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497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中心小学常识课教案卡

年级:

五年级上课时间:

__2018__年__月_日

科目

科学

任课教师

课题

4.拧螺丝钉的学问 

目标

要求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

3.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演示器材:

汽车资料课件、汽车模型、扳手、螺丝刀、打蛋器、钥匙、辘轳、游船图片及简单运动示意图。

分组实验器材:

简单机械实验盒、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棒、大小不同的塑料饮料瓶、螺丝钉、木块、扳手、实验记录表等。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操作竞赛:

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

2、交流:

获奖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

⑴自己是怎么样做的?

⑵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观察实物,认识轮轴

1、谈话:

谁对汽车方向盘比较熟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2、出示汽车方向盘的图片,观察分析:

汽车方向盘可分为几个部分?

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

3、观看录像:

驾驶员是如何操纵方向盘改变运动方向的?

4、交流观察收获。

5、小结:

汽车方向盘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

6、讲解:

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三、制作轮轴,研究作用

1、学习使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轮轴。

方法1:

利用工具箱提供的材料,由大滑轮盘、小滑轮盘组装而成。

方法2:

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

2、演示各组制作的轮轴并设疑:

使用轮轴能够省力吗?

3、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4、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

⑴将轮轴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轮和轴;

⑵用弹簧秤在轮轴上提起两个钩码,观察读数;

⑶换更大的轮盘,重新测量所需要的力;

⑷换钩码数量,测需要的力。

X|k|B|1.c|O|m

5、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6、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7、小结:

轮轴能省力。

省力的多少,和轮与轴的大小比例有关。

8、讨论研究:

为什么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⑴如果把轮轴比作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哪里?

动力点在哪里?

阻力点在哪里?

⑵根据杠杆原理,解释一下使用轮轴为什么能够省力。

9、小结:

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动力作用的点在轮的边缘上,叫动力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点在轴的圆盘边缘上,叫阻力点。

因为轮的半径总是大于轴的半径,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总是小于轴所负荷的力,所以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10、解释:

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它的方向?

四、实践操作,迁移扩展

(观察课P9插图,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⑴这个器械的轮是什么?

轴是什么?

⑵这个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

板书:

拧螺丝钉的学问

轮轴的作用:

1、省力。

2、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课后小节:

 

中心小学常识课教案卡

年级:

五年级上课时间:

__2018__年__月_日

科目

科学

任课教师

课题

5、国旗怎样升上去

目标

要求

1、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提出假设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2、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一、集中话题

1、有谁做过升旗手。

2、能告诉我,你升旗的时候是向下用力还是向上用力的呢?

3、为什么向下用里,国旗却会向上走呢?

4、讲解滑轮的概念。

二、探索和调查

1、你认为一个滑轮应该有哪些部分构成?

2、出示滑轮,讲解各部分名称。

3、讲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4、定滑轮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改变用力的方向,还能帮我们省力吗?

5、动滑轮又有什么用呢?

6、学生选择研究动滑轮还是定滑轮。

7、讨论实验。

8、交流、改善实验。

9、实验、记录、交流、小结。

10、要想做到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可以怎样做呢?

11、讨论。

12、实验验证。

三、回顾和解释

1、生活中如果想应用滑轮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觉得必须要有哪些条件,才能比较方便地使用滑轮?

小法仪中心小学常识课教案卡

年级:

五年级上课时间:

__2018__年__月_日

科目

科学

任课教师

高伟军

课题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目标

要求

1、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能够对两种传动方式进行比较。

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2、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

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自行车、齿轮、链条、皮尺

 

一、集中话题

1、你们知道自行车为什么会向前进吗?

2、交流。

3、比较两种自行车的差别。

4、重点观察现代自行车。

5、让学生交流使自行车向前进的动力来源。

6、教师讲解部分结构,齿轮、链条。

二、探索和调查

1、自行车是如何利用齿轮和链条行进的,请学生画出示意图。

2、展示、交流示意图。

3、制作链条传动的模型。

4、展示制作的模型。

5、讲解链条传动的概念。

6、让学生解释,链条传动需要哪些基本构件。

7、让学生说,链条传动的作用。

8、如果没有了条,两个齿轮之间可以构成简单机械吗?

