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险情应对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000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堤防险情应对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堤防险情应对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堤防险情应对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堤防险情应对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堤防险情应对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堤防险情应对措施.docx

《堤防险情应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堤防险情应对措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堤防险情应对措施.docx

堤防险情应对措施

堤防险情应对措施

地震引起的堤防工程破坏现象有:

滑坡、裂缝、沉降、塌坑、管涌以及集中渗流破坏等。

按破坏原因和机理堤防险情可分为:

1.因地震惯性力直接引起的滑坡和过大的沉降变形;

2.因砂基液化导致的过大沉降变形、滑坡和堤基管涌等;

3.因地震引发的堤基溶洞、管涌以及其它洞穴的塌陷;

4.因沉降变形、滑坡导致的穿堤建筑物断裂并引发的集中渗流破坏等。

(一)洪水预报

在雨情预报的基础上,利用流域产汇流模型、水文学预报模型、水力学预报模型、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等可以开展河道洪水演进计算和洪水预报。

(二)堤防险情与隐患诊断

地震引发堤防险情的检查与诊断,应遵循普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以外观检查为主,并结合其它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物探、测量、水下探测)的方法。

外观检查包括堤身、堤基、穿堤建筑物和护岸工程等。

1.堤身外观检查包括堤顶和堤坡两个方面,主要检查是否发生了裂缝、错断、

塌坑、护坡架空、背水坡渗水等现象;2.堤基外观检查包括堤内和堤外两部分,主要检查是否发生鼓胀、裂缝、塌

坑、管涌和集中渗水等现象;3.穿堤建筑物外观检查包括控制闸、涵管等,主要检查是否发生裂缝、倾斜、

断裂和集中渗流等现象;4.护岸工程检查主要包括裂缝、滑坡检查等。

在外观普查和检查的基础上,应初步分析判断险情的成因、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分清轻重缓急,采取必要的抢险保安措施。

对险情成因、部位和趋势等难以判明和把握的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检测。

(三)堤防破坏的应急除险加固

当地震与汛期高水位遭遇或即将面临高水位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抢险应急措

施。

当距离汛期高水位状况还有一定时间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除险加固或应急抢险措施,以保证汛期高水位时堤防工程的安全。

1.漏洞险情的抢护方法

(1)漏洞险情的抢护原则

一旦漏洞出水,险情发展很快,特别是浑水漏洞,将迅速危及堤防安全。

所以一旦发现漏洞,应迅速组织人力和筹集物料,抢早抢小,一气呵成。

抢护原则是:

“前截后导,临重于背”。

即在抢护时,应首先在临水找到漏洞进水口,及时堵塞,截断漏水来源,同时,在背水漏洞出水口采用反滤和围井,降低洞内水流流速,延缓并制止土料流失,防止险情扩大,切忌在漏洞出口处用不透水料强塞硬堵,以免造成更大险情。

(2)漏洞险情的抢护方法

○1塞堵法

塞堵漏洞进口是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尤其是在地形起伏复杂,洞口周围有灌木杂物时更适用。

一般可用软性材料塞堵,如针刺无纺布、棉被、棉絮、草包、编织袋包、网包、棉衣及草把等,也可用预先准备的一些软楔(见图3-1)、草捆塞堵。

在有效控制漏洞险情的发展后,还需用粘性土封堵闭气,或用大块土工膜、蓬布盖堵,然后再压土袋或土枕,直到完全断流为止。

1998年汛期,汉口丹水池防洪墙背水侧发现冒水洞,出水量大,在出口处塞堵无效,险情十分危急,后在临水面探测到漏洞进口,立即用棉被等塞堵,并抛填闭气,使险情得以控制与消除。

在抢堵漏洞进口时,切忌乱抛砖石等块状料物,以免架空,致使漏洞继续发展扩大。

 

