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兵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510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诸葛亮兵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诸葛亮兵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诸葛亮兵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诸葛亮兵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诸葛亮兵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诸葛亮兵法.docx

《诸葛亮兵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葛亮兵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诸葛亮兵法.docx

诸葛亮兵法

诸葛亮兵法

兵权、逐恶、知人性、将材、将器、将弊、将志、将善、将刚、将骄、

将强、出师、择材、智用、不陈、将诫、戒备、习练、军蠹、腹心、

谨候、机形、重刑、善将、审因、兵势、胜败、假权、哀死、三宾、

后应、便利、应机、揣能、轻战、地势、情势、击势、整师、厉士、

自勉、战道、和人、察情、将情、威令、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兵权

原文

  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

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

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译文

  所谓兵权,就是将帅统率三军的权力,它是将帅建立自己的威信的关键。

将帅掌握了兵权,就抓住了统领军队的要点,好象一只猛虎,插上了双翼一般,不仅有威势而且能翱翔四海,遇到任何情况都能灵活应变,占据主动。

反之,将帅如果失去了这个权力,不能指挥军队,就好象鱼、龙离开了江湖,想要求得在海洋中遨游的自由,在浪涛中奔驰嬉戏,也是不可能的。

逐恶

  原文

  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

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垮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

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

  译文

  不论是治军还是理国,有五种人需要对之注意,他们是国家、军队混乱的祸患。

这五种人是:

私结朋党,搞小团体,专爱讥毁、打击有才德的人;在衣服上奢侈、浪费、穿戴与众不同的帽子、服饰、虚荣心重、哗众取宠的人;不切实际地夸大盅感民众人,制造谣言欺诈视听的人;专门搬弄是非,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兴师动众的人;非常在意自己的个人得失,暗中与敌人勾结在一起的人。

这五种虚伪奸诈、德行败坏的小人,对他们只能远离而不可亲近。

 

知人性

  原文

  夫知人性,莫难察焉。

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

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占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译文

  世界上没有比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要困难的事情。

每个人的善、恶程度不同,本性与外表也是不统一的。

有的人外貌温良却行为奸诈,有的人情态恭谦却心怀欺骗,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而实际上却很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尽全力但实际上却另有图谋。

然而,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是有七条办法的:

用离间的办法询问他对某事的看法,以考察他的志向、立场;用激烈的言辞故意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气度、应变的能力;就某个计划向他咨询,征求他的意见,以考察他的学识;告诉他大祸临头,以考察他的胆识、勇气;利用喝酒的机会,使他大醉,以观察他的本性、修养;用利益对他进行引诱,以考察他是否清廉;把某件事情交付给他去办,以考察他是否有信用,值得信任。

将材

  原文

  夫将材有九。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

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唇,此之谓义将。

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

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

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

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场,长於剑戟,此之谓步将。

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

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

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

  译文

  根据不同的将帅不同的才干,可以把将帅分为九种类型:

一是用自己的德行教育部下,用礼法规范部下的行动,对部下关怀备至,问寒问暖,与部下同甘共苦,这种将帅是仁将。

二是做事能不只图眼前消灾去难,还有长远打算,一丝不苟,不被利益所诱惑,宁愿为荣誉献身,也不屈辱求生,这样的将帅是义将。

三是身居高位但不盛气凌人,功绩卓著又不骄傲自大,贤德而不清高,谦让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个性刚直又能包客他人,这样的将帅是礼将。

