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6542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9.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9.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9.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9

马说

一、基础演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祗(zhǐ)骈死(pián)槽枥(lì)食马者(sì)外见(xiàn)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限标2处)

(2)才美/不外见(限标1处)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故虽有名马故:

所以虽:

即使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

只,仅奴隶人:

奴仆

(3)骈死于槽枥之间骈死:

(和普通马)一同死槽枥:

马槽

(4)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

吃一次或:

有时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

犹,尚且

(6)食之不能尽其材材:

才能、才干

(7)执策而临之临:

面对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

(2)才美不外见“见”同“现”,表现

5.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策①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

②执策而临之(马鞭)

(2)其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代指“千里马”)

②其真无马邪(表示诘问,岂、难道)

③其真不知马也(表示推测,恐怕)

(3)之①奴隶人之手(结构助词,的)

②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4)能①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5)而①而伯乐不常有(连词,表转折)

②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

6.翻译下列句子。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可以吃光一石粮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让它)和普通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怎么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吧!

7.填空

(1)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如我们学过的《爱莲说》也是这种文体。

《马说》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3)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

其真不知马也。

二、同步解读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8.请用原文语句填空,梳理文章结构。

(1)提出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分析问题:

①千里马命运: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千里马遭遇: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得出结论:

其真不知马也!

9.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伯乐”喻指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10.“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

其作用是什么?

反问;加强语气,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不平之意及愤懑之情。

1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怀才不遇之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控诉之情。

三、拓展训练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②死马而捐③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

国君的近侍。

②安事:

何用。

③捐:

花费。

④期年:

满一年。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策之不以其道策:

用马鞭驱赶

(2)其真无马邪其:

表示诘问,岂、难道

(3)臣闻古之君人闻:

听说

(4)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以: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A.潭西南而望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学而时习之

(解析:

例句中的“而”是连词,表转折。

A.连词,表修饰;B.连词,表并列;C.连词,表转折;D.连词,表并列。

14.翻译下列句子。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只屈辱在奴仆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死马尚且要花五百两黄金来买,何况是活马呢?

15.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说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

【甲】文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以千里称”;【乙】文中,因为君主渴求得到“千里马”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所以“千里马”得以脱颖而出。

附【乙】文参考译文:

我听说古时候的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也没买到。

一位近侍对他说:

“请允许我去寻求它。

”国君派遣他去了。

三个月后得到了千里马,马已经死了,用五百两黄金买了死马的头,回去把此事回报给了国君。

国君很生气,说:

“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

还花了五百两黄金!

”近侍答道:

“死马尚且要花五百两黄金买,何况是活马呢?

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

千里马就会到来了。

”于是不到一年,就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练习评介:

练习能突出文言文重在积累的关键要求,设题合理,层次渐进,重视文言常用词语、句式的积累。

同步解读部分突出了文章重点;拓展训练结合课文,形成比照,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翻译准确,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提高。

整个练习编排规整,便于学习使用。

 

小石潭记

一、基础演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huáng)清冽(liè)卷石底(quán)坻(chí)嵁(kān)

犬牙差互(cī)翕忽(xī)佁然(yǐ)悄怆幽邃(qiǎo)(suì)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隔篁竹篁竹:

竹林

(2)水尤清冽尤:

格外

(3)为坻坻:

水中高地

(4)为嵁嵁:

不平的岩石

(5)潭中鱼可百许头许:

表示约数

(6)日光下澈澈:

穿透

(7)佁然不动佁然:

静止不动的样子

(8)俶尔远逝俶尔:

忽然

(9)往来翕忽翕忽:

轻快敏捷的样子

(10)悄怆幽邃悄怆:

忧伤邃: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皆若空游无所依

C.似与游者相乐D.其岸势犬牙差互

(解析:

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C.形容词作动词。

4.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从: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

②隶而从者(跟随,跟从)

(2)见:

①下见小潭(现出)

②明灭可见(看见)

(3)清:

①水尤清冽(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凄清)

(4)可: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②明灭可见(能够,可以)

5.请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乃记之而去古义:

离开今义:

(2)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古义:

年轻人今义:

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6.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

A.青/树翠蔓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D.以其/境过清

(解析:

A.青树/翠蔓;C.其岸势/犬牙差互;D.以/其境过清。

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使我)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8.填空。

(1)文学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2)按要求用原文默写。

①第一段写小石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③文中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有人说,小石潭是一幅画,这幅画既有粗线勾勒,又有工笔细描。

粗线勾勒时,寥寥数笔,就点出了小石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和“四面竹树环合”的主要特点。

工笔细描时,近岸之石的奇形怪状,水中游鱼的怡然自得,溪流岸势的犬牙差互,整体环境的凄神寒骨,刻画得淋漓尽致,形神兼备,令人神往。

(1)市旅游公司准备开发小石潭这一景点,想请班上的同学仿照示例为小石潭的景物设计一个景点名称,请写出你设计的景点名称和依据。

示例:

小径通幽。

依据:

“隔篁竹”“伐竹取道”。

【示例】听水轩。

依据:

“闻水声,如鸣珮环”。

(2)请你仿照示例,为你所设计的景点写一段导游词,要求抓住其特点,用生动且富有激情的语言进行介绍。

示例:

小径通幽——走入小径,你会观赏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的优美景色,会闻到沁人心脾的翠竹清香,也会体会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近观则竹树环合,清风徐来;远眺则群山连绵,雾霭苍茫。

【示例】听水轩——走近小潭,你会听到潺潺不绝的流水声,会看到和谐惬意的人鱼相娱,会尝到犹如甘醴的清冽潭水。

近听如环珮相鸣,清脆悦耳;远闻则莺歌燕语,宛转悠扬。

二、同步解读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行踪、感受。

发现小石潭→观赏潭中景物→介绍小潭源流→感受小潭气氛

11.小石潭的潭水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清澈;通过描写游鱼、日光、影子来侧面烘托潭水的清澈。

12.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任选角度赏析。

句子: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赏析:

抓住游鱼的神态、动作,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把鱼写得活灵活现,充满情趣;又从侧面表现了小石潭水清澈的特点。

13.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作者感情由“乐”变“凄”。

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小石潭的景物感到高兴;久坐后,感觉四周空旷寂寥、凄清深远,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的孤寂悲凉的心境。

14.通读《小石潭记》全文,可知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有变化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课文和链接材料加以分析。

链接:

唐永贞元年(805年)九月,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失败,作为参与者之一的柳宗元被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

在永州期间,他寄情山水,排遣忧闷,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一是受自然环境的感染,初到小石潭时,闻水声悦耳,见潭水清澈,“心乐之”;再见潭中游鱼相戏,不觉与之同乐;后觉周围环境幽深寂静,不觉心生悲凉;二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作者仕途失意,政治抱负难以施展,心中不免抑郁,这种抑郁之情虽于美丽的自然风景中获得短暂的排遣,但时间一久,便不免悲从中来。

三、课外拓展

石渠记

柳宗元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②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③,或倍尺④,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⑤,昌蒲被之,青鲜⑥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⑦,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⑧,可列坐而休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

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

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选自《柳河东集》)

【注释】①渴:

指袁家渴。

②幽幽:

水细流的样子。

③咫尺:

古代称八寸为咫。

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

④倍尺:

二尺。

⑤泓:

深潭。

⑥鲜:

苔藓。

⑦纡余:

曲折延伸。

⑧箭:

小竹。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长可十许步可:

大约

(2)渠之广或咫尺或:

有时

(3)睨若无穷穷:

穷尽

(4)予从州牧得之从:

跟随

1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四处)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地)流入北边的小潭中。

(2)风摇其颠,韵动崖谷。

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18.文中写了哪三处景观?

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描写出其幽深、静穆的?

