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除灰渣系统检修工艺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064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7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除灰渣系统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锅炉除灰渣系统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锅炉除灰渣系统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锅炉除灰渣系统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锅炉除灰渣系统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除灰渣系统检修工艺规程.docx

《锅炉除灰渣系统检修工艺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除灰渣系统检修工艺规程.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锅炉除灰渣系统检修工艺规程.docx

锅炉除灰渣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锅炉除灰渣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1除渣水泵检修规程

1.1除渣水泵设备概况及参数

1.1.1设备概况

1.1.1除灰系统用水泵均为石家庄泵业集团生产,适用于输送磨蚀性或腐蚀性渣浆,其轴封形式为付叶轮加填料组合式密封。

过流部件采用抗磨蚀的耐磨合金材料制造。

ZJ型泵为卧式轴向吸入单级单吸离心式渣浆泵,外层为金属泵壳,内层壳体为高铬合金铸铁。

ZJL型泵为立式轴向吸入单级单吸离心式渣浆泵,叶轮、涡壳、后护板的材质为高铬合金铸铁,轴承采用稀油润滑。

泵轴与电机用联轴器直接连接,从电机方向看,水泵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1.1.2设备参数

1.1.2.1渣浆泵

1.1.2.1.1型号:

150ZGB

1.1.2.1.2数量:

每台炉2台,两台炉共4台

1.1.2.1.3流量:

86-162m3/h

1.1.2.1.4扬程:

0.217MPa/21.7m

1.1.2.1.5电动机型号:

YCT355-4/55KW/380V

1.1.2.2高压水泵

1.1.2.2.1型号:

150ZGB

1.1.2.2.2数量:

每台炉2台,两台炉共4台

1.1.2.2.3流量:

20.5m3/h

1.1.2.2.4扬程:

0.347MPa/34.7m

1.1.2.2.5电动机型号:

Y160M1-2/11KW/380V

1.1.2.3低压水泵

1.1.2.3.1型号:

100ZGB

1.1.2.3.2数量:

每台炉3台,两台炉共6台

1.1.2.3.3流量:

90m3/h

1.1.2.3.4扬程:

0.8MPa/80m

1.1.2.3.5电动机型号:

Y250M-4/55KW/380V

1.1.2.4溢流水泵

1.1.2.4.1型号:

100RV-SP

1.1.2.4.2数量:

每台炉2台,两台炉共4台

1.1.2.4.3流量:

60m3/h

1.1.2.4.4扬程:

0.47MPa/47m

1.1.2.4.5电动机型号:

Y250M-6/37KW/380V

1.1.2.5脱水仓污水泵

1.1.2.5.1型号:

65QV-SP

1.1.2.5.2数量:

每台炉2台,两台炉共4台

1.1.2.5.3流量:

39.6m3/h

1.1.2.5.4扬程:

0.214MPa/21.4m

1.1.1.5.5电动机型号:

Y160M-4/11KW/380V

1.1.1.6灰库污水泵

1.1.1.6.1型号:

65QV-SP

1.1.1.6.2数量:

每台炉2台,两台炉共4台

1.1.1.6.3流量:

39.6m3/h

1.1.1.6.4扬程:

0.214MPa/21.4m

1.1.1.6.5电动机型号:

Y160M-4/11KW/380V

1.1.1.7浓缩机和贮水池污泥泵

1.1.1.7.1型号:

1.1.1.7.2数量:

两台炉共2台

1.1.1.7.3流量:

25m3/h

1.1.1.7.4扬程:

0.215MPa/21.5m

1.1.1.7.5电动机型号:

