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访谈记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6928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访谈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访谈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访谈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访谈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访谈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访谈记录.docx

《教师访谈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访谈记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访谈记录.docx

教师访谈记录

(一)改善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建议

1.建立明确有效的课堂规则

[教师访谈记录一]

访谈时间:

2014年9月27日

访谈地点:

高年级教师办公室

访谈对象:

59班(五年级)班主任吴韶春老师(新班主任)

笔者:

吴老师,您好!

开学近一个月,你们班的课堂纪律怎么样?

吴老师:

班上的学生似乎不太是安分的,不管有没有给他们布置要单独完成的作业,或者要他们认真听课,课堂里总是有一些骚动或噪音。

笔者:

一直都如此吗?

吴老师:

开学的头几天,学生们看上去表现不错,很少有出格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很合作并且完成他们的作业。

然而渐渐地一些不当行为就多了起来,大声说话、叫喊以及其他一些干扰行为,甚至一些原先很安静的学生也会这样。

笔者:

针对这些情况,有没有做出一些处理的办法,或者订立班级课堂规定呢?

吴老师:

因为考虑到他们已经五年级了,所以没有订立课堂规则,但有时班上学生特别吵,不得不在黑板上写下违纪学生的名字来维持课堂秩序。

但是这个方法并不怎么见效,因为黑板上的人名太多,没上黑板的人反而会被其他学生耻笑。

[教师访谈记录二]

访谈时间:

2014年10月9日

访谈地点:

高年级教师办公室

访谈对象:

61班班主任陆春香老师

笔者:

陆老师,您觉得有没有必要制定班级规则?

陆老师:

有,而且我觉得很重要。

我是一个新教师,以前,感觉孩子们常常在课堂上出现的课堂问题行为特别多,尤其是做小动作,窃窃私语,或随意大声地讲话等,为了处理此类问题,常常要分散精力去处理,有时还会耽误教学进度,而且弄得自己心情也很糟糕。

后来,我听取了其他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的意见,在班级里制定了一系列班级常规细则,若不遵守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措施,事实上,一旦有学生违反,我也会严格执行,后来,课堂上问题行为才慢慢有所收敛。

对于学生在课堂发生的问题行为,可以用明确具体的规则告诉他们在课堂上应该怎么做,如:

发言前先举手,上课不能随意离开座位,值日生负责擦黑板,上课时课桌上只能放与学习有关的东西等,这些规则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在课堂中能做什么。

如果违反了其中的规则,就需要接受处罚,这个处理结果是在最初师生共同制定课堂常规时就已经写在其中了,违反了规则,就应接受相应的处罚。

因此,建立明确有效的课堂规则,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规范学生行为,达到教育目的,是每个老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课堂管理手段,是预防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2.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以下是笔者的随堂观察:

0-15分钟:

每个学生都坐得比较端正,基本都能跟上教师的上课节奏,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执行。

整个课堂看上去秩序井然,比较舒服,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16-25分钟:

开始有个别同学移动自己的座位,发出吱嘎声,也有同学开始玩弄起放在课桌上的铅笔橡皮等文具,又有同学开始往窗户外看或者打哈欠,还有些甚至和旁边的同学讲起小话来,感觉课堂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场面,教师也因此对某些同学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暗示提醒或点名提醒,教学进程有所中断。

26-35分钟:

在老师各种方式的提醒下,个别同学的不当行为有所收敛,又重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过程中,还有些同学的课堂问题行为还是不定时地重复出现。

36-40分钟:

课前5分钟,课堂里又开始变得燥动起来,有些人在整理书本文具等,有些人不时地看挂在后墙的钟,窃窃私语的讲话声也变得较多。

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多在7-13周岁,该年龄段的孩子有着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注意力方面,可以保持的时间较短。

据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

小学生注意力最多持续15-20分钟,而一堂课一般都有40分钟,因此,一旦超过了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就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课堂问题行为,有研究表明:

在一节课40分钟内,学生的心理运动不是呈直线状态的,而是呈兴奋——疲劳——再兴奋——再度疲劳的曲线状态发展,这就是由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运动规律所造成的。

笔者的观察量表表明,一节课40分钟内,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人数呈增加——减少——又增加的曲线状态,这与学生的心理运动发展是一致的,当学生心理状态出现疲劳时,难免会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知道学生们上课时在座位上呆多长时间合适,要懂得根据学生心理运动的规则性疲劳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结构,充分利用学生心理的两个兴奋期进行重点内容的教学,可以在学生第一个疲劳期安排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趣味性活动,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放松,以避免各种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效率。

