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1附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146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1附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1附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1附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1附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1附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1附解析版.docx

《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1附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1附解析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1附解析版.docx

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1附解析版

深圳市2019年中考物理二模试题1(附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4分)

1、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信息是利用

A.微波   B.次声波   C.超声波   D.红外线

2、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安培   C.焦耳  D.奥斯特

3、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册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10NB.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泰安夏天最高气温约为60℃D.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7s

4、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5、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用体温计可以放在沸水中消毒B.刻度尺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C.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垂直D.电能表可以直接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6、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如图所示,下面哪种现象更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

A.

 B.

  C.

  D.

7、下列对多次实验的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刻度尺测某物体长度时多次实验,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C.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多次实验,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多次实验,是为了推理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8、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量的国家。

下面是有关可燃冰的简要介绍:

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与水在低温(0~10℃)高压(>107Pa)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又名天然气水合物。

它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燃烧后仅产生少量的水和二氧化碳,但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极大。

例如,用汽油作燃料的小汽车,100升汽油大约能行驶1000km,若用相同体积的可燃冰作燃料则可以行驶约50000km。

据科学家估测地球上可燃冰的总储量约为21000万亿立方米,若能完全开采,可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

根据以上介绍和所学物理知识,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可燃冰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物态变化是汽化

C.可燃冰的热值大于汽油的热值D.可燃冰在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9、下列测量工具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

B.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

C.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机械停表大盘记录的单位是秒,小盘记录的单位是分钟

10、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模型法”等。

在下面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的是

A.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B.用速度公式来引入功率公式

C.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D.探究同一直线上二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1、以下对科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日心说”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D.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不会减少

12、 右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电阻值保持10Ω不变B.乙的电阻值保持20Ω不变

C.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3A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甲的功率为0.6W

13、人类正面临能源危机,为选用节能交通信号灯的灯源,实验室通过实验发现,下表中的LED灯和白炽灯在正常工作时光照强度相同。

有关数据如下表:

两种灯

LED灯

白炽灯

发光原理

二极管发光

钨丝高温发光

额定电压/V

24

220

响应时间/s

10-9

10-3

额定功率/W

12

100

请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下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光照强度相同的情况下,LED灯不必要达到很高的温度就能发光,电能基本上不转化成内能,几乎全部转化为光能,因而发光效率高

B.LED灯的额定电压低,人直接接触不会触电

C.LED灯响应时间短,也就是从开始发光到正常发光所用的时间短

D.LED灯额定功率小,消耗的电能肯定比白炽灯少

14、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

C.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

D.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

15、如图所示的动圈式话筒,能说明其原理的是图      (   )

 

 

  

ABCD

16、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一段距离,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U1、ΔU2,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ΔI(本题变化量是指后来电表的示数减去原来的示数)。

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ΔU1>0,ΔU2>0,ΔI>0    B.ΔU1>0,ΔU2<0,ΔI<0

 C.ΔU1>0,ΔU2>0,ΔI<0     D.ΔU1>0,ΔU2<0,ΔI>0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7、妈妈在厨房煮粽子,小强在客厅里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  现象,煮粽子是通过  方式增大粽子内能的.

18、(2018年连云港卷)如图所示,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_____小球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剪断绳子后,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_____。

19、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_____发现昆虫。

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_____不能传声。

21、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

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

22、根据要求作画(6分)

(1)在图中画出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物体正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23、(2018•白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探究。

(1)断开开关S3,闭合开关S1和S2,移动滑动阻器滑片P,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填符号)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R断路   C.R短路

(2)故障排除后断开开关S3,闭合开S1和S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多组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绘成如图乙所示图象。

由图象可知定值电阻R=    Ω;

(3)乙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多个R的阻值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    ;

(4)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和S3,通过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灯L的电压和电流,根据测量数据绘成如图丙所示的图象。

若灯L的额定电压为2.0V,则它的额定功率为    W。

(5)由图丙可看出灯丝的U﹣I图象不是一条直线,原因是    。

24、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为了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实验室里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

(2)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____(“水”或“煤油”)加热的时间更长。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____(选填“a”或“b”),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J/(kg•℃)[C水=4.2×103J/(kg•℃)]。

(4)若电加热器上标有“220V,500W“,则一个电加热器正常工作10min。

消耗电能_____J。

25、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装置匀速拉动水平面上的物体.已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重力的0.1倍,物体被匀速拉动的距离为1m.当物体质量为2kg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求:

(1)物体质量为2kg时,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动滑轮的重力;

(3)物体质量为10kg,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拉力F的功率.

