号时标和双代号网络计划,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均是关键线路;

B在上文中有说明;C在上文中有说明;D虚箭线跟关键线路无关。

7.3进度计划的检查方法——P140

7.3.1无时标网络计划时,可在图上用文字、数字、符号或列表记录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

7.3.2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实际进度检查(P140)

采用实际进度前锋线记录计划实际执行情况。

实际前锋线就是在原时标网络计划上,自上而下从计划检查时刻的时标点出发,用点画线依次将各项工作实际进度达到的前锋点连接而成的折线。

通过实际进度前锋线与元进度计划中各工作箭线交点的位置可以判断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

实际进度前锋点在检查日期右侧的表示进度提前,在左侧的表示进度拖延,重合为正常。

【例题10】

某分部工程的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

问题:

1本计划的关键线路是哪条线路。

2工作C、D、E的进度与计划进度相比如何,对总工期产生的影响程度。

3工作D的自由时差是多少,检查后其总时差还剩多少。

【解析】:

1关键线路是总的波形线长度为零的线路,为1-2-3-6-7-8-9;

2

(1)各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

工作C的进度较检查日期拖后2天,D进展正常,E进度拖后1天。

(2)应根据实际进度情况与各工作的总时差相比较,检查对总工期的影响程度。

工作C的总时差为1天;进度拖后1天,则总工期拖后1天。

工作D的总时差为2天;进度正常,对总工期没有影响,其总时差还剩2天。

工作E的总时差为0,在关键线路上;进度拖后1天,则总工期随之拖后1天。

(3)工作D的自由时差,为其紧后虚工作的波形线长度的最小值,为2天。

7.4进度计划的调整——P141

当计算工期不能满足计划工期时,可设法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满足计划工期要求。

压缩工期的方法有两种

改变工作的逻辑关系:

如将顺序作业改为流水作业,再改为平行作业;增加或减少工作项目。

网络优化、进度拖延时,应选择缩短持续时间而不影响质量和安全的工作;

关键工作压缩持续时间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

缩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直接费用)较少的工作。

进度提前时,若不拟提前工期,可选择资源占用量大、直接费高的后续关键工作,适当延长其持续时间,以降低资源强度或费用。

 

李老师

串讲

1、管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1.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两个概念——

决策阶段→编制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发管理(DM)→任务是定义项目

工程管理实施阶段→设计准备、设计、施工、动用前准备、保修→项目管理(PM)→任务是实现项目

使用阶段→项目的使用方的管理→设施管理(FM)

项目管理只在实施阶段,而工程管理为项目的全寿命期的管理。

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为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增值。

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目标控制。

本书主要论述项目管理,不涉及设施管理,涉及部分开发管理。

1.2建设工程项目策划——业主编制——目的是为项目建设的决策和实施增值——P38/39

决策阶段的策划,任务是定义项目开发或建设的任务和意义;

实施阶段的策划,任务是确定如何组织该项目的开发或建设。

1.3项目管理规划——P48/51/52

项目管理规划是指导项目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涉及项目实施阶段,由各参与方编制本方的管理规划;

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由企业的管理层编制,业主方的也可委托项目总承包单位编制;

编制依据(似于投标施组):

含可行性报告、设计文件及标准规范、招标文件及合同、市场环境信息。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由项目经理编制;

编制依据(类似于实施性施组):

含规划大纲、项目条件和环境、合同及相关文件、同类项目的资料。

项目管理规划、进度计划业主可以委托项目总承包单位编制,但是费用和质量计划必须由业主自行编制。

1.4施工组织设计——P53/51/55

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监理审批,是施工企业的对外文件;

施工方的项目管理规划,是企业的内部文件,不对外,内容比施组广,并包含施组的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分为:

总设计(以整个项目为对象)、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

内容一般都包括: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资源需求计划、平面布置,注意有箭线的顺序不可颠倒。

其他如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质量计划、安全措施计划、资源需求计划等编制与审批程序均相同。

1.5建设工程监理

1.5.1监理的工作性质——P71

服务性(只为业主服务,不为施工单位服务)、科学性、独立性、公平性(是指在不损害承包人的合法权益时,尽量维护业主的利益)

1.5.2监理的工作程序

1组成机构、配备人员和设施;2编制监理规划,必要时编制实施细则;3实施监理;4组织竣工预验收并出具监理评估报告;5参与竣工验收并签署监理意见;6向业主提交工作报告和档案文件。

1.5.3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P74/75

相当于施工方的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不同的地方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