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开拓创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3220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眸开拓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回眸开拓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回眸开拓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回眸开拓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回眸开拓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眸开拓创新.docx

《回眸开拓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眸开拓创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眸开拓创新.docx

回眸开拓创新

回眸2009开拓创新2010

时间:

2010-2-915:

54:

48来源:

机床协会作者:

中国机床工具报

 令人难忘的2009年已离我们而去,还好,中国机床行业经过全行业的努力,已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

虽然,机床工具全行业为适应全球经济新环境而做了大量的调整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种态势的出现多是得益于国家一揽子计划的拉动,而内在的发展动力依然不足。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盲目的乐观,而应该总结过去的经验,把全部的注意力转移到2010年的攻坚战上来。

因为,2010年才是战胜金融危机最为关键的一年。

  在这一年当中,全行业要积极贯彻2009年中央经济会议的精神,以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为主线,以切实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突出抓好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突出抓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速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

任务还是非常重的!

  这是大方向,但具体怎么做,各家还是有各家的做法。

本报现将行业一些骨干企业2009年的一些经验做法与全行业进行交流;同时,也将他们2010年战胜危机的打算与大家分享,以期达到全行业共同尽快走出危机的影响,完成在结构调整中转变发展模式这样一项近期和长期的任务。

下面是参加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第六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企业交流的材料摘编: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加速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

奔向未来发展目标

  一、2009年的情况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机床市场需求急剧下滑,沈阳机床从2008年10月起连续4个月订货呈持续下滑态势,至2009年1月份到达谷底,当月订货仅为3.6亿元。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我们通过采取抢市场、调结构、促创新、细管理、抓机遇等措施,有效地抑制了经营的下滑,到2009年末基本完成了保增长目标。

  为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2009年我们重点在老产品升级换代、新产品研发、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果。

  二、未来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将沈阳机床建成世界一流的机床制造商。

分两步走:

  到2012年,经济规模达到200亿元,进入世界机床三强;到2015年,经济规模达到300亿元,跃居世界机床首位。

  产品结构目标:

“二八开”,即数控产品占80%,普通产品占20%。

市场结构目标:

“三七开”,即海外收入占30%,国内收入占70%。

  总的发展格局是:

  沈阳业务:

三年内淘汰普通机床,大力开发新产品,上数控、上规模、上水平。

  昆明业务:

以云机、昆机为基础,重点发展大型产品如落地镗,实现规模与效益的跨越式增长。

  欧洲业务:

以希斯公司为基地,形成以高端精密机床制造、产品研发、功能部件制造为核心业务的产业群。

  拟采取及已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进行产品结构战略性重大调整

  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实现数控机床产品全面升级;突破数控系统、功能部件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

①三年内淘汰普通机床。

②新镗床、新CAK、新立加、新卧加、新数控立车等产品,逐步实现量产化。

③大力推进数控系统产业化。

  2.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式研发体系

  ⑴利用“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契机,形成以我为主的社会化、国际化创新体系。

  ⑵加大研发投入,连续5年达到营业额的5%以上。

  ⑶继续扩大增强研发人员队伍,充实研发力量,提高国际化研发水平。

  3.加速构建海内外营销、服务体系

  ⑴在国内建立10个以上具有沈阳机床特色的集销售、服务、维修、备品备件为一体的4S店。

  ⑵在国外建立20个营销服务分公司,以自己的主渠道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树立沈阳机床强势品牌。

  4.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盈利能力

  以财务管理为核心,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盈利水平;强化对外投资管理和本土及海外企业管理,使之按照集团总体发展战略健康发展。

  5.全面提升生产与制造技术

  一是大力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二是建立新型供应链体系;三是以我们的市场优势吸引世界级供应商到开发区建厂,形成本地化的世界级产业链。

  6.提高数控机床批量制造能力

  一是在两年内完成重大型数控机床制造基地建设;二是利用中小型普通机床淘汰转移,增加中高档数控机床产能。

  7.建立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通过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及采取内部选优外派培养深造相结合方式,打造一支具有世界级水准的人才队伍。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自主创新助力企业腾飞

