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作业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095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思想史作业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管理思想史作业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管理思想史作业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管理思想史作业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管理思想史作业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思想史作业1.docx

《管理思想史作业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思想史作业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思想史作业1.docx

管理思想史作业1

管理思想史作业1

(绪论、第一、二、三章)

一、填空题(11分,每空1分)

1.体现古巴比伦人的许多管理思想的著名法典是_《汉谟拉比法典》_.

2.古埃及人在管理中已有了萌芽状态的管理咨询制度__、例外原则、授权等思想。

3. _都江堰_工程,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科学合理,兼有防洪、排灌、航运三种作用,在世界古代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

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工程设计和管理水平。

4.管子的“四民分业”,强化了士、农、工、_商_的社会分工。

5.“为政以德”是春秋时期 __孔子________提出的治国思想。

6.工业革命之前,工场手工业  是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7.萨伊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力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存在第四种要素管理_.

8.尤尔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是1835年出版的《_制造业的哲学_》。

9.普尔发现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的三个原则,它们是组织原则、沟通交流原则_、_信息原则_

二、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

20分,每空2分)

1.( B   )的管理思想史学家克劳德•小乔治撰写的《管理思想史》于1972年正式出版。

      A.法国    B.美国C.英国    D.德国

 2.色诺芬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

他认为,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    (    A)。

  A.财富是否得到增加    B.管理是否规范C.控制是否严密    D.组织活动是否有效率

  3.罗马人发展了一种类似工厂的体制。

第一个类似公司的组织以(  D  )的形式出现,它向公众出售股票,以便履行为支持战争而签订的政府合同。

    A.行会    B.作坊 C.合作社   D.股份有限公司

  4.马基雅维利认为,一个君主如果没有( A  )而只有多变的政策,很快就会使整个国家陷入混乱。

   A.法律    B.制度C.规矩    D.权威

5.“教民耕战”是春秋战国时期( C   )提出的基本国策。

  A.苟子    B.孟子 C.商鞅    D.孙子.

6.孟子认为(B    )是人们修身治国平天下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A—义利对立    B.义利统一C.见利忘义    D.先义后利

7. 1776年,亚当•斯密最重要的著作(  A  )出版了。

  A.《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B.《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

  C.《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D.《政治经济学概论》

8.第一个研究劳动强度和疲劳关系问题的人是( C   )。

  A.巴比奇    B.安德鲁•尤尔 C.杰文斯    D.李嘉图

9.最早把“可互换部件”的原则从兵器生产扩大到工业生产的国家是(D

  A.英国    B.法国 C.瑞士    D.美国

10. 1849-1862年间长期担任《美国铁路杂志》主编的人是(  C  )。

  A.麦卡勒姆    B.亨利•汤 C.亨利•普尔    D.哈尔西

三、名词解释(15分,每题5分)

1.合伙企业:

是十五世纪威尼斯企业组织的一种主要类型。

合伙企业主要是为工商业公司设计和使用的,许多大公司是一种组织紧密的合伙企业。

在这种合伙企业中,一个有着大量资本的人同一个或几个力量和资本较小的人合伙。

合伙契约详细说明了一个合伙企业会维持多久。

威尼斯的家族式合伙企业有时成为一种联合投资信托公司和控股公司。

他所拥有的财物包括不动产、政府债券、商品和商业应收账款。

拥有巨大权力和财富的家族式合伙企业常常能施加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压力。

2.商鞅变法:

是商鞅(约前390—338,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在秦国进行的一场政治经济改革。

在法律上承认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的合法化,促进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解放了生产力;按军功授爵,取消旧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从商,鼓励开荒,任其所耕,不限多少,以增加封建国家收人,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对从事工商或闲懒贫困之人收入官府为奴;统一秦国度量衡,统一赋税。

变法加强了中央管理,使秦国的奴隶制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 ,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

3.《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

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哈尔西(Halsey.Frederick A,1856—1935)在管理方面的最重要的著作,对工资和奖金制度有重要的贡献。

1891年,他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上宣读了该论文。

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奖金方案:

以工人目前的产量作为标准产量,以工人目前所花费的生产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工人如果提前完成了工作,则把所节省时间的收益按一定比率(约为正常工资率的1/3或1/2)发给工人作为奖金,其余归雇主。

哈尔西认为自己的方案简单易行。

工人基本工资有了保证。

消除了平均主义。

提高了的收益由工人和雇主共享,促进了劳资双方的积极性,减少了劳资纠纷。

哈尔西的奖金方案在英、美等国曾经广泛采用,被当时誉为工资报酬制度的一种创新,他同泰勒的计件工资制一起成为以后多种工资方案的参考模式。

四、筒答题(24分,每题8分)