四是运用战术高深莫测,足智多谋,身处逆境能转祸为福,面临危险又知逢凶化吉,这样的将帅是智将。

五是忠诚信实,对有功之人以重赏,以有过之人以重罚,赏罚分明,奖赏时不拖延,惩罚时不管对方的地位高下,这样的将帅是信将。

六是身手矫捷,冲锋陷阵时快如战马,气慨豪壮,斗志昂扬能胜千夫,善于保卫国家,又擅长剑戟,这样的将帅是步将。

七是能攀高山,走险地,驰马如风,身先士卒,锐不可挡,撤退时在队伍后面抵挡敌兵掩护他人,这样的将帅是骑将。

八是气盖三军,所向无敌,对小的战役小心谨慎不马虎,面对强大的敌人则愈战愈勇,这样的将帅是猛将。

九是遇见贤者虚心请教,对别人的意见从谏如流,能广开言路,待人宽厚又不失刚直,勇敢果断又富于计谋,这样的将帅是大将。

将器

 原文

  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

基乃察其奸,伺其祸,为众所服,此十夫之将。

夙兴夜寝,言词密察,此百夫之将。

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

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悉人饥寒,此万夫之将。

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

仁爱洽于下,信义服邻国,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四海之内,枧如室家,此天下之将。

  译文

  将帅的气质、气度有不同,其本领、作用有大小之分。

如果能察觉他人的奸诈,看到事物潜伏的危害、祸端,被部下所信服,这种将领为十夫之将,可以统领十人的队伍。

如果早起晚睡,整日为公事操劳,言辞谨慎小心,能倾听部下的心声,这种将领为百夫之将,可以统领百人的队伍。

为人耿直又深谋远虑,勇猛善战,这样的将领是千夫之将,可以统领千人的队伍。

外表威武,内心蕴藏着丰富的感情,个性光明磊落,能了解别人的努力和辛苦,又能关心他人的饥寒情况,这种将领为万夫之将,可以统领万人的部队。

能举贤能之人,进德修业不断充实自己,连续不断,为人忠诚、可信、宽容、大度,善于治理乱世,这样的将领为十万人之将,可以统领十万人的部队。

能以仁爱之心待部下,又能使领国信服,晓天文,善处人际关系,知识地理,放眼四海之内,治家如同治国,治国如同治家,和谐圆满,这样的将领是天下之将,可以治理整个天下。

将弊

  原文

  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

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

  译文

  身为将帅有八种弊病,是将帅用兵的大忌:

一是对财、物的需求永远不满足,贪得无厌;二是对贤德有才能的人妒嫉强烈;三是听信谗信,亲近能说会道、巧言谄媚的小人;四是只能分析敌情,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五是遇事犹豫不决;六是沉迷于酒色而不能自拔;七是为人虚伪奸诈而自己又胆怯懦弱;八是狡猾巧辨而又傲慢无礼,不按制度办事。

 

将志

  原文

  兵者凶器,将者危任,是以器刚则缺,任重则危。

故善将者,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以身殉国,壹意而已。

  译文

  兵器是一种凶器,统兵为将是一种重大的责任。

兵器刚硬,容易缺损,将领任务重大所以有风险。

因此,真正的将帅不以自己的部队强大有威势做靠山,当他受到君主的宠爱时不得意忘形,当他受到别人的诽谤污辱时,也不惧怕、退缩,看到利益时不起贪念,见到美女时更不心生邪念,只知全心全意,保家卫国,以身殉职。

将善

  原文

  将有五善四欲。

五善者,所谓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

四欲者,所胃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

  译文

  对将帅的军事实践能力的要求是“五善四欲”。

五善是指:

擅长察晓敌人的兵力部署,擅长正确地判断进攻和撤退的时机,擅长了解交战双方的国力虚实,擅长利用对自己一方有利的时机,擅长利用山川地形的崎岖险阻。

四欲是指:

作战时出奇制胜,谋划要周密,人多事繁,追求文静稳重,保持全军上下团结一心,合力抗战。

将刚

  原文

  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长。

  译文

  好的将帅应该具备的性格是刚强、刚烈,但不固执己见,温和、柔和但不软弱无力,即通常听说的刚柔相济。

单纯一味的柔和、软弱,就会使自己的力量被削减,以至失败,单纯一味的刚烈、刚强又会导致刚愎自用也注定要灭亡。

所以,不柔不刚,刚柔并济才是最理想的性格特点,才是最佳的状态。

将骄

  原文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将不可吝,吝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则军无功,无功则国虚,国虚则寇实矣。

