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帷幕桩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229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止水帷幕桩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止水帷幕桩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止水帷幕桩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止水帷幕桩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止水帷幕桩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止水帷幕桩施工方案.docx

《止水帷幕桩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止水帷幕桩施工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止水帷幕桩施工方案.docx

止水帷幕桩施工方案

 

联东U谷.廊坊国际企业港(C区)项目4#厂房工程

水泥搅拌止水帷幕桩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 人:

  

 

廊坊市弘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8年9月7日

1工程概况1

2本工程工程量1

3编制依据ﻩ1

4 人员、设备配置及材料2

4.1主要人员配置2

4.2主要机械设备ﻩ2

4.3 材料2

5施工方法、措施与流程ﻩ3

5.1施工前准备3

5.2 搅拌桩施工工艺3

5.3搅拌桩施工方法3

6质量保证措施ﻩ6

6.1人员方面6

6.2设备方面ﻩ6

6.3材料方面6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ﻩ8

7.1安全保证措施8

7.2现场安全用电措施8

7.3文明施工措施9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联东U谷.廊坊国际企业港(C区)项目4#厂房水泥搅拌止水帷幕桩工程,位于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桩直径为600mm,桩间距350mm,咬合距250mm。

有效桩长8m,桩顶位于地面下1.0m(绝对标高8.500m),桩数662根(实际数量因现场放线尺寸稍有变化)。

固化剂采用P.S.A32.5MPa矿渣硅酸盐水泥(由建设单位提供),水泥浆水灰比为1:

0.55,水泥掺量为20%(土重按19KN/m³考虑)。

2、本工程工程量

名称

施工桩长(m)

桩数(根)

总量(m)

备注

1

8

662

5296

合计

662

5296

3、 编制依据

1.《联东U谷.廊坊国际企业港(C区)项目1#至13#厂房工程总平面图》及设计总说明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T225-2002)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通过踏勘工地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6.本单位多年来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四、人员、设备配置及材料

4.1主要人员配置

表4.1-1主要人员配置表

序号

人员名称

人数

岗位职责

1

施工现场

负责人

协调生产各个环节的合作、分工

2

技术员

1

进行技术交底,组织试桩数据整理和技术总结工作。

编制短期施工计划,安排各班组的施工工作。

3

试验员

1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试验项目检测

4

测量员

1

负责桩位放样以及资料的整理

5

安全员

1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6

施工人员

10

负责桩的成孔、水泥浆的泵送

4.2主要机械设备

表4.2-1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搅拌机

SJB-Ⅰ/Ⅱ

1台

2

注浆泵

UB-34

1台

3

储浆桶

0.67m³

1个

5

灰浆搅拌机

Y112M-6

1台

6

压力表

1.6MPa

1块

本工程选用SJB—‖型水泥搅拌桩机及其配套设备进行施工,该机具有移动灵活、成桩质量高、施工速度快、噪音低等优点,适宜本工程施工。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桩机型号:

SJB—Ⅰ/Ⅱ深层搅拌机

(2)搅拌头转速:

60r/min

(3)最大施工深度:

8m

(4)额定扭矩:

4000N.m

4.3材料

水泥采用P.S.A32.5MPa矿渣水泥(按设计文件要求),进场水泥具有出厂合格证,并经现场取样送试验室复检,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规范及设计要求。

水泥存放场地充分满足成桩需要,施工用水采用现场自来水。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水泥

P.S.A32.5MPa

398t

按工程进度分批次进

五、 施工方法、措施与流程

5.1施工前准备

5.1.1  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

在工程施工前,我公司对参加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和完善的技术交底,使所有的施工人员对水泥搅拌桩施工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对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非预见性因素和采取的一些相对应的应急措施进行说明和告知,提高安全质量意识和防范意识。

5.1.2平整场地及排水

清除地表各种障碍物,桩位开挖距自然地面1m深为工作面,保证进场临时道路畅通。

为水泥搅拌桩施工创造场地条件。

实际有效桩顶高度为工作平台以下1m处。

5.1.3 测量放线定位

测量员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桩位平面图,对水泥搅拌桩施工进行测量放线,用全站仪定向,钢尺量距,确定桩位。