Y132S1-2/5.5KW/380V

1.2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

检修类别

周期

工期

大修

2年

5天/台

小修

6个月

3天/台

1.3检修项目

1.3.1大修项目

1.3.1.1泵体解体、清理、轴承检查或更新

1.3.1.2主轴检查或更新

1.3.1.3叶轮磨损检查或更新

1.3.1.4副叶轮检查或更新

1.3.1.5密封检查或更新

1.3.1.6格兰箱填料更换

1.3.1.7冷却器轴承箱

1.3.1.8进、出口阀门修理

1.3.1.9泵体和阀门回装

1.3.1.10电机找中心

1.3.1.11试运转

1.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

1.4.1.高(低)压水泵的检修步骤、工艺方法

1.4.1.1.准备好工具、备品及起吊设备,办好工作票,通知电气拆线

1.4.1.2对轮拆卸

1.4.1.2.1拆下对轮护罩,测量对轮中心记录原始值。

1.4.1.2.2做好对轮联接标记,拆下对轮螺栓。

1.4.1.3.检查对轮。

1.4.1.3.1检查螺栓及胶圈磨损情况。

1.4.1.4泵的拆卸

1.4.1.4.1拆去泵的出入口连接短管及轴封水管。

1.4.1.4.2拆去前后泵壳的紧固螺栓,用吊环起吊前泵壳,放在检修场地,松开前护板紧固螺帽,从泵上拆下前护板。

1.4.1.4.3拆去护套压板,用专用起吊工具起吊,护套放在检修场地。

1.4.1.4.4拆去卸环上的三个内六角螺栓,拆下拆卸环上的三块环块,退出叶轮放在检修场地上。

1.4.1.4.5拧下后护板紧固螺帽,吊出后护板。

1.4.1.4.6从轴上取下副叶轮。

1.4.1.4.7拆下填料压盖,取出填料,从轴端取出填料箱,放在检修场地。

放去轴承箱内的油。

1.4.1.4.8从填料箱内取出水封环。

1.4.1.5轴承组件解体。

1.4.1.5.1拆下前轴承端盖,后轴承箱固定螺丝。

1.4.1.5.2拆下托架与托架盖连接螺栓及定位销子,吊起托架盖并用压铅丝的方法,测量前轴承外圈,后轴承箱与托架盖的配合间隙,作好记录。

1.4.1.5.3从托架上吊起转子部件,放在专用架子上。

1.4.1.5.4用拉马拆下联轴器。

1.4.1.5.5从轴上依次取下水轮、轴套、挡水盘前轴承端盖及承力轴承

1.4.1.5.6拧出后轴承锁母,拆下后轴承压盖挡套

1.4.1.5.7用拉马拆下后轴承箱,轴承注意轴承装配方向

1.4.1.5.8各零件清洗,使零件无污垢

1.4.1.6轴承的更换

1.4.1.6.1加热轴承油温在90-110℃。

1.4.1.6.2轴承安装时不要偏斜,用紫铜棒轻轻敲打内套,使之与轴肩靠紧,轴承牌号向外。

1.4.1.6.3销子,吊起托架盖并用压铅丝的方法,测量前轴承外圈,后轴承箱与托架盖的配合间隙,作好记录。

1.4.1.7叶轮的更换

1.4.1.8轴承组件的组装.

1.4.1.8.1将两端轴承装表轴承箱内,将橡胶油封装在后轴承盖内,并在端盖上装上石棉垫。

将后轴承端盖装到轴承箱并拧紧端盖螺丝,将耐油轴承箱的橡胶密封圈套在轴承箱密封槽内.

1.4.1.8.2在轴的颈处涂上油脂,将轴承连同轴承箱一同回装到轴上.

