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151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子参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太子参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太子参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太子参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太子参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子参资料.docx

《太子参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子参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子参资料.docx

太子参资料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

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药材主产于江苏、山东,安徽等地亦产,目前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

价格可到大有恒中药材库查询。

中文学名:

太子参

别称:

异叶假繁缕、孩儿参

二名法:

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属:

孩儿参属Pseudostellaria

种:

孩儿参P.heterophylla

分布区域:

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

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栽培。

  太子参[1]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Pseudostellariahetero

  

太子参

phylla(Miq)PaxexPaxetHoffm.],以块根入药。

又名孩儿参、童参、双批七、四叶参、米参。

有补气益血、生津、补脾胃的作用。

适于小儿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虚弱之症以及小儿病后体弱无力、自汗、盗汗、口平等症。

分布于贵州、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

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栽培。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

干燥块根。

主要产于贵州、福建、江苏、山东、安徽等地。

其中以福建柘荣县产的太子参最为出名。

一九八五年正式列收载到《中国药典》。

  “牛大场太子参”是全国闻名道地药材,以色泽晶黄、块根肥大、气味浓厚而享誉国内外。

各主要中药材市场太子参价格以“柘荣太子参”价格为衡量标准,主导了国内药材市场太子参价格。

  牛大场镇太子参

  全国最大的太子参产区,于2004年通过国家GAP认证,有”西南药城“的美誉,现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跃居于,成为全国太子参规范化种植基地,为了创立本地太子参品牌,发展地方中药材产业,牛大场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为太子参设计了产地专用包装袋——“西南药城”贵州施秉牛大场太子参。

从此,牛大场太子参结束了没有自已名字的历史,凡从产区调出的太子参产品将一律以自已真正的身份亮相各大药市。

  柘荣太子参

  柘荣素有“中国太子参之乡”美称,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量4900多吨,产销量占全国三分之二,“柘荣太子参”品质领先、质量优良,含有太子参多糖、太子参皂甙、多种微量元素及人体所需16种氨基酸。

2003年,柘荣县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太子参GAP项目的研究。

通过2年多的努力,2005年,太子参GAP基地通过国家药监局专家组现场认证,同年,太子参GAP研究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从而使柘荣太子参GAP生产标准成为了全国太子参生产的指导标准。

“柘荣太子参”1992年获得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2001年获得国家证明商标、2005年获福建省著名商标、2006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柘荣县规模药业企业使用“柘荣太子参”为主要原料,先后研发出“太子宝口服液”、“复方太子参颗粒剂”、“太子宝口服液”、“好味口牌儿童健胃消食片”等数十个产品,同时,国内的江中药业、武汉健民等知名企业以“柘荣太子参”为原料开发了健胃消食片、肝复康丸、平喘益气散等。

产品销售网点遍及省内、广东、北京等20多个省市和美国、法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20cm。

地下有肉质直生纺锤形块根,四周疏生须根。

茎单一,不分枝,下部带紫色,近方形,上部绿色,圆柱形,有明显膨大的节,光滑无毛。

单叶对生;茎下部的叶最小,倒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向上渐大,在茎顶的叶最大,通

  

太子参

  常两对密接成4叶轮生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狭窄成柄,叶背脉上有疏毛,边缘略呈波状。

  花二型:

近地面的花小,为闭锁花。

花梗紫色有短柔毛,萼片4,背面紫色,边缘白色而呈薄膜质,无花瓣;茎顶上的花较大而开放,花梗细,长1-2(-4)cm,有短柔毛,花时直立,花后下垂,萼片5,披针形,绿色,背面及边缘有长毛;花瓣5,白色,先端呈浅齿状2裂或钝;雄蕊10;子房卵形,花柱3。

  蒴果近球形。

有少数种子,种子褐色,扁圆形或长圆状肾形,有疣状突起。

  花期4月,果期5-6月。

生理特征

  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怕高温,30℃以上生长发青停止。

怕强光暴晒,烈日下容易枯死,比较耐寒。

在-17℃能安全越冬。

低温条件下也能发芽、生根。

在阴湿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喜肥沃疏松、含有丰富腐殖质土壤,砂质土壤中生长良好。

低涝地、黏壤、土质坚实、排水不良、土壤含腐殖质少。

瘠薄的土壤生长不好。

化学成份

  1、微量元素

  太子参含有Fe、Cu、Zn、Cr、Ni、Co、Sr、Mn、Pb、Li、Na、B、Be、Ti、Al、Ca、Mg、K、P、Se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Fe、Cu、Zn、Cr、Ni、Co、Sr、Mn、为人体的必需元素,据分析以Fe、Cu、Zn、Mn的含量较高,Pb为有害元素。