1.威尼斯兵工厂的主要管理经验。

威尼斯在1436年建立了政府的造船厂,即兵工厂。

威尼斯的兵工厂后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厂,占有陆地和水面面积60英亩,雇用一两千个工人。

许多由于规模庞大而产生的问题(会计、材料排列、工人的纪律等)都有效率地解决了。

政府与工厂的关系是控制与授权经营的关系。

兵工厂的管理体现了互相制约和平衡。

兵工厂虽然由三位正副厂长正式负责,但作为威尼斯元老院同兵工厂之间的联系环节的特派员也有很大的影响。

元老院本身也常常直接管理或干预兵工厂的事务。

特派员和厂长们主要从事于财务管理、采购和类似的职能,以致无法指挥实际的造船工作。

造船厂中各个巨大的作业部门由工长和技术顾问来领导。

政府给工厂下达明确的生产任务。

工厂内部的管理已具有相当的水平。

威尼斯兵工厂在成品部件的编号和储存、安装舰只的装配线、人事管理、部件的标准化、会计控制、存货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积累了成型的管理经验。

2.万里长城工程建设中体现的管理特点。

万里长城的修建,充分反映了当时测量、规划设计、建筑和工程管理等的高超水平,体现了工程指挥者所具有的高度管理智慧

万里长城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命令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时,役使40多万人把原来燕、赵、秦等国修筑的长城连接并加以扩建而成的。

万里长城总长6000多公里,气势雄伟。

长城建筑在地势险峻的山巅,工程复杂而浩大,而当时施工仅凭肩挑手抬,其困难可想而知。

长城的建设,第一是有严谨的工程计划。

对工程所需土石及人力、畜力、材料、联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环扣一环,使工期不至于延误。

第二,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

主要是工程验收制度,如规定在一定距离内用箭射墙,箭头碰墙而落,工程才算合格。

否则返工重建。

第三,有效的分工制。

长城建设在事先确立走向前提下,分区、分段、分片同时展开,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步性,体现了有效的分工。

3.简述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主要就是工厂制度的建立。

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

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

正如恩格斯所说:

“分工、动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的3个伟大的杠杆。

”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工业企业的效率问题、控制问题、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来获得高效率和最大的利润。

 五、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试论文艺复兴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为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第一,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二,科学得到发展,知识的地位上升;第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管理思想的发展。

2.试论亨利•汤在管理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

亨利•汤(Towne.Henry,1844—1924)是美国的工程师和管理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

他于1868年与人合伙创办耶尔—汤制造公司,并担任总经理达48年。

他有多种管理方面的著作,在管理思想上和泰勒有着极为相似的认识,强调管理的重要性;支持并推广科学管理运动;提出了一种激励职工的收益分享制度。

(1)汤首先强调的是管理的重要性,认为管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当时美国的企业界不重视管理,否认管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工程师一般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只用纯技术的观点来考察问题,不关心企业的管理方面。

1886年,汤发表了《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一文,强调指出管理的重要性,大声疾呼他的工程师同事们承认并努力来发展管理的科学。

他认为“为了高效率地指挥一个企业,工厂管理与工程技术有着同样的重要性”。

(2)支持并推广科学管理运动。

汤于1870年就开始系统地应用高效率的管理方法。

1884年—1890年,他先后担任过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副会长和会长,此外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学会的领导成员之一。

他运用自己的影响力支持科学管理运动,提供宣传阵地,促进了该学会成员对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趣和支持。

汤是科学管理运动的重要先驱者之一。

(3)汤在著名论文《利益分享》中提出了一种激励职工的收益分享制度。

在他之前也有人提出用利润分享的办法来缓和劳资矛盾,但他认为利润分享既不是一种公正的措施,也不是一种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为一个部门职工努力节省下来的利润,会被另一些部门职工的失误所抵消,使得整个企业的利润减少或没有利润。

他提议,为每一个工作单元或部门确定生产成本和定额,然后根据他们自己的表现,把赢利返还给他们。

具体做法是:

职工有一个最低保证工资,其定额由科学方法测定,每一部门超过定额而生产出来的收益,由职工和雇主各得一半。

定额应保持三五年不变,以免降低工资,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汤的收益分享制度,实际上是对作为刺激生产的手段(工资问题)这个重要课题进行了开创性实验,其重要性不亚于泰勒的时间和动作研究及成本分析等课题。

管理思想史作业2

一、填空题(1分,每空1分)

(第四、五、六章)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_提高劳动生产率。

2.甘特特别出名的原因是他发明了_甘特图。

3.泰勒认为,必须在雇主和工人之间进行一场“__心里革命”,双方才能变相互对立为相互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4. 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他的划时代名著是__《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5.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是从科学管理理论_到 _古典组织理论_,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

6.韦伯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__理想的行政集权制理论_ 。

7.韦伯提出的法定权力是指 _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 。

8.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

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1949年美国 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