1.4.1.8.3在轴套上挡套,并用轴承锁母拧紧

1.4.1.8.4依次套上前轴承端盖、挡水盘拆卸环、轴套不封环。

1.4.1.8.5将键用铜棒轻轻敲入轴端盖键槽内加热,将连轴器装到轴上,连轴器与轴颈有0.03-0.04mm的配合紧力

1.4.1.8.6将转子部件一起吊放到托架上,并使轴承箱轴承放在各自轴瓦上,

1.4.1.9泵头部件组装

1.4.1.9.1将填料箱套在后泵壳内的结合面上

1.4.1.9.2将后护板套在轴上并与后泵壳靠足,用坚固螺栓拧紧,再装上护套密封圈。

1.4.1.9.3将护套装入泵壳内并用护套压板固定

1.4.1.9.4将叶轮旋入轴端并与付叶轮靠足

1.4.1.9.5将前护板装入前泵壳,用螺栓拧紧,套上护套

1.4.1.9.6将前泵壳连同前护板一起吊起,装到后泵壳上,并用泵壳紧固螺栓拧紧

利用轴承箱上的调节螺丝,调整叶轮与前护板的轴向间隙,

1.4.1.9.7将水封环推入填料箱内加装填料,装上填料压盖,装上轴封管。

水封环外缘填料箱

1.4.1.9.8对轮找正,穿上销钉,装上出入口短管

1.4.1.9.9轴封冷却水管和轴承箱冷却水管回装,阀门更换

1.4.1.10泵试运转

1.4.1.10.1清扫检查现场。

1.4.1.10.2测量记录振动、温度、漏油等情况。

1.4.1.10.3试运完毕后,结束工作票。

1.4.2高(低)压水泵的检修质量标准。

1.4.2.1对轮表面光滑、无裂纹、损伤。

对轮螺栓、橡胶圈完好无损。

1.4.2.2检查前后泵壳有无裂纹。

1.4.2.3检查前后护板及护套有无裂纹和砂眼,有无磨损及气蚀点,严重的更换。

1.4.2.4检查叶轮有无裂纹、砂眼,磨损、气蚀蚀是否严重。

1.4.2.5检查清理托架油箱,检查有无砂眼、裂纹。

检查轴承外圈接触情况。

1.4.2.6检查填料箱有无裂纹、磨损,轴封不堵塞,两端结合面应光滑完整。

1.4.2.7轴承检查,轴承内外圈、滚动体、珠架表面无麻点、裂纹、腐蚀、变色、变形。

轴承游隙:

0.09~0.25㎜。

1.4.2.8轴承与轴颈的配合0~0.03㎜的紧力,轴承外圈与轴承箱0.05~0.10mm的间隙,轴承轴向间隙0.10~0.15㎜。

1.4.2.9联轴器与轴颈有0.01~0.03㎜的配合紧力。

1.4.2.10叶轮与前护板的轴向间隙小于2㎜。

1.4.2.11内孔的间隙为0.1~0.2㎜,轴与轴套的间隙为0~0.02㎜。

1.4.2.12对轮间隙为4~8㎜,中心偏差≤0.05㎜。

1.4.2.13轴承温度不超过55℃。

轴承振动值在各方向上低于0.05㎜泵运行正常,无异音、无漏油、漏水现象。

1.4.3渣浆泵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

1.4.3.1渣浆泵检修步骤、工艺方法

1.4.3.1.1渣桨泵现场拆卸

1.4.3.1.1.1联系热工将所有的热控电缆同控制部件拆离

1.4.3.1.1.2按顺序拆除进、出口阀门及其连通管道

1.4.3.1.1.3取下泵体接口环

1.4.3.1.1.4拆下冷却水管道阀门。

1.4.3.1.1.5放去轴承箱内部的润滑油。

1.4.3.1.1.6拆下靠背轮的安全罩螺丝,取下安全罩。

1.4.3.1.1.7解开对轮螺栓,对靠背轮作好标记。

1.4.3.1.1.8拆电动机地脚螺栓,对底座垫片数量及厚度作好记录。

1.4.3.1.1.9吊下电动机。

1.4.3.1.1.10移送电机到检修间,交由专业电气人员解体检修。

1.4.3.1.1.11排出泵体内的积水。

1.4.3.1.1.12拆除渣桨泵及轴承座的地脚螺栓,连同轴承箱一起吊出渣桨泵房

1.4.3.1.1.13将渣桨泵移送至检修间。

1.4.3.1.2渣桨泵的解体

1.4.3.1.2.1用拉马从主轴上拉出联轴器,必要时可加热至80℃~100℃。

1.4.3.1.2.2将渣桨泵的前盖用行车固定吊起。

1.4.3.1.2.3松开泵前后盖结合面螺栓。

1.4.3.1.2.4拉开前盖,用行车吊起泵前盖,并放在检修场地。

1.4.3.1.2.5用链子钳固定主轴,逆转动方向转动叶轮,松开叶轮同主轴的螺纹连接。

1.4.3.1.2.6将叶轮吊放在橡胶垫上在后盖板上松开4只定位螺母,拆下泵减压盖。

拆除锁片,锁母。

1.4.3.1.2.7从非驱动端将轴承连同主轴一起抽出。

1.4.3.1.2.8用拉马拉下主轴上的轴承。

1.4.3.1.2.9拆下各零部件按顺序放好,并妥善保管。

1.4.3.1.2.10零部件的清理和检查调试

1.4.3.1.2.11所有部件用柴油彻底清理干净

1.4.3.1.2.12检查叶轮是否有冲蚀现象,特别是叶片的端部和中前部。

若有冲蚀沟槽,则更换叶轮。

1.4.3.1.2.13检查后护板的磨损情况,若磨损超过原厚度的1/3,应重新配置后护板。

1.4.3.1.2.14把主轴清理干净,检查轴颈的磨损情况,轴颈应光洁,无麻点、蚀斑、刻痕、否则更换主轴。

1.4.3.1.2.15将主轴放在V型铁上,架上百分表,检查主轴有无弯曲,若有弯曲度≥0.03mm/m,则需进行校直工作。

1.4.3.1.2.16检查轴套有无磨损和损坏,有损坏的予以更换。

1.4.3.1.2.17轴承用汽油清洗,有污垢和铁锈杂物要用铲刀清除干净。

轴承滚道及滚珠无蚀斑、麻点、磨损、划痕,游隙≤0.10mm,否则更换新轴承。

1.4.3.1.2.18泵壳体与轴承座检查清理。

