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案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6618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完整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精编完整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精编完整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精编完整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精编完整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完整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案例.docx

《精编完整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完整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案例.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完整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案例.docx

精编完整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案例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广成大厦位于娄底市乐坪东街,面临娄底宾馆。

由娄底市广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新建,总建筑面积32722m2。

本工程为框剪结构,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建筑物高度59.15m.

本工程由湖南省第一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以主体结构确定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1.1主要结构形式

本工程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承载力特征值qpa=2800KPa。

砼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负一层车库及四周挡土墙采用C30防水抗渗砼,抗渗标号S8,要求砼中掺膨胀剂,柱下独立基础,桩基础采用C25,其它现浇构件均采用C30。

钢筋:

梁、柱主筋采用HRB400级,箍筋采用HPB235级,楼面、屋面采用HPB235级。

隔墙材料:

本工程四周外围护墙、楼梯间墙采用240厚砖砌眠墙;21.60标高以上墙体采用240厚砖墙,其中外墙眠砌,内墙一眠一斗;负一层内墙采用240厚砖砌眠墙,外墙为180厚钢筋砼挡土墙;一至六层卫生间采用120厚砖墙,砖墙采用MU10机制砖,M5.0混合砂浆砌筑,砖砌体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1.2主要建筑装饰

外装饰:

外墙采用墙面砖饰面。

楼地面:

除公共部分地面及楼梯间地面按设计图施工外,其余的只做找平层。

顶棚、内墙:

除公共部分墙面及楼梯间墙面、顶棚做面层仿瓷涂料外,其余均只做找平层。

屋面:

防水等级为二级,刚性防水屋面。

1.3水电安装概况

本工程安装工程主要包括给排水和电气二部分。

本工程给水采用城市自来水,接市政生活给水管网,设DN100市政进水管,管道流速1.00m/s,流量31m3/h。

室内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系统,污水经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处理后排市政下水道;消防栓消防给水按室内外20L/S设计。

生活给水室内采用PP-R给水管,热熔或管件连接;排水采用PVC-U芯层发泡硬聚氯乙烯塑料管,承插粘接;室内埋地采用焊接钢管,DN>100时采取焊接或法兰连接,DN≤100时采用丝接。

本工程高压电源由室外引来,采用YJV22-10KV电缆埋地引入,负荷等级为二级,总进线为电缆钢管埋地敷设,消防线穿钢管,其它支线路穿阻燃管暗敷。

本工程为三类防雷建筑物,各种进出户的金属管道、金属构架、电缆金属外壳、伸出屋面的金属物件都与PE线相连。

防雷接地与重复接地合用接地体,引下线利用各柱子内主钢筋作防雷引下线,并与基础焊成电气通路。

1.4投标范围

根据招标文件和招标单位所提供的设计图纸等内容,本工程投标范围为:

房屋基础工程(人工挖孔桩)、主体工程、屋面防水工程、一般装饰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消防工程、弱电系统。

下列设计图纸内容不列入本次招标范围:

电梯、门窗工程、内墙面及顶棚(厨房、厕所只做找平层,不做面层,其余墙除公共部分及楼梯间内墙顶棚按图施工,其余均只做找平层)、所有水龙头、卫生器具、所有灯具、柴油发动机组,高低压配电屏。

1.5工程条件

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已具备,场地能保证现场平面布置,水源、电源均可就近接至现场,施工道路畅通,各种施工设备和材料可直接运抵现场,为按时完工提供了良好的施工条件。

2、施工组织与部署

2.1施工组织

2.1.1施工目标

工期目标:

确保总工期338天(日历日),其中施工准备5天,基础工程70天,地下室工程37天,主体结构工程为119天,屋面工程12天,一般装饰装修工程为75天,室外工程15天,竣工交验5天。

质量目标:

确保合格工程,争创市优良工程。

安全目标:

杜绝死亡事故发生,年负伤频率控制在0.5‰以内。

管理目标:

对现场进行规范管理,创市文明施工工地。

2.1.2施工组织

我公司将以实现业主目标和企业经营目标为目的,选派具有丰富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并在公司范围内选拨优秀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同时我们将全面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科学管理为基本特征,对该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科学管理。

2.1.2.1优选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管理班子,项目经理部机构图如下:

2.1.2.2项目劳务层

项目经理部根据该工程的工程量、合同工期、施工进度计划,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绘制劳动力动态需用曲线,编制劳动力需用计划。

由我公司据此及时、足额、保质地提供劳动力,劳务层的内部管理由公司和劳务队长负责,外部则由项目经理部进行指导、监督、管理控制。

2.2施工部署

总的施工顺序:

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饰,在结构施工阶段土建施工为主,安装各种预留预埋穿插进行,装饰施工段各专业工种与土建交叉作业,同步施工。

2.2.1施工总进度布置

考虑到施工现场并不宽敞,而工期紧迫,安排各工种合理交叉作业。

每个施工段施工完成后即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程序施工,由项目经理协调各作业队,保证水电安装穿插施工进展顺利,保证按时交付使用。

2.2.2机械设备部署

施工设备由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配给公司设备科调配,设备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主要设备选择方案如下:

(1)砼、砂浆机械

砼、砂浆均现场搅拌生产,并实行现场见证取样制度,现场设JGC350砼搅拌机四台,强制式200L和灰机四台。

(2)垂直运输

根据项目及周边环境特点,设QTZ60塔吊二台,能满足施工材料垂直运输要求。

(3)钢筋机械

现场设钢筋加工棚,布置一台GWB-40钢筋弯曲机、一台J32-1切断机,冷拉卷扬机一台,DN1-75对焊机二台。

(4)木工机械

现场设置木工棚,布置2P2E木工多用机一台,电钻一台。

2.2.3施工用电计算

根据机具使用一览表得知:

∑P1=588.1KVA,∑P2=162KVA,K1=0.5,K2=0.6,cosP=0.75。

室内外照明用电取总用电量的15%,则现场总用电量为(考虑80%的机械设备同时工作):

P=1.1×(0.5×588.1÷0.75+0.6×162)×1.15×0.8=496KVA

满足现场用电变压器要求。

2.2.4施工用水计算

(1)施工工程用水

q1=k1×(∑Q1×N1×K2)÷(1.5×8×3600)=1.15×(46000×1.5)÷(1.5×8×3600)=18.37(L/S)

(2)现场生活用水

q2=(P1×N2×K3)÷(24×3600)=(400×70×2.0)÷(24×3600)=0.65(L/S)

(3)办公用水

q3=(p2×N3×K4)÷(24×3600)=(400×70×2.0)÷(24×3600)=0.65(L/S)

(4)消防用水

q4=15(L/S)

q1+q2+q3=20.19(L/S)>q4

(5)管径计算

现场主干管流速V取2.0m/s则

D2=[(4Q×1000)÷(π×V)]2=[(4×20.19×1000)÷(3.14×2.0)]2

=0.9464mm

D=0.92mm

故现场主干管选用φ100镀锌钢管,支管选用φ50镀锌钢管。

2.2.5现场安全措施

建立完整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防护管理体系,安全防护由项目经理安全保证体系负责实施,公司质安科、项目安全员负责检查其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3、主要施工方案与方法

3.1测量工程

3.1.1主体工程测量

3.1.1.1轴线控制点点位的布置

在建筑物四周地面上设置外部控制点,作为建筑物的外部控制网,在施工层楼面设置内部控制点。

同时在施工至±0.000时,将各控制线及四个大角轴线引至周边地面上,设置外部控制点,并根据进度向上引弹,以作校核用。

各内部控制点既可相互校核,又可通过外部控制点网来校核,以保证能及时发现偏差,及时校正,以保证测量轴线的准确无误。

3.1.1.2轴线的控制

轴线控制点建立在离轴线1.0m远的位置上(即附线),它的主要作用不但在于控制轴线还便于本层墙体及柱的垂直度检查,因此在控制点位置在楼面模板上应留一个100mm×100mm的孔洞。

