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以下基础施工方案综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6831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00以下基础施工方案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000以下基础施工方案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000以下基础施工方案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000以下基础施工方案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000以下基础施工方案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00以下基础施工方案综合.docx

《+0000以下基础施工方案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00以下基础施工方案综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00以下基础施工方案综合.docx

+0000以下基础施工方案综合

1.0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院内,该工程原址为生活办公楼,地面以上建筑已拆除,地面以下基础未拆除。

1.1基础

本工程采用灌注桩,共82根,其中ZH1为76根,ZH2为4根,ZH3为2根。

桩长>6500,进入⑤卵石层1.0m。

桩径:

ZH1d=1000,ZH2d=1000,ZH3d=800,桩为扩头桩,扩大端直径:

ZH1D=1600,ZH2D=1800,ZH3不扩头。

桩顶设承台,CT1高1500,下设100厚垫层(外放100),CT1平面尺寸为:

CT1为1400×4000,CT2为1400×1400,CT3为1200×1200。

桩顶嵌入桩帽100;桩基竖向钢筋锚入桩帽800(自桩顶计)。

基础拉梁:

两轴之①~②、⑨~⑩间的断面为350×1000外,其余皆为350×700。

在无拉梁处,墙基采用1200宽、600厚3:

7灰土垫层,上砌条形砖基础,基础墙厚240,下设两阶大放脚(等高2t),砖基底标高为-1.50m。

电梯井基础为400厚钢筋砼筏板,顶标高-1.50m,下设100厚砼垫层(外放100)。

本方案施工范围包括土方开挖、基桩施工、承台、拉梁、电梯井基础、砖基础、砼圈梁、室内外土方回填等。

2.0施工方案

施工顺序:

土方开挖→基桩施工→基桩检测→挖承台、拉梁土方→承台、拉梁、电梯井垫层砼→电梯井底防水→绑扎承台、拉梁、电梯井底板钢筋→支承台、拉梁、电梯井底板模板→浇筑承台、拉梁、电梯井底板砼→砖基础下3:

7灰土→砌砖基础→圈梁施工→电梯井砖墙防水→素土回填

+0.000以下基础施工时按后浇带分三个施工段流水作业,施工时从北端开始。

2.1挖土:

由于该工程原址旧办公楼基础未拆除,综合考虑质量、安全、经济及施工难易等方面因素,土方开挖分步进行。

桩孔开挖前,先期进行机械土方大开挖,挖深至原生活楼基础底(即标高-2.200处),放坡比i=1:

0.5,然后再进行基桩施工。

施工现场西侧靠近原生活办公楼西山墙处,基坑开挖时不能满足放坡要求,在基坑开挖后要及时做好支护,以防坑壁

坍塌。

在基桩检测合格后,承台、拉梁位置土方用人工挖土,人工清理。

承台位置基槽最窄处应保证3.6m宽;拉梁位置基槽最窄处应保证1.5m宽。

放坡比i=1:

0.33,放坡示意图见附图。

2.2基桩:

基桩施工采用人工挖井。

当土质不良时应按设计图纸设钢筋混凝土护壁,每段长等于或小于1m;当土质很好时,可不设钢筋混凝土护壁。

轴由于距原生活办公楼西山墙太近,考虑安全因素,必须加设砼护壁。

2004年9月10日设计变更,桩基工程由原设计一柱一桩改为柱下两桩承台基础。

原设计三个试桩已开挖成孔,原设计

桩径为1200,现设计变为1000,待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认后按原设计施工

桩;原设计试桩孔

因桩位变化较大,拟采用2:

8灰土从底部夯实后再开挖新桩孔。

灰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5。

试桩位桩孔按变更图施工时必须加设砼护壁。

护壁砼:

人工浇筑,人工振捣。

桩体砼:

塔吊吊运或者人工运输浇筑,视现场情况决定。

2.3模板:

承台、拉梁、圈梁模板用定型组合钢模板、钢管、扣件支撑加固。

支撑示意图见附图。

2.4钢筋:

拉梁钢筋在承台钢筋绑扎完后再绑扎;拉梁钢筋锚固在框架柱内。

保护层用等同于保护层厚度的Mu10砂浆垫块。

2.5砌体:

+0.000以下砌体用粘土实心砖砌筑,用“三一”法砌筑。

2.6土方回填:

人工回填,打夯机夯实。

2.7电梯井底防水:

三元乙丙卷材防水。

2.8地沟:

地沟施工在主体三层完成以后再进行施工。

3.0施工工艺

3.1土方工程

3.1.1挖土

3.1.1.1采用侧向挖土法:

轴挖土机沿着基坑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运土。

3.1.1.2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1/2。

3.1.1.3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土方开挖须严格按本放案确定的放坡系数放坡。

3.1.1.3.1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壁和边坡的状态。

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3.1.1.3.2在机械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3.1.1.3.3修帮和清底。

在距坑底设计标高50cm坑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坑边尺寸,确定坑宽标准,以此修整坑边。

最后清除坑底土方。

3.1.1.4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3.1.2素土回填

3.1.2.1填土前应将基槽底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基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1.2.2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最佳含水量以试验室给定的为准。

3.1.2.3回填土应分层铺摊。

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

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3.1.2.4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两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3.1.2.5深浅两基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槽;填至浅基槽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槽一起填夯。

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3.1.2.6基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

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

3.1.2.7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1.2.8修整找平:

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3.1.2.9雨期施工:

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糟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3.1.33:

7灰土回填

材料:

土优先采用粉质粘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

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充分熟化,陈伏期不小于15天,熟料粒径不天于5mm,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灰土回填施工前,应先取样做击实试验,测得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容量,施工时试验工必须跟踪检查回填质量,每安规定点取测试回填密实度,做好测试记录。

3:

7灰土采用人工拌合铺土,打夯机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250mm,严格控制灰土比例。

基础灰土必须过斗,严格执行配合比,且必须拌合均匀,至少翻拌两次,拌好的灰土应颜色一致。

灰土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含水量,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凉干或洒水湿润。

3.2钢筋工程:

3.2.1一般规定

钢筋的制作成型及绑扎,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应按下列要求执行。

3.2.1.1由钢筋工长翻样并画翻样图,依据翻样图填写配筋表,配筋表上应标明每个型号钢筋的编号、使用部位、根数、规格、品种、下料长度、成型形状。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配筋表下料,制作成型。

3.2.1.2钢筋下料后,应立即按型号分别堆放,并挂上标志牌。

标志牌上应标明钢筋的型号、编号、使用部位、规格、品种、下料长度、成型形状。

3.2.1.3钢筋成型时,应严格按料单做出成型样品,经检查无误时,方可批量成型。

已成型的钢筋,应按型号分类堆放,挂上标志牌。

3.2.1.4钢筋堆放、挂牌和运输应由专人负责。

3.2.1.5钢筋接头:

ф16以上(含ф16)水平钢筋,采用焊接头。

同一断面处的接头数量,应符合GB50204-2002规范规定及图纸要求。

3.2.1.8钢筋绑扎应随绑随检查,确保无差错,确保一次成功。

3.2.1.9所有钢筋,在绑扎时应按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上垫块。

保护层厚度+0.000以下柱、桩为35,梁为25。

3.2.1.10浇筑混凝土时,严禁踩踏负弯矩筋,如偶有踩踏引起移动的,应立即修复。

3.2.1.11梁纵筋如为二层或三层时,应在层间每2—2.5m横向夹一根短钢筋棒,其直径为dmax(dmax>25mm时)或ф25(dmax≤25mm时)。

3.2.2钢筋绑扎:

绑扎前应认真核对钢筋,做到横平竖直,间距准确。

绑扎时应特别注意所有受力筋的位置,尤其是负弯矩筋、梁上筋,绑扎成型后由于自重或踩蹋下沉,在浇砼前一定要复核、校正。

3.2.3原材料:

3.2.3.1所有进厂钢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的编号应与进厂钢材标识牌编号相吻合。

3.2.3.2进场后的钢材必须经业主、监理及施工方三方取样复试。

检验合格后,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认,指明该批钢材的质量状况及使用部位,方可使用。