1.4.3.1.2.19检查泵壳流道有无冲刷、腐蚀等现象,冲刷腐蚀严重的更换。

1.4.3.1.2.20清理检查轴承座,检查轴承座有无磨损、腐蚀、穿孔等现象。

1.4.3.1.2.21其它各零件逐一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则予以更换。

1.4.3.1.3轴承箱的组装

1.4.3.1.3.1将轴颈表面清理干净,在轴颈上抹上润滑油

1.4.3.1.3.2用轴承加热器将轴承加热到90℃左右

1.4.3.1.3.3将轴承热装到主轴上。

1.4.3.1.3.4将主轴及轴承安装到轴承箱中。

1.4.3.1.3.5用塞尺检查轴承外圈同轴承座的热膨胀的间隙

1.4.3.1.3.6装上轴封组件,用压铅丝法检查轴承压盖同轴承外圈的间隙

1.4.3.1.3.7增减纸垫,调整好轴承压盖间隙,装上轴承压盖,拧紧压盖螺丝。

1.4.3.1.3.8将轴承箱组件吊装到轴承箱底座上,穿上螺栓临时固定。

1.4.3.1.4渣浆泵体的组装

1.4.3.1.4.1将减压盖、后护板、密封橡胶圈装到水泵的后盖上,拧紧连接螺栓。

1.4.3.1.4.2将进口环装到泵前盖上,打上插口销。

1.4.3.1.4.3把挡水圈、填料压盖套装到主轴上

1.4.3.1.4.4将后盖组件吊起,套装到主轴上,并拧紧其同轴承座的连接螺丝。

1.4.3.1.4.5将长、短轴套、水封环、前、后定位环装到主轴上

1.4.3.1.4.6将叶轮吊起,把叶轮螺丝孔同轴头螺纹对正,转动主轴并拧紧。

1.4.3.1.4.7调整轴承箱同轴承座的连接螺丝,调节叶轮在泵体流道中心位置。

1.4.3.1.4.8装上前泵盖和中开面螺栓,拧紧螺栓。

请检查转子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卡涩。

1.4.3.1.4.9装上3层填料盘根,使水封环与填料函内润滑水孔对齐,最后将填料压盖装上,均匀拧紧压盖螺母后再松开。

1.4.3.1.4.10用加热法装上半联轴器。

1.4.3.1.5渣浆泵现场安装

1.4.3.1.5.1将渣浆泵移送至现场。

1.4.3.1.5.2清理基座及螺丝孔。

1.4.3.1.5.3将渣浆泵吊装就位。

1.4.3.1.5.4拧紧地脚螺栓。

1.4.3.1.5.5将检修好的电机移送到现场就位。

1.4.3.1.5.6拧上电机地脚螺栓。

1.4.3.1.6找渣浆泵-电机中心

1.4.3.1.6.1如电机需加或减垫片,可采取此公式计算:

w=l×ɑ/d

注:

w为偏差值;l为电机前或后地脚螺丝至联轴器中心距;ɑ为联轴器张口;d为联轴器直径

1.4.3.1.6.2找中心时,电机及风机侧联轴器测量的数值,作为参考数值,决定电机左右移动。

1.4.3.1.6.3中心找好后,紧固电机地脚螺丝后,再测量一次,径向及轴向偏差≤0.05mm。

1.4.3.1.6.4装上联轴器螺栓。

1.4.3.1.7装上联轴器防护罩。

1.4.3.1.8装上轴封水管。

1.4.3.1.9渣桨泵试转

1.4.3.1.9.1渣浆泵所有检修工作结束后,结束工作票,联系运行人员进行渣浆泵试运行。

1.4.3.1.5.2记录检查渣浆泵运行情况:

1.4.3.1.5.2.1测量渣浆泵振动值;

1.4.3.1.5.2.2整台渣浆泵不漏油、水;

1.4.3.1.5.2.3电流正常平稳;

1.4.3.1.5.2.4油位正常;

1.4.3.1.5.2.5无异常声音;