9.行为科学是由_人际关系学说_学说发展起来的,它和工业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后来又融人了人力资源学派。

10.霍桑试验得出了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_非正式组织_ 。

11.许多行为科学家对行为科学做了更细致深人的研究,从“社会人”假设发展到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等,研究的内容更为广泛。

二、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

20分,每空2分)

 1.泰勒的主要著作有( B   )。

   A.《劳动、工资和利润》    B.《科学管理原理》C.《动作研究》    D.《科学管理入门》

 2.在东部铁路公司听证会后,埃莫森出版了(B    )一书,这本书成为管理思想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A.《组织中的个性》    B.《效率的12条原则》C.《效率是作业和工资的基础》    D.《效率和民主》

3.福特制是指由福特首创的一套(   B)。

A.工厂管理制度  B.生产和管理制度 C.任务和奖金制度 D.人事管理制度

4.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  A  )。

  A.不同的    B.相同的C.有的是相同,有的是不同    D.无法确定的

5.法约尔认为,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 B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6.马克斯•韦伯是( D   )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7.罗特利斯伯格在1960年为再版的梅奥于1933年写的( A   )一书写的前言中,用“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来指梅奥开创的这门学科。

 A.《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B.《工业中的团体压力》 C.《管理手册》D.《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8.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对工厂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能更好地倾听和了解工人的个人情绪和实际问题。

这是(  B  )试验得出的结论。

 A.电话继电器装配试验    B.访谈计划试验C.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D.车间照明试验

9.罗特利斯伯格在(   D )一书中指出,“一个人是不是全心全意地为组织提供他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他的工作、对他工作上的同伴和他的上级的感觉。

 A.《管理和工人》    B.《组织中的人》C.《职工生产率中人的因素》    D.《管理和士气》

10.提出“场论”概念的科学家是(  C  )。

 A.穆齐西奥    B.福莱特C.卡特•勒温    D.斯科特

三、名词解释(15分,每个5分)

1.甘特图:

甘特图别出名的原因是他发明了甘特图,最早他绘制了一种日平衡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展成为甘特图,即生产计划进度图。

在图中,平面图的横轴按比例划分为小时数、天数、周数,先把工作任务的计划完成时间用横线或横条画出,再把工作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用横线或横条画在计划完成情况线之下。

甘特图有的按机器分,有的按工序分,有的还用作比较费用预算和实际支出。

图表内用线条、数字、文字、代号等来表示所需的时间、实际产量、计划开工和完成的时间等不同的内容。

甘特用图表帮助管理进行计划和控制的做法是当时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推广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计划评审法、关键线路法等。

2.(法约尔)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3.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是从1924年到932年,在美国芝加哥城郊的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中进行的一系列试验。

霍桑工厂是一家拥有25000名工人的生产电话机和电器设备的工厂。

它设备完善,福利优越,具有良好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

但是工人仍有强烈的不满情绪,生产效率也很不理想。

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在192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包括各方面的专家在内的研究小组对该厂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多种试验。

霍桑试验的结论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要点,也是行为科学在以后发展的理论基础,并对以后的管理思想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

四、简答题(24分,每题8分)

1.简述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

概括地说,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有:

(1)为组织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

组织是决定某种目的(或计划)需要一些什么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分成一些能分配给各个人的小组。

必须用一种冷静的、超然的态度来对待组织设置问题,必须没有任何倾向性地确定各项组织机构,然后再采取步骤为组织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

(2)一个最高的主管或一个人管理的原则。

即不要用委员会来进行管理。

因为委员会机构不可避免地具有行动迟缓、笨重累赘、铺张浪费、效率低下等特点,而且不易同其他机构合作。

(3)统一指挥。

如果违背这条原则必然会引起的混乱、效率低下和无人负责。

(4)专业参谋和一般参谋。

古利克和厄威克一方面坚持“由一个最高主管承担管理职责”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认识到.由于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工作量的增加,高级主管人员需要越来越多的专家和专业人员来协助他。

因此,他们主张加强和增加职能部门或参谋部门。

除了专业参谋以外,还需增加一般参谋,以便帮助最高主管人员承担指挥、控制和协调这些中心职责,他们不以自己的身份,而只是作为上级的代表来指挥,而且只限于上级决定的范围之内。

(5)工作部门化原则。

组织中的各项工作分配给各个部门,可依据以下四种分类方法:

①依据组织的目标来实行部门化,使各个部门的划分和建立有利于实现组织的统一目标和完成共同的任务。

②依据作业来实行部门化,以便在同一部门中从事相同的作业或使用相同的设备。

③依据所服务或涉及的人或事来实行部门化。

④依据地区来实行部门化。

在实行部门化时,为了取得最大的效率以及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第一级的部门化,可能按照地区标准;第二级的部门化,可能按照作业标准或其他标准;第三级的部门化,再按照具体情况选择划分的标准。