3.2.3.3进场后的钢材分批,分规格,分品种堆放,并悬挂标识牌,标识牌应标明钢材的品种、规格、型号、产地、进场日期以及复试后的质量状况及批准使用部位。

3.2.3.4不合格钢材,应立即退场,若来不及退场的应标识不合格品标牌,进行封存,若作他用或退场,应征得技术负责人同意,并办理它用或退场手续。

3.2.3.5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及搭接长度应依据设计规定,并将其计算成最终数值,并列成表,供翻样人员及施工操作人员使用,以免因计算错误而酿成质量问题。

3.3砼工程

3.3.1材料要求:

C30以上砼采用普通硅酸盐42.5R水泥,C30以内砼采用普通硅酸盐32.5R水泥,加强水泥进场检验工作,防止不合格水泥进场;采用中粗砂,含泥量小于3%;5~40mm卵石含泥量小于2%。

拉梁垫层、电梯井底板垫层为C15,圈梁、构造柱为C20,桩基础为C25,承台、拉梁为C30。

3.3.1.1砼的配制,应严格掌握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其重量误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砼的搅拌时间应不少于90s。

3.3.1.2搅拌后的砼,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入模浇筑。

在运送过程中,要防止砼离析、灰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如发生离析现象,必须进行人工二次拌合后方可入模。

3.3.1.3采用分段分层浇筑。

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进行到一定距离(6m),后浇筑第二层,下料必须均匀,振捣必须充分,下料后必须紧跟着振捣,每次振捣全部完成后才能再下料。

砼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泌水应予以排除。

抹平不得少于三次,如表面出现龟裂时应再次用木抹槎毛。

3.3.1.4采用蓄热法养护,在砼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加一层麻袋。

应在砼浇注完毕后12h以内对砼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养护不得少于7d.

3.3.2基础后浇带施工

基础后浇带采用钢板网隔离。

基础后浇带由于需在施工完成二月后方可浇筑,在素土回填以前需用砖砌挡墙代替后浇带模板。

后浇带砼在二月后选择适宜气温用比原砼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砼浇筑。

最小钢筋锚固长度LAE(二级抗震)附表1

C25

C30

C35

≥C40

HRB400Φ25

1150

1006

920

834

HRB335Φ25

949

834

776

719

HRB335Φ22

835

734

683

633

HRB335Φ20

759

667

621

575

HRB335Φ18

683

600

559

518

HRB335Φ16

607

534

497

460

HRB335Φ14

531

467

435

403

HPB235Φ12

359

317

290

276

最小搭接长度LLE(二级抗震)附表2

≤25

50

100

C25

C30

C35

C40

C25

C30

C35

C40

C25

C30

C35

C40

HRB400Φ25

1380

1208

1104

1001

1610

1409

1288

1167

1840

1610

1472

1334

HRB335Φ25

1139

1001

932

863

1328

1167

1087

1006

1518

1334

1242

1150

HRB335Φ22

1001

880

820

759

1168

1027

956

856

1336

1174

1093

1012

HRB335Φ20

911

800

745

690

1063

934

869

805

1214

1067

994

920

HRB335Φ18

820

720

671

621

956

840

782

725

1093

960

894

828

HRB335Φ16

729

640

596

552

850

747

696

644

972

854

795

736

HRB335Φ14

638

560

522

483

744

654

609

564

850

747

696

644

HPB235Φ12

430

381

348

331

502

444

406

386

574

508

464

442

3.4砌体工程

3.4.1原材料要求:

实心砖进场必须对其品种、规格及强度按有关标准进行检验及验收,并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砂浆种类及强度等级亦同施工图要求一致。

砂浆配合比应用重量配合比,计算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

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4.2.墙体砌筑前弹出墙身轴线、预留洞口位置线,并在钢筋上用水准抄+0.5m线,做皮数杆,将砖的皮数和灰缝厚度等按设计要求在皮数杆上标注。

3.4.3砖砌筑前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常温施工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

砌体所采用的砂浆,应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

砌筑砂浆随拌随用,过夜砂浆不得用于砌筑。

3.4.4砌体组砌方式应正确,上下错缝搭接。

砌筑时可采用一顺一丁砌法。

3.4.5砖基础采用“三一”砌筑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单面挂线。

砖砌体水平灰缝应平直、砂浆饱满。

竖向灰缝应采用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

3.4.6砌筑时应先远后近先外后内,在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

构造柱处砖砌体留成马牙槎。

构造柱上予留伸出的锚固钢筋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反复弯折。

砌墙时应做好拉结筋的埋设,拉结筋与柱的连接应牢靠。

3.4.7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及竖向灰缝宽度应控制在10mm左右,垂直度应控制在5mm以内,平整度应控制在8mm以内。