  2、氨基酸

  太子参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包括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其中以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较高。

  3、糖类

  从太子参中分离得到太子参多糖PHP-A和PHP-B,平均分子量分别为3.2×10和46×10。

此外,还分离得蔗糖,麦芽糖及α-槐糖(α-kojibiose)。

  4、苷类

  太子参中的苷类成分主要为太子参皂苷A(PseudostellarinosideA),尖叶丝石竹皂苷D(A-cutifolisdeD),胡萝卜苷(daucosterine)及△

  -豆甾-3β-烯醇,3-O-β-D葡萄糖苷(△-3β-stigmastenol-3-O-β-D-glucoside)。

  5、磷脂类

  太子参含有磷脂类成分,其组分主要为溶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及磷脂酸等。

  6、环肽类

  从太子参中分离得heterophyllinA(Ⅰ)(太子参环肽A),heterophyllinB(Ⅱ)(太子参环肽B),heterophyllinC(Ⅲ)(太子参环肽C),heterophyllinD(Ⅳ)(太子参环肽D),heterophyllinE(Ⅴ),heterophyllinF(Ⅵ),heterophyllinG(Ⅶ),heterophyllinH(Ⅷ),pseudostellariaA(Ⅸ),pseudostellariaB(Ⅹ),pseudostellariaC(ⅩⅠ),pseudostellariaD(ⅩⅡ),pseudostellariaE(ⅩⅢ),pseudostellariaA(ⅩⅣ),pseudostellariaG(ⅩⅤ),pseudostellariaA(ⅩⅥ)。

  7、脂肪酸类

  太子参中含有棕榈酸,亚油酸,山嵛酸,2—比咯甲酸(2—minaline)二十四碳酸,十八碳酸,琥珀酸(srccinicacid)。

  8、油脂类

  太子参中含有1-甘油单硬脂酸酯(gleceroll-monlinolate),吡咯-2-羧酸-3’。

呋喃甲醇酯(3’-furfurylpyrrole-2-carboxylate),三棕榈酸甘油酯(tripalmitin),棕榈酸三十二醇酯(sotriylpalmitate),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ɡ棕榈酸酯(β-sitosterlol-3-O-β-Dglucoside-6’–palmitate)。

  9、挥发油类

  太子参中挥发油中已得的主要成分有吡咯,糠醛,糠醇,1-甲基-3丙基苯,2-甲基-吡咯,4-丁基-3-甲氧基-环己二烯1-酮,4-丁基-3-甲氧基-2-环二烯1-酮,2-甲氧基-6-(1-丙烯基)-酚,2-甲氧基-4-(1-丙烯基)-酚,2-环己烯1-醇-苯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特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化合物,其中以糠醇含量最高。

  10、甾醇类

  太子参含有β-谷甾醇及△-豆甾浠-3β-醇(stigmast-7-en-3β-ol)。

  11、其他

  从太子参中还分离得到去甲鸢尾素A(tristec-torigeninA),肌-肌醇-3-甲醚(myoinositol-3-methxyl)。

编辑本段药材性状

  干燥块根呈细长条形或长纺锤形,长约2~6厘米,直径约3~6

  

太子参

毫米左右,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有细皱纹及凹下的须根痕,根头钝圆,其上常有残存的茎痕,下端渐细如鼠尾。

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而亮,直接晒干的断面为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甘,以肥润、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

  皮层薄壁细胞数列,多切向延长。

韧皮部窄;韧皮射线宽。

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占根的大部;木射线甚宽广;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成束,呈放射状排列;初生木质部3-4原型。

  本品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2-60μm,于木质部较易察见。

编辑本段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摘除残留须根,筛去灰土即得。

编辑本段药理作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

①《本草再新》:

“味甘,性温,无毒。

”②《饮片新参》:

“甘润,微苦平。

”③《中药志》:

“甘苦,微寒。

”入肺、脾经《本草再新》:

“入心、脾、肺三经。

  【功效分类】补虚药,补气药

  【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

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1.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

能益脾气,养胃阴。

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

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

  2.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

能益气生津。

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

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10-30克。

  【用药忌宜】表实邪盛者不宜用。

  【用药配伍】

  1.配麦冬,补肺并润肺养阴,用治肺阴亏虚的肺虚咳嗽最宜。

  2.配黄芪,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为效。

  3.配白术,共奏补脾肺之功。

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

编辑本段常用配方

  治自汗方(《陕西中草药》):

太子参三钱,浮小麦五钱,水煎服。

编辑本段古籍考证

  1.《本草从新》:

大补元气。

  2.《本草再新》:

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

  3.《饮片新参》:

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

  4.《江苏植药志》:

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

  5.《中药志》:

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

  6.《陕西中草药》:

补气益血,健脾生津。

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

编辑本段繁殖方法

  太子参繁殖方法分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

种子繁殖

  因太子参是蒴果种子成熟不一致,蒴果开裂,种子自然脱落,

  不易采收。

一般都是利用太子参收获后,就地培育幼苗,用

  

太子参

四齿浅耕2厘米左右,再施入人粪尿,种点秋菜或大青叶等药材,秋菜收后再施一次人粪尿,6-7天后整平地面盖上稻草或麦草。

第二年4月份苗出来,不久大青叶也采种了。

剪去地上茎,除去覆盖草,进行田间管理,间去过多的苗子。

当苗长5片叶时进行移栽,选择傍晚或阴天进行,把幼苗的茎节横放埋入土中,留出顶端叶片。

注意遮荫(盖稀稀的草或设前棚),生出新根后,撤覆盖物。

也有的地方,把种子采下用湿砂贮藏,备秋播或春播用。

  5~6月当果实将要成熟前,连果柄剪下,置室内通风干燥处阴干后,进行脱粒、净选后,立即进行混砍湿藏,否则不发芽。

其方法是:

将1份种子与2-3份清洁河砂混拌均匀,砂的湿度,以手握之成团、松开即散为度。

然后,一起装入大小适中的木板箱内,摊平,上面盖2厘米厚的细砂,箱不加盖,置通风阴凉的室内贮藏至秋季或翌年春季播种。

  播种育苗:

春播或秋播。

  春播,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秋播,于9月酷暑过后进行。

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20厘米横向开沟条播,沟深1厘米。

然后,将催芽籽拌草木所均匀地播入沟内,覆细上厚1厘米左右,以不见种子为度。

上盖稻草或杂草,浇1次透水,保湿保温。

  亦可撒播:

将畦作成150厘米宽的高畦或平畦,耧松耙平、然

  后,将1份催芽将拌10份细土,均匀地撒入略面,再用齿耙耧平畦面,上撒盖细肥土或草木炭,以利保温保湿,但不宜太厚。

播后经常保持床上湿润,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

遇干旱天气,要浇水保墒,以利出苗。

出苗后,揭去盖草,加强苗床管理,当幼苗长出2~3对真叶时进行移栽。

根茎繁殖

  大面积生产多采用分根繁殖。

原地留种,选择植株生长健壮的地块,留于地中,4-5月在行间套种蔬菜或豆类、中草药草决明、柴胡、望江南等,夏季炎热的气候,套种作物正是生长旺盛时期,给太子参起遮荫作用,并巨能降低地温,使太子参安全度夏。

秋季栽种孩儿参时挖起作种栽。

选芽头完整、体肥大整齐、无伤、无病虫害的块根作种。

栽种不能过迟、过深或过浅,一般在10月份。

  块根栽的方法:

按行株距15厘米*6厘米,斜栽或平栽入沟内。

栽入深度以6~9厘米为宜。

太子参具“茎节生根”的特性,栽植深度与产量有关:

过钱,块根集中在表上层内生长,参体细小且易发叉;过深,块根虽肥大,但发根数量少,产量低。

一般栽下1个母参,能产生10多个子参。

幼苗萌芽生长是靠母参供给养分,植株枯萎后,母参已腐烂,此时子参分散生长于土中,进入夏季休眠。

编辑本段栽培要点

正确选地,精耕细作

  应选择疏松肥沃略带倾斜的向北山坡旱地种植,尤以生茬地最

太子参

佳。

为降低病源、减轻病害,每2—3年应实行1次轮作,前茬忌茄科烟草、蔬菜等作物、禾本科作物地块尚可。

种植地深耕20厘米,畦宽0.8—1.4米,高25厘米,畦面呈龟背形,沟宽30厘米。

精耕细作,使土层疏松。

种植前15天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配成800倍液喷畦面后将表土翻入土层,预防地下害虫。

严格选种,适时栽种

  选择肥大、健壮、芽头完整、无损伤、无病害的种根或采用种子播种繁育方法生产出不带病源的种根作生产用种,以利培育无病壮苗,为丰产奠定基础。

掌握在霜降前后种植,用种量20公斤/亩,种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30分钟沥干后,用清水漂洗残留药液,晾干、待播。