在这些部位的模板下不准有立杆、背方之类的障碍物,使之能通视,预留孔洞采用楼面上预埋木盒的方式留设,待楼面施工完即通过该孔投测到上一层楼面,经纬仪根据引测点即时放线并延伸到两端外墙上,使之与地面控制点闭合,否则进行调整。

定线后马上弹墨并交付工长使用。

另外随即封闭预留洞,并弹上墨线定好控制点备上一层使用。

注:

当工程施工至±0.000平面时,即利用控制网点将轴线标记至外墙面上备用,当施工网点损坏不能使用时,即利用控制网点和备用轴线标记,将轴线引测至楼面上。

3.1.1.3高程的传递:

根据业主交付的高程点,在建筑物的牢固物体上设六个以上正负零标志(±0.000),在基础施工期,每隔二个星期做一次闭合检测,各工区根据±0.000标志自行引测至工作面施工,待施工到第一层柱子模板拆除后,即将±0.000引测至建筑物四周边外柱上,并用油漆做上明显标志,以便各楼层施工时用50m钢卷尺引测至需要部位,再用水准仪进行施工测量。

3.1.2沉降观测

根据本工程特征和施工现场条件,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对基础和建筑物主体进行观测。

3.1.2.1基础沉降观测

本工程基础沉降观测点,埋设于基础梁上,在浇筑基础梁前后各观测一次,并对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基础相对倾斜值△s和基础挠度fc进行计算和复核。

3.1.2.2建筑物沉降观测

本工程建筑物沉降观察点,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在建筑物四周及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共设置9个观测点。

施工期间,每完成一层主体观测一次,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再根据建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

3.1.3施工测量措施

3.1.3.1建立三人的现场测量专业组,由专人负责,专门组建隶属工程技术部管理。

3.1.3.2按照规范的日期、方法由专人检测单位进行校正仪器。

3.1.3.3测量仪器的控制、保养严格按照ZJWS/QA-B12程序中的规定进行。

3.1.3.4建立测量复核制度,每次每层控制点控制线施测后,须经项目工程技术部主任组织复核;细部尺寸施测由各施工段、各专业队人员负责,工程技术部测量人员组织复核。

3.1.4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3.1.4.1水平角的施测

3.1.4.1.1水平角的观测,一个测回中的误差不大于±2秒。

3.1.4.1.2消除仪器的光学对点误差,对点时,必须将对点器镜对着相对方向,反复转向对点,消除光学对点误差。

3.1.4.1.3垂直度的投测

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精心操作,对点调平,圆心汽泡在360度范围内保持在中心位置,准线必须与仪器机轴复合。

3.1.4.1.4施工测量的精度控制,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楼层标高允许偏差

10

2

主体封顶标高总允许偏差

15

3

层间竖向测量每层轴线尺寸偏差

3

4

主体封顶总垂直偏差

10

5

沉降观察闭合差

0.3n(n为测站数)

3.1.4.1.5每次测量均需完整的、详细的记录,作为主要的施工技术资料进行归档保管。

3.1.4.1.6工程竣工后,汇总施测的所有成果资料,并写出施测技术总结报告。

3.2基础工程

3.2.1桩基工程

本工程基础为独立柱基和人工挖孔桩,其中人工挖孔灌注桩开挖深度大,工期紧张,故以独立人工挖孔桩开展流水作业施工,每完成一个施工段经验收合格后就组织灌注作业组,立即进行砼灌注。

3.2.1.1测量定位

桩基中心点的测量工作穿插整个施工过程。

首先,用经纬仪放出各桩位的中心线,再打稳木桩,在木桩上打入小铁钉,精确定位,在各桩中心延伸引出定位副桩,以便进行桩孔开挖。

在开挖第一层并护壁之后,再放出桩基中心点,以十字丝方式将四个控制点标记在护璧顶面,以便随时校核桩孔开挖垂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