图3-1软楔示意图

○2盖堵法

Ⅰ.复合土工膜排体(见图3-2)或蓬布盖堵当洞口较多且较为集中,附近无树木杂物,逐个堵塞费时且易扩展成大洞时,

可采用大面积复合土工膜排体或蓬布盖堵,可沿临水坡肩部位从上往下,顺坡铺盖洞口,或从船上铺放,盖堵离堤肩较远处的漏洞进口,然后抛压土袋或土枕,并抛填粘土,形成前戗截渗,见图3-3

图3-2复合土工膜排体图3-3复合土工膜排体盖堵漏洞进口1-复合土工膜;2-纵向土袋筒(Φ60cm);1-多个漏洞进口;2-复合土工膜排体;

3-横向土袋筒(Φ60cm);4-筋绳;5-木桩3-纵向土袋枕;4-横向土袋枕;

5-正在填压的土袋;6-木桩;7-临水堤坡

Ⅱ.就地取材盖堵。

当洞口附近流速较小、土质松软或洞口周围已有许多裂缝时,可就地取材用

草帘、苇箔等重叠数层作为软帘,也可临时用柳枝、秸料、芦苇等编扎软帘。

软帘的大小应根据洞口具体情况和需要盖堵的范围决定。

在盖堵前,先将软帘卷起,置放在洞口的上部。

软帘的上边可根据受力大小用绳索或铅丝系牢于堤顶的木桩上,下边附以重物,利于软帘下沉时紧贴边坡,然后用长杆顶推,顺堤坡下滚,把洞口盖堵严密,再盖压土袋,抛填粘土,达到封堵闭气,见图3-4。

图3-4软帘盖堵示意图

采用盖堵法抢护漏洞进口,需防止盖堵初始时,由于洞内断流,外部水压力增大,洞口覆盖物的四周进水。

因此洞口覆盖后必须立即封严四周,同时迅速用充足的粘土料封堵闭气。

否则一旦堵漏失败,洞口扩大,将增加再堵的困难。

○3戗堤法

当堤坝临水坡漏洞口多而小,且范围又较大时,在粘土料备料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抛粘土填筑前戗或临水筑月堤的办法进行抢堵。

Ⅰ.抛填粘土前戗

在洞口附近区域连续集中抛填粘土,一般形成厚3~5m、高出水面约lm的粘土前戗,封堵整个漏洞区域,在遇到填土易从洞口冲出的情况下,可先在洞口两侧抛填粘土,同时准备一些土袋,集中抛填于洞口,初步堵住洞口后,再抛填粘土,闭气截流,达到堵漏目的,见图3-5。

临水筑月堤。

如果临水水深较浅,流速较小,则可在洞口范围内用土袋迅速连续抛填,快速修成月形围堰,同时在围堰内快速抛填粘土,封堵洞口,见图

3-6。

图3-5粘土前戗截渗示意图

图3-6临

水月堤堵漏示意图

 

