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精编高考总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模拟题库100题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1694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0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精编高考总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模拟题库100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版精编高考总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模拟题库100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版精编高考总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模拟题库100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版精编高考总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模拟题库100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版精编高考总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模拟题库100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精编高考总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模拟题库100题答案.docx

《新版精编高考总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模拟题库100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精编高考总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模拟题库100题答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精编高考总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模拟题库100题答案.docx

新版精编高考总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模拟题库100题答案

最新精选高考物理复习题库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100题)

学校:

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3·福建师大附中联考)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1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

A.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

B.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C.在A点,速度方向向下

D.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

2.(2014·皖南八校联考)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设抛出时t=0,得到物体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ht图像如图9所示,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与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  )

图9

A.8m/s2,20m/s      B.10m/s2,25m/s

C.8m/s2,25m/sD.10m/s2,20m/s

3.如下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4.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s时,乙追上了甲

C.在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快

D.由于乙在t=10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10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

5.(2014·长沙模拟)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其原因之一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x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B.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

D.表中x为66.7

6.(2013·湖北八校第二校联考)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段与AB平行,CB段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到t2时刻两车的距离越来越近

B.0~t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

D.t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7.物体A、B的x-t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8.(2013·浙江温州八校联考)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为x,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可求出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B.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C.可求出物体经过

时的瞬时速度

D.可求出物体通过

时的速度

9.(2011·海南高考)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m/s

D.在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10.(2014·上海闵行期末)一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图1

11.(2014·江苏无锡期末)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关系图像如图2,则该质点的xt关系图像可大致表示为下图中的(  )

图2

图3

12.(2014·山西四校联考)如图5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图5

A.前5s做匀速运动

B.5~15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m/s2

C.15~20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m/s2

D.质点15s末离出发点最远,20s末回到出发点

13.(2014·银川模拟)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像如图6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14.(2014·江苏模拟)一个质点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7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该质点在t=1s时的速度大小为2m/s

C.该质点在t=0到t=2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6m

D.该质点在t=0时速度为零

15.如图所示,水龙头开口处A的直径d1=2cm,A离地面B的高度h=80cm,当水龙头打开时,从A处流出的水流速度v1=1m/s,在空中形成一完整的水流束.则

该水流束在地面B处的截面直径d2约为(g取10m/s2)(  )

A.2cm

B.0.98cm

C.4cm

D.应大于2cm,但无法计算

16.(2014·武汉市高三年级起点考试)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如图所示,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p、q同时从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

A.p小球先到      B.q小球先到

C.两小球同时到 D.无法确定

17.(2013·浙江台州模拟)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x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x2到达B点,则物体(  )

A.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

B.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C.运动的加速度为

D.运动的加速度为

18.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19.如图所示,一个物块从光滑斜面的底端A以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去,

到C点时速度为零,B是AC间的一点,AB=2BC,且物块从A到B的时间为t,则物块从第一次经过B到返回B所用的时间为(  )

A.2(

-1)t B.2(

+1)t

C.(

-1)t D.(

+1)t

20.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

让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

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m/s

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

C.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20m

D.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

2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0.25m/s 向右   B.0.25m/s 向左

C.1m/s 向右 D.1m/s 向左

22.(2011·全国课标卷Ⅰ)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

A.

和0.30s B.3和0.30s

C.

和0.28s D.3和0.28s

23.如下图所示,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24.(2011·安徽理综)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25.(2014·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012年6月9日晚,受沿线焚烧秸秆产生烟雾的影响,宁洛高速公路安徽省蒙城段发生多起多辆车辆追尾事故。

假设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m/s,距离s0=100m。

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分别如图10(a)、(b)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图10

A.t=6s时两车等速

B.t=6s时两车距离最近

C.0~6s内两车位移之差为90m

D.两车在0~9s内会相撞

26.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

A.1222,123  B.1233,1222

C.123,111 D.135,123

27.(2013·黑龙江齐齐哈尔五校联考)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为

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

A.

LB.

L

C.

LD.

L

28.(2013·北京朝阳统考)科技馆里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暗处,顶部有一个不断均匀向下喷射水滴的装置,在频闪光源的照射下,可以看到水滴好像静止在空中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所示.某同学为计算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空中几滴水滴间的距离,由此可计算出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为(g取10m/s2)(  )

A.0.01sB.0.02s

C.0.1sD.0.2s

29.如上图是某运动物体的x-t图象,则它的运动情况是(  )

A.开始静止,然后向x的负方向运动

B.开始静止,然后沿斜面向下滚动

C.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然后逐渐变慢

D.先沿一个平面滚动,然后沿斜面向下滚动

30.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在2s末能回到出发点的是(  )

31.如下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运动速度最大

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运动4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

32.如图所示,处于平直轨道上的甲、乙两物体相距为s,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要使甲、乙相遇两次的条件是(  )

A.a1<a2且s>

 B.a1<a2且s<

C.a1>a2且s>

 D.a1>a2且s<

33.科技馆里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暗处,顶部有一个不断均匀向下喷射水滴的装置,在频闪光源的照射下,可以看到水滴好像静止在空中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2所示。

某同学为计算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空中相邻三滴水滴间的距离,由此可计算出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为(g取10m/s2)(  )

