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2571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50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docx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docx

板块一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

[统筹理主干]

线索

(一):

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

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制度。

王位世袭制使最高政治权力由“禅让”变成“世袭”,它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线索

(二):

君主专制体制的发展

秦朝建立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君主专制体制,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直至明初废除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皇权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这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线索(三):

中央集权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后世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线索(四):

选官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

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都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的目的而变化的,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高度析高考]

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

宗法制在当今社会的历史遗存中仍与我们周围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家谱”的升温、弘扬传统文化中“孝道”等;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所铸就的历史辉煌让世界为之瞩目,这暗合了时下“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热点问题。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

为后世社会许多文化现象起到奠基作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汉魏时期的制度沿袭、商品经济繁荣所引起的唐宋制度变革、社会转型视野下的明清专制强化等是本专题的热考点。

在备考重点关注的同时,更应把知识与当下的社会热点和历史学术热点相结合,在全球视角下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独立性,从而形成历史思维的新高度。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的教育改革再次成为两会的热议,这与古代科举制所蕴含的公平、公正理念相吻合;再比如2018年监察委员会的成立,这与古代监察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密切相关,体现了历史学“鉴古知今”的价值所在。

考点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

(一) 拓展教材的宽度

1.(2018·全国卷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命题者说]

材料浅显

以商汤仁德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创设情境,没有任何阅读障碍。

意韵深远

由商汤对四面围猎的态度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聚焦立德树人,彰显历史积极育人的价值导向。

暗含热点

题目暗含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念。

解析:

选A 材料中,商汤将意在将鸟兽赶尽杀绝的罗网“去其三面”,即放鸟兽一条生路,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得以灭夏建商。

再根据设问“意在说明”,联想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说明历史兴衰的规律,以警示后代统治者,故A项正确。

夏商时期农业已经有所发展,所以捕猎不再是主要经济活动,故B项错误。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虽然符合材料内容,但不是《史记》中这一记载的本意,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资源争夺,故D项错误。

考法

(二) 挖掘认知的深度

2.(2017·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命题者说]

传统考点

考出新意

走出分封制的常规考点(内容、特点、作用等)。

传统考点

考出深度

考政治对文化的影响,考学生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

解析:

选A 根据材料“河南”“山东”“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A项正确。

周不存在君主专制,B项错误,排除;C项错在“直接控制”,排除;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考法(三) 延展知识的长度

3.(2016·全国卷Ⅱ)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命题者说]

材料“传统”

宗法制的典型史料:

族谱。

考法“新颖”

四个选项均不直接呈现所学教材知识,而是让考生根据史料分析说明选项与题干的关联度。

价值引领

海峡两岸同宗同族,血脉相连,同属一个文化圈。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材料所给的时间信息是乾隆年间,内容是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反映了这一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密切。

福建到台湾定居者很多,再联系清前期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的史实,可知B项符合题意。

A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族谱编修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突出了血脉传承关系,故排除。

C项“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的表述明显错误,排除。

D项与乾隆年间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考法(四) 转换思维的角度

4.(2016·全国卷Ⅲ)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命题者说]

命题热度未减

依然选择“西周”这一热考时期进行命题。

命题视角已转

不考西周的政治,转考西周的文化。

命题功夫非凡

题眼颇具隐含,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传承”。

解析:

选B 题干反映的是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格式和内容情况。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意味着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符合题意。

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商代一样,都是“金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

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度,故排除C项。

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排除D项。

[横展纵深提能]

1.先秦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

(1)与经济:

分封制是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是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

两者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支柱。

(2)与思想文化:

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克己复礼”成为孔子主要的政治诉求。

2.对“家国同构”的深度认识

(1)含义: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

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

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

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

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2)影响

①在政治上促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定结构,将封建政权的“合法性”建立在情感基础上,历数千年而不绝;

②在经济上将家庭利益与集权利益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家旺与国兴,和衷共济;

③在社会秩序建构方面,家庭模仿统治机关,一切统治机关模仿朝廷,形成多重合力;

④在道德建设与维护方面,家庭承载最重要的责任,家教宽严与否成为治国者考量人才善恶能庸的标准

①造成了君主无任何约束的“家天下”,封建宗法制保证拥有绝对权威的君权永远掌握在自己一家一姓之中;

②弱化了社会力量,阻碍了家庭独立观念的形成,以家庭为基本元素的社会处于软弱和分散状态,缺乏活力和凝聚力;

③促进了政治伦理化,政治的独立发展受到影响,缺乏对政治本质的真知灼见

3.早期政治制度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

(1)早期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具体包括:

①中国早期的“公共权力”到西周的“天下共主”再到秦朝的“个人独裁专权”趋势。

②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的“分封制”再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③商朝的“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到西周的“礼乐制度”再到秦朝“焚书坑儒”为代表的思想控制。

(2)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在吸收前代制度精华的基础上创立的,发展完善了前代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考点二 汉魏时期的制度沿袭与创新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

(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7·全国卷Ⅰ)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命题者说]

材料传统

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的统计。

角度新颖

不是传统的考查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是考查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呼应热点

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隐性切入,考查汉武帝的大一统,折射出国家的统一。

解析:

选C 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由15郡发展为108郡、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

诸侯国与中央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A项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考法

(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2.(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命题者说]

小切口

一是材料小,仅仅是汉宣帝的一句话;二是设问角度小,直来直去,直奔主题。

大视野

一是寓意深刻:

地方长官为政好坏对于维系一方安宁,进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暗含热点:

这与时下反腐倡廉、整顿吏治息息相关,这更体现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

解析:

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

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

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

3.(2016·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命题者说]

在知识的

外延上命题

“汉承秦制”是学科主干而非教材主干。

在知识的

联系上立意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所体现的是汉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在知识的

深度上点睛

政治制度间的传承是维系统治的重要措施。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汉代对秦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关系。

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

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符合题意。

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

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

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D项。

考法(四) 拓展教材的宽度

4.(2017·全国卷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命题者说]

全新的情境创设

古代史书修撰的发展变化(私家撰著→官修史书)。

传统的能力立意

不为历史表象所迷惑,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核心素养的彰显

坚持用唯物史观作指导,辩证看待历史现象。

解析:

选C 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

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体现在对史实的如实记录,而材料信息未体现,A项错误;官修史书更易颂今,使历史评价有失公正,B项错误;解释历史往往都带有主观性,而非客观性,D项错误。

[横展纵深提能]

1.先秦、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时期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选官体制

西周

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内外服制度和分封制;地方具有较强独立性

世卿世禄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

秦朝

首次建立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体制

推行郡县制,用封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推行军功爵制;秦朝以吏为师

西汉

首创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由郡国并行到“推恩令”;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首创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2.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1)政治上

①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推恩令”以削弱王国势力,另外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将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视。

②改革官制,加强皇权:

设立中外朝,借此削弱相权;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2)经济上

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卖、“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打击私营工商业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

(3)文化上

①独尊儒术,文化专制:

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②兴办太学:

扩大儒学教育。

3.汉朝官僚体制的特点

布衣将相

是指西汉开国功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

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

重视母族

亲属关系

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儒士

受到重用

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挤儒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

地方

势力强大

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

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考点三 唐宋时期的政治变革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

(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8·全国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命题者说]

注重基础

以教材中涉及的藩镇割据作为命题依托。

视角独特

不是考查藩镇割据对中央集权的威胁,而是考查对维系唐朝统治的客观作用。

发散思维

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注重论从史出,形成历史品质,提升史料实证能力。

解析:

选D 表格内容反映出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中原型、边疆型与东南型的藩镇中的官员都由朝廷任命,上供或少上供赋税,说明这些藩镇承认唐朝中央政府的统治;从这些藩镇的功能“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看,可知它们延续了唐朝的统治,D项正确。

表格内容反映了藩镇赋税是否上供,但不能说明藩镇控制朝廷财政收入,A项错误。

表格内容无法反映出藩镇间的战争(攻伐)情况,B项错误。

从表格中的藩镇情况来看,大部分藩镇有财权,而且河朔型藩镇拥重兵,有兵权,并有官吏任免权,说明“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并不都维护中央的权威,C项错误。

考法

(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2.(2018·全国卷Ⅲ)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

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命题者说]

注重时空观念

以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宰相祖辈的任官情况为命题材料。

强化比较能力

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联系宋代科举制的发展进行解读。

呼应社会热点

从公正、公平的角度看待历史上科举制对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

解析:

选B 从材料图表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占据三分之一以上,南宋时期,这一比重增加到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为平民身份的人能够跻身社会上层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B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宋代宰相中世家大族的比重降低,说明其影响减弱,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宰相的出身,没有涉及宰相权力的大小问题,C项错误。

科举制的功能主要是选拔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人才,这一功能没有弱化,D项错误。

3.(2016·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命题者说]

宏观架构

横跨两汉、魏晋、隋唐三大历史时期,整合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大选官制度,体现知识的横向整合。

微观设疑

试题落脚在科举制相对于其他选官制度的社会功用上。

解析:

选D 题干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

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选D项。

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故排除A项。

题干信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

自由投考与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C项。

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

4.(2018·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命题者说]

直来直去的

历史现象

议政机构改名,议政人数增加,议政人员更替。

层层深入的

历史认识

议政人数增多,更替频繁→熟悉朝政的人数不固定→相权被削弱→皇权加强。

纵横转换的

历史思维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维系统治。

解析:

选C 从材料可知,武则天通过改革中书、门下二省官制,使得低品级官员也取得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的资格,从而使“宰相数量大增”,再通过频繁更替宰相,来分散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从而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际上中书、门下的权力被分化,统治者的目的是巩固自身统治,故A、B两项错误。

由材料中“宰相数量大增”“更替频繁”可知,宰相权力被削弱,故D项错误。

考法(四) 拓展教材的宽度

5.(2016·全国卷Ⅰ)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命题者说]

立意深远

让考生理解中国古代具有重史传统的文化特征及其意义。

视角独特

经筵经史讲读制度与帝王政治行为的关系。

素养彰显

题在书外,理亦在书外,意在考查考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正确解释历史的核心素养。

解析:

选A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因为史官对帝王“误失……必书之”而不乐,这就反映了重史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故选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史官秉笔直书,故排除C项;D项是现象而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6.(2017·全国卷Ⅰ)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 述

出 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

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

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

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

太宗本纪》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命题者说]

学术研究

判断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对同一事件历史叙述的真实性。

素养立意

在特定时空限制下,史料实证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和甄别。

角度创新

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以及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的能力。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概括史料对唐军与薛举作战记载的共性——唐军“败绩”,C项正确。

材料中对李世民有两种称呼:

“秦王”“太宗”,因此不能断定李世民是否在成为皇帝后与薛举战于泾州,A项不准确;四则材料中仅有一则提到刘文静,并且其身份是将领而不是主帅,B项不准确,排除;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则指出作战失败是由于唐太宗生病,但这一记载在其他三则材料中并未出现,排除D项。

[横展纵深提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