施足基肥,合理密植

  太子参的植株矮小,以块根为经济目标,为避免伤根或肥料与种参接触霉烂,后期不宜中耕追肥。

施足基肥和掌握适宜种植浓度是高产的关键措施,以重施基肥为主。

畦面横向开10厘米深定植沟,沟距13—15厘米,每亩用草木灰12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复合肥10公斤、人粪尿200公斤沤制后撒施于沟底并覆盖薄土。

按株距4—6厘米排放种参,芽头距地表6厘米,种参头尾相接,然后覆细土盖种。

护墒、保湿,酌情追施平衡肥

  出苗后25天应拔草,轻度疏松表土。

苗期过后不宜松土,封行时拔

太子参

草,封行后停止墒情活动,促进参体生长。

生长阶段以保持湿润、畦面不积水为宜,块根膨大期要勤浇水,促进块根生长发育。

对苗壮、土层肥沃、基肥足的地块不宜追肥,避免枝叶徒长。

若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失衡,则须根增多,产量降低。

但对基肥不足、地力瘠瘦、苗期分枝少、苗架纤弱的地块,应在清明前后用腐熟饼肥30—40公斤/亩拌土施于畦中,或用“云大”“芸薹素”等根外追肥,以提高群体光能效应,延缓茎叶枯萎、防止早衰,促进块根增生、膨大。

科学施用平衡肥,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适时采收、留种

  在太子参种植后的翌年夏至前后,当地上部50%以上的茎叶枯萎时就应采收,此时参根成品率最高。

宜选择晴天收获,大小参根应采收齐全。

选择无病害、具有固定特性、芽头饱满、肥壮的留作种根,置于阴凉处按一层沙(10厘米厚)、一层参种反复重叠4—5层。

贮藏期间保持沙层湿润,每隔20天翻堆检查,拣出霉烂参根,临栽种前优中选优,保证种根质量,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编辑本段虫害防治

  太子参花叶病

  

太子参花叶病

[2]

  症状病株矮小,叶上出现斑驳花叶,叶片皱缩,块根小,根数明显减少。

太子参产区5月症状明显。

  病原已知毒原种类有:

TMV称烟草花叶病毒的一个株系,病毒粒体杆状,长约300nm;TμmV称芜菁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长680一780nm,病叶细胞内有风轮状内含体;CMV称黄瓜花叶病毒,属黄瓜花叶病毒组。

病毒粒体球状,直径约30nm;BBWV称蚕豆萎蔫病毒。

病毒粒体球状,大小25nm,在病叶细胞内有晶格状内含体。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毒靠带毒的太子参种根为繁殖材料或由带毒的蚜虫传毒,引起发病,扩大为害。

太子参生育期蚜虫发生量大及管理粗放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利用茎尖脱毒,进行热处理,培育无毒种苗。

  

(2)种子经0℃低温处理40一60天后播种,培育无毒实生苗。

  (3)及时防虫确保种苗不带毒。

叶斑病

  4~5月发生,危害叶片,光侵害下部叶片,后逐渐向上蔓延,叶片上产生枯死的斑点,严重时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①收获后彻底清理枯枝残体,集中烧毁

  ②严格实行轮作,不宜重茬

  ③发病初期喷1:

1:

100波尔多液,每10天1次,连续2-3次

  ④发病严重时,喷50%地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70%托布津800倍液,7~10天1次,连喷2~3次。

根腐病

  发病初期,先由须根变褐腐烂,逐渐向主根蔓延。

主根发病后,严重时全根腐烂。

7~8月高温高湿天气,发病严重;此外,田间积水,烂根死亡严重。

  防治方法:

  ①雨后及时疏沟排水

  ②栽种前,块根用25%多菌灵200倍液浸种10分钟,晾干后下种

  ③发病期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市津1000倍液浇灌病株。

病毒病

  感病植株叶片呈花叶状,植株萎缩,叶片卷曲,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防治方法:

  ①选择无病植株留种

  ②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③注意防治传毒害虫。

地下害虫

  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均可危害参苗与参根的生长与发育,应及时捕杀。

  防治措施:

  ①施用的粪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温堆肥

  ②灯光诱杀成虫

  ③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l000倍或50%E605乳油1000倍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也可用40%的速灭杀丁乳剂2ml装的速灭杀丁5~6支,对水45kg均匀地喷在幼苗植株上及其基部周围土壤上

  ④毒饵诱杀,用25~30g氯丹乳油拌炒香的麦麸5kg加适量水配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或畦面诱杀。

编辑本段采收加工

采收

  6~7月初大部分植株枯黄倒苗后,除留种地外,应立即采

  