26、图15是某家用电热水器的简化电路图,温控开关S可根据水温自动切换到加热和保温两种状态,R1、R2是发热电阻,热水器主要参数如下表。

热水器正常加热35min,可使满箱水的温度从25℃升高到55℃,水的比热容为4.2J/(kg),请你解答:

(1)开关S跳至_______触点位置时,热水器进入保温状态;

(2)R1的阻值;

(3)在上述加热任务中,水吸收的热量;

(4)在上述加热任务中,热水器的加热效率.

27、某大学利用电动巴土提供从学校到火车站的送站服务,两地相距10km,行驶中巴士所受阻力恒为1.2×103N.设巴土的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牵引力F与车速倒数

的关系如图.

(1)巴士轮胎表面的花纹是为了________摩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2m2,搭载20名大学生后,巴士对地面的压强约增大________Pa.

(2)由图像可知,巴士的速度越大牵引力越________;当牵引力为2.4×103N时,巴士的速度为________m/s.

(3)提供动力的电池电压为500V,总容量为120Ah.行驶过程中电池的放电量不能超过总量的80%.则巴士充满一次电最多能来回跑_________趟.

 

深圳市2019年中考物理二模试题1(附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4分)

1、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信息是利用

A.微波   B.次声波   C.超声波   D.红外线

【解析】电磁波专题,微波属于电磁波,广泛用于讯息传递。

【解答】A.电磁波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的传递,特别是真空中的信息传播,都要用到电磁波。

所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信息是利用微波,即电磁波的一种。

故A正确;B.C.次声波和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C错误;D.红外线一般用于取暖、遥控器等,不用于远距离的通信,故D错误;

【答案】A。

2、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安培   C.焦耳  D.奥斯特

【解析】考点: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专题:

应用题;磁现象、电生磁.根据物理学史知识、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分析解答此题.

【解答】解:

A、牛顿在力学中的贡献非常大,其发现并总结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故A不符合题意;B、安培发现了安培定则,故B不符合题意;C、焦耳发现了焦耳定律,故C不符合题意;D、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点评】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

3、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册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10NB.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泰安夏天最高气温约为60℃D.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7s

【解析】考点:

重力大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A、一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0g,故重力约为2N;故A错误;B、课桌的高度接近1m,约为75cm(0.75m)故B正确;C、泰安夏天最高气温约为40℃左右,达不到60℃;故C错误;D、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15s,故D错误;

【答案】B.

4、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解析】: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小铁球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向前的作用力,A错误;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磁铁对小铁球有作用力,B错误;铁球受到磁铁吸引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正确;尽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但不能从题干提供的信息得出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的结论,D错误,

【答案】C

5、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用体温计可以放在沸水中消毒B.刻度尺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C.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垂直D.电能表可以直接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解析】考点: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量筒的使用;长度的测量;电功的测量.

(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42℃,沸水的温度为100℃;

(2)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4)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解答】解:

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42℃,而沸水的温度为100℃,不能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故A错误;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B正确;C、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不是与液面垂直,故C错误;D、电能表可以直接测量电功,不能直接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故D错误.

【答案】B

6、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如图所示,下面哪种现象更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

A.

 B.

  C.

  D.

【解析】环保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等,有害气体和粉尘,即可解决本题。

【解答】解: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都属于环境污染,有害气体和粉尘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A、B、C、都不符合题意,只有D、使用太阳能路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故选:

D。

【答案】D

7、下列对多次实验的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刻度尺测某物体长度时多次实验,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C.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多次实验,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多次实验,是为了推理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解析】多次测量的目的通常有:

测量类实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寻找规律类实验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解答】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多次测量灯丝的电阻,目的是观察不同电压下灯泡亮度及电阻的变化,得出电阻与温度的对应关系。

C错误。

【答案】C

8、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量的国家。

下面是有关可燃冰的简要介绍:

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与水在低温(0~10℃)高压(>107Pa)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又名天然气水合物。