5.2搅拌桩施工工艺

本工程水泥搅拌桩采用“四搅二喷”工艺,全程复喷、复搅,具体流程如下:

场地平整→测量施工平台标高→桩位放样→报监理验线、验桩点→钻机就位→制备水泥浆→预搅下沉→喷浆、反转提升复搅→重复钻进搅拌→二次喷浆、反转提升复搅→移至新孔位。

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5.2-1 施工工艺流程图

5.3搅拌桩施工方法

5.3.1桩机就位

(1)放好搅拌桩桩位后,移动搅拌桩机到达指定桩位,桩机使用其自身的步履行走系统移动,搅拌桩机到达指定桩位后对中、准备搅拌。

当地面起伏不平时,采用

搅拌桩机的液压平衡装置使设备保持水平,检查钻杆长度,钻头直径,将桩机移到指定位置对好桩位。

调整导向架垂直度采用吊线锤控制导向架垂直度,按设计要求,垂直度小于1%桩长。

(2)桩位复测:

桩机就位调整好后,根据控制桩检查钻头位置,桩位对中误差不大于2cm。

(3)确定起钻点、终钻点:

平面位置无误后,进行高程测量。

在钻头落地的情况下,在桩机井架上准确画出每米的深度标识线,标识出“零起点”的位置,根据设计桩长资料,计算出终钻时钻杆长度,确定终钻位置。

5.3.2 制备水泥浆

(1)施工前在水泥浆罐的罐壁上标示出用水面和水泥浆面的准确位置以确保水泥浆配合比。

标定深层搅拌机械的灰浆泵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送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和钻杆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

(2)单根桩所需的水泥浆尽量一次拌制完成。

一次拌不完的,根据总量分次拌制完成。

深层搅拌桩预搅下沉的同时,后台拌制水泥浆液,待压浆前将浆液放入集料斗中。

每根桩每次所使用的水泥浆量要均匀充足,使用时根据在水泥罐罐壁上标示的每根桩(或每次)需用水泥浆的刻度线确定用浆量,确保水泥浆满足配合比要求。

水灰比控制设计要求0.45-0.55、规范要求0.50-0.60,施工取0.55左右,水泥浆相对密度要符合要求。

(3)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拌制浆液的罐数、泵送浆液的时间等要有专人记录,制拌好的水泥浆不得停置时间过长。

浆液在灰浆搅拌机中要不断搅拌,直到送泵前。

(4)确定每米喷浆量。

根据设计文件对水泥含量、桩径的要求,通过成桩试验,确定水泥浆的最佳水灰比、泵送时间和压力、搅拌机提升和下钻速度等参数,确定每米喷浆量。

5.3.3预搅下沉

开机前必须调试,检查桩机运转和输浆管畅通情况,根据土质情况计算速率,放松卷扬机钢丝绳,使卷扬机沿导向架自上而下搅拌切土下沉,下沉的速率可由电动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

开启深层搅拌机主电机,桩机钻杆垂直下沉,下沉速度0.38~0.75m/min,下沉过程中,工作电流不大于额定值。

搅拌机预下沉时不宜冲水,遇较硬地层不能下沉时,可泵送少量的水或水灰比较大的水泥浆,凡经输浆管冲水下沉的水泥搅拌桩,喷浆提升前必须将喷浆管内的水排清。

随时观察设备运行及地层变化情况,钻头下沉至设计深度。

5.3.4 喷浆反转搅拌提升

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通过管路送浆至搅拌头出浆口,出浆后启动搅拌桩机及拉紧链条装置,按设计(0.3~0.5m/min)确定的提升速度,注浆压力保持在0.4~0.6Mpa。

边喷浆反转搅拌边提升钻杆,使浆液和土体充分拌合,第一次提钻喷浆应在桩底部停留30s,进行磨桩端,提钻至工作基准面下0.3m处,持喷10~20s后,停止搅拌和喷浆。