9、出示齿轮传动装置。

10、讲解齿轮传动的构成和名称。

11、比较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区别。

12、观察传动装置的正转和反转。

(大轮带小轮和小轮带大轮的区别)

13、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在生活中分别适用于什么地方。

三、回顾和解释

1、研究自行车蹬一脚踏板,后轮转几周。

2、量量自行车车轮转一圈,在地上行进多长距离。

 

小法仪中心小学常识课教案卡

年级:

五年级上课时间:

__2018__年__月_日

科目

科学

任课教师

高伟军

课题

2、搭支架

目标

要求

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能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3、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自行车、齿轮、链条、皮尺

 

认识这个建筑物吗?

(师手拿上海东方明珠塔的模型)(介绍有关东方明珠塔的知识)看到东方明珠塔你有什么感想?

想知道这样美丽、雄伟、坚固的高塔是怎样建成的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

①老师这里有几个平面支架,请你猜测一下:

哪种形状的稳定性最强?

②学生活动:

a、小组成员分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省材料。

③汇报看和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小结:

三角形最稳固最省材料

2、解决前面开课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东方明珠塔的结构,说一说它如此坚固的秘密吧!

3、加固其它平面支架

你能想办法使其它的支架变得稳固吗?

(学生动手实验)

汇报(此处注意多鼓励学生)

4、拓展为后继学习准备

正因为东方明珠塔如此坚固美丽才使众多到上海的游人前往观赏,你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

那怎样的高塔才算好呢?

(高、稳、省材料)请同学们先在你的小组内设计一份高塔的图纸,咱们下节课进行一场建塔比赛好吗?

三、全课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小法仪中心小学常识课教案卡

年级:

五年级上课时间:

__2018__年__月_日

科目

科学

任课教师

高伟军

课题

3、建桥梁

目标

要求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科学知识:

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组成。

2、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又结实的桥梁。

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搭建三种类型的桥并比较桥的坚固程度。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有关搭建桥梁的材料、绳子、纸张、木棒、透明胶带等

有关各种桥梁的图片

 

教学内容:

(一)导入

1、读报导

2、这是一则关于什么的报道?

(板写:

桥梁)

3、你见过哪些桥梁?

(二)桥梁分类

1、想了解更多的桥梁么?

2、分发桥梁的卡片

3、介绍你最喜欢的桥梁

4、给这些桥梁分类,说说标准

(三)搭建桥梁并研究

我们来建自己的桥梁研究:

2、展示材料:

观察,想一想,怎样建桥梁?

演示,搭建不同类型的桥梁

归纳,把这三种不同的桥梁画下来。

(指导画简图,认识桥墩、桥面等)

3、这三座桥梁中,那一座桥梁会是最牢固的?

4、讨论、预测、填写

关于桥梁的强度:

1、我们怎样来比较他们的牢固程度?

2、我们可以把重物放在桥梁的哪个部位呢?

是最牢固的部位?

还是最薄弱的环节?

(讨论)

在图中,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出来。

3、我们今天是用瓶装清水来作为重物,测量桥梁的强度。

(简单介绍矿泉水瓶子的容水的重量)

分组活动过程:

1、学生活动(约15分钟)

2、指导及时记录数据

3、汇报结果

(四)总结分析研究结果

通过大家的测试,你对这几座桥怎样的评价?

1、最牢固的是哪一种桥?

2、简介斜拉桥: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一种桥梁,省料,牢固。

正在广泛地被世界各地应用。

(五)总结研究过程

1、大家觉得今天研究了几种桥?

一座种还是三种?

2、这三种桥有什么相同之处?

板写:

材料、跨度、宽度……

3、这些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改变了其中的一个特点进行研究,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4、控制好了相同的条件,另一个因素才有了可比性。

(六)拓展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对桥梁有了不少新的认识,课后还想继续搭建和研究桥梁么?

古代劳动人民建了许多拱桥,那些石料是怎样搭建成拱形的呢?

我们一起看书了解一下

1、为什么要夹纸片?

2、拱是怎样形成的?

