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五四制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科学114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752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青岛版五四制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科学114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青岛版五四制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科学114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青岛版五四制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科学114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青岛版五四制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科学114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青岛版五四制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科学114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青岛版五四制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科学114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青岛版五四制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科学114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青岛版五四制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科学114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青岛版五四制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科学114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青岛版五四制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科学114课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植物的根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身体”的构成部分。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正确讲述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过程

3.能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自行设计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活动,体会创新的乐趣。

4.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小朋友浇树的图片

2.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把水浇到树的根部?

3.学生猜测:

植物用根吸收水分。

4.引出研究课题:

植物的根

二、教学过程

观察凤仙花的“身体”有哪几部分构成。

1.教师提出问题:

凤仙花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并总结:

凤仙花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

其他植物的“身体”由几部分构成?

1.教师出示苹果树、向日葵、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的图片或视频,提出问题:

这些植物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它们的“身体"由几部分构成?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并总结:

有的植物“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

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

3.教师继续提问:

你们知道周固的植物“身体”由几部分构成吗?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周围植物的构成部分。

观察植物的根,我一找它们的特点

1.教师提出观察任务及要求:

对比观察带来的植物,记录植物的名称、根的形状、根的长度、小根的数量。

2.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

3.学生交流观察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根的不同,说出它们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4.教师根据分类结果介绍直根系和须根系,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两种根系的特点。

5.教师比较、分析萝ト利红薯属于植物的哪一部分,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也是植物的根。

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变态根。

6.应用:

说出这些植物根的特点及各属于哪种根系。

●根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植物根的作用。

2.教师出示卡通图或视频:

狂风吹大树和小朋友用力拔草。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4.教师出示灌溉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产生“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猜想。

5.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6.学生展示实验设计,教师补充注意事项:

只把植物的根全部浸没在水中,想办法防止瓶中水分蒸发。

7.学生完成实验,并妥善保管。

8.教师出示提前做好的实验装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获得实验结论:

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三、拓展活动

观察园林工人移栽植物时怎样保护植物根部的。

1.教师提出活动指向:

观察园林工人移栽植物时时怎么保护植物根部的。

2.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并做好记录。

3.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保护植物。

 

2.植物的茎

教学目标:

1.知道茎的特点和运输水分的作用。

2.在教师引导下,能做茎的运输水分实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茎的作用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4.能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景:

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人们种树、种庄稼并向根部浇水的情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根吸收的水到哪里去了?

二、探究过程

⊙观察不同植物的茎,有什么发现?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柳树、竹子、玉米等常见形态的茎,引导学生思考:

它们的哪部分是茎?

茎上长有什么?

(2)通过比较:

总结几种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

2.认识变态茎

教师通过出示洋葱、马铃薯、姜、莲藕等植物,引导学生指出它们的茎是哪部分,从而认识茎的其他几种形态。

茎对植物的生有什么作用

1.提出问题:

茎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2.引导学生对同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3.设计验证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解剂、观察植物茎的方法;先横切、再纵切,提醒学生使用小刀时意安全。

观察时,学生可借助放大镜仔相观察剖面。

4.记录观察的结果

5.学生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讨论横切面处渗出的

小水球与纵切面上看到的“管子”说明什么?

植物的哪些部位还应该有这样的“管子”?

再解剖各部分进行观察。

6.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意图。

7.学生展示示意图,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8.教师利用课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导管,理解植物体内根

部、叶部与茎部的导管都是想通的,使学生知道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9.让学生明确:

把风仙花的茎横切、纵切,了解茎的内部,就是在观察。

三、拓展活动

查阅请料,了解树上的树瘤是怎样形成的。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茎除了具有运编水分的功能,还可能具有什么功能。

2.教师引导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了解树上的树瘤是怎样形成的。

3.叶的蒸腾作用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叶的蒸腾作用以及蒸腾作用的意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做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并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叶的蒸腾作用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4.能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

走进树林时,会感到空气比较湿润,这是为什么?

教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此问题进行假设性解释。

二、活动过程

(一)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排出去的?

1.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猜想。

2.做叶的蒸腾作用实验。

师:

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是什么?

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教师分析现象:

塑料袋是密封的,内壁上的小水珠是怎么来的?

3.认识叶的气孔。

(1)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2)学生操作,观察现象。

(3)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感知气孔的存在。

(4)教师出示显微镜下某一植物叶的气孔图,认识气孔。

(5)学生根据自已的想象,描述植物体内水分是怎样排出去的。

4.小结:

植物叶的表画有气孔。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

(二)叶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

1.讨论:

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走在树林里会感空气会比较凉爽,空气会比较湿润?