4.0基桩施工

4.1施工准备:

4.1.1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地的地下土质、水文地质资料,并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4.1.2在试桩挖孔时根据地下水位高低、水量大小,编制水下施工方案。

4.1.3按基础平面图,设置桩位轴线、定位点;桩孔四周撒灰线。

测定高程水准点。

放线工序完成后,办理预检手续。

4.1.4按设计要求分段制作钢筋笼。

4.1.5开挖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前对吊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4.2技术准备:

4.2.1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地的地下土质、水文地质资料,并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4.2.2按基础平面图,设置桩位轴线、定位点;桩孔四周撒灰线。

测定高程水准点。

放线工序完成后,办理预检手续。

4.2.3桩位统一编号,桩位编号见附图。

4.2.4按设计要求分段制作钢筋笼。

4.2.5开挖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前对吊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4.3机具准备:

4.3.1钢管(φ48×3、2m、4m)。

卷扬机组:

手推车、镐、锹、手铲、钢钎、线坠、定滑轮组、导向滑轮组、砼搅拌机、吊桶、溜槽、串筒、导管、振捣棒、插钎、粗麻绳、钢丝绳、安全活动盖板、防水照明灯(低压12V、100W)、电焊机、通风及供氧设备、扬程水泵、木辘轳、活动爬梯、安全帽、安全带、竹梯子(不小于9m)等。

4.3.2模板:

弧形工具式定型钢模板四块拼装,卡具、挂钩和零配件、木板、木方等。

4.3.3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及个人劳保用品必须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

4.4材料准备:

4.4.1按配合比要求,对所需原材料进行采购、检查、验收、入库。

4.4.2对水泥、钢筋、石子、砂子,由持证材料员和试验员按规定对其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相应标准规定。

4.4.3水泥:

由发包方供应到现场,普通硅酸盐水泥32.5R。

水泥进场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

出厂合格证、并附7天强度报告及28天强度报告(或补报)。

水泥进场取样方法应按《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90)进行。

4.4.4粗骨料:

选用渭河卵石。

颗粒级配一般采用连续级配5~31.5㎜、单粒级配16~31.5㎜或20~40㎜,尽量选用连续级配。

含泥量应不大于2%。

4.4.5砂:

采用级配良好的渭河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

4.4.6水:

采用饮用水。

4.4.7外加剂:

浇护壁砼时应加早强快硬型外加剂,外加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4.8钢筋: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进场后应及时抽检复试,检验结果未出之前不得用于工程。

4.5作业条件:

4.5.1开挖前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动力、通风、安全设施准备就绪。

4.5.2建立砼搅拌站,并对砼强度等级、配合比、搅拌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挂牌。

4.6施工工艺:

4.6.1工艺流程:

 

 

4.6.2操作工艺:

4.6.2.1放线定桩位及高程:

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资料和桩基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

确定好桩位中心,以中心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上部(即第一步)的圆周。

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

桩位线定好后,必须经监理建设单位进行复检,办好预检手续后开挖。

4.6.2.2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

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

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向周边扩挖,有效控制开挖桩孔截面尺寸。

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条件和设计而定,一般以1m为宜。

每挖一节,必须根据桩孔口的轴线吊直、修边,使孔壁圆弧保持上下顺直一致。

4.6.2.3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

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模板之间用卡具或螺栓连接。

不设水平撑,以方便操作。

第一节护壁以高出地平150㎜~200㎜为宜。

桩位轴线和高程均应标定在第一节护壁上口。

4.6.2.4浇筑第一节护壁砼:

桩孔护壁砼每挖完一节后应立即浇筑砼。

人工浇筑人工振捣砼,坍落度控制在100㎜以内,内掺早强快硬型外加剂。

护壁砼应根据气候条件,浇筑完毕须经24h后方可拆模。

4.6.2.5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

在井口上设十字控制桩(点)每节桩孔护壁作好以后必须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的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

随之进行修整,井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进行引测。

保证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4.6.2.6架设垂直运输架:

第一节桩孔成孔以后,即着手在桩孔上口架设垂直运输支架。

支架为钢管吊架或木吊架,要求搭设稳定、牢固。

4.6.2.7安装卷扬机或木辘轳:

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滑轮组和穿卷扬机的钢丝绳,选择适当位置安装卷扬机。

在试桩施工时,可先用木辘轳或粗麻绳作提升工具。

地面运土用架子车(近距离时)或翻斗车(远距离时)。

4.6.2.8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和通风机:

在安装滑轮组吊桶时,注意使吊桶与桩孔中心位置重合,作为挖土时能直观控制桩位中心和护壁支模的中心线。

井底照明必须用低压电源(12V,100W)带罩防水安全灯具。

桩口上设围护栏。

当桩孔深大于10m时,应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

必要时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的危害。

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观察桩孔下人员的情况,互相呼应,切实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地下水量不大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

地下渗水量较大时,先在桩孔底挖集水坑,用高程水泵沉入抽水,边降水边挖土,水泵的规格按抽水量确定。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另采取统一降水的措施。

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边。

4.6.2.9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

从第二节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桩孔内人员应戴安全帽,地面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中桶离开孔上方1.5m时,推动活动安全盖板,掩蔽孔口。

吊桶在架子车内卸土后,再打开活动盖板,下放吊桶装土。

桩孔挖至规定的深度后,用支杆检查桩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修整孔壁,使上下垂直平衡。

4.6.2.10先拆除第一节再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依次周转使用。

拆模强度应达到1Mpa以上,模板上口留出高度为100㎜的砼浇筑口。

4.6.2.11浇筑第二节护壁砼:

砼用串桶运送,人工浇筑,人工插捣密实。

砼由试验室确定掺入早强快硬外加剂,以加速砼的硬化。

4.6.2.12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

以桩孔口的定位线为依据,逐节校测。

4.6.2.13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卵石层1m,清除虚土。

4.6.2.14开挖扩底部分:

ZH1~ZH3为桩底扩底,ZH4桩底不扩底。

挖扩底桩应先将扩底部位桩身的圆柱体挖好,再按设计扩底部位的尺寸、形状自上而下开挖。

4.6.2.15井底普探:

桩井成孔后,及时组织普探,如遇问题坑,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然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6.2.16检查验收:

成孔以后必须对桩身直径、扩头尺寸、孔底标高、桩位中线、井壁垂直度、虚土厚度进行全面测定。

做好施工记录,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并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组织勘察、设计单位检查签字后方可进行封底施工。

4.6.2.17吊放钢筋笼:

钢筋笼按设计要求配置,运输及吊装应防止扭转弯曲变形,根据规定加焊内固定筋。

钢筋笼放入前应先绑好砂浆垫块(钢筋笼四周,在主筋上每隔3~4m左右设一个φ20耳环,作为定位垫块);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直吊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

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钢筋笼超过9m时分两段制作绑扎,焊接对焊,主筋双面搭接焊接,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

4.6.2.18浇筑桩身砼:

桩身砼使用粒径不大于50㎜的石子,坍落度80~100㎜,机械搅拌。

用串筒向桩内浇筑砼,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

桩孔深度超过12m时,宜采用砼导管浇筑。

浇筑砼时应连续进行,分层振捣密实。

一般第一步宜浇筑到扩底部位的顶面,然后浇筑上部砼。

振捣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每次分层高度不宜大于1.5m。

4.6.2.19砼浇筑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

4.6.2.20雨天不宜进行人工挖桩孔的施工。

如确需施工时,现场必须做好排水的措施,严防地面雨水流入桩孔内,致使桩孔塌方。

桩位上方搭设彩条布防雨篷。

4.7质量控制:

4.7.1施工前应对水泥、砂、石子、钢材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对施工方案中制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也应检查。

4.7..2施工中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砼等进行全过程检查,应复验孔底持力层岩性,以确保桩达到设计持力层。

4.7.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砼强度,并应请有关检测单位做桩体质量及承载力的检测检验。

4.8成品保护:

4.8.1已挖好的桩孔必须用木板或脚手板、钢筋网片盖好,防止土块、杂物、人员坠落。

严禁用草袋、塑料布虚掩。

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