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管理概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6908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管理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际经济管理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际经济管理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际经济管理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际经济管理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管理概述.docx

《国际经济管理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管理概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管理概述.docx

国际经济管理概述

第一章国际经济管理概述

1.国际经济又称世界经济

2.国际贸易是指服务和货物贸易

3.国际经济和贸易:

广义:

国贸、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经济合作、国际人力要素流动、国际信息流动狭义:

国贸

4.资本积累时期:

重商主义、亚当斯密:

绝对优势学说、大卫李嘉图:

比较优势学说;赫克歇尔和俄林:

要素禀赋学说

5.货物(有形)、服务(无形)以人为载体

6.《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国际服务贸易:

过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7.WTO分成12个部门:

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他

8.总贸易体系(一般贸易体系)通过国境

专门贸易体系(特殊贸易体系)通过关境

9.对外贸易额(受通胀的影响,无法判断一个国家的贸易发达程度)对外贸易量(客观)

10.贸易差额贸易条件(计算题)

11.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发达的国家,对外依存度越大)

12.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

13.对外贸易货物和国际贸易货物结构

14.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中国贸易方向是美国、欧盟)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石油出口国是阿富汗,即哪个国家是世界产品的出口国)

1.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产生必备条件:

经济和政治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社会分工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起来之后,国际贸易在促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表现在19

3.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客观必然性21

4.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房贷国际经济与贸易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冷战后的国际经济与贸易

6.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增长总结为一下几个方面

7.国际经济与贸易短期内的发展趋势总结为一下几个方面

1.国际分工

2.国际分工分为垂直、水平、混合

3.国际分工的特点和作用

4.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5.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关系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

1.重商主义分为早期:

又称为贸易差额论或重金主义

代表人:

约翰海尔斯、斯塔福德、博丹、

特点:

多卖少买防止金属货币外流(指导原则)

后期又称为绝对差额论或重工主义

代表人:

托马斯孟其代表作《英国得对外贸易的财富》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圣经”

特点:

允许货币输出国外、强调保持宏观的贸易顺差

2.评价重商主义

3.绝对成本论代表人物时间作品评价

4.比较成本论:

代表人时间作品基本含义十个假设前提评价

1.用于解释李嘉图和亚当斯密没有说到的贸易条件的确定问题和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

2.相互需求论:

约翰穆勒三个要点

马歇尔的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又称为相互需求曲线

要素禀赋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H-O定理(狭义)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广义)里昂惕夫之谜

技术差距论波斯纳和哈夫鲍尔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林德尔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三章国际贸易管理

1.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和类型

2.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容易推行自由贸易,当经济处于低迷,就推行保护贸易

3.自由贸易政策理论依据:

有利于国际分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加强竞争打破垄断

4.保护贸易政策理论依据:

重商主义、关税保护论(汉密尔顿)、幼稚产业保护论(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凯恩斯)

5.关税:

概念、特点

6.关税的种类进口出口过境财务关税保护关税进口附加税(反补贴、反倾销)

7.非关税壁垒作用的加强

8.非关税壁垒的作用特点

 

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管理

1.对外贸易额持续高速增长,进出口商品结构显著改善,进出口生产呈现多元化

2.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

香港、美国、欧盟,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地是台湾省、韩国、日本、东南亚

3.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扩大就业、丰富国内市场

4.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出口商品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进口商品战略

5.以质取胜的内容:

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荣誉、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创名牌出口商品

6.实施以质取胜的措施:

强化质量控制的立法与执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名牌战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7.科技兴贸战略的内容:

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品,提高传统出口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8.实施科技兴贸的意义:

确立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提升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9.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

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规避市场风险、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的贸易条件、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10.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措施:

深度开发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市场、稳定和扩大东南亚市场、开拓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积极扩大独联体、东欧国家市场

11.《外贸法》的基本原则:

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维护公平的、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在多变、双边贸易关系中坚持平等互利、互惠对等的原则、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12.对外贸易管理的手段:

管理模式、法制手段、经济调节手段、行政手段

13.法制手段:

外贸法、货物进出口管理立法(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立法、海关管理立法、外汇管理立法)

14.经济调节手段:

汇率与汇率制度、税收与税收制度、进出口信贷制度

我国汇率制度:

进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税收与税收制度:

进口关税:

进口税则(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进口货物国内税征税制度、出口退税制度

进出口信贷制度:

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主渠道)

15.行政手段:

外贸经营权管理、进出口配额管理、进出口许可证管理、海关管理、进出口外汇管理、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

进出口配额管理:

被动(政府间多、双边贸易)、主动

海关监管:

货物、物品、运输工具

第五章国际技术贸易

1.专利的内容

2.专利的种类:

发明专利:

发明不同于发现、发明的三个特征、发明的三种表现形态;实用新型专利:

三个特点;外观设计专利:

3.专利的特点:

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实施性

4.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发明专利和使用新型专利的条件:

新颖性(时间、地域、公开的形式标准)、创造性、实用性;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

没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没在国内公开使用过

5.不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

6.商标权的作用:

区别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服务者、进货来源及档次;代表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有助于商品和服务的广告宣传

商标的种类:

按商标的构成要素分,可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和组合商标;按商标的使用者来分,可分为制造商标、商业商标和服务商标;按商标的用途分,可分为营业商标、等级商标和证明商标;

商标权的内容:

使用权、禁止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

商标权的特征:

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7.专有技术:

实际上是没有申请专利的知识产权,专有技术的所有人依靠自身的保密手段来维持其所有权,因而专有技术又被称为秘密技术

专有技术的特征:

保密性、经济性、可传授性、历史性

8.专有技术和专利的区别:

法律地位不同、技术内容的范围不同(专有技术又符合申请专利和不符合的)、存在时间的不同(专利存在10年,专有技术是永久的)

9.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

许可证贸易、技术服务、合作生产与合资经营、国际工程承包、补偿贸易(买别人的技术和设备,但没有付钱,用另外的方式来补偿)

10.技术价格的决定因素:

研究开发成本、市场需求、成熟程度、生命周期、支付方式、谈判的策略与技巧

技术价格的构成:

研发成本、增值成本、利润补偿费

技术转让费的支付:

总付、提成支付、入门费加提成费

11.保护专利的国际公约:

《巴黎公约》(国民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专利权独立原则、强制许可原则)、《专利合作条约》、《海牙协定》、《欧洲专利公约》

保护商标权的国际公约:

《巴黎公约》、《马德里协定》、《尼斯协定》、《维也纳协定》

 

第六章中国对外技术贸易管理

1.国际技术贸易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对技术的输出和输入所作的宏观的、原则性的规定

特点:

国际技术贸易政策既处理国家间的技术活动,又与其他社会活动相关联;既要符合科学技术本省的发展规律,又要受经济法律的约束;既受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又受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国际技术贸易政策中,“国家意志”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高新技术及其产品贸易政策在国际技术贸易政策中日趋处于主导和核心地位、国际技术政策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总方针,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以及国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技术贸易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作用:

鼓励先进技术的引进,从而降低技术开发费用,培养本国技术人才,缩短与技术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反展目标,合理分配资源,针对不同的发展时期采取不同的技术贸易政策;国家通过制定国际技术贸易的政策,限制甚至禁止重要技术的出口。

类型:

国际技术贸易鼓励政策、国际技术贸易限制政策、国际技术贸易禁止政策。

2.我国技术贸易政策的主要原则包括: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并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采用技术贸易多元化策略,多渠道筹集资金,并以多种灵活的方式开展对外技术贸易;不断扩大技术贸易的规模;以法律、经济手段加强宏观管理和协调;利用税收、财政等优惠政策来促进对外技术贸易的发展;注重引进吸引,以引进推动国内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第七章国际服务贸易

1.《美国和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国家间贸易协议上正式提出服务贸易定义的法律文件

2.《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四种提供方式即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3.为什么说商业存在是实现贸易的必要条件:

要求服务供求双方同时同地,此时,或是服务的消费者进入提供者境内(如境外消费)或是服务提供者进入消费者境内(如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所以,就某些服务而言,其跨境贸易与直接投资无法相互替代,商业存在是实现贸易的必要条件。

4.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国际服务贸易具有无形性、国际服务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方式更具有刚性和隐蔽性、国际服务贸易的惯例,约束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复杂、国际服务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5.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异同:

异:

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贸易标的不同,服务是无形的,货物是有形的、服务贸易可以不跨越国境实现,但货物贸易一般要跨越国境才能实现、服务贸易的完成往往只需各生产要素中的一项移动即可实现。

同:

部分服务贸易伴随着货物贸易的发生而实现。

6.国际服务贸易是从中世纪开始的。

西方国家具有规模的国际服务交换始于15世纪。

18世纪产业革命,服务贸易迅猛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服务贸易借此良机成为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以高于国际货物增长的速度迅速发展。

7.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特征: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快,地位高;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趋于上升;技术、知识密集化趋势明显加强。

8.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探析:

世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国际货物贸易的增长也带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科技进步大大推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国际化的促进。

9.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在20世纪30年代在他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首次提出了著名的三次产业划分理论。

10.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贸易、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经济独立性的考虑;政治、文化上的考虑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及其种类:

人员移动壁垒、资本移动、产品移动、商业存在

11.《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重要作用:

促进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并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全面增长;对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的服务贸易产生不同的推动作用;在推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同时,促进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增加各成员国的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业、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对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发展有促进也有阻碍。

第八章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

1.200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成为全球第九大服务贸易国,首次进入世界前10位。

2.我国服务贸易反展的特征:

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水平不高,在国内生产总值及国际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偏低;我国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服务贸易管理水平低,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低,参与经济全球化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弱。

3.我国服务贸易主要行业:

运输服务贸易、旅游、建筑工程、电信、信息咨询

4.我国基本构架起了服务贸易法律框架,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为基本指导

5.我国服务贸易法律体系的缺陷:

缺乏一部规范整个服务贸易的基本法律;一些服务行业不仅缺乏基本的行业性法律,现行法律涵盖范围也相当有限;现行服务行业法律法规数量众多,却零乱庞杂,深浅不一,不成体系;整个服务业的法律建设和保护有待加强;我国现行法律与GATS存在相当数量的互相矛盾的规定。

6.我国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发展思路:

要构建以调整服务业为主的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框架;我国的服务贸易法律要与国际接轨;服务贸易法律框架需要在未来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成为一个新的法律学科;

第九章国际金融

1.金融的内容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收支、外汇汇率与各种外汇市场、各种汇率制度、外汇储备、国际资本活动、国际金融市场以及国际结算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外汇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第二次世纪大战后至今是广义的国际收支

3.两个概念:

广义和狭义的国际收支

4.狭义的国际收支建立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广义的国际受建立的技术是权责发生制

5.经常账户:

又被称为经常项目,是放映一国与他国之间真实资源(又称实际资源)转移的项目。

是一国可以自主支配的外汇,所以,该项目又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

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单方面转移、无对等交易)

6.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包括: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资本账户:

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交易(专利、版权、商标)

7.净差错与遗漏:

人为设立的一个账户

8.储备资产构成:

货币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和普通提款权

9.国际收支中的主要差额:

贸易差额、经常账户差额、金融账户差额、国际收支差额;差额包括顺差和逆差

10.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与类型周期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偶发性不平衡

1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12.国际收支的调节:

外汇缓冲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直接管制

13.外汇分为静态和动态

14.汇率的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5.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通货膨胀因素、国际收支状况、利息率因素、宏观经济政策、中央银行干预、市场心理预期

16.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17.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

18.国际储备的特征:

可得性、流动性、普遍接受性和稳定性

19.国际储备的构成:

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普通提款权、特殊提款权

20.国际储备的作用:

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币汇率稳定、作为对外偿债的信用保证

21.国际货币市场分为银行短期信贷市场、贴现市场、短期票据市场

22.国际资本市场分为银行中长期贷款市场和证券市场

23.欧洲货币市场

24.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

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制度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交易、票据发行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