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论文.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725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doc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专业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doc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管理工程系2013届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关于我国企业物流中供应链管理的探讨

学号:

3410130

姓名:

丑阳舸

指导教师:

郭步霄

专业:

物流管理

班级:

34101

完成时间:

2013年6月7日

关于我国企业物流中供应链管理的探讨

摘要

供应链管理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一个有效途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是物流管理进入了更高级自的阶段,从作业功能的整合到渠道关系的整合,使物流从战术的层次提升到战略高度,是传统物流管理的逻辑延伸。

本文结合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就供应链管理的特征、作用,以及企业物流中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等进行了综述,以更成熟、更科学、更适用的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去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挑战。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企业物流发展现状

目录

引言 1

一、企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1

(一)企业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1

(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2

(三)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物流中的作用与优势 3

(四)如何协调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的关系 4

二、我国企业物流中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 5

(一)企业重视供应链管理,但效果并不显著 5

(二)供应链管理研究与实践更加深入 5

(三)企业供应链行为更加理智、有序、有目的 6

(四)供应链管理的国际合作趋势更为明显 6

三、企业物流中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6

(一)供应链上缺乏相关人才 6

(二)产品不规范 7

(三)各企业间未形成战略伙伴关系 7

(四)物流技术和方法落后 7

(五)管理不规范化 7

四﹑对我国企业物流中供应链管理问题的思考 8

(一)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 8

(二)建立产品构件化体系 8

(三)建立战略性动态企业联盟 8

(四)现代通信及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 9

(五)加强企业物理中供应链管理的行业规范 9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11

引言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而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有效性管理,表现了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的优化。

整合并优化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效率,使商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品质、在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1]。

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是为实现商品价值,使物质实体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活动。

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管理是一种统一规划下的物流系统,它具有供应链的管理特征,表现出集成化优势,进一步带来了物流系统的敏捷性,更加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使企业创造更大收益成为可能。

一、企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一)企业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1、企业物流的概念

企业物流可理解为围绕企业经营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企业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投入→转换→产出,对于生产类型的企业来讲,是原材料、燃料、人力、资本等的投入,经过制造或加工使之转换为产品或服务;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讲则是设备、人力、管理和运营,转换为对用户的服务。

物流活动便是伴随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发生的。

相对于投入的是企业外供应或企业外输入物流,相对于转换的是企业内生产物流或企业内转换物流,相对于产出的是企业外销售物流或企业外服务物流。

由此可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的活动[2]。

2、企业物流的特点

企业物流是现代物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企业物流只有与社会物流同步发展,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现代物流的魅力。

总体而言,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四个特点:

(1)一体化

企业物流一体化就是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较低的营运成本满足顾客的货物配送和信息需求。

(2)社会资源整合

经济全球化把物流管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企业可以利用各国、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分散生产和销售。

这样,现代企业的物流就能延伸到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在内的各关联主体。

企业产成品中,除了涉及核心技术的零部件是自己生产的之外,其他大多数零件、原材料、中间产品都是由供应商提供的,企业这种少库存或零库存的实现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系统

(3)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企业的快速反应

企业的资源、生产、销售分布在全球市场上,市场的瞬息万变要求企业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使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企业实现其物流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物流信息系统增强了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性,使企业与上下游节点形成紧密的物流联盟。

(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结构和模式。

供应链实际上是一个范围较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

这个概念强调了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

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买商品,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买能带来效益的价值。

各种物料在供应链上移动,是一个不断采用高新技术增加其技术含量或附加值的增值过程。

因此,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

2、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1)供应链的每个节点都是供应链必不可少的参与者

从范围上看,供应链把所有对成本产生影响的和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产生作用的每一方都考虑在内,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直到最终用户。

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之间应该是供需协调、物流同步的关系。

(2)供应链是一条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和增值链

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从供应商直到最终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还是一条增值链,它能使所有参与者共同受益,物流在供应链上因加上、包装、运输、配送等过程增加了产品的价值,可以给相关企业带来增值收益。