文中写了石渠、石泓、石潭三处景观。

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涓涓细流之声来衬托崖谷的幽静,以“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写出其给人以静穆、旷远的奇异之感。

附参考译文:

从袁家渴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人们在渠上修了一座桥。

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

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

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从下面绕过石头。

越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

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地)流入北边的小潭中。

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倏鱼。

渠水又往北曲折延伸了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袁家渴。

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

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我跟随柳州太守发现它,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烧掉,疏通石渠后渠中灌满了水。

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正月初八,疏通渠道遇到大石。

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和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学法点津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八家古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

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就随之流行。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

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八大家中有苏家父子兄弟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

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

 

22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掌握文章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

2.把握文章结构,学习写景与抒情自然结合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3.抓住文眼,体会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

教材分析:

这篇著名的游记,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所作。

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

“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

要牢抓“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

并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要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

骈散相间,多为散句,间有骈句,韵味浓郁,流畅优美,从容婉转。

此外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

诵读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积累重点的实词、虚词及名句。

同时注重语言的品味与诵读,积累文言词句,通过示范朗诵、自读和齐读等环节,掌握“也”和“而”字的语气,了解本文语言骈散相融,节奏富于变化的写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寄情山水是古代不少文人墨客的表达方式,吴均如此,柳宗元如此,范仲淹如此,欧阳修也不例外。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醉翁亭记》,一起去欣赏醉翁亭的优美风光,一起去感受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中年时自号“醉翁”。

晚年

号“六一居士”(古录一千卷、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翁一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

《醉翁亭记》就是他文学主张的最好艺术实践。

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如《六一词话》等。

“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欧阳修称得上是饱学之士。

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

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荻杆画地教他认读。

24岁登进士第,屡遭贬谪。

本文就是庆历六年他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愤然谴责权臣而被贬到滁州(安徽滁县)太守时写的。

三、检查预习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滁()州林壑()琅琊()()潺潺()酿()泉

倾泻()僧()辄()林霏()暝()

晦()明朝()暮伛偻()()提携()清洌()

野蔌()宴酣()射者中()对弈()颓()然

觥筹()()交错阴翳()

2.两人互读,正音正字

四、合作学习

(一)根据预习,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投影重点词语作为学习参考。

(1)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第3自然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第4自然段。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二)朗读课文,读出语气。

1.全文一共21个“也”字,用法不同,语气也不尽相同。

大致表达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

如:

“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

如:

“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如:

“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全文一共25个“而”字,读时应注意分辨轻重。

(1)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时要重读。

如: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表示承接和调整音节作用时可以轻读。

如:

“朝而往,暮而归。

3.句式骈散结合,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三)再读课文,读出感情。

学生读,师生评,初步感受作者的“山水之乐”的情感及用贯穿全文的“乐”的主线。

五、归纳词汇

1.词类活用:

山行六七里      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

  名之者谁       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自号曰醉翁也     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以……为乐,动词。

2.说说下列“而”的用法:

泉香而酒洌(表并列)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

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六、探究主旨

(一)感受山水之美

1.贯穿全文,表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

(“乐”)

2.作者围绕“乐”字写了哪些具体的景和事?

风景画:

(山水之乐)亭周围的环境;山间朝暮之景,山间四时之景;

风俗画:

游宴之乐;太守之乐。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这句话在文章中哪些地方得以印证呢?

明确:

课文第一段写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第二段写了醉翁亭所在的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表现出山水之美,显示出山水之乐。

4.合作研讨,说说文章如何表现山水之美,显示山水之乐的。

讨论后明确:

课文第一段是从远山落笔,立足于滁州,先是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

接着动点观察,景随步移,山行六七里,先闻水声,后见泉水,最后峰回路转,推出了泉上的醉翁亭,写出了亭的环境,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写完景过后层层设问,通过作亭者谁,名之者谁,引出了命名之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

课文第二段作者眼中醉翁亭山间朝暮四时无一不美,清晨,日驱之雾,怡红快绿顿现眼前,傍晚谷归山各,让人遐想神弛。

春天,野花香气无处不散,夏季绿树成荫,微风习习。

秋天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里的嶙嶙怪石令人感受到的是另一种诗情画意,真是美不胜收,难怪作者抒发到“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现了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总结: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样看来,“醉”只是表象,“乐”才是实质。

5.诵读一、二两段,用朗读表达作者的山水之乐。

注意:

读出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