孔子曰: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己”。

  译文

  做将帅的切勿骄傲自大,如果骄傲自大,待人接物就会有不周道的地方,有失礼之处,一朝失礼就会众叛亲离,人心愤懑相怨。

身为将领,也不能小气吝啬,如果吝惜吝啬必然不愿奖赏部下,奖赏不行,部下必定不肯在战斗中尽最大努力以拼死作战,这样下去,则在战争中不会取得什么好的成果,国家的实力也就会因此虚弱下去,自己国家实力下降就是表示敌人正在强大起来。

因此孔子说:

“一个人尽管具备象周公那样的德才,但是却骄傲吝啬,那么即使他能做出一定的贡献,也不值得人们去评价称道”。

将强

  原文

  将有五强八恶。

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客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

谋不能料是非,礼不能任贤良,政不能正刑法,富不能济穷厄,智不能备未形,虑不能防微密,达不能举所知,败不能无怨谤,此谓之八恶也。

  译文

  将帅的品德修养标准是五强八恶。

五强是指五种必须的德性:

高风亮节可以勉励世俗,友爱孝悌可以名扬海内,信义忠诚可以获得友谊,周到细致地考虑问题可以容忍他人,身体力行可以建功立业。

八恶是八种在德性上的缺陷:

虽然足智多谋但不能明辨是非,不能礼贤下士,更不能任用贤良之人,施政时有法不依,无法引导社会风俗,不能慷慨施惠,不肯救济穷困,不能防患于未燃,智慧不足,不能深思远虑,也不能防微杜渐,不能在声誉显达时推荐自己所熟悉的贤能之士,不能在战败时,毫无怨言,负担全部责任。

出师

  原文

  古者国有危难,君简贤能而任之。

斋三曰,入太庙,南面而立;将北面,太师进铖于君。

君持铖柄以授将,曰:

“以此至军,将军其裁之”复命曰:

“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退。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忠信。

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如此,日则士必尽死,敌必可亡”。

将受词,凿凶门,引军而出。

君送之,跪而推毂,曰:

“进退惟时,军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将出。

”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是以智者为之虑,男者为之斗,故能战胜于外,功成于内,扬名于后世,福流于子孙矣。

  译文

  从古至今,大凡国家遇有危难,国君会选拔贤德之人作将帅以解救国难。

出征前,斋戒三日,进至太庙告祭列祖列宗,国君面南而站,将帅面北而立,太师双手奉上大斧(权力的象征),国君接过大斧,手持斧柄授给将帅说:

“从现在开始,部队由您指挥。

”然后,国君接着说:

“作战时,见敌人势弱则进击,见敌人实力强固则以退为主。

不能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看轻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意见独特而听不进部下的意见,不可以凭借自己功绩显赫就失去人忠信本分的品质。

部下还没有坐下来休息时,身为将帅不能自己先坐下来休息,部下还没有吃饭时,身为将帅也不要首先进餐,应该与部下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做到了这一切,手下的将士必会竭尽全力,敌人也一定会被打败”。

将帅听完国君的训命后,宣誓效忠,然后亲自打开凶门,率军出征。

国君把出征的军队送到北门,向将帅乘用的车马跪拜同时又说:

“将在外,不受君命。

从今天起,军队中的一切行动都由您来决策”。

这样,将帅就具有了绝对的权威,也可以使智谋之人为之献策,使勇犯之人为之效命沙场。

由此,可以百战百胜,立下汗马功劳,也能扬名于后世,福泽恩及子孙。

择材

  原文

  夫师之行也,有好斗乐战,独取强敌者,聚为一徒,名曰报国之士;有气盖三军,材力勇捷者,聚为一徒,名曰突阵之士;有轻足善步,走如奔马者,聚为一徒,名曰搴旗之士;有骑射如飞,发无不中者,聚为一徒,名曰争锋之士;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为一徒,名曰飞驰之士;有善发强弩,远而必中者,聚为一徒,名曰摧锋之士。