漏洞抢堵闭气后,还应有专人看守观察,以防再次出险。

○4辅助措施

在临水坡查漏洞进口的同时,为减缓堤土流失,可在背水漏洞出口处构筑围井,反滤导渗,降低洞内水流流速。

切忌在漏洞出口处用不透水料强塞硬堵,致使洞口土体进一步冲蚀,导致险情扩大,危及堤防安全。

2.管涌险情的抢护方法

(1)抢护原则抢护管涌险情的原则应是制止涌水带沙,而留有渗水出路。

这样既可使沙层

不再被破坏,又可以降低附近渗水压力,使险情得以控制和稳定。

值得警惕的是,管涌虽然是堤防溃口的极为明显和常见的原因,但对它的危

险性仍有认识不足,措施不当,或麻痹疏忽,贻误时机的。

如大围井抢筑不及,或高围井倒塌都曾造成决堤灾害。

(2)抢护方法

○1反滤围井在管涌口处用编织袋或麻袋装土抢筑围井,井内同步铺填反滤料,从而制止

涌水带沙,以防险情进一步扩大,当管涌口很小时,也可用无底水桶或汽油桶做围井。

这种方法适用于发生在地面的单个管涌或管涌数目虽多但比较集中的情况。

对水下管涌,当水深较浅时也可以采用。

围井面积应根据地面情况、险情程度、料物储备等来确定。

围井高度应以能够控制涌水带沙为原则,但也不能过高,一般不超过1.5m,以免围井附近产生新的管涌。

对管涌群,可以根据管涌口的间距选择单个或多个围井进行抢护。

围井与地面应紧密接触,以防造成漏水,使围井水位无法抬高。

围井内必须用透水料铺填,切忌用不透水材料。

根据所用反滤料的不同,反滤围井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Ⅰ.沙石反滤围井

沙石反滤围井是抢护管涌险情的最常见形式之一。

选用不同级配的反滤料,可用于不同土层的管涌抢险。

在围井抢筑时,首先应清理围井范围内的杂物,并用编织袋或麻袋装土填筑围井。

然后根据管涌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铺填反滤料:

对管涌口不大、涌水量较小的情况,采用由细到粗的顺序铺填反滤料,即先装细料,再填过渡料,最后填粗料,每级滤料的厚度为20~30cm,反滤料的颗粒组成应根据被保护士的颗粒级配事先选定和储备;对管涌口直径和涌水量较大的情况,可先填较大的块石或碎石,以消杀水势,再按前述方法铺填反滤料,以免较细颗粒的反滤料被水流带走。

反滤料填好后应注意观察,若发现反滤料下沉可补足滤料,若发现仍有少量浑水带出而不影响其骨架改变(即反滤料不下陷),可继续观察其发展,暂不处理或略抬高围井水位。

管涌险情基本稳定后,在围井的适当高度插入排水管(塑料管、钢管和竹管),使围井水位适当降低,以免围井周围再次发生管涌或井壁倒塌。

同时,必须持续不断地观察围井及周围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排水口高度,如图3-7所示。

Ⅱ.土工织物反滤围井

首先对管涌口附近进行清理平整,清除尖锐杂物。

管涌口用粗料(碎石、砾石)充填,以消杀涌水压力。

铺土工织物前,先铺一层粗沙,粗沙层厚30~50cm。

然后选择合适的土工织物铺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土工织物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并不是所有土工织物都适用。

选择的方法可以将管涌口涌出的水沙放在土工

织物上从上向下渗几次,看土工织物是否淤堵。

若管涌带出的土为粉沙时,一定要慎重选用土工织物(针刺型);若为较粗的沙,一般的土工织物均可选用。

最后要注意的是,土工织物铺设一定要形成封闭的反滤层土工织物周围应嵌入土中,土工织物之间用线缝合。

然后在土工织物上面用块石等强透水材料压盖,加压顺序为先四周后中间,最终中间高、四周低,最后在管涌区四周用土袋修筑围井。

围井修筑方法和井内水位控制与沙石反滤围井相同(图3-8)。

 

图3-7沙石反滤围井示意图

Ⅲ.梢料反滤围井

 

图3-8土工织物反滤围井示意图

梢料反滤围井用梢料代替沙石反滤料做围井,适用于沙石料缺少的地方。

下层选用麦秸、稻草,铺设厚度20~30cm。

上层铺粗梢料,如柳枝、芦苇等,铺设厚度30~40cm。

梢料填好后,为防止梢料上浮,梢料上面压块石等透水材料。

围井修筑方法及井内水位控制与沙石反滤围井相同(图3-9)。

图3-9梢料反滤围井示意图图3-10沙石反滤压盖示意图

○2反滤层压盖

在堤内出现大面积管涌或管涌群时,如果料源充足,可采用反滤层压盖的方法,以降低涌水流速,制止地基泥沙流失,稳定险情。

反滤层压盖必须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切忌使用不透水材料。

根据所用反滤材料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Ⅰ.沙石反滤压盖(图3-10)

在抢筑前,先清理铺设范围内的杂物和软泥,同时对其中涌水涌沙较严重的出口用块石或砖块抛填,消杀水势,然后在已清理好的管涌范围内,铺粗沙一

层,厚约20cm,再铺小石子和大石子各一层,厚度均为20cm,最后压盖块石一层,予以保护。

Ⅱ.梢料反滤压盖(图3-11)当缺乏沙石料时,可用梢料做反滤压盖。

其清基和消杀水势措

施与沙石反滤压盖相同。

在铺筑时,先铺细梢料,如麦秸、稻草等,厚10~15cm,再铺粗梢料,如柳枝、秫秸和芦苇等,厚约15~20cm,粗细梢料共厚约30cm,然后再铺席片、草垫或苇席等,组成