  1.坚持技术创新,满足国内外高端用户装备需求

  ⑴发挥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994年认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6年认定)的技术优势,以增强成套供应能力为出发点,强化技术创新开发,加大技术投入,主导产品技术发展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

锻压设备已掌握数控液压拉伸垫、混合动力伺服压力机、机器人自动冲压线、快速送料自动冲压线等先进技术,在多台五轴联动镗铣床成功交付用户基础上,开发五轴联动高速镗铣床,企业核心技术开发不断实现新突破。

  ⑵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近三年技术研发费用均占销售收入6%以上,2009年技术研发费用达到1.1亿元。

  ⑶围绕抓好创新成果转化,实施高起点技术改造。

  2.深化机制创新,激发企业活力

  本着更加贴近市场、有效适应市场的原则,分步实施企业流程再造;按市场化原则,对生产、经营、服务保障等工作实行严格的独立核算。

同时,配套实施各级领导干部竞聘、述职制度和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干部责任的考核,塑造精干、高效、富有合作精神、市场观念的核心团队。

  3.管理与文化创新融合,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

  ⑴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

正视与国际一流企业在产品质量上的差距,从转变干部职工的质量理念、提升质量标准入手,严格落实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实施外观质量与重点质量环节的评审制度,落实工序质量责任标识与控制考核,实施质量责任损失赔偿制度,实现质量管理的闭环、受控;本着对用户负责的精神,在抓好用户订货过程中的设备操作培训的同时,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用户设备维护、设备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培训,协助用户建立设备管理工程师、技师队伍。

  在机构整合中,设立专门的设备维修改造公司,协助用户抓好设备备件采购计划管理和设备改造升级服务,对用户急需备件开辟绿色通道。

  ⑵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推进技术、管理、生产制造等领域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准确把握形势强化创新发展能力

  一、秦川集团2009年调结构、保增长的措施办法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没有过去,国内国际形势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秦川集团以建设百亿集团为目标,通过“重技改、争专项、抓重组”等一系列措施,稳定企业运营,加强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实现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1.重技改

  我公司着力实施“技改兴企”工程,以产业发展为先导、以技改投资为支撑,坚持“精密、高效、大型、复合、环保”的发展方向,以精密复杂机床为特色,瞄准高端,大胆投资,启动建设了一批在企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的重大项目,高筑产品技术门槛。

  2009年的重大技术改造投资,无论是在投资规模方面,还是在技术水平方面,都是秦川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各企业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直接带动了公司的产能扩张以及技术装备提升,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为“百亿秦川”的目标和经营效益的增长增添了动力。

  2.争专项

  秦川集团精密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及刀具、现代制造服务业三大支柱的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发展重大产品项目。

公司利用“大集团”的规划和研发协同机制,组织力量,分工协作,集中申报了14个国家重大专项,其中10个项目获得最终正式立项,涉及总投资3.34亿元。

这些项目紧跟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趋势,技术水平高,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对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3.抓重组

  这几年,秦川集团在对国际、国内机床市场做出准确判断之后,抓住国内机床行业增长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内外技术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并购重组。

继2002年重组陕西机床、2006年联合汉江机床、汉江工具合并组建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之后,2009年进一步调整和完成产业集群,壮大企业规模,按照“市场化”原则,以增资扩股的形式控股宝鸡机床集团。

实现了进一步整合资源、聚焦核心产业、发挥规模优势、体现集群效应。

重组完成后,将形成以“磨削、车削”为核心的精密高效齿轮磨床、精密螺纹磨床、内外圆磨床、精密数控车床等全系列车磨类机床研发制造基地。

 二、下一步的打算

  1.创新发展思路

  能够成为引领机床工具行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我们认为有两个:

其一是新兴战略行业孕育发展新的商机,其二是消费升级的不可逆趋势。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重点提到要大力发展的新兴战略行业有新能源产业,传感网和互联网产业,微电子和光电子的新材料行业,生物医药产业,海洋产业等五大行业。

这些行业的兴起,扩大了对机械产品的应用范围,从而为加工装备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最明显的例子是风电产业的发展对于风电整机及其零部件的需求和对风电加工装备的带动发展。