此六军之善士,名因其能而用之也。

  译文

  将帅在编排军队时,应该注意:

有的士兵武艺高强,喜欢对敌厮杀,愿意独立地与强劲对手较量,应把他们编在一个行列里,这些人可以算的上是报国之士;有的士兵气冠三军,精力充沛,身手狡捷,应把他们编在一个行列里,这些人可以算作是突击队;有的士兵行走快速而敏捷,象飞驰的马一样有威势,应把他们编在一起,这此人可以组成前锋队;有的士兵善骑善射,箭术高超,百发百中,应把他们编在一起,这些人可以组成奇袭队;有的士兵专门擅长射箭,是一流的射手,也应把他们编在一个行列里,这些人可以组成射击队;有的士兵力大无比可以使用强有力的弓弩,即使射程比较远也可以射中目标,应把他们编成一组,组成阻击队。

可见,不同的士兵,有不同的能力特点,应该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尽其才,各尽其用。

智用

  原文

  夫为将之道,必顺天、因时、依人以立胜也。

故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译文

  将帅将兵出征想夺取战斗的胜利,必须考虑到天候、战机、人的素质这几方面的因素,要顺天候、得战机、具备相应的战斗力。

所以在顺应了天候、也具备了相应的战斗力,但时机却不成熟的情况下出兵是逆时,在具备了相应的战斗力,有了成熟的战机,但不具备天候条件下出兵是逆天,在顺应了天候、抓住了战机,但却不具备士兵相应的战斗力的条件下出兵是逆人。

明智的将帅,领兵作战是决不会逆天、逆时、逆人的。

不陈

  原文

  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外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若舜修典刑,咎繇作士师,人不干令,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

若禹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谓善陈者不战。

若齐桓南服强楚,北服山戎,可谓善战者不败。

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译文

  古代善于治理国家懂得治国规律的君主是不依赖军队这种国家机器的,具有军事才能善于用兵的将帅也不以战争,摆开交战的阵势为最终目标,善于布阵的将帅根本不用向对方发起攻击就能获胜,不以兵戎相见为乐事,善于指挥战斗的人则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善于总结失败教训的将帅则不会被敌方所消灭。

英明的君主治理天下,主要是让老百姓生活安定,勤于工作,人们安居乐业,不发生任何不愉快的纠纷,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善理者不师也”的意思。

上古时代,舜修刑典,还让大臣皋陶作了掌理刑法的官员,可是老百姓无人冒犯法令,因此也就不用对任何人施加刑法,这就是“善师者不陈”的意思。

大禹征伐的苗族,只派舜手持舞蹈用的干盾、羽扇就征服了有苗族人,这就是“善陈者不战”的意思。

齐桓公在南讨楚国,北伐山戎的过程中,英勇善战,所向无敌,这就是“善战者不败”的意思。

楚昭王时楚国受到吴国的侵犯,楚昭王立刻逃到秦国求救,后事又返回了秦国,这就是“善败者不亡”的意思。

将诫

  原文

  书曰:

“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人力”。

故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机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静潜鱼,动若奔獭,央其所连,折其所强,耀以旌旗,戒以金鼓,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崩若摧,合战如虎;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有危者安之,有惧者悦之,有叛者怀之,有冤者申之,有强者抑之,有弱者扶之,有谋者亲之,有谗者覆之,获财者与之;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先计而后动,知胜而始战,得其财帛,不自宝,得其子女不自使。

将能如此,严号申令,而人愿斗,则兵合刃接而人乐死矣。

  译文

  《书经》说:

“戏辱君子,就无法得到他的真心,蔑视小人,也无法使他们竭尽全力为自己服务”。

所以,将帅领兵的要诀是:

广泛笼络部下的人心,严格有关赏罚的规章和纪律,要具备文、武两方面的能力,刚柔并济,精通礼、乐、诗、书,使自己在修身方面达到仁义、智勇的内涵;领兵作战时,命令士兵休息就应让士兵象游鱼潜水一样不出声响,命令士兵出击时就应让士兵象奔跑中的獭一样突跃飞奔,又快又猛,打乱敌人的阵营,切断敌人的联系,削弱敌人的势力,挥动旌旗以显示自己的威力并且让士兵服从指挥,听从调动,撤兵时部队应象大山移动一样稳重,整齐,进兵时则要疾如风雨,彻底地摧毁败军败将,与敌交手则拿出虎一样的猛势;对待敌人,还要采取一些计谋:

面对紧急情况应该想办法从容不迫,用小恩小惠诱敌进入设置好的圈套之中,想尽办法打乱敌军稳固整齐的阵势,然后乱中取胜,对小心谨慎的敌军要用计使他盲目骄傲起来,上下不一,用离间术打乱敌军的内部团结,对异常强大的敌人想方设法地削弱他的力量,要使处境危险的敌人感到安宁以麻痹敌人,让忧惧的敌人感到喜悦,使敌人疏忽起来;对投到我军的战俘要以怀柔的政策来对待,要使部下的冤屈有地方伸诉,扶持弱者,抑制气势凌人的部下,对有智谋的部下要尽全力亲近他,用他做参谋,对巧言令色的小人要坚决打击,获得了战利品要首先分给部下;另外,还要注意这样几点:

如果敌人势弱,就不必用全力去攻击他,也不能因为自己军队力量强大就忽视了敌人,更不能以自己能力高强就骄傲自大,不能因为自己受宠就到部下那里作威作福;对于整个战事的进行,要先制定详实的计划,要有万全的把握才能领兵出征,不独自享受战场上缴获的财物、布帛,俘虏的男女人等也不自己独自役使。

身为将帅作到了这些要求,严格号令,将士一定会积极作战,在战斗中效命疆场。

戒备

  原文

  夫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若夫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覆军杀将,势不逾息,可不惧哉!

故有患难,君臣旰食而谋之,择贤而任之。

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士不俟夕矣!

传曰:

“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又曰:

“豫备无虞,古之善政”。

又曰:

“蜂虿尚有毒,而况国乎?

”无备,虽众不可恃也。

故曰,有备无患。

故三军之行,不可无备也。

  译文

  国家最重要的事务是国防,在国防的问题上稍有偏差,就会导致国家的灭亡,使全国覆没,无可挽回,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啊!

所以,一旦国家出现了危难,君臣应齐心一致,废寝忘食,共同谋策,挑选有本领的人担任将帅,指挥三军应敌。

如果不能居安思危,就是敌人已打到了家里也不能警觉,如同燕子的窝巢搭筑在门帘上,鱼儿游戏在旱锅里,灭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左传》说:

对事物没有计划,不准备到毫无差错的地步,不能出兵!

”居安思危,妥善安排,防止可能出现的灾难,这是古代推崇的善政”。

“蜜蜂和蝎子一类的小

  昆虫都以毒刺作为防御的工具,更何况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呢?

”如果一个国家忽视了国防建设,即使有百万之众也不可怕,所以说有备无患,就是这个意思。

可见,三军将士在出征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习练

  原文

  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

故仲尼曰:

“不教而战,是谓弃亡。

”又曰:

“善人教民七年,变可以即戎矣。

”然则即戎之不可不教,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然后习之,或陈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却之,别而合之,散而聚之。

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万人,可教三军,然后教练而敌可胜矣。

  译文

  如果军队士兵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训练,那么一百名士兵也抵不上敌人的一个士兵;如果军队士兵受到了应有的教育和训练,那么一名士兵就可抵挡百名敌人的进攻。

所以孔子说:

百姓没有受到教育和训练就去参加战斗,这是让他们去送死。

”“让贤德的人用七年的时间来教育和训练百姓,他们马上可以投入战斗,并且个个都勇猛善战!