一层。

视情况可只铺一层或连铺数层,然后用块石或沙袋压盖,以免梢料漂浮。

梢料总的厚度以能够制止涌水携带泥沙、变浑水为清水、稳定险情为原则。

图3-11梢料反滤压盖示意图

(b)背水月堤示意图(a)无滤层围井示意图

图3-12蓄水反压示意图

○3蓄水反压(俗称养水盆)

即通过抬高管涌区内的水位来减小堤内外的水头差,从而降低渗透压力,减小出逸水力坡降,达到制止管涌破坏和稳定管涌险情的目的,见图3-12。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

a.闸后有渠道,堤后有坑塘,利用渠道水位或坑塘水位进行蓄水反压;b.覆盖层相对薄弱的老险工段,结合地形,做专门的大围堰(或称月堤)充水反压;c.极大的管涌区,其他反滤盖重难以见效或缺少沙石料的地方。

蓄水反压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Ⅰ.渠道蓄水反压

一些穿堤建筑物后的渠道内,由于覆盖层减薄,常产生一些管涌险情,且沿渠道一定长度内发生。

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发生管涌的渠道下游做隔堤,隔堤高度与两侧地面平,蓄水平压后,可有效控制管涌的发展。

如安徽省的陈洲电徘站、新河口站等老险闸站都采用此法除险。

Ⅱ.塘内蓄水反压

有些管涌发生在塘中,在缺少沙石料或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可沿塘四周做围堤,抬高塘中水位以控制管涌。

但应注意不要将水面抬得过高,以免周围地面出现新的管涌。

Ⅲ.围井反压

对于大面积的管涌区和老的险工段,由于覆盖层很薄,为确保汛期安全度汛,可抢筑大的围井,并蓄水反压,控制管涌险情。

如1998年安庆市东郊马窝段,局长江上的一个老险工段,覆盖层厚度仅O.8~3m,汛期抢筑了五个大的围井,有效控制了5km长堤段内管涌险情的发生。

采用围井反压时,由于井内水位高、压力大,围井要有一定的强度,同时应严密监视周围是否出现新管涌。

切忌在围井附近取土。

Ⅳ.其他

对于一些小的管涌,一时又缺乏反滤料,可以用小的围井围住管涌,蓄水反压,制止涌水带沙。

也有的用无底水桶蓄水反压,达到稳定管涌险情的目的。

○4水下管涌险情抢护

在坑、搪、水沟和水渠处经常发生水下管涌,给抢险工作带来困难。

可结合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处理办法:

Ⅰ.反滤围井。

当水深较浅时,可采用这种方法。

Ⅱ.水下反滤层。

当水深较深,做反滤围井困难时,可采用水下抛填反滤层

的办法。

如管涌严重,可先填块石以消杀水势,然后从水上向管涌口处分层倾倒沙石料,使管涌处形成反滤堆,使沙粒不再带出,从而达到控制管涌险情的目的,但这种方法使用沙石料较多。

Ⅲ.蓄水反压。

当水下出现管涌群且面积较大时,可采用蓄水反压的办法控制险情,可直接向坑塘内蓄水,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在坑塘四周筑围堤蓄水。

○5“牛皮包”的处理

当地表土层在草根或其他胶结体作用下凝结成一片时,渗透水压把表土层顶起而形成的鼓包,俗称为“牛皮包”。

一般可在隆起的部位,铺麦秸或稻草一层,厚10~20cm,其上再铺柳枝、秫秸或芦苇一层,厚约20~30cm。

如厚度超过30cm时,可分横竖两层铺放,然后再压土袋或块石。

3.渗水险情的抢护方法

(1)堤身渗水的抢护原则

渗水的抢护原则应是“前堵后排”。

“前堵”即在堤临水侧用透水性小的粘性土料做外帮防渗,也可用蓬布、土工膜隔渗,从而减少水体入渗到堤内,达到降低堤内浸润线的目的;“后排”即在堤背水坡上做一些反滤排水设施,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如土工织物、沙石料或稻草、芦苇做反滤设施,让已经渗出的水,有控制地流出,不让土粒流失,增加堤坡的稳定性。