1.4.3.1.5.2.6工作完成

1.4.3.1.5.2.7做好设备和检修场地的清洁工作。

1.4.3.2渣浆泵检修质量标准

1.4.3.2.1轴弯曲度<0.03㎜/m。

1.4.3.2.2轴承滚道及滚珠无蚀斑、麻点、磨损、划痕,游隙≤0.25㎜。

1.4.3.2.3轴承内圈与轴的紧力为0.03㎜左右,热膨胀间隙0.08㎜~015㎜。

1.4.3.2.4轴承盖同轴承外圈的间隙0.05㎜~0.10㎜。

1.4.3.2.5转子转动灵活无卡涩。

1.4.3.2.6填料盘根错口180º。

1.4.3.2.7冷油器试验压力1.0MPa,5分钟压力降≤0.05MPa。

1.4.3.2.8圆周偏差≤0.05mm,平面偏差≤0.05mm。

1.4.3.2.9检查渣浆泵运行情况正常,测量渣浆泵振动值≤0.08㎜,整台渣浆泵不漏油、水,电流正常平稳,油位正常,无异常声音。

1.4.3.3溢流水泵(污水泵)的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

1.4.3.3.1溢流水泵(污水泵)的检修步骤、工艺方法

1.4.3.3.1.1泵的解体

1.4.3.3.1.1拆除台板螺栓和出口短节,法兰盘解列。

1.4.3.3.1.2整体将泵吊起来,拆下皮带

1.4.3.3.1.3检查前后泵壳有无裂纹,挂角螺栓无断裂

1.4.3.3.1.4检查前后护板无砂眼、裂纹、气蚀,眼洞可以补焊,如磨损超过2-3mm,应换新。

1.4.3.3.1.5检查叶轮磨损,测量轴的弯曲度

1.4.3.3.1.6检查轴承及各结合面密封圈、压盖、骨架油封

1.4.3.3.2泵的组装

1.4.3.3.2.1将两盘推力轴承对心相装,然后再组装支架轴承。

轴承与轴颈的配合,应有0.01mm的紧力

1.4.3.3.2.2将轴颈涂上油,连同轴承底部穿入,轴承箱内装上压盖,油封装好

后泵体套筒支架上有轴护板靠紧

1.4.3.3.2.3将护套装入泵壳内,并用护套板固定

1.4.3.3.2.4将叶轮旋入轴承并与后护板靠紧

1.4.3.3.2.5将前泵壳和前护板装好,各密封圈都应装在帽内

1.4.3.3.2.6泵入口短节及上下滤网的安装

1.4.3.3.2.7泵体整体吊入水下

1.4.3.3.3泵出口短节安装

1.4.3.3.4对轮安装检查弹性胶块。

对轮间隙2-3mm,中心偏差≤0.08mm

1.4.3.3.5泵试转时轴承振动值<0.05mm,轴承温度不应超60℃.

1.4.4泥浆泵的检修的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

1.4.4.1泥浆泵的检修的检修步骤、工艺方法

1.4.4.1.1准备好工具、备品及起吊设备,办好工作票,通知电气拆线

1.4.4.1.2泵的拆卸

1.4.4.1.2.1拆去泵的出入口连接短管及轴封水管。

1.4.4.1.2.2拆去前后泵壳的紧固螺栓,用吊环起吊前泵壳,放在检修场地,松开前1.4.4.1.2.3护板紧固螺帽,从泵上拆下前护板。

1.4.4.1.2.4拆去护套压板,用专用起吊工具起吊,护套放在检修场地。

1.4.4.1.2.5后护板紧固螺帽,吊出后护板。

1.4.4.1.2.6从轴上取下副叶轮。

1.4.4.1.2.7拆下填料压盖,取出填料,从轴端取出填料箱,放在检修场地。

1.4.4.1.2.8放去轴承箱内的油。

1.4.4.1.2.9从填料箱内取出水封环。

1.4.4.1.3轴承组件解体。

1.4.4.1.3.1拆下前轴承端盖,后轴承箱固定螺丝。

1.4.4.1.3.2拆下托架与托架盖连接螺栓及定位销子,吊起托架盖并用压铅丝的方法,1.4.4.1.3.3测量前轴承外圈,后轴承箱与托架盖的配合间隙,作好记录。

1.4.4.1.3.4从托架上吊起转子部件,放在专用架子上。

1.4.4.1.3.5用拉马拆下联轴器。

1.4.4.1.3.6从轴上依次取下水轮、轴套、挡水盘前轴承端盖及承力轴承

1.4.4.1.3.7拧出后轴承锁母,拆下后轴承压盖挡套

1.4.4.1.3.8用拉马拆下后轴承箱,轴承注意轴承装配方向

1.4.4.1.3.9各零件清洗,使零件无污垢

1.4.4.1.4轴承的更换

1.4.4.1.4.1加热轴承油温在90-110℃。

1.4.4.1.4.2轴承安装时不要偏斜,用紫铜棒轻轻敲打内套,使之与轴肩靠紧,轴承牌号向外。

1.4.4.1.4.3吊起托架盖并用压铅丝的方法,测量前轴承外圈,后轴承箱与托架盖的配合间隙,作好记录。

1.4.4.1.5叶轮的更换

1.4.4.1.6.轴承组件的组装.

1.4.4.1.6.1将两端轴承装表轴承箱内,将橡胶油封装在后轴承盖内,并在端盖上装上石棉垫。

将后轴承端盖装到轴承箱并拧紧端盖螺丝,将耐油轴承箱的橡胶密封圈套在轴承箱密封槽内.