”这就是说想让百姓投入战斗,在出征之前不能不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训练时,要使百姓明白什么是礼,什么是义,要训练、教诲他们有忠信的思想,要讲明赏罚的界限,用赏罚来制约督促他们的行为,使他们自觉上进。

然后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列队与解散,坐下起立,行进立定,前进后退,解散与集合,使他们能整齐划一、井然有序。

象这样一教十,十教百,百教千,千教万,就可以使整个三军受到训练,最后再让将士接受战术训练就可以在战场上打败敌人了。

军蠹

  原文

  夫三军之行,有探候不审,烽火失度;后期犯令,不应时机,阻乱师徒;乍前乍后,不合金鼓;上不恤下,削敛无度;营私徇己,不恤饥寒;非言妖辞,妄陈祸福;无事喧杂,惊惑将吏;勇不受制,专而陵上,侵竭府库,擅给其财。

此九者,三军之蠹,有之必败也。

  译文

  军队行动时,有几种情况可以直接导致全军崩溃:

一是对敌情的侦察不仔细、不准确,在消息的反馈上不按规定进行,与实情不相符合;二是不遵守命令,耽误了集合的时间,使整个军事行动受阻,丧失了战机;三是不服从指挥,不听候调度,忽前忽后,七零八乱;四是将官不体贴下级,只知一味地聚敛搜刮;五是营私舞弊,不关心下级将士的生活;六是迷信诽谤之辞、神鬼怪兆,胡乱猜测吉凶祸福;扰乱了军心;七是士兵不守秩序,喧哗吵闹,扰乱了将帅的决策和执行;八是不遵守命令,擅作主张;九是贪污现象严重,侵占国家财物,无所不为。

腹心

  原文

  夫为将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

无腹心者,如人夜行,无所措手足;无手足者,如冥然而居,不知运动;无爪牙者,如饥人食毒物,无不死矣。

故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译文

  身为将领,应该有自己的左右亲信可以咨商事情,有给自己侦察消息通风报信的耳目,有坚决贯彻自己的命令辅佐自己的羽翼。

没有心腹之人,就好比人在黑夜中走路,手脚不知该迈向何处,没有耳目之人,就好比盲人安静地生活在黑暗中,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更不能为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进行钻营活动;没有爪牙之人,就好似一个人饥不择食,吃了有毒的食物,中毒身亡。

所以,明智的将帅,一定要选用学识渊博、足智多谋的人做自己的心腹,要选用机智聪明、谨慎保密、有很强的判断力的人做自己的耳目,还要选择勇敢、彪悍的士兵做自己的爪牙。

谨候

  原文

  夫败军丧师,未有不因轻敌而致祸者,故师出以律,失律则凶。

律有十五焉,一曰虑,间谍明也;二曰诘,谇候谨也;三曰勇,敌众不挠也;四曰廉,见利思义也;五曰平,赏罚均也;六曰忍,善含耻也;七曰宽,能客众也,八曰信,重然诺也;九曰敬,礼贤能也;十曰明,不纳谗也;十一曰谨,不违礼也;十二日仁,善养士卒也;十三曰忠,以身徇国也;十四曰分,知止足也,十五曰谋,自料知他也。

  译文

  凡是将领领兵出师不利,都是因为轻视敌军而产生的后果,所以军队在出师时要严格法律、法令,详细考虑各种细节,按战争规律行事,否则的话仍然会招致灭亡。

这些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十五项:

一是虑,要仔细地考虑、谋划,探明敌人的所有情况;二是诘,盘问、追查,搜集敌人情报,并仔细判断情报的真假;三是勇,见敌人阵势威武强大的不退怯;四是廉,不为眼前小利所诱惑,以义为重;五是平,赏罚公正,公平合理;六是忍,忍辱负重,寄希望于未来更伟大的使命;七是宽,宽厚,宽宏大量,能包容他人;八是信,忠信、诚实,遵守诺言;九是敬,对有才德的人以礼相待;十是明,明白是非,不听信搀言;十一是谨,严谨、慎重,不违礼不悖法;十二是仁,仁爱,能无微不至地关心、体贴下级官兵;十三是忠,忠诚报国,为了国家的利益,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十四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