图2

A.0.01sB.0.02s

C.0.1sD.0.2s

34.(2014·黄山模拟)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

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

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6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

图6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3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35.(2013·无锡模拟)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关系图像如图4所示,则该质点的xt关系图像可大致表示为图5中的(  )

图4            图5       

36.(2014·聊城模拟)图3是一个网球沿竖直方向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知(  )

图3

A.网球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B.网球正在下降

C.网球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D.网球正在上升

37.(2014·泰州期末)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该图线的斜率为k,图中斜线部分面积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斜率k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B.斜率k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C.面积S表示t1~t2的过程中质点速度的变化量

D.面积S表示t1~t2的过程中质点的位移

38.如图1-4-13所示,A、B两物体相距x=7m,物体A以v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

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

图1-4-13

A.7s          B.8s

C.9sD.10s

39.物体在xOy平面内做曲线运动,从t=0时

刻起,在x方向的位移图象和y方向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物体的初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

B.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5m/s

C.物体在t=2s时的速度大小为0

D.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x轴正向夹37度角

40.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仅使其中的一个力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未变),在这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那么,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4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42.(2014·徐州模拟)如图1-4-11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4-11

A.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秒做减速运动

D.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

43.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当作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1-4-9所示,在图1-4-10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x、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图1-4-9

图1-4-10

44.(2013·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013年6月8日,空降兵某部官兵使用新装备从超低空跳伞成功。

若跳伞空降兵在离地面224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

为了空降兵的安全,要求空降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g取10m/s2)。

则(  )

A.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125m,相当于从2.5m高处自由落下

B.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125m,相当于从1.25m高处自由落下

C.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99m,相当于从1.25m高处自由落下

D.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99m,相当于从2.5m高处自由落下

45.(2014·宜兴联考)如图4所示,一个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

已知小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为TA,两次经过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为TB,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

图4

A.

B.

C.

D.

46.(2014·太湖期末)a、b两物体从同一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8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8

A.当t=5s时,a、b两物体第一次相遇

B.当t=10s时,a、b两物体间距最大

C.当t=15s时,b物体在a物体的前面

D.当t=20s时,a、b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47.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

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60cm、84cm,如图3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

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

图3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

∶2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

-1)∶(

)∶(2-

48.某列车离开车站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前1s内的位移为10m,前2s内的位移为25m,则前3秒内的位移为(  )

A.40mB.45m

C.50mD.55m

49.如图11所示是做直线运动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根据图中数据可以求出P点的瞬时速度。

下面四个选项中哪一项更接近P点瞬时速度的真实值(  )

图11

A.2m/sB.2.2m/s

C.2.21m/sD.2.211m/s

50.如图1-2-4所示,在倾角θ=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一质量为2kg的小球自与斜面底端P点相距0.5m处,以4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

在返回P点之前,若小球与P点之间的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d与t的关系式为(  )

图1-2-4

A.d=4t+2.5t2B.d=4t-2.5t2

C.d=0.5+4t+2.5t2D.d=0.5+4t-2.5t2

51.(2013·佛山一模)如图1-2-5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xAB∶xBC等于(  )

图1-2-5

A.1∶1B.1∶2

C.1∶3D.1∶4

52.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m,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m/s2,该路段的限速为60km/h。

则该车(  )

A.超速B.不超速

C.无法判断D.速度刚好是60km/h

53.(2013·无锡模拟)如图1所示,一小球分别以不同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向上做直线运动,所能到达的最高点位置分别为a、b、c,它们距斜面底端A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对应到达最高点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图1

A.

B.

>

>

C.

D.

>

>

54.一条悬链长7.2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取10m/s2)(  )

A.0.3sB.0.54s

C.0.7sD.1.2s

55.(2014·启东质检)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内与开始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B.1∶3

C.3∶4D.4∶3

56.如图7甲、乙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像和速度(v)-时间(t)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57.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到达斜面中点用时1s,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长度为1m

B.斜面长度为2m

C.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2s

D.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4m/s

58.(2014·上海十三校联考)在真空中,将苹果和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列频闪照片中符合事实的是(  )

图1-3-5

59.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运动。

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所受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作出压力—时间图像,假如作出的图像如图1-3-6所示。

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是(g取10m/s2)(  )

图1-3-6

A.1.8m         B.3.6m

C.5.0mD.7.2m

60.(2014·福建六校联考)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

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

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m/s

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

C.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是20m

D.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

61.(2014·通州模拟)人民广场上喷泉的喷嘴与地面相平且竖直向上,某一喷嘴喷水流量Q=5L/s,水的出口速度v0=20m/s,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则处于空中的水的体积是(  )

A.5LB.20L

C.10LD.40L

62.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

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实验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

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木尺顶端,你用一只手在木尺下部准备握住木尺;同学放开手时,你立即握住木尺,根据木尺下降的高度,可以算出你的反应时间。

若某次测量中木尺下降了约11cm,由此可知此次你的反应时间约为(  )

图1

A.0.2s        B.0.15s

C.0.1sD.0.05s

63.(2014·安徽合肥名校联考)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0时刻起运动过程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为x=(10-0.1v2)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刹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