2.以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各自的看法。

4.小结:

叶的蒸腾作用不仅能降低植物自身的温度,还能促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还能使空气变得凉爽、湿润。

三.拓展活动

1.教师提出问题:

移植物时,为什么要去掉一部分枝叶?

2.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

3.学生深入生活调查了解,做到学以致用。

4.植物的花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的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花的各部分作用不一样。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解剖桃花,认识各部分的名称及特点。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不同植物的花表现出探究兴趣。

4.能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彩,不乱采摘植物的花朵。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教师视频展示:

多种植物的花。

2.教师提出问题:

视频中出现了哪些花?

同学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3.师生总结:

花是一株植物最美丽的部分,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植物的花。

二、活动过程

认识花的构造。

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多种花的名称,试着说说它们由哪几部分组成。

2教师出示桃花,指导学生观察桃花的结构特点。

3.教师指导学生解剖桃花。

4.学生交流。

汇报活动过程

5.教师出示黄瓜花、月季花、白菜花、百合花等多种花(或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这些花的结构。

6.师生归纳总结:

桃花由花尊、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在一朵花中,这四部分齐全的叫作完全花,缺少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叫作不完全花。

花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1.教师展示百合花、桃花等,指导学生观察它们各部分的特点及作用。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出示蜜蜂、蜂鸟给花传粉,玉米花随风飘摇的视频或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这些花有什么特点,分析它们是怎样传播花粉的。

4.师生总结:

有些植物依靠昆虫传播花粉,有些植物依靠风传播花粉

三、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了解人工授粉的相关知识。

1.教师提出活动指向:

查阅资料,了解人工授粉的相关知识。

2.教师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人工授粉。

3.教师提醒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

 

5.植物的果实

教学目标:

1.知道果实由种子和果皮组成;植物果实的外部特征有利于其种子的传播。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细致认真地观察果实并找到果实的共同特点。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不同植物的果实表现出探究兴趣。

4.能逐渐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二.导入新课

1.教师视频展示:

多种植物的果实。

2.教师提出问题:

视频中出现了哪些果实?

同学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3.师生总结,教师导课: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植物的果实。

二、活动过程

观察果实,有什么发现?

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各种果实的名称,试着分别说出它们由哪几部分组成。

2教师出示瓜、桃子等果实,指导学生观察。

3.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解剖后的桃、黄瓜、西红柿等果实。

4.学生交流、汇报

5.师生归纳总结:

植物的果实大多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6.教师出示影像资料,带领学生辨别生活中的蔬菜、水果等是否是果实。

果实的哪些特点有利于种子的传播。

1.教师出示苍耳、豌豆、蒲公英等实物或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并思考它们的种子传播的方式。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提问: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还有哪些?

4.师生总结:

果实的特征有利于自身种子的传播

三、拓展活动

观察周围某一植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的形成过程,做好观察记录。

1.教师提出活动指向:

观察周围某一植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的过程。

2.教师提醒学生把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

 

6.固体、液体和气体

教学目标:

1.知道固体。

液体和气体的概念,能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知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从对具体现象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会做对比观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3.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4.初步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用小活动引入新课:

让学生把木块、石块、水、空气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探究活动

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1.出示木块、石块、牛奶、墨水、空气等物体,提出问题:

观察这些物体,找出它们特点,再把它们分类。

该如何分?

分类一局是什么?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分类等探究活动。

3.引导学生交流。

4.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像水、牛奶、醋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像石头、木块、螺母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

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

1.提出同题:

木块属于国体,牛奶属于液体,空气属于气体。

它们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

说出来,或着画出来。

2学生分组现察,填表

观察记录表(示例)

物体

观察到的形状

(写出来或画出来)

形状是否可以变化

结论

石块

木块

牛奶

空气

3.学生分组交流

4.教师评价,总结:

石块等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方形的、椭圆形的,长条形的,不容易变化。

但是,水、空气却不是这样。

水和空气的形状是如何变化的呢?

5.学生分组探究,交流研究的结果

6.总结:

水的形状会根据容器的形状变化,例如:

小河中流动的水,会根据地势,河床宽窄改变形状。

空气也随着盛装的容器变化而变化形状,如果飘散到空中,就会根本看不到具体的形状。

根据这些观察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

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

三、拓展活动

了解生活中人们是如何确定墙上的两个点是在一个水平面的。

1.提出同题:

要确定墙上两个点是否在一个水平面上,需要用到我们学到的知识点是:

液体表面会保持水平。

我们就用这个原理来解决问题。

应该如何做呢?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根据你们的设想,在课下实际操作。

将你们的方案和结果在下节课汇报。

7.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教学目标:

1.知道固体、液体有固定的体积和确定的质量。

2.在探究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过程中,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进行合作学习。

3.能对液体、固定占据空间大小是否是固定的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到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准备一个烧杯,装满水,向水中放小螺母(或者曲别针),提问:

“不断放螺母、会发生什么现象?

