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5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6976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5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5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5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5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5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52.docx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5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5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52.docx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52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52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实现的

A.社会主义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暴力革命

D.和平革命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这是因为: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第2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D.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第3题:

针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表明()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C.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不可并存

D.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可以相互取代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与和平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这是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

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

正如马克思所说: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对于以前的剥削制度的更替是如此,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更是如此。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第4题: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社会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其理论依据是()

A.以商品经济发展规律为目标的

B.价值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

C.竞争规律发展的基本过程

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共产主义实现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决定的。

故正确答案为D。

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第5题: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制度,从根本上说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的矛盾。

但是,它们之间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就是克服这些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

社会主义要进行改革,必须()

A.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B.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

C.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D.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参考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改革的要求”。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以上四个选项对社会主义的改革提出了基本要求。

故正确答案为ABCD。

第6题: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是否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

B.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C.空想社会主义仅仅是从正义、平等的愿望和道德出发,引出社会主义的结论

D.科学社会主义是从物质生产活动的规律出发,寻找到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根据

参考答案:

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而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科学是因为它从物质生产活动的规律出发,寻找到了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根据。

是否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批判,与能否找到社会主义实现的可行途径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因而不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与能否找到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根据,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

第7题: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的时期包括()

A.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参考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在经济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第8题: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A.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B.由这些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决定的

C.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决定的

D.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在经济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

这是因为: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做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第9题: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是因为()

A.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C.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参考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长期性”。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

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并且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第10题:

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因为()

A.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和交替的过程

B.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无阶级社会向有阶级社会的过渡

C.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产生阶级斗争

D.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

参考答案:

A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答案为AD。

选项B,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最终结局是向无产阶级社会过渡,而不是向有阶级社会过渡。

选项C,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阶级和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要消失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向无产阶级社会过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分析题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据联合国贸易会议公布的数字,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

1980年全球贸易额约占世界总产值的1/6,预计2020年将占一半左右。

2000年,全球商品贸易总额已达62万亿美元,服务贸易达到14亿美元。

贸易的全球化体现在贸易额在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与日俱增。

材料2据外电报道,在最近10年中,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成功地按照其利益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即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

这种变化彻底改变了拉丁美洲地区企业的产权结构。

同时,它还明显地扩大了拉美国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差距。

材料3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实力和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控制地位,千方百计地要使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为其利益服务,有的国家甚至试图以此建立新的经济霸权,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

在建立国际经济秩序和制订国际经济规则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求同存异,努力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分享更多成果,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创造条件。

材料4联合国发表的《千年报告》谈及全球化问题,认为:

“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

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

……更广义地说,全球化对许多人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的伤害,这些力量有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

……甚至在最强大的国家,人们不知道谁是主宰,为自己的工作而担忧,并担心他们的呼声会被全球化的声浪淹没。

在第三世界国家,富者进入全球经济体系,但穷人、弱势群体与土著居民仍然度日艰难。

在本国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加的经济紧缩计划下,那些不能面向出口的或者竞争力不强的大批中小企业萧条甚至破产,金融危机又使得千万人的收入大幅降低。

请回答:

第11题:

请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知识点分析材料中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能够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具有积极影响:

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增强经济的竞争力;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三,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后果。

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二是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三是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四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详细解答:

第12题: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点分析根据材料中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______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认为:

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同时,矛盾具有普遍性,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在材料中,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成果,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以及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和破坏环境等等。

充分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以及矛盾的普遍性。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题目要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点分析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也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过程性,考生从任一方面回答均可得到相应分数。

详细解答: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

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胡锦涛总书记还指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请回答:

第13题: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说明“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的原因。

______

参考答案:

唯物辩证法的变化发展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因此,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变化发展观,反对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一个先进的政党,但这种执政地位、先进性并非是永恒的、一成不变的。

党只有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方式,才能保护党的先进性和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详细解答:

第14题:

分析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哲学依据。

______

参考答案:

①“不动摇”指的是对改革开放的事业要充满信心。

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对新事物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道路。

我国的改革开放,虽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应该“不动摇”。

②“不懈怠”指的是对改革开放的事业要积极肯干,不消极懈怠。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事业,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其规律,把改革开放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③“不折腾”指的是不乱作为、不瞎作为。

规律是客观的,办事情必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改革开放的事业是有规律可循的,尊重规律,改革开放的事业就会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事半功倍。

详细解答: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

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155页

材料2对这个政策有一些人感到不那么顺眼,我们的做法是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拿事实来说话。

农村改革开始的一两年里有些地区根本不理睬,他们不相信这条路,就是不搞。

观望了一年,有的观望了两年,看到凡是执行改革政策的都好起来了,他们就跟着走了。

这里指的不是农民群众,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

所以,改革的政策,人们一开始并不是都能理解的,要通过事实的证明才能被普遍接受。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155页

请回答:

第15题:

结合材料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为什么“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

______

参考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平均主义是一种产品的分配关系。

在我国改革之前,产品分配领域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生产、工作效率十分低下,严重阻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对发展生产力的阻碍。

详细解答:

第16题:

结合材料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拿事实来说话”的依据;当一些人对党的政策开始不理解时,“允许不同观点存在”。

______

参考答案: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拿事实来说话”,就是用实践的结果即事实来证明党的政策的正确与价值,所以这一名言的依据就是实践标准。

实践检验真理和价值是一个过程,实践对政策的真理性和价值的检验同样是一个过程,人们对政策的理解同样是一个过程,所以应当允许对政策的不同观点的存在。

详细解答:

第17题:

“拿事实来说话”这一观点对我们有何启示?