5.3.5复搅下沉及二次喷浆提升

为使水泥土拌合均匀,再次将钻机钻杆搅拌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反转搅拌二次喷浆提升至桩顶,桩体施工完成。

5.3.6桩头

为了保证桩体质量和单桩承载能力,应特别注意桩头的施工质量,并注意桩头的保护。

5.3.7桩机移位

当钻杆提升出地面,确认成桩符合设计要求后用土覆盖桩头,然后移动桩机至下一根桩位,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直至施工完所有的桩。

5.3.8水泥搅拌桩质量检验标准

表5.3.8-1水泥深层搅拌桩质量检验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单位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水泥质量

 

设计要求

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检

2

水泥用量

 

参数指标

查看流量计

3

机头提升速度

m/min

≤0.5

量机头上升距离及时间

桩底标高

mm

±200

测机头深度

5

桩顶标高

mm

+100

-50

水准仪(最上部500mm不计入)

6

桩位偏差

mm

≤50

用钢直尺量

7

桩径

 

用钢直尺量(D 为桩径)

桩体垂直度

≤1.5

经纬仪

搅拌的均匀性

成桩7天后,挖至停浆面以下0.5m,检查均匀性和直径,不少于总桩数5%

六、 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的规定,实行过程控制为主,工后检测为辅的方法,从人员、设备、材料、施工前的准备、工程施工过程等方面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

6.1 人员方面

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定机、定人、定岗、定责。

每处施工现场确定一名机长,制定详细的操作手、机长、自检人员岗位责任制。

对现场施工和质检人员进行培训,从干部到职工都强化质量意识,凡参加浆体喷射搅拌桩施工的人员上岗前首先要了解、掌握、重温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明确岗位责任,做到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充分发挥质检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对成型后的每根桩实行施工方自检,全部自检合格后方可报请监理方抽检。

6.2设备方面

水泥搅拌桩机必须采用专用浆体喷射搅拌桩机。

所有的电流表、压力表、流量计装置等每台设备必须经监理人员现场认可后方可使用。

6.3材料方面

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保证合格的工程,施工中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台帐,施工中使用的水泥应经过自检后方可进场,进场后的水泥应按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有资质的实验室复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施工现场事先予以平整,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

施工前检验机具性能和施工工艺各项技术参数,并进行实际标定,有关技术参数及时提供现场监理工程师,以作为控制搅拌桩施工质量的依据。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出各项施工参数,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及工艺要求进行。

当桩周为成层土时,应对相对软弱土层增加搅拌次数或增加水泥掺量。

3.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搅拌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相互匹配,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搅拌次数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4.施工中始终保持搅拌桩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垂直,搅拌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桩位的对中偏差不大于2cm,成桩直径及桩长满足设计要求。

5.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放时间过长,泵送必须连续。

灰浆泵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喷浆口时间以及钻头起吊提升速度按试验标定参数进行。

6.前台操作与后台供浆应密切配合,前台搅拌机喷浆提升的次数和速度与施工工艺参数相吻合。

7.后台供浆停机时,及时通知前台以防止断桩和缺浆。

使搅拌桩机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

喷浆搅拌提升的速度和搅拌次数符合设计及施工工艺要求,喷浆量及提升速度等由流量计控制并有专人记录。

8.当搅拌桩桩顶接近设计标高时,应特别注意桩头的施工质量,桩顶1~1.5米范围内增加喷浆搅拌一次。

同时搅拌自地面以下1.5m喷浆搅拌提升出地面时,宜应慢速,当喷浆口至桩顶标高时,宜停止提升,搅拌10秒~20秒,以保证桩头密实均匀。

9.当输浆管有弯折、外压或漏浆情况时要及时检查、理顺管道,清除外压,发现漏浆点应进行补漏,严重时停机换管。

10.当输浆管道过长,沿程压力损失增大时可使制浆池布置靠近桩位,以缩短送浆管道。

当场地条件不具备时,可适当调增泵送压。

11.保证垂直度:

为使搅拌桩基本垂直于地面,要注意机械的平整度和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1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每个职工的生命及国家财产的大事,是项目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大事,必须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和“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7.1.1一般规定

进入现场人员一律佩戴安全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不得赤脚作业。

高空作业人员佩带并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

施工时严禁嬉戏、打闹。

7.1.2 机械施工安全措施 

(1) 机械驾驶员上岗要经过考核,持证上岗。

严格按机械操作规程作业。

(2)机具停放不得侵入建筑物接近限界,并要停放平稳。

(3)实施中设专职安全员进行机械移动指挥。

7.1.3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岗位职责 

(1)成立以队长为组长,各工班负责人为副组长,有关人员参加成立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施工时每个施工人员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 建立健全安全目标和制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3)定期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考试合格,特殊岗位持证上岗。

(4)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控制,建立安全管理和责任体系,以施工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负其责,严格把关,确保施工安全。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5)严格技术交底,施工前负责人再组织学习教育,并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交底,做到无安全技术交底不开工。

 

(6)安全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熟练使用防护器材。

在岗时精力集中,坚守岗位,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7)经常进行安全检查、验收评比、奖罚兑现、措施得力。

(8)做好安全记录。

7.2 现场安全用电措施

1.现场施工用电原则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的“三级”保护措施。

其电箱设门、设锁、编号,注明负责人。

 

2.机械设备必须执行工作接地和重复接地的保护措施。

3.配电箱内所配置的电闸、漏电、熔丝荷载必须与设备额定电流相等。

不使用偏大或偏小额定电流的电熔丝,严禁使用金属丝代替熔丝。

4.施工现场的一切用电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

  

5.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6.保护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单独敷设,不作它用,保护零线PE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

 

7.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配电线路中间和末端至少三处作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8.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截面的1/2,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9.一切用电的施工机具运至现场后,必须由电工检测其绝缘电阻及检测各部分电气附件是否完整无损,绝缘电阻小于0.5欧或电气附件损坏的机具不得安装使用。

 

10.保护移动式设备的漏电开关、负荷线每周检查一次;保护固定使用设备的漏电开关应每月检查一次;防雷接地电阻每年三月一日前进行全面检测。

11.电气设备的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等均应作保护接零。

7.3 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现场对施工环境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施工现场各种材料及设施按平面图布置,做到整齐美观,保证场区道路畅通。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文明施工规划及奖罚措施。

文明施工管理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奖优罚劣。

7.3.1 文明施工

1.组织职工学习,提高职工对标准化建设、现场文明施工重要性的认识;

2.严格执行城市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三废”处理等规定,雨天外出场地车辆要清洁,防止污染路面;

3.设备、工器具、材料摆放整齐,管材摆放方向一致;

4.场内安全标志齐全,各种报表、原始记录等应摆放整齐;

5.实行挂牌轮流值日,搞好职工宿舍卫生,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环境;

6.遵守社会公德,严禁酗酒闹事,打架斗殴,保卫人员做好场内安全保卫;

7.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文明施工规划及奖罚措施。

文明施工管理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奖优罚劣;

8.施工现场分区设卫生负责人,派专人进行管理,责任到人。

生产及生活区垃圾分区堆放并及时清运。

7.3.2 粉尘控制措施

1.现场定期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3.装卸或清理有粉尘的材料时,提前在现场撒水。

4.严禁向现场周围抛掷垃圾。

5.施工泥浆水处理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

7.3.3 噪声控制措施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运转正常,降低噪声。

夜间施工时,监督职工不得敲打钢管等,尽量减小噪音,施工时严禁大声喧哗。

进出施工现场的所有车辆不得鸣号,出现场时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污水控制,食堂采用燃气灶,现场设电开水炉,减少废水污染。

 

施工现场分区设卫生负责人,派专人进行管理,责任到人。

生产及生活区垃圾分区堆放并及时清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