(3)供应链是由若干条线状的链集成的网链结构

一个企业可以既是某条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条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

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

(三)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物流中的作用与优势

在全球化大市场竞争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成为最杰出者,唯有联合行业中其它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环境,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实力[3]。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为了加速产品流通,往往是以一个配送中心为核心,上与生产加工领域相联,下与批发商、零售商、连锁超市相接,建立一个企业联盟,把它们纳入自己的供应链来进行管理,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最有效地规划和调用整体资源,以此实现其业务跨行业、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经营,对大市场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响应。

这种广义供应链管理拆除了企业的围墙,将各个企业独立的信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建立起一种跨企业的协作,以此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实现了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一步到位的全业务过程。

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物流中的作用与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约交易成本

用互连整合供应链将大大降低供应链内各个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

2、降低存货量

通过扩展组织的边界,实现联合库存,供货商能够随时掌握存货信息,组织生产、及时补充,因此核心企业、物流企业均已无必要维持较高的存货量。

3、降低采购成本,促进供货商的管理

由于供货商能够方便地取得存货和采购信息,采购管理人员等均可以从这种低价值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具有更高价值的工作。

4、减少循环周期

通过供应链的自动化系统,预测精度将大幅度提高,这将导致企业不仅能生产出需要的产品,而且能缩短生产的时间,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5、收入和利润增加

通过组织边界的延伸,企业能履行它们的合同,增加收入并维持和增加市场份额。

(四)如何协调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的关系

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整个供应链,连接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成为企业合作的纽带。

在制定供应链物流战略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要对客户进行细分,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确定相应的客户服务水平,如订货周期、运输方式库存水平等;要根据销售情况对产品进行分组,针对每一类别的产品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

定单录入、定单执行及交货作业处理占物流活动很大比例,因而需要通过技术和管理使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流程更有效率,特别是对于成员企业间的接口部位,通过集成能剔除多余工作流,提高物流效益。

各个成员企业应通过改善合作关系、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来实现准确预测、信息共享,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4]。

供应链与物流有着密切联系,在现阶段如何协调物流与供应链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管理方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只有协调好物流和供应链的相互关系,才能使企业更有条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配置、调控,应用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二、我国企业物流中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

(一)企业重视供应链管理,但效果并不显著

在2002、2003年,由于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更直接地感受到了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品种的多样化、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以及顾客要求的提高,因此更深感依靠企业自身力量与本行业的对手竞争已经不能满足顾客需求,由于企业的产品从生产到送至用户手中,要经过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商、承运商直到零售商等多重环节,因此要满足顾客对产品在款式。

性能、价格、数量、交货期及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则与上述各环节有关,现实市场竞争的需要,迫使中国更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重视供应链管理并投资于供应链业务。

用供应链思想指导运作,已经为各类企业所重视。

对于信息技术在供应链 管理中的作用,认识更趋于统一。

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

信息系统之于现代物流已经成为企业物流管理和操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件。

(二)供应链管理研究与实践更加深入

在近两年,供应链管理表现出了更强的实践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企业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也通常考虑到为供应链服务、提升供应链地位的目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企业对于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

(三)企业供应链行为更加理智、有序、有目的

近几年,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更加具体而有针对性,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联盟的建立等问题都表现出了实际的操作行为。

在中国的各类企业中,都涌现出了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有新的突破的企业。

(四)供应链管理的国际合作趋势更为明显

其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中国物流业领先者。

例如,2003年12月10日,大田集团与捷富凯公司签署合资意向书,宣告了大田将与捷富凯携手,挺进中国物流市场的处女地--汽车及零备件供应链物流市场,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更加具体,开拓新的供应链物流领域,2003年9月,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与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江科技公司达成了全方位战略合作意向,与国际供应链管理专家建立强强组合,携手打造最佳物流服务;等等。

这种国际性的合作,将为提升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良好的机会。

三、企业物流中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瞄准了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