1.4.4.1.6.2在轴的颈处涂上油脂,将轴承连同轴承箱一同回装到轴上,在轴套上挡套,并用轴承锁母拧紧

1.4.4.1.6.3依次套上前轴承端盖、挡水盘拆卸环、轴套不封环。

1.4.4.1.6.4将键用铜棒轻轻敲入轴端盖键槽内加热,将连轴器装到轴上,连轴器与轴颈有0.03-0.04mm的配合紧力。

1.4.4.1.6.5将转子部件一起吊放到托架上,并使轴承箱轴承放在各自轴瓦上,

1.4.4.1.7泵头部件组装

1.4.4.1.7.1将填料箱套在后泵壳内的结合面上

1.4.4.1.7.2将后护板套在轴上并与后泵壳靠足,用坚固螺栓拧紧,再装上护套密封圈。

1.4.4.1.7.3将护套装入泵壳内并用护套压板固定

1.4.4.1.7.4将叶轮旋入轴端并与付叶轮靠足

1.4.4.1.7.5将前护板装入前泵壳,用螺栓拧紧,套上护套

1.4.4.1.7.6将前泵壳连同前护板一起吊起,装到后泵壳上,并用泵壳紧固螺栓拧紧

1.4.4.1.7.7利用轴承箱上的调节螺丝,调整叶轮与前护板的轴向间隙,

1.4.4.1.7.8将水封环推入填料箱内加装填料,装上填料压盖,装上轴封管。

水封环外缘填料箱

1.4.4.1.7.9对轮找正,穿上销钉

1.4.4.1.8装上出入口短管

1.4.4.1.9轴封冷却水管和轴承箱冷却水管回装,阀门更换

1.4.4.1.10泵试运转

1.4.4.1.10.1测量记录振动、温度、漏油等情况。

1.4.4.1.10.2试运完毕后,结束工作票。

1.4.4.2溢流水泵(污水泵)的检修质量标准

1.4.4.2.1皮带轮表面光滑、无裂纹、损伤。

1.4.4.2.2皮带完好无损。

1.4.4.2.3检查泵壳有无裂纹。

和砂眼,有无磨损及气蚀点,严重的更换。

检查叶轮有无裂纹、砂眼,磨损、气蚀是否严重。

1.4.4.2.4检查迷宫环,迷宫套,检查有无砂眼、裂纹。

1.4.4.2.5检查轴有无裂纹、磨损,轴封不堵塞,两端结合面应光滑完整。

轴承各间隙测量。

1.4.4.2.6轴承内外圈、滚动体、珠架表面无麻点、裂纹、腐蚀、变色、变形。

轴承游隙:

0.09-0.25mm。

1.4.4.2.7轴承与轴颈的配合0-0.03mm的紧力,轴承外圈与轴承箱0.05-0.10mm的间隙,轴承端面间隙0.084-0.211mm。

1.4.4.2.8皮带轮与轴颈有0.01-0.03mm的配合紧力。

1.4.4.2.9叶轮与前护板的轴向间隙均匀、叶轮水平、与泵壳不摩擦,间隙均匀、吸入口加长接头中心不偏斜、垫片四周间隙均匀、皮带轮水平,中心偏差≤0.10mm。

1.4.4.2.10轴承温度不超过55℃。

轴承振动值在各方向上低于0.05mm,泵运行正常,无异音、无漏油、漏水现象。

1.5安全、健康和环保

1.5.1安全

1.5.1.1检修作业前要对本次检修作业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

1.5.1.2防机械伤害及防坠落伤害。

1.5.1.3梯子栏杆完好、排污泵坑盖板或栏杆完好。

1.5.2健康

1.5.2.1工作人员采取防尘措施,穿工作服、戴防尘口罩等。

1.5.3环境

1.5.3.1擦洗用过的废旧棉丝要放置专用垃圾筒。

1.5.3.2检修现场要保持清洁,检修工作完要清理现场。

2浓缩机检修工艺规程

2.1设备概况及参数

2.1.1设备概况

高效浓缩机是利用灰渣微粒在液体中沉淀的特征,将固体与液体分开,再用机械方法将沉淀后的高浓度的灰浆排出,从而达到高浓度输送及清水回用的目的,它由浓缩机罐体、驱动机械装置、主轴、转动耙、浓缩管件、稳流桶、集水管槽构成。

驱动装置减速机采用速比大的摆线针轮减速机,而稳流斜板装置采用不亲水的玻璃钢,以防止沉积板结。

2.1.2高效浓缩机设备参数

序号

名称

规格

1

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