曾听过有一个老师上课时,过一会儿就会跟学生这样讲:

“好,我说“开始”的时候,你们就可以在接下来的秒钟的时间里,站起来,伸伸懒腰,说说话。

我说停的时候,你们必须马上停下来,坐好,安静。

”这样一节课下来,这样的活动像小插曲一样进行了2次,而学生们也好像早已驾轻就熟,对此活动完成得相当棒,而且所有的课堂活动也进行得有条不紊,相当顺利。

是啊,这位老师的做法让学生在感到疲惫的时候伸伸懒腰,说说话,让血液循环一下,就又有了充沛的精力,可以投入到下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45秒换更加集中的注意力,何乐而不为呢。

 

是低年段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之后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从而就很容易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

因此,笔者认为,小学教师应从低年级开始,利用小学生自制力培养的最佳时期,重视和加强自制力的引导和培养,塑造果断、坚韧的个性以及良好的责任感,大大减少诸如做小动作,离开坐位走动等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

具体可以尝试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巧用期望效应进行自制力教育。

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向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并且最终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

小学生具有特定的年龄特征,虽然活泼好动,但又很容易被教师的鼓励和赞美之词所影响,因此,教师如果能够通过仔细观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之上给予

他们恰如其分的高期望,那么,学生完全有可能向着教师所期望的良好的行为发展。

第二,利用行为塑造方法进行自制力教育

行为塑造的原理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多数是自发性的操作性行为,这些行为可以通过强化来得以巩固和再次出现。

具体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先给学生设定一个小目标,当学生完成这个目标以后,立即给予奖励进行强化,然后逐渐将目标提高,并不断增加强化物,最终促使学生养成较强的自制力。

第三,签订课堂行为契约进行自制力教育

课堂行为契约是美国课堂管理流派—行为主义控制派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

课堂行为契约又称其为表现合同,具体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商定需要表现的良好行为,让学生理解行为能够带来的奖励和结果,通过书面的形式,提醒学生,进行了自我监督和管理。

 

4.2.4提升小学教师各方面的能力素质

除了小学生自身的各方面因素以外,教师的能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

笔者建议,教师应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更新教育理念

访谈片断:

课业负担过重

(某堂观察课刚下课)

笔者(微笑上前):

你好!

你叫什么名字?

小米(疑惑):

我叫小米。

4.2.3重视小学生自制能力的培养

让我们先来听听学生在访谈中诉说的苦恼:

小亮(男,二年级学生):

上课的时候,我经常会管不住自己,总想说说话,

做点小动作,有时候不想听讲了,就在下面玩小东西。

上语文课的时候还被老师

点名批评了好几次,数学课上还被罚站,我也不希望自己这样,可我就是控制不

住。

小青(女,三年级学生):

我怎么老是管不住自己?

上课的时候,明明知道

是不能随便讲空话的,可是一有同学跟我讲话,我就不自觉地也会搭起话来,而

且会越聊越起劲,最后常常会被老师点名,觉得好羞,好丢脸哪,非常难过,也

很后悔。

自制能力是人的一种意志品质,即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能

力。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58.1%的小学生认为自我控制能力差是产生课堂问

题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因素也是所有的十八个因素中选择比例最高的。

自制能力弱,常常会表现为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老是坐不住,还喜欢东张

西望,手里总要玩玩铅笔、尺子之类的东西,还有的甚至会下座位,在教室里溜

达,而外界有一点点响动却会立刻引起他们的注意,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尤34

则会被暂时搁置课后处理;最后,对于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学生认为教师会使用

罚站的频率普遍高于教师对于自身的判断与认识。

4.1.6对不同程度课堂问题行为的各种处理方式给小学生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对于只影响自己的大部分轻度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如果采用暗示提醒的方

式,学生基本都乐意接受,如果采取点名提醒的方式,大多数同学会因此而觉得

难过,而如果教师采用停课说教或是罚站的方式,除了会让大多数学生感到难过

外,还会让小部分学生觉得生气。

对于影响周围的中度课堂问题行为,大部分学生可以接纳老师采取暗示提醒

或点名提醒的方式,如果教师对其停课说教或是让其罚站,学生会觉得比较难过。

对于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秩序的严重课堂问题行为,学生不仅乐意接受教师点

名提醒的方式,同样也能接纳教师采用停课说教或罚站等方式。

总地来看,根据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学生依次可以接纳教师

暗示提醒,点名提醒和停课说教的方式。

不管是哪种程度的课堂问题行为,暗示

提醒或课后处理的方式总是他们最乐意接受的,而罚站的方式总会让一部分小学

生觉得难过,尤其是对于轻度的课堂问题行为,如果教师让其罚站可能还会令小

部分学生感到生气。

对于中度的课堂问题行为,停课说教的方式也会让大多数小

学生觉得难过甚至还会有个别小学生觉得生气。

4.2改善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若干建议

4.2.1建立明确的课堂常规

首先来看看来自两位教师的关于是否有制定课堂常规的回答:

回答1:

有,而且我觉得很重要。

我是一个新教师,以前,感觉孩子们常常

在课堂上出现的课堂问题行为特别多,尤其是做小动作,窃窃私语,或随意大声

地讲话等,为了处理此类问题,常常要分散精力去处理,有时还会耽误教学进度,

而且弄得自己心情也很糟糕。

后来,我听取了其他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的意见,在

班级里制定了一系列班级常规细则,若不遵守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措施,事实上,

一旦有学生违反,我也会严格执行,后来,课堂上问题行为才慢慢有所收敛。

回答2:

有啊,班级常规肯定有的喽,我想每个班级应该都会有制定吧,这

样可以有效约束学生在课堂里各方面不适合的行为表现,管理起来应该会轻松点

吧。

笔者:

我可以和你聊会儿天吗?

小米(担心):

可,可以。

笔者:

刚才你们上课的时候我坐在你们教室后面哦,我不小心发现你好像在

不停地打瞌睡,是吗?

小米:

啊?

(惊讶)嗯。

(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笔者:

从你的表情看出来你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呢,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嘛

是吧,可是你为什么不好好听讲呢?

小米:

我也不想这样,可是实在太困了,昨天晚上作业做得太晚了,没休息

好。

笔者:

作业多吗?

小米:

嗯,以前还好,这段时间复习了就特别多,每天都有试卷,语文一张,

数学一张,有时候英语也有一张,还有要背的,要抄的,我完成作业又不是很快,

所以每天都要做到十点多……

以上访谈片断可以折射出如如今在小学阶段普遍存在的现状,很多孩子都会

抱怨说作业好多,也有家长反应小孩每天作业要做到很晚,尤其是在期末复习阶

段,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好好反省自己是否对学生布置了过多的课外作业,要知

道,题海战术是要以牺牲学生正常的休息时间为代价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也早

已应该丢掉,而应该尽量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在学校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减轻

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

同时,不要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而应引导

学生如何去认知身边的事物、如何待人处事,让学生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感受

其中的乐趣,还要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使其成为生动、活泼、自由、

主动、个性鲜明而全面的人。

2、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本研究中关于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原因的调查数据表明:

枯燥无味的教

学过程也是造成学生厌恶学习、课堂失序的重要原因,也是增加小学生课堂问题

行为出现的原因之一。

教师应想方设法,以生动有趣、活泼多元的方式引导学生

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技能,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不仅要加强理论学

习,还要加强行为的训练。

一方面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接受能力对教材

进行适当的改编,采取学生易理解而又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使学生乐学

爱学。

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训练掌握科学的教学技能技巧,形成良好的教学行为习

惯,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机智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

有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

中去,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另外,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主要因39

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合理编排学习内容,有时候枯燥无味的内容通过与学

生感兴趣的话题相连也能让教学变得生机盎然。

3、重视课堂监管

笔者观察片断:

某数学课上,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如何摆竖式计算,当该教师

转过身时,就有淘气鬼趁老师没看见故意站起来,等老师转过来时,又马上坐下,

一开始,该教师并没有发现,该生也觉得特别好玩,很有成就感,甚至当老师转

过身背对他们时,开始扮起鬼脸来,同学们发现了都发出了嬉笑声,老师觉得课

堂异常,就立刻转身发现了该生正在做怪样的模样,结果该生被痛骂一顿后还被

罚站了。

这样的片断相信很多教师也都曾经亲身经历过,有些学生就是钻空子,希望

在老师的视线之外搞搞怪,或是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开始出现一些违反规则的行

为,他们总是会抱有侥幸心理,因此而增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率。

所以,教师只

有十分重视课堂上的监管,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让

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有效的监管需要教师具有明察秋毫的能力,明察秋毫指教师对学生行为保持

时刻警觉的和各种活动,换句话说,说是教师要能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并观察到每

个同学的行为表现,并让学生感觉到他们在任何时候做什么事老师都能知道。

如:

教师在板书时,要站得倾斜一点,还时不时地要回头关注学生们的动态;在

单独辅导某一位学生时,也要时不时地扫视其它的同学,以免个别调皮捣蛋的同

学趁机搞小动作或是及时发现其它有问题需要解答的学生。

有效的监管还需要教师具有并行处理的能力,并行处理指的是教师能够在同

一时间兼顾到多种课堂活动。

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在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学习活动

的同时,又能同时回答或处理个别学生的问题。

比如:

教师在指导小组学习时,

一方面要指导全组学生读课文,另一方面又要在不影响小组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

下迅速地回答个别学生的问题。

又如:

教师在指导4个学生做数学题,其它学生

在做复习题,当老师扫视教室时发现后排角落的两个学生在窃窃私语,不知道在

讲空话还是有什么疑问,教师可以先让4个学生自已先做下一题,走过去提醒后

面的两个学生或是解答他们的疑问,当那4个学生做完下一题时,教师正好回去

继续指导他们。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能够以不中断主要

教学活动的方式恰当处理出现的问题,课堂上就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了。

如果是缺乏经验的新教师,面对同样的情况则有可能会在处理个别学生的问题上

拖延过多的时间,从而导致其它学生纪律松散,精神涣散,使学习效率受到一定

程度的影响。

40

4.2.5倡导赏识教育,促进学生的成功体验

访谈片断1:

笔者:

刚才的课上你好像一直很不安,发生什么事了能告诉我吗?

小灵:

也没什么事,只是我每次一到上课时间,我就总担心老师会叫我回答

问题。

笔者: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能回答出来最好,回答不出也没关系的呀。

小灵:

我也知道这没什么,可我还是觉得答不出来是很丢脸的事,会被老师

同学笑话的,所以,上课总是战战兢兢的,在担心中度过,害怕被老师提问,很

煎熬。

访谈片断2:

小鑫(女,五年级学生):

我们班课堂纪律还可以,就是老师总是会因为我

们班很少同学举手而生气。

笔者:

为什么你们都不积极举手发言呢?

你们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吗?

小鑫:

其实也不是啦,有时候是知道答案的,就是怕万一回答错了,那不是

出丑了,会很没面子的,所以还不选择不举手发言了。

胆小害羞,害怕提问也是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

如何使这部分课堂问题行为有所改善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倡导赏识教育,促进学

生的成功体验。

欧洲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

“当你走进失败者人群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

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曾步入足以令人兴奋的、鼓励人前进的环境。

1

成功的体验,往往会激发他们的愉悦情绪,从而避免或减少课堂教学问题行为的

发生,相反,学生如果常常遇到挫折,不断地经历失败,他们就会变得消极而颓

废,课堂问题行为也会随之而来。

因此,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关注每

个学生的学习动态,细心捕捉其中的细节,发现有进步的,应给予及时的肯定与

赞赏,帮助其建立满满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获

得成功的机会。

为了促进学生的成功体验,首先,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练

习的选择都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难易程度要适中,过于简单的内容会使学生

产生轻视,厌倦的情绪,从而增加课堂问题行为出现的可能性,难度过大的知识

点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也会增加课堂问题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其次,教师还可

以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对于拥有不同能力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

1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51841

的目标和要求,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都有所发展,从而使每一

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2.6关注学生感受,低调处理中轻度课堂问题行为

首先来看源于笔者的案例:

给学生一个台阶下

我初为人师的第一年,某堂英语课上,发现后排一男生靠向同桌一直在窃窃

私语着什么,这是一个平时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异的学生,也不知什么原因,可

能是缺少课堂问题行为处理方面的经验吧,我内心觉得无法容忍一个优生也不自

觉遵守课堂纪律,我觉得作为一个班里的学习委员,他更应该树立好的榜样,而

不是像这样交头接耳地讲小话。

我内心的冲动盖过了理智,我生气地在全班同学

面前大声地叫出他的名字,责问他在干什么,他似乎被我这么突然的举动惊了一

下,停顿了数秒,不说话,我又重复问他,他显得很不满,又夹杂着一些气愤,

还是不回答。

这时,我觉得他的无礼有损我作为老师的面子,我就责令他站起来,

没想到这一来,他的表现更加恶劣了,猛地站起来把自己的椅子一踢,主动站到

了教室最后面。

教室里此刻鸦雀无声,全班同学都被他的行为所震撼了,此情此

举简直难以跟平时表现异常优秀的学生联系在一起,我突然意识到可能是我自己

的处理方式过于强硬了,为了不打扰正常教学和控制态势的进一步恶化,我决定

课下处理。

事后经调查才得知,是因为那天他忘记带书了想和同桌一起共用,所

以才会引发之后的一系列冲突。

事后我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原本学生想共用书本

的小事最后会演化如此严重的师生冲突,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

为的反应过于激烈,伤及了小学生强烈的自尊心,才会引起内心强烈的不满甚至

反抗。

学生也需要面子,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需要找一个台阶下。

后来,我对

这位学生道了歉,表示不应该在没有调查清楚事实之前就大声地责问他使得他在

全班同学面前失去了原有的威信,他也因此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了,向我道歉说不

应该对老师这么没礼貌,表示以后有什么事一定先跟老师好好地沟通。

其实,很多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也往往都是由于教师一开始处理不当,因为

一点小事情,不顾学生感受对其进行点名批评或是直接给予惩罚,学生因此感到

不满甚至反抗,和教师在语言上发生冲突,然后不断升级,最后激化成了不可收

拾大问题。

从小学生对教师处理方式的心理感受也可以看出,他们大多都不太喜欢老师

采用点名提醒,停课说教以及罚站等相对直接或高调的方式。

因此,教师处理大

多数中轻度课堂问题行为时,要尽量保持低调的姿态,不急躁、不厌烦、不发火,

多用暗示提醒的方式,尽量避免与学生发生直接冲突,不随便严厉批评,在不干42

扰其它同学的前提下,以不太会引起别人注意的方式做出及时的处理,把问题解

决在悄无声息中。

比如:

在自己的讲课过程中把学生的名字带进去,如“请大家

把书翻到第15页,都翻到了吗,小张?

”又如“小丽,能看到黑板上的词组吗?

等,如此一来,被叫到名字的学生自然会因此而得到提醒,而其他学生也不太会

觉察出什么问题。

尤其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切忌高调处理,因为他们有了

独立的个性,自尊心极强,教师不恰当的批评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反感甚至对抗,

严重影响师生之间本应和谐的关系。

4.2.7慎用停课说教和罚站的方式

小学教师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除了几种较为严重的课堂

问题行为,师生一致认为教师大多会采用停课说教的方式外,还有几种中轻度的

课堂问题行为,小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也同样会采取停课说教的方式,但教师并不

这么认为。

由此可见,教师在理智上认为停课说教的方式不得已时才采用,而现

实中有时可能也会被这样那样的情绪所影响,情不自禁地因一些轻度课堂问题行

为而对全体同学进行停课说教,这是需要尽量克服和避免的。

因为停课说教的处

理方式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及时阻止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但同时也会因此而耽

误正常的教学进度,影响其它学生的学习情绪,打乱他们的学习思绪,结果会得

不偿失。

因此,想要成为一名能够成功管理课堂,掌控课堂纪律的教师,一定要

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理智,以冷静的态度,恰当的方式来处理学

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其次,教师除了对中轻度课堂问题行为避免使用停课说教的方式之外,罚站

方式的采用也要慎之又慎。

罚站作为变相体罚的方式之一,没有一个学生会发自

内心地乐意接受,一旦被施以罚站的处罚方式,他们基本都会因此而感到难过甚

至生气。

事实上,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教师会采用罚站方式的比例普遍高于

教师,这说明,教师其实从理智上同样认为罚站方式应该慎用,而调查数据表明

其还是占有一定的使用频率的,并且其用于多种课堂问题行为,覆盖面广。

事实

上,罚站本身只能做为一种惩罚手段,它并不能告诉学生正确的行为,如果使用

不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带来负面效应,有些学生即使表面上是服从,心

里却有太多的不满,如此一来,并不能从根本上纠正其原有的课堂问题行为。

此,当我们想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实施罚站时,一定要十分谨慎,三思而后行。

43

关于小学教师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处理方式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影

响程度的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学生对教师的各种处理方式的接纳程度也是不一

样的,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用单一直接的方式处理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不但不

能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并改正不良行为,而且还有可能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

康。

因此,当小学生出现各种不同情节,不同程度的的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应

根据实际情况,视其情节的严重程度做出相应的判断,以最少程度影响正常课堂

教学为前提的情况下,恰到好处地选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处理方式。

4.3.1有意忽视策略

学生在课堂上出点小错误,是常有的事。

因此,对于小学生细小而转瞬即逝

并无扰乱课堂的问题行为,教师较宜采取推迟行动或忽略的方式。

因为这种干涉

可能比学生的问题行为本身还具有干扰性。

比如:

某课堂中因为有个学生“啪”

地一声折断了铅笔而暂时分散了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