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803