”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探究过程

液体、圆体占据空间吗?

1.教师提问:

“向杯子中装水,装满了还能装吗?

2.教师准备两个相同的杯子,提间:

“其中一个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向另一个空着的杯子中,另一个杯子能被装满吗?

3.学生分组探究,观察、记录

4.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总结

4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总结。

5.准备两个相同的杯子,一个装满水,另一个放进一个小石块,教师提问:

“把满杯水倒向有石块的杯子中,有什么现象?

6.学生分组探究

7.师生交流现象,总结:

固体、液体都会占据空间。

固体、液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固体,液体都有固定的体积

固体、液体有确定的质量吗?

1.教师引导学生测量小石块、橡皮、木块等物体的质量,其间注意指导学生使用天平。

2.学生分组活动,记录。

3.交流测量的结果。

4.师生总结:

石块、木块、橡皮等固体,都有一定的质量。

5.教师演示:

测量一个订书钉的质量。

6.师生研讨测量办法。

7.测量橡皮泥形状变化后的质量。

8.学生测量,总结。

9.测量牛奶、果汁等液体的质量。

10.师生研讨测量方法,总结。

11.师生共同总结:

通过以上测量可以得出:

固体液体都有确定的质量。

三、拓展活动

取一块冰,先称一称它的质量,等它融化后再称一称,比较前后质量是否有变化

1.教师提示学生,一块冰融化前后质量是否变化,提示学生课下进行探究。

2.学生自主实施探究活动

 

8.气体的体积和质量

教学目标:

1.知道气体有确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

2.能开展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确定的质量等探究实验。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多种充气玩具、跳跳球、气垫床、充气青蛙、充气长颈鹿等,提问:

“这些充气玩具里面都充满了空气,它们是什么样的?

我们可以改变它们的那状吗了”

师生交流后,导人新课

二、探究活动

快速倒水,有什么发现?

1.教师出示锥形瓶、漏斗、橡胶塞、烧杯等,提问:

如果向这个锥形瓶中倒水,水容易流进去吗?

2.学生讨论、思考,以小组开展实验。

3.学生组装器材,开展实验。

4.学生交流现象,讨论。

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在不改变装置的情况下,怎样使水能很快进去?

6.以小组开展实验

7.教师总结:

锥形瓶内有空气存在,如果空气出不来,水就进不去。

这说明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

做空气占据空间小实验

1.师:

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关于空气占据空间的小实验。

2.教师讲述实验的名称、做法。

(杯子底部塞纸,竖直按入水中再提出来,观察杯子底部的纸是否湿了)

3.学生分组做实验。

4.师生交流、总结。

空气的体积可以改变吗?

1.教师提示:

我们知道了空气的形状可以改变。

现在,我们给注射器装上空气,研究空气的体积是否可以改变。

2.学生探究:

给注射器装上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橡皮封口,按压、抽拉注射器活塞,观察空气体积的变化。

3.师生总结:

我们可以看出空气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按压注射器活塞时,空气体积变小;抽拉注射器活塞时,空气体积变大。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空气没有确定的体积。

空气与偶确定的质量吗?

1.教师提出问题:

空气有质量吗?

怎样测量空气的质量呢?

2.学生分组研讨。

3.学生研讨后,交流研讨的结果。

4.学生分组开展活动,交流活动的结果。

5.师生共同反思:

根据测量数据,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去掉塑料袋、气球的质量后,空气的质量没有了,或者很小。

难道空气没有质量吗?

6.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提出更换收集空气的物品,如排球。

7.学生称量排球中空气的质量。

教师提示学生:

先称量空排球(几手没充空气的憋排)的质量,再往排球里尽量充气,称量充足了空气的排球。

8.学生分组开展活动。

9.交流、总结:

经过这一次测量,明显看出,充足了气的排球质量明显增大。

我们还能用天平测出排球内空气的质量,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气体有确定的质量。

三、拓展活动

了解“空气炮“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空气炮”。

1.教师展示制作好的“空气炮”,演示使用方法。

2.教师播放制作“空气炮”的视频。

3.师生共同研究制作方法。

4.教师布置学生课下完成制作。

 

9.影子

教学目标:

1.知道行进中的光被物体阻挡时会形成阻挡物的阴影。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影娥条件和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影子产生的探究条件表现出液体、固定占据空间大小是否是固定的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到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谜语:

“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是你好明友,常伴你左右”(谜底:

影子)

2.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对“影子”的认识。

3.教师指导学生谈一谈踩影子游戏时的亲身感受,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学原理。

二、活动过程

找一找哪里有影子。

1.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

同学们做过哪些与影子有关的游戏?