可以预见,五大行业必将带动未来大规模的新产业集群,谁拥有了该产业的核心技术,谁就能统领全局,也就抢占了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制高点。

同时,由于人们消费升级已成趋势,汽车等高技术含量工业的加快发展引起了机床需求结构的明显变化,机床消费更趋精密化、高档化和成套化。

但我国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高端制造设备和技术大都依靠进口,特别是高新技术装备、微细加工设备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装备中技术含量高的相关配套产品也大量依靠国外供给,这已成为我国装备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

这些都为机床工具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

  结合秦川集团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在未来的机床工具行业创新发展方向上,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是高度认识追求精密、高效和可靠性是机床工具产业永恒的主题;其二是高度关注机床装备服务领域的扩张;其三是高度关注机床装备功能和被加工材料的扩张。

只有这样,才能站在产业发展的高端,获得技术领先和效益保障优势。

  2.具体发展措施

  一是重质量,提品牌;二是重效益,求回报;三是重转型,促升级。

  2010年,我们将瞄准新兴产业,以技改投资、重大专项和并购重组为抓手,加速内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

具体来说就是:

一要把技改投资做强做专,强化系统集成能力;二要把重大专项做实做精;三要把并购重组做大做深。

  对宝鸡机床的强强联合完成后,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完善产业群、延长产业链”这一发展思路,在加快现有产业和新增产业发展的同时,做大做深并购重组工作,加快对国内外机床工具产业资源进行整合。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正视危机积极应对为进一步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努力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武重人能够统一思想认识,提升内功,加快产业升级,为武重二次创业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力争平稳渡过金融危机。

  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从内部树立发展信心。

  二是谋划企业可持续发展。

2008年初,面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良好发展态势,武重集团立足长远,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及早做出应对准备。

2008年12月13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等部门的专家参加了武重集团《战略发展报告》专家论证会。

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报告思路清晰、定位准确,提出的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关联扩散型多元化发展战略,远景规划目标明确、可行。

该报告可成为指引武重集团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该报告已获得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项批复,武重正按要求制定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是抓好搬迁改造,促进产业升级。

在省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抓住发展机遇,实施了整体搬迁改造项目建设。

按照“购买一批、自制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原则,采用先进工艺、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淘汰低效、高耗能设备,投资8亿多元新增以数控机床为主的重大型关键工艺装备和检测设备。

金切机床数控化率可达95%以上。

在新厂建设中,投资4000多万元同步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

我们把信息化工作贯穿于制造全过程,优化工作流程、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管理效率,走信息化管理与专业化生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实施“两化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加强质量管理,在细节上下功夫。

收集质量成本的有关数据,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狠抓质量的奖惩,对机床漏油的顽症加以攻关,在走线、外观等细节上功夫,把老产品做精,把新产品做强。

以企业搬迁改造为契机,推行“6S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现场管理水平。

  五是加强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后劲。

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在技术创新方面培养和建立了“三个一”。

一个理念,即树立全员创新发展的理念。

一支队伍,我们大力培养科研队伍和高级蓝领队伍,较高的整体素质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一个机制,我们建立了创新管理体制、技术转移机制、群众性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投入等机制,努力形成员工人人参与和支持创新的机制。

  我们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作为创新研发经费。

技术创新投入机制提高了新产品的研发速度,满足了不同市场的需要。

  六是依托政策支持,解决发展难点。

武重利用第八批国债技改基金,针对制约产品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重点投资增添企业急需的部分关键工序的加工设备及检测设备,企业信息化应用工程,并对原有关键设备进行改造,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是调整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市场。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外商出现退单或延迟提货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迅速制定了应对策略。

一是调整原保守型营销策略,考虑在不降低付款条件的前提下,力争多拿订单;二是对客户实施分级管理,对在手合同的订货商进行资信调查,稳定一批重点客户,吸纳资信度较高的高端客户。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以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一、数控机床产业化,提供齿轮机床国产优良装备