需特别指出的是,背水坡反滤排水只缓解了堤坡表面土体的险情,而对于渗水引起的滑动效果不大,需要时还应做压渗固脚平台,以控制可能因堤背水坡渗水带来的脱坡险情。

(2)渗水险情的抢护方法

○1临水截渗

为减少堤防的渗水量,降低浸润线,达到控制渗水险情发展和稳定堤防边坡的目的,特别是渗水险情严重的堤段,如渗水出逸点高、渗出浑水、堤坡裂缝及堤身单薄等,应采用临水截渗。

临水截渗一般应根据临水的深度、流速、风浪的大小,取土的难易,酌情采取以下方法。

Ⅰ.复合土工膜截渗。

堤临水坡相对平整和无明显障碍时,采用复合土工膜截渗是简便易行的办法。

具体做法是:

在铺设前,将临水坡面铺设范围内的树枝、杂物清理干净,以免损坏土工膜。

土工膜顺坡长度应大于堤坡长度lm,沿堤轴线铺设宽度视堤背水坡渗水程度而定,一般超过险段两端5—10m,幅间的搭接宽度不小于50cm。

每幅复合土工膜底部固定在钢管上,铺设时从堤坡顶沿坡向下滚动展开,土工膜铺设的同时,用土袋压盖,以免土工膜随水浮起,同时提高土工膜的防冲能力,参见第二章图3—13。

(2)抛粘土截渗。

当水流流速和水深不大且有粘性土料时,可采用临水面抛填粘土截渗。

将临水面堤坡的灌木、杂物清除干净,使抛填粘土能直接与堤坡土接触。

抛填可从堤肩由上向下抛,也可用船只抛填。

当水深较大或流速较大时,

可先在堤脚处抛填土袋构筑潜堰,再在土袋潜堰内抛粘土。

粘土截渗体一般厚2

—3m,高出水面1m,超出渗水段3—5m。

Ⅱ.背水坡反滤沟导渗

当堤背水坡大面积严重渗水,而在临水侧迅速做截渗有困难时,只要背水坡无脱坡或渗水变浑情况,可在背水坡及其坡脚处开挖导渗沟,排走背水坡表面土体中的渗水,恢复土体的抗剪强度,控制险情的发展。

根据反滤沟内所填反滤料的不同,反滤导渗沟可分为三种:

①在导渗沟内铺设土工织物,其上回填一般的透水料,称为土工织物导渗沟。

②在导渗沟内填沙石料,称为沙石导渗沟。

③因地制宜地选用一些梢料作为导渗沟的反滤料,称为梢料导渗沟。

a.导渗沟的布置形式。

导渗沟的布置形式可分为纵横沟、“Y”字形沟和“人”字形沟等。

以“人”字形沟的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好,“Y”字形沟次之,见图3—13(a)。

 

(a)堤内坡导渗沟类型平面示意图

 

(b)沙石导渗沟剖面图

(c)梢料导滤沟;(d)土工织物导滤沟

图3—13导渗沟铺填示意图

b.导渗沟尺寸。

导渗沟的开挖深度、宽度和间距应根据渗水程度和土壤性质确定。

一般情况下,开挖深度、宽度和间距分别选用30—50cm、30—50cm和6

—10m。

导渗沟的开挖高度,一般要达到或略高于渗水出逸点位置。

导渗沟的出口,以导渗沟所截得的水排出离堤脚2—3m外为宜,尽量减少渗水对堤脚的浸泡。

c.反滤料铺设。

边开挖导渗沟,边回填反滤料。

反滤料为沙石料时,应控制含泥量,以免影响导渗沟的排水效果;反滤料为土工织物时,土工织物应与沟的

周边结合紧密,其上回填碎石等一般的透水料,土工织物搭接宽度以大于20cm为宜;回填滤料为稻糠、麦秸、稻草、柳枝、芦苇等,其上应压透水盖重,见图3—13(b)、(c)、(d)。