3、你估计能承受多大的力量?

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课后的时间自己研究一下

小法仪中心小学常识课教案卡

年级:

五年级上课时间:

__2018__年__月_日

科目

科学

任课教师

高伟军

课题

4、造房子

目标

要求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与小组同学一起,参与设计房子,会计算房子的用料。

2、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建造房子。

科学知识:

1、了解古代房子和现在房子的特点。

2、知道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造房子的艰辛和快乐。

2、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

教学重难点

设计并建造房子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有关建造房子的材料、绳子、纸张、木棒、透明胶带等

有关各种房子的图片

 

教学内容:

(一)导入

1、人们居住离不开房子,你知道房子有哪些不同的类型么?

2、欣赏一些不同类型的房子,说说它们都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3、如果让你来建造一幢房子,你会建成什么样子。

板书:

造房子。

(二)学习新课

1、初步总结房子类型,看书上的图片,分析。

思考问题:

古代房子和现代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谈论,汇报

2、探究造房子的原理

(1)谈话:

刚才我们比较出现代的房子在高度、功能等方面远远优于古代的房子,在建造的时候要考虑到哪些因素呢?

(2)学生谈论,罗列,汇报

(3)引导:

根据已经学过的《折形状》和《搭支架》,怎样建造既省材料有牢固的房子,你们有些怎样的建议?

3、造房子活动

(1)我们造房子可以用的材料(提示:

我们建造的是房屋模型,所选材料的可行性)

(2)分析材料

怎样把可用的材料变得更结实(结合《折形状》所学的知识)

怎样连接这种材料(结合《搭支架》所学的知识)

(3)分析书上的图,你从图上能学到什么经验?

学生讨论,汇报

4、动手操作新-课-标-第-一-网

分小组自由搭建,教师巡视指导(提示:

模型不宜过大)

5、评比,总结。

(三)总结

总结全篇活动

 

小法仪中心小学常识课教案卡

年级:

五年级上课时间:

__2018__年__月_日

科目

科学

任课教师

高伟军

课题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目标

要求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需要查阅资料,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有关信息

2、能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科学知识:

知道一些植物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知道常见的营养繁殖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到营养繁殖中栽种一种植物的乐趣对栽种的植物感兴趣、愿意照顾栽种的植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植物怎样繁殖后代的,你能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

你在家看到过父母种菜或是种花吗?

他们又是怎样繁殖这些植物的?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提出问题:

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出示课题)

4、学生先写下自己了解的知识,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

有些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如白菜、萝卜、油菜、向日葵等,还有些植物不用种子繁殖,例如天竺葵、吊兰、马铃薯、生姜、菊花、落地生根、水仙等,这些植物分别是用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的。

二、研究营养繁殖的方式

1、教师用大屏幕展示课文中的五种植物:

落地生根、马铃薯、吊兰、生姜和水仙球。

还可以展示更多营养繁殖的例子。

带领学生一一分析:

落地生根的边缘向下会长出一些不定根,向上会萌发出一些小叶子,摘下带有不定根的小叶子,直接插入土中就可以成活。

马铃薯切块繁殖,只要上面有一个芽,就会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来。

吊兰的茎上会结出小苗,小苗下部带有不定根,所以落在土中就能繁殖。

生姜是块茎,在他的茎节上向上能“冒出”小芽向下能长出不定根,所以不用种子也能繁殖。

水仙鳞茎旁边会长出小的鳞茎,植入土中又可以发育成一株新的水仙,所以水仙用鳞茎繁殖。

2、根据大家的讨论和刚才的展示,你能整理出植物繁殖的类别吗?

3、小组讨论后汇报:

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茎、叶、或根来繁殖后代,这种营养繁殖或是无性繁殖(克隆)。

三、指导学生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栽种植物

谈话: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植物怎样用营养繁殖方式进行繁殖了,你想自己用营养繁殖方式来繁殖一种只物吗?