  重庆机床通过10年的努力,形成了1~9轴6个系列80余种数控产品。

2009年,公司数控齿轮机床销售收入占齿轮机床销售收入的60%。

推出的系列产品,为汽车、摩托车等用户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优良装备,实现了以重庆机床为代表的齿轮机床在汽车、摩托车行业90%的国产自主机床装备,使机床加工效率提高了3-5倍,加工精度提高了1-2级。

为实现了在齿轮机床行业“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梦想做出了贡献。

推进数控机床产业化,既是重机的过去时,也是重机的进行时,更是重机的将来时,重庆机床“二次倍增”计划中:

机床产值数控化目标是70%以上。

  二、大型数控机床产业化,实现齿轮机床国产重大装备的突破

  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的转移,中国航空航天、船舶、发电设备、重型矿山机械等行业的发展催生着国产大型高档机床的诞生与产业化发展。

而重庆机床要实现大型数控机床产业化,必须要实现“三个突破”,即“决策上的突破”、“生产能力的突破”和“市场的突破”。

  三、推广应用绿色制造及机床再制造技术,带动产业升级

  重庆机床一方面将绿色制造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制造及使用过程中,另一方面,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点课题“机床再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为依托,将机床再制造产业作为集团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之一。

这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是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践行国际低碳经济模式的有益探索。

  四、勇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实力

  重庆机床将政策支持转变为发展优势,不但抓住了国家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资计划的机会,于2008年底率先获得财政拨款1600万元,而且在2009年3月和4月,先后以“模块化高速、精密、大型数控滚齿机”项目和“模块化高速、精密数控回转工作台”项目相继获得国家拨款共计1068万元的经费资助,科技专项的实施必将推进企业问鼎行业国际先进序列。

  五、硬软件实力的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努力打造科研平台。

重庆机床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载体,深化企业的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和研发能力建设,以进一步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并建立了重庆市首家企业市级重点实验室。

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

  促进装备转型升级。

重庆机床将把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全盘谋划布局。

既通过从国内外购进一流的关主设备解决瓶颈及长远发展的问题,又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一般生产能力的扩张,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积极应对危机加快自主创新

努力开创企业全方位发展新局面

  一、2009年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

  一是大力开拓市场。

针对市场萎缩、库存增加、货款清收困难的实际,公司主要领导亲自跑市场、跟项目、访用户,实行产品销售和区域管理全方位负责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企业在巩固铣镗床市场的同时,大型立车、卧车、压力机和专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国外市场上,在铣镗床、立车产品打入韩国市场后,卧车也进入了韩国市场。

  二是加快技术创新。

2009年,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提出“精益求精、用心‘智’造”的工作要求,围绕航空、航天、造船、汽车、风电、核电等基础产业急需的设备,开发研制了国内首台镗轴直径320mm的超重型数控落地铣镗床、首都航天项目5米总装环缝焊接机、大型铝锭铣专机、10米重型数控立车等30余种新产品,其中有50%以上的高端产品是机床行业标志性产品,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同时,企业承担的4个国家数控专项,将为企业提供近4300万元的补助资金。

通过新产品开发和国家数控专项的成功申报,企业完成了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了由小型、通用型扩大到高端、大重型;由单一品种重点发展扩大到全方位、全系列、多领域服务全面发展。

  三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企业以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合作为依托,不断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研制了满足航空航天工业加工火箭、导弹壳体的大型数控缠绕/丝束铺放机,与燕山大学合作研制了直升机轴承疲劳试验机及冲压装置,与清华大学合作完成了国家重点项目“新型结构高速并联动力头”;在国际合作方面,与罗特乐合作研制了BFR和BFS高速精密数控镗铣床,并将返销德国,与汉克公司合作研制了2500吨多工位压力机。

这些产品的研制成功,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四是提升装备制造能力。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以来,企业投入近12亿元资金,先后完成了“大重型数控铣镗床技术改造项目”、“重型新型数控铣镗床制造基地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及《发展高档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

2009年末,总投资为7.9亿元的《发展高档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全部完成,其规模和产能接近建厂60年来技术改造项目的总和。