值得指出的是,反滤导渗沟对维护堤坡表面土的稳定是有效的,而对于降低堤内浸润线和堤背水坡出逸点高程的作用相当有限。

要彻底根治渗水,还要视工情、水情、雨情等确定是否采用临水截渗和压渗因脚平台。

Ⅲ.背水坡贴坡反滤导渗当堤身透水性较强,在高水位下浸泡时间长久,导致背水坡面渗流出逸点以

下土体软化,开挖反滤导渗沟难以成形时,可在背水坡作贴坡反滤导渗。

在抢护前,先将渗水边坡的杂草、杂物及松软的表土清除干净;然后,按要求铺设反滤料。

根据使用反滤料的不同,贴坡反滤导渗可以分为三种:

土工织物反滤层;沙石反滤层;梢料反滤层,见图3—14。

Ⅳ.透水压渗平台当堤防断面单薄,背

水坡较陡,对于大面积渗水,且堤线较长,全线抢筑透水压渗平台的工作量

大时,可以结合导渗沟加间隔透水压渗平台的方法进行抢护。

透水压渗平台根据使用材料不同,有以下两种方法:

a.沙土压渗平台。

 

图3—14土工织物、沙石、梢料反滤层示意图

首先将边坡渗水范围内的杂草、杂物及松软表土清除干净,再用沙砾料填筑后戗,要求分层填筑密实,每层厚度30cm,顶部高出浸润线出逸点0.5—1.0m,顶宽2—3m,戗坡一般为1:

3—1:

5,长度超过渗水堤段两端至少3m,见图3

—15。

b.梢土压渗平台。

当填筑砂砾压渗平台缺乏足够料物时,可采用梢土代替沙砾,筑成梢土压浸平台。

其外形尺寸以及清基要求与沙土压渗平台基本相同,见

图3—16,梢土压渗平台厚度为l~1.5m。

贴坡段及水平段梢料均为三层,中间层粗,上、下两层细。

图3—15沙石后戗示意图

 