它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燃烧后仅产生少量的水和二氧化碳,但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极大。

例如,用汽油作燃料的小汽车,100升汽油大约能行驶1000km,若用相同体积的可燃冰作燃料则可以行驶约50000km。

据科学家估测地球上可燃冰的总储量约为21000万亿立方米,若能完全开采,可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

根据以上介绍和所学物理知识,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可燃冰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物态变化是汽化

C.可燃冰的热值大于汽油的热值D.可燃冰在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形成过程是凝固,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用汽油作燃料的小汽车,100升汽油大约能行驶1000km,若用相同体积的可燃冰作燃料则可以行驶约50000km。

说明其热值大于汽油的热值。

【答案】C

9、下列测量工具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

B.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

C.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机械停表大盘记录的单位是秒,小盘记录的单位是分钟

【解析】掌握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很简单的解答此题。

【解答】解:

A、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正对刻度线正确;B、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正确;C、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用镊子,故C错误;D、机械停表大盘记录的是秒,小盘记录的是分,故D正确。

【答案】C。

10、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模型法”等。

在下面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的是

A.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B.用速度公式来引入功率公式

C.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D.探究同一直线上二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解析】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最常用的实验方法,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

【解答】A.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是模型法的应用;B.用速度公式来引入功率公式,是类比法;C.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是典型的控制变量法的应用;D.探究同一直线上二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答案】D

11、以下对科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日心说”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D.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不会减少

【解答】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总能量不变,但是自然界可利用的能量会不断减少。

【答案】C

12、 右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电阻值保持10Ω不变B.乙的电阻值保持20Ω不变

C.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3A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甲的功率为0.6W

【解答】由图象可知,甲对应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电阻的阻值不变,乙电阻的阻值变化;当U甲=2V时,对应的电流为0.1A,故甲的电阻为20Ω,故选项A、B错误。

甲、乙并联在2V电源上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由图象可知,I甲=0.1A,I乙=0.2A,故干路电流I=I甲+I乙=0.1A+0.2A=0.3A,故选项C正确。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时,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由题图可知U甲=4V,故甲的功率为P甲=U甲I=4V×0.2A=0.8W,故选项D错误。

【答案】C

13、人类正面临能源危机,为选用节能交通信号灯的灯源,实验室通过实验发现,下表中的LED灯和白炽灯在正常工作时光照强度相同。

有关数据如下表:

 

两种灯

LED灯

白炽灯

发光原理

二极管发光

钨丝高温发光

额定电压/V

24

220

响应时间/s

10-9

10-3

额定功率/W

12

100

请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下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光照强度相同的情况下,LED灯不必要达到很高的温度就能发光,电能基本上不转化成内能,几乎全部转化为光能,因而发光效率高

B.LED灯的额定电压低,人直接接触不会触电

C.LED灯响应时间短,也就是从开始发光到正常发光所用的时间短

D.LED灯额定功率小,消耗的电能肯定比白炽灯少

【解答】由题表可知,选项A、B、C正确。

根据W=Pt,功率小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不一定少,故选项D错误

【答案】D

14、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

C.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

D.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

【解析】此题涉及到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光的折射现象等,是一道光学综合题。

【解答】解:

A、不管凸透镜成实像还是成虚像,凸透镜对光线都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像等大,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远近无关;因此,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也不会变小,故B错误;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应该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加以矫正(使光线延迟会聚,像成在视网膜上),而不是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故C错误;D、地球表面上有大气层,且大气层并不是均匀的,阳光射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由于光的折射,人们能够提前观察到日出,即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故D正确。

【答案】D。

15、如图所示的动圈式话筒,能说明其原理的是图      (   )

 

 

  

ABCD

【解析】考点:

电磁感应,解题关键是了解动圈式话筒的原理。

【解答】动圈式话筒工作过程应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是磁生电,与发动机原理相同。

故选C

【答案】C

16、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一段距离,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U1、ΔU2,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ΔI(本题变化量是指后来电表的示数减去原来的示数)。

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ΔU1>0,ΔU2>0,ΔI>0    B.ΔU1>0,ΔU2<0,ΔI<0

 C.ΔU1>0,ΔU2>0,ΔI<0     D.ΔU1>0,ΔU2<0,ΔI>0

【解析】考察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

【解答】电阻R1和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