太子参

挖,若延迟不收,遇雨水多时,易造成腐烂。

收获时,先除去茎叶,后控取块根,注意不要碰伤劳头,保持参体完整。

加工

  用清水洗净参体,搓会须根,薄摊于晒场或晒席上直接晒干。

或将参根运回后置通风干燥的室内摊晾1~2天,使根部失水变软后,再用清水洗净,投入100℃开水锅中,烫2~3分钟,取出立即摊放于晒场或晒席上暴晒,晒干即成商品。

每公顷产干货750~2250千克,1.5千克鲜货加工成0.5千克干货。

编辑本段健康食谱

黄芪红枣太子参汤

  材料:

黄芪15克、红枣7枚、太子参10克。

做法:

将黄芪、红枣、

  

黄芪红枣太子参汤

太子参加适量水煮30分钟,每晚临睡前或清晨空腹时代茶给孩子喝。

  功效提示:

这款汤有补肺健脾的功效,适宜反复感冒的孩子吃。

银耳太子参炖鹿肉

  材料:

银耳50克,太子参15克,鹿肉300克,姜10克,清汤1200克。

  调味料:

盐5克,鸡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银耳、太子参分别用温水涨发好,鹿肉切蚕豆丁大小汆水,姜切片待用。

  2.将净锅上火,放入清汤、太子参、银耳、鹿肉、姜片,大火烧开转小火炖50分钟调味即成。

  功效:

鹿肉营养丰富,长期食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面黄体虚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银耳可养阴生精,润肺健脾,对阴液亏虚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太子参炖田鸡

  材料:

田鸡350克,瘦肉50克,太子参50克,枸杞子10克,姜10克,清汤700克。

  调味料:

盐5克,鸡精3克,糖1克。

  做法:

  1.田鸡宰杀斩块汆水,瘦肉切豆丁大小汆水,太子参用清水泡发好,姜切片待用。

  2.将净锅上火,放入清汤丶姜片丶太子参丶枸杞子丶瘦肉丶田鸡,大火烧开转用小火炖30分钟调味即成。

  功效:

太子参含多种氨基酸丶果酸丶淀粉丶维生素丶皂苷等成分,能消水肿丶化痰止咳,对心悸自汗丶病后体虚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太子参炖柴鸡

  功效:

滋阴补虚,温中益气。

特别适于秋冬女性进补,调养产后虚弱等。

  原料:

太子参8克,柴鸡250克

  调料:

盐、葱、姜、料酒适量

  做法:

  1.将柴鸡切块,在沸水中焯后,将水倒掉。

  2.将柴鸡与太子参一起,放入葱、姜、料酒,加清水炖约2个小时,至熟透后加入盐稍煮几分钟即可。

  禁忌:

高血压及肾炎、胃炎患者不宜多食。

  适合人群:

体虚或产后虚弱的女性。

编辑本段临床应用

  1.(《陕西中草药》)治自汗。

太子参9克,浮小麦15克

  

太子参

  。

水煎服。

  2.(《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主治劳力损伤,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脉细弱。

取太子参15-18克,放入碗中,加黄酒、红塘适量,隔水蒸汁。

每天3次,口服,每天1剂。

  3.清中消痞汤(名医李寿山之方)主治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痞塞,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纳呆食少,大便燥秘,舌红少津或光剥龟裂,脉细或数等。

太子参15克,麦门冬15克,制半夏7.5克,柴胡6克,生白芍10克,炒栀子7.5克,丹皮7.5克,青皮10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20分钟,浸透后煎煮。

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20分钟。

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00毫升为宜,每日服1剂,早晚分服,饭前或饭后两小时温服。

视病情连服3剂或6剂停药一天。

俟病情稳定或治愈后停药,服药过程中,停服其它中西药物。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需坚持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

方中太子参、甘草补中益气,以助脾胃之气阴。

编辑本段性状鉴别

  块根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2-8cm,少数可达12cm,直径2-6mm,顶端残留极短的茎基或芽痕,下部渐细呈尾状。

表面黄白色至土黄色,较光滑,略具不规

  

太子参

  则的细纵皱纹及横向凹陷,其间有须根痕。

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类白色或黄白色,角质样;晒干者类白色,有粉性。

气微,味微甘。

以条粗、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面:

木栓层为4-6列方形木栓细胞。

皮层薄壁细胞数列,多切向延长。

韧皮部窄,射线甚宽。

形成层明显。

木质部占根的绝大部分,射线宽广,导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状;初生木质部3-4原型。

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并有少数草酸钙簇晶,直径12-60μm,于木质部较易察见。

  粉末特征:

淡黄白色。

  ①淀粉粒极多,多为单粒,类圆形,直径4-24μm,脐点星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