说一说如何繁殖。

1、小组交流扦插、压枝、分株等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2、指导学生亲自动手繁殖自己喜欢的植物。

3、小组之间互相参观、评价栽种的效果。

4、师生共同小结活动。

小法仪中心小学常识课教案卡

年级:

五年级上课时间:

__2018__年__月_日

科目

科学

任课教师

高伟军

课题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目标

要求

过程与方法

1、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2、学会从书刊杂志或网络等途径查阅资料

3、会整理筛选有用的资料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

2、了解动物繁殖的一些区别,如后代的数量等

3、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和他们自身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

4、掌握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我们知道植物不但可以用种子繁殖,有的还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

动物也有很多繁殖方式,你知道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总结:

在自然条件下,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动物都是雌雄结合产生后代的,动物有性繁殖时,会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包扩雌雄动物的识别、交配,雌雄动物的产卵或直接生小动物,“父母”对“孩子”的哺育等。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二、了解动物的主要繁殖方式

1、学生动手操作,在热带鱼、乌龟、蛇、鳄鱼、鸟、老鼠和马这七种动物中找出那些动物是靠产卵或下蛋方式进行繁殖的,把他们用红笔圈出来

2、学生辨认圈画

3、师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卵生的概念

4、提问:

31页下半部图中的卵或蛋分别是谁的?

猜想并说出理由

5、播放多媒体资料

6、谈话:

动物在繁殖方式上有那些不同。

7、学生讨论、汇报。

8、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动物繁殖的两种方式——卵生和胎生

9、活动:

猜一猜32页下面图中的两种刚出生的小动物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认为?

三、讨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后代数量的区别,对各自延续后代的意义

1、谈话:

为什么鱼类一次要产大量的鱼卵,而猫、狗、养等哺乳动物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多?

2、学生讨论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3、小结

四、科学交流会

1、谈话:

动物繁殖是相当有趣的自然现象,你们每个人可能都知道一些,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2、科学交流会:

有趣的动物繁殖方式。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资料,如小报或影像资料在全班交流。

五、拓展

学生在课下收集更多的有关动物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宝宝的资料。

小法仪中心小学常识课教案卡

年级:

五年级上课时间:

__2018__年__月_日

科目

科学

任课教师

高伟军

课题

1.我是怎样出生的

目标

要求

过程与方法

1.运用交流的方法,获取需要的信息。

2.整理信息,会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收集到的资料。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的。

2.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生命的珍贵。

2.体会与父母的亲情,体验父母养育的辛苦。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回家向父母询问自己刚出生时的一些情况。

2.学生带好自己刚出生时的照片,小脚印拓片和胎毛制成的毛笔等(如果有的话),还要准备好与父母交流时的问题和答案。

3.学生准备“沙袋”等重物。

4.教师准备一套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一)引入新课

教师亲切地对学生:

“我们已经知道动物、植物都可以繁殖他们的后代。

我们人类也在一代一代地繁衍着。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长大后也会有自己的宝宝,下面就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出生情况。

(二)进行新课

1.交流自己的出生情况,并把交流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l在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自己刚出生时的情况和妈妈怀孕时的情况,妈妈生下我之后的情况。

如:

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多少时间?

刚出生时我是什么样的?

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哪些反应?

我出生时他*的情形是怎样的?

2.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体验母亲怀孕时的辛苦和不容易。

(1)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

a.教师展示自己准备的一套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b.排序。

P36页五副图是我们在妈妈子宫里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图。

请将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发育时期排个序。

(教师可以指示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胎儿的大小、像婴儿的程度以及孕妇腹部隆起的程度进行排序)

讲述:

它们分别代表了胎儿在母体内1个月、3个月、5个月、9个月和10个月的发育时期。

(2)体验母亲怀孕时的辛苦和不容易。

讲述:

孕妇临产前,胎儿、胎盘及羊水的总重量约为5.5公斤,我们来体验一下妈妈怀孕时的负担。

(要把重物在身上绑上一天。

提示:

在模拟孕妇的“负重”活动中,教师应教育学生认真对待,不要把此活动视为一种游戏,而应把它视作体验母亲怀孕辛劳的科学活动,从而使学生以严肃的态度感受母亲怀孕的身体负担,从而产生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的情感。

3.讨论、交流、思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话题:

“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板书设计:

4.我是怎样出生的

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后代的

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10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