(6)授权原则。

领导者要能够把某些职权授予下级人员。

缺乏恰当授权的勇气和正确地进行授权的能力,是组织失败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授权,是高级专管人员进行有效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7)责权相符原则。

只把责任加在某些管理人员身上是不适宜的,要把相应的权力赋予他,在各级管理人员中责和权都是相称和明确的。

各级管理人员的责和权都必须相称和明确。

被授予权力的人,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方面,包括对下级的工作承担全部个人责任。

(8)控制幅度原则。

这项原则的精神实质是,一个主管人员直属的下级人员的人数应有一定的限度。

这同心理学中所讲的注意幅度有关。

如果说下级人员的人数以算术级数增加,则需要上级主管注意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排列和组合会以几何级数增加。

古利克没有对直属下级的人数做硬性规定,而是试图确定一些能达到最佳控制幅度的因素。

古利克十分强调:

上级人员的个人特质、他同直属下级在地理上的距离、他的直属下级所执行任务的性质以及组织的稳定程度等因素。

2.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

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1949 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

行为科学的产生是生产力和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1)行为科学产生的政治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使得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全新的格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矛盾激化,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一度出现高潮,这是行为科学产生的政治背景。

(2)行为科学产生的经济背景。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加剧,使得企业主感到单纯用传统管理理论已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利润。

有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意识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理论。

这就为行为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

(3)行为科学产生的人文背景。

资本家为了摆脱危机,缓解劳资双方的矛盾,开始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和泰罗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思考:

反思的结果是,在经济学方面,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为资本主义持续发展开出了药方,在管理学方面对人的研究,梅奥开辟了行为研究的方向。

行为科学就在大萧条中的霍桑实验后开始兴旺起来了。

3.试论梅奥对管理思想发展的贡献。

梅奥是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管理学家,主持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是早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奠基人。

先后发表《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工业中的团体压力》等著作。

梅奥在早期的研究中就发现,工人的问题不能用任何一种单独的因素来解释,必须在“总体情况的心理学”中来探讨。

梅奥把组织作为一个社会系统来看待。

他在1926年进入哈佛大学从事工业研究,不久就参加了霍桑试验,并于1933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总结了霍桑试验前一阶段的工作。

以后,他又断续地进行这项试验,并于1945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进一步概括霍桑试验的成果,认为解释霍桑实验秘密的关键因素是小组精神状态的一种巨大变化。

依据霍桑试验的材料,得出以下三点主要的结论:

第一,职工是“社会人”。

第二,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第三,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其士气。

三条可以说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要点,也是行为科学在以后发展的理论基础,并对以后的管理思想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

五、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试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科学管理的目的。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科学管理的原则。

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以便于制定合理的工作定额;)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其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提高工人素质)第三,与工人们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管理者与管理对象高度统一起来)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身上。

(3)作业管理。

这是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它可分为:

①为作业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在泰勒看来,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适合于他,就都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

他经过观察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差别不是在智能,而是在意志上的差异。

第一流的工人是适合于其作业而又努力工作的人,不是像有些人所理解的是一些体力和智力超过常人的“超人”。

②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

采用科学的方法能够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搭配,同时对机器安排和作业环境等进行改进,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因素,把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标准的作业条件。

③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

它包括三部分:

通过工时研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工资率”即工资标准。

差别计件工资制,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如果工人达到或超过定额,就按高的工资率付给报酬,通常是正常工资的125%,以表示鼓励;如果工人的生产没有达到定额,就将全部工作量按低的工资率付给,为正常工资的80%,并发给一张黄色的工票以示警告,如不改进就将被解雇。

“把钱给人而不是职位”,即工资是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人的工作类别支付。

这样做的目的是克服工人磨洋工的现象,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4)组织管理。

①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传统的凭经验工作的方法。

泰勒认为,劳动生产率不仅受工人的劳动态度、工作定额、作业方法和工资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管理人员组织、指挥的影响。

为此,泰勒主张明确划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

计划职能归管理当局,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

其主要任务是:

进行调查研究,以便为制定定额和操作方法提供依据。

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工具。

拟订计划、发布指示和命令。

把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

执行的职能由工作现场的工人和工长从事,他们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使用标准工具,从事实际的操作。

泰勒把这种职能的分工作为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使分工理论进一步拓展到管理领域。

②职能工长制。

这是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进一步对分工进行细化而形成的。

在泰勒看来,一位“全面”的工长应该具备九种品质:

智能;教育;专门的或者技术的知识,手脚灵巧和有力气;机智老练;有干劲;刚毅不屈;忠诚老实;判断力和一般常识;身体健康。

要找到一个具备上述三种品质的人并不太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