______

参考答案:

“拿事实来说话”是对实践标准的深刻、生动的表述。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唯一标准,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求真务实,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详细解答: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30年2月18日,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了冥王星。

这颗远离太阳光辉的星星被赋予了地狱之神普卢托的名字,中文称为冥王星,并写进了教科书。

至此,“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格局坚持了70多年。

材料2冥王星被确定为第九行星后,其地位一直以来就有很多异议,随着近几十年来陆续发现的许多柯伊伯带天体,使这个问题进一步激化。

材料32006年8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次大会宣布:

太阳系今后将只有八颗行星,冥王星在被发现76年之后正式“降级”为矮行星(Dwarfplanet)。

对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表决决定不再将冥王星列入大行星的消息,我国行星专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这个结果比较科学,符合人类目前对太阳系的认识。

请结合上述材料,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原理分析冥王星事件:

第18题:

为什么对冥王星的认识不断反复?

______

参考答案: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对冥王星的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的原因是:

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人的认识受着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详细解答:

第19题:

冥王星事件对我们看待科学真理有何启示?

______

参考答案:

冥王星事件告诉我们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同时,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真理具有相对性。

再次,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具有不确定性即相对性:

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所以,在探究科学真理的问题上,我们要立足实践,敢于质疑一些权威观点,不断进行科学创新。

详细解答:

阅读下列材料: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疆采取封沙造林、飞播造林为主、人工造林为辅的防沙治沙策略,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研究防沙治沙新模式,大力发展生物治沙、滴灌技术治沙。

在这场“黄绿”之战中,随着一批批防沙治沙重点工程的实施,漫漫黄沙在新疆大地肆虐的气焰逐年走低,片片绿洲又出现在了沙漠之中。

如今,新疆在防沙治沙的同时,加大特色沙产业的开发,大量种植红柳、梭梭、大芸等沙生植物和中草药,开发沙区旅游,获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第20题:

这场“黄绿”之战,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思想?

______

参考答案:

这场“黄绿”之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

沙漠和绿洲是矛盾的对立面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

在治沙过程中,可以利用黄和绿的斗争性来推动治沙工作,利用绿地来抗争黄沙的侵蚀;同时,在治沙过程中又可以利用黄与绿的同一性,通过发展特色沙产业利用对方使自己获得发展、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可以转化沙地而得到发展。

详细解答:

第21题:

这一事件对我们处理类似的问题有什么启示?

______

参考答案:

这一事件告诉我们要辩证地处理好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反对割裂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同时,要研究和创造一定的条件,促成事物向进步的方向转化。

详细解答:

阅读下列材料:

南昆铁路从南宁盆地爬上云贵高原,其高差为1940米,它在有“地质博览,地下迷宫”之称的地质环境中,一路穿过258座隧道,经过476座大中桥梁,桥隧总长占全线总长的近三分之一。

在中外铁路史上,是空前的。

打通属于九级地震区的草原勘测和科技攻关,通过反复勘测掌握了山内“隐形水库”的特点,并根据地球磁场变化的规律,经过周密策划决定造船进洞治理塌方和涌水。

在职工的支持下,由23名党员组成的“敢死队”乘3只小船进入掌子面,同大山进行短兵相接的较量,终于制服了涌水、泥石流和塌方,保证了隧道提前竣工。

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相关知识回答:

第22题:

南昆铁路的建成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

参考答案:

说明了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南昆铁路的建成就是广大铁路职工充分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取得的成果。

详细解答:

第23题:

如何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

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是指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以及在活动中具有的精神状态。

主观能动性不能随意发挥,它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第二,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

但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可以分析条件,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

南昆铁路的施工中,为了解决塌方和漏水,50多位专家现场反复勘测,掌握了其地质特点,并根据地球磁场变化的规律,制定了方案。

在职工的支持下,党员发挥带头作用,终于制服了塌方,保证了隧道提前竣工。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

主观因素越正确,越有广度和深度,就越有利于进一步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利益出发点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南昆铁路的建设者,为了保证隧道提前竣工,群策群力,互相协作。

特别是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这说明只有坚持正确的取向,才能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益于人类,有益于国家、有益于集体。

总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同时还要端正主观动机,做到正确地、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