  二、企业未来发展规划

  未来3~5年,企业的整体思路是面向全面发展,着力战略转型。

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着力实现由产品结构调整向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借助外源产业合作优势,延伸增值重型机床产业链,形成符合长远发展的区域产业构架;着力实现由产值增量向效益增量转型,通过精细管理和管控体系构建,追求经营效益最大化;着力实现由产品制造商向先进设备制造服务商转型,由产品系列覆盖发展成为产业装备需求整体解决;着力实现由产品运营向资本运营转型,通过首发上市,构建国内外产业资源整合资本运营平台;着力实现自主创新向高端技术引领转型,通过国际技术引进和国际技术源头企业并购,构建高端技术核心优势。

企业通过产业布局调整和资本运营,使经济总量达到100亿元,打造产值规模“超百亿”工程。

  在市场开发上,重点依托国家十大产业、十大领域重点工程,进行宽领域的市场深度开发工作;针对不同行业和国家重点大项目,研制高附加值的专用设备。

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拓展国际市场规模和服务领域。

  在技术研发上,依托企业承担的高档数控机床重大科技专项,加强自主创新、产学研用和国际合作。

通过创建重型数控机床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重型数控机床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础性核心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重型数控机床的精度、稳定性,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研发体系。

  在项目建设上,投资20亿元实施多工位压力机产业化、铸件产业化先期工程、临港基地、秦皇岛研发中心等“三个基地”和“一个中心”系列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增强抗风险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山东博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模式

促进和推动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升级

  一、面对滚动功能部件行业市场变化,企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调结构上水平转模式

  严峻的经济形势给滚动功能部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本公司作为国内滚动功能部件专业化生产企业,为应对经济危机与市场风险,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水平,转变增长方式。

注重挖掘内部潜力,狠抓基础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力度,使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不断适应“高精、高速、大型”市场需求,保持了企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1.围绕“创新、务实、高效”核心理念,狠抓企业经济运行质量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明确高端定位发展战略目标,从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内部管理等方面入手,狠抓企业经济运行质量。

在宏观经济形势骤变的情况下,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紧紧围绕市场进行生产,确保企业提高盈利能力。

实行KPI考核体系,对各项经济指标加强了考核力度,确保了企业运行质量的提高。

  2.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大力研发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滚珠丝杠副等高附加值产品已占公司销售收入的60%,并为国家重点机床企业的新产品进行配套。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装备水平

  本公司,加大技改投入,先后从德国、日本购进数控旋风铣、高精度螺纹磨床、测量仪等16台先进设备,企业装备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为新一轮经济复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下一步扩产增能、提高产品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4.依靠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先后与北京机床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技术合作,率先在同行业中建立了“产学研”工作站。

公司滚动功能综合性能实验室获得了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荣誉命名,在原滚动功能部件研究所和技术工艺组的基础上,按国家级技术中心要求,整合研发队伍,成立技术中心,加大新产品研究和开发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

目前,正积极筹建博士后流动站。

  5.以质量标准化管理,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企业积极倡导“塑造人品、制造精品”质量文化理念,坚持质量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积极探索新工艺、采用新材料,特别是热处理淬火及材料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工艺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已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接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保证了产品的综合性能和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二、本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

  1.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模块化,促进功能部件的复合化

  高速加工技术推动滚动功能部件高速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促使滚动功能部件产品逐步向高速、重载、精密、复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高主轴转速、高进给速度和加(减)速度、极短的启停时间、高金属切削率为特征的高速切削加工(HSC)已成为21世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热点,要求更多功能部件“提速”,满足主机的发展需要。

  2.面对制造业不同领域的需求,向“超”“特”方向发展

  随着大型CNC龙门镗铣床、重型CNC车床、大型龙门式加工中心以及钢铁冶金装备、大型电站、空港海港设备、大型雷达装备的发展,对超重负荷、超长行程的滚动功能部件的需求越来越多;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纳米技术、半导体装备、微机电产品、光学仪器、微型医疗机械,γ刀设备、航空航天、卫星、导弹等对微型精密滚动功能部件的需求与日俱增;用于IT行业和全电伺服注塑机等非机床行业的高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