图3—16梢土后戗示意图

4.接触冲刷险情的抢护方法

(1)接触冲刷险情的抢护原则

穿堤建筑物与堤身、堤基接触带产生接触冲刷,险情发展很快,直接危及建筑物与堤防的安全,所以抢险时,应抢早抢小,一气呵成。

抢护原则是在建筑物临水面进行截堵,背水面进行反滤导水,特别是基础与建筑物接触部位产生冲刷破坏时,应抬高堤内渠道水位,减小冲刷水流流速。

对可能产生建筑物塌陷的,应在堤临水面修筑挡水围堰或重新筑堤等。

(2)接触冲刷险情的抢护方法

抢护接触冲刷险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临水堵截

Ⅰ.抛填粘土截渗

a.适用范围。

临水不太深,风浪不大,附近有粘土料,且取土容易,运输方便。

b.备料。

由于穿堤建筑物进水口在汛期伸人江河中较远,在抛填粘土时,需要土方量大,为此,要充分备料,抢险时最好能采用机械运输,及时抢护。

c.坡面清理。

粘土抛填前,应清理建筑物两侧临水坡面,将杂草、树木等清除,以使抛填粘土能较好地与临水坡面接触,提高粘土抛填效果。

d.抛填尺寸。

沿建筑物与堤身、堤基结合部抛填,高度以超出水面1m左右为宜,顶宽2—3m。

e.抛填顺序。

一般是从建筑物两侧临水坡开始抛填,依次向建筑物进水口方向抛填,最终形成封闭的防渗粘土斜墙。

Ⅱ.临水围堰

临水侧有滩地,水流流速不大,而接触冲刷险情又很严重时,可在临水侧抢筑围堰,截断进水,达到制止接触冲刷的目的。

临水围堰一定要绕过建筑物顶端,将建筑物与土堤及堤基结合部位围在其中。

可从建筑物两侧堤顶开始进占抢筑围堰,最后在水中合拢;也可用船连接圆型浮桥进行抛填,加大施工进度,即时抢护。

在临水截渗时,靠近建筑物侧墙和涵管附近不要用土袋抛填,以免产生集中渗漏;切忌乱抛块石或块状物,以免架空,达不到截渗目的。

○2堤背水例导渗

Ⅰ.反滤围井

当堤内渠道水不深时(小于2.5m),在接触冲刷水流出口处修筑反滤围井,将出口围住并蓄水,再按反滤层要求填充反滤料。

为防止因水位抬高,引起新的险情发生,可以调整围井内水位,直至最佳状态为止,即让水排出而不带走沙土。

具体方法见管涌抢护方法中的反滤围井。

Ⅱ.围堰蓄水反压

在建筑物出口处修筑较大的围堰,将整个穿堤建筑物的下游出口围在其中,然后蓄水反压,达到控制险情的目的。

其原理和方法与抢护管涌险情的蓄水反压相同。

在堤背水侧反滤导渗时,切忌用不透水料堵塞,以免引起新的险情。

在堤背水侧蓄水反压时,水位不能拾得过高,以免引起围堰倒塌或周围产生新的险情。

同时,由于水位高,水压大,围堰要有足够的强度,以免造成围堰倒场而出现溃口性险情。

○3筑堤

当穿堤建筑物已发生严重的接触冲刷险情而无有效抢护措施时,可在堤临水侧或堤背水侧筑新堤封闭,汛后作彻底处理。

具体方法如下。

Ⅰ.方案确定

首先应考虑抢险预案措施,根据地形、水情、人力、物力、抢护工程量及机械化作业情况,确定是筑临水围堤还是背水围堤。

一般在堤背水侧抢筑新堤要容易些。

Ⅱ.筑堤线路确定

根据河流流速、滩地的宽窄情况及堤内地形情况,确定筑堤线路,同时根据工程量大小,以及是否来得及抢护,确定筑堤的长短。

Ⅲ.筑堤清基要求确定筑堤方案和线路后,筑堤范围也即确定。

首先应清除筑堤范围内的杂草、

淤泥等,特别是新、老堤结合部位应清理彻底。

否则一旦新堤挡水,造成结合部集中渗漏,将会引起新的险情发生。

Ⅳ.筑堤填土要求一般选用含沙少的壤土或粘土,严格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压实度,使填土充

分夯实或压实,填筑要求可参考有关堤防填筑标准。

5.漫溢险情的抢护方法

通过对气象、水情、河道堤防的综合分析,对有可能发生漫溢的堤段,其抢护的有效措施是:

抓紧洪水到来之前的宝贵时间,在堤顶上加筑子捻。

首先要因地制宜,迅速明确抢筑子堰捻的形式、取土地点以及施工路线等,组织人力、物料、机具,全线不留缺口,完成子熄的抢筑,并加强工程检查监督,确保子堰的施工质量,使其能承受水压,抵御洪水的浸泡和冲刷。

堰顶高要超出预测推算的最高洪水位,做到子堰不过水,但从堤身稳定考虑,子堰也不宜过高。

各种子堰的外脚一般都应距大堤外肩0.5—1.0m。

抢筑各种子地前应彻底清除地基的草皮、杂物,将表层刨毛,以利新老土层结合,并在堰轴线开挖一条结合槽,深20cm左右,底宽30cm左右。

子地的形式大约有以下几种,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粘性土堰现场附近拥有可供选用含水量适当的粘性土,可筑均质粘土堰,不得用沼泽

腐植土或沙土填筑,要分层夯实,捻顶宽0.6-1.0m,边坡不应陡于1:

1,子堰水面可用编织布防护抗冲刷,编制布下端压在堰基下。

当情况紧急,来不及从远处取土时,堤顶较宽的可就近在背水侧堤肩的浸润线以上部分堤身借土筑堰,见图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