(2)教师追问:

同学们还观察过哪些生活中出现的影子?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展示教科书中的图片,提问:

同学们是否见到图片中的景象?

教师追问: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影子的原理?

4.教师提问:

同学们还能画出哪些事物的影子?

学生动

手,组内分享交流。

5.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影子无处不在。

活动期间,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相关活动。

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1.制造影子

(1)教师提出问题:

影子无处不在,同学们能不能制造出影子?

(2)数师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如何进行实验。

(3)学生分组完成实验

2.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

(1)教师提出问题:

如果没有橡皮,白纸上还会有影子吗?

如果没有手电简,白纸上还会有影子吗?

(2)教师演示实验:

打开手电筒,移开橡皮。

提示学生观察并思考,实验有什么变化?

还能观察到影子吗?

(3)教师演示实验:

将橡皮放在纸屏前,移开手电筒。

提示学生观察并思考:

白纸上还有影子吗?

(4)学生组内交流讨论,写出讨论结果。

(5)师生共同小结:

当光射不透明的物体时,会产生影子。

怎样使物体的影子发生改变?

1.教师引导学生考使物体的影子发生改变的方法。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对比实验:

改变光照的高度和角度,观察影子的变化;改变物体的形状和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三、拓展活动

观察生活中的影子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1.教师提出活动指向。

2.教师列举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思考影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0.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1.知道一天中阳光下的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通过观察和测量描述一天中阳光下的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阳光照射下的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到阳光下的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经验,引出观察活动。

二、活动过程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有什么变化?

1.教师出示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户外察活动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2.教师带领学生去户外观察活动,测量、记录。

3.学生交流,汇报。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1.教师出示模拟实验相应的材料、并提出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2.学生做模拟试验,观察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3.师生交观察现象,共同总结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三.拓展活动

一个月中,每隔几天,在同一时刻观察同一固定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有什么变化。

1.教师提出活动指向。

2.师生共同选择观察时间、地点、观察目标,制订观察计划。

 

11日冕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冕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的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材料制作日冕模型,会使用日冕型计时。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制作日冕模型,会使用日冕型计时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到日冕对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现在是什么时间?

古时候的人们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是如何知道时间呢?

(学生交流自已在日常生中通过太阳确定时的实例,例如:

看太阳的位置、看阳光下物体影子推算现在的时间等。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日冕

1.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日冕的实物模型和相关图片观察。

2.教师出示日冕模型和日冕的图片,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观察学习活动。

过程中,教师适时参与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了解日冕的构造,如冕面和冕针以及相关特点,并测量日冕各部分的尺寸、角度等数据。

3.教师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简单归纳小结,使学生认识到:

日晷由底座、冕面、冕针组成;冕针垂直于冕面,冕面倾斜,与地平面夹角等于当地纬度;人们根据冕针的影子在冕面上的变化而进行计时的。

4.教师进一步出示形式多样的日晷图片,丰富学生认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日冕的科学道理。

(二)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日冕学习活动。

1.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搜集到的关于日冕的相关资料,设计自己要制作的日冕。

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以不断完善设计作品。

2.学生初步制件完成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在事先划定好的校园区域中摆放自己小组制作的日冕模型,学习使用日冕型进行计时。

3.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调节日冕的冕面角度,使冕针影子

指向正确的刻度,并向学生提问如“现在是上年十点钟,冕针影子应该在哪给正确的刻度呢?

3.预测一下,中年十二点的时间时,冕针的影子应该在什么位置呢?

”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三、拓展活动

1.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古代其他计时的方法。

2.教师可与学生进一步交流:

在没有钟表的古代,人们除了可以用日晷计时外,还有哪些计时的方法呢?

3.教师可与学生交流古人计时方法的变迁,适时出示水钟、漏刻这些古人计时工具的相关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出拓展主题:

到科技馆或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古人的计时工具,或查阅资料了解这些计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计时原理。

 

12.怎样加快溶解

教学目标:

1.知道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来探究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并在探究过程中能用到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

3.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4.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往汤里加食盐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提出问题:

“往汤里加食盐后,人们往往会搅一搅。

为什么这样做呢?

2.学生进行交流。

3.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二、探究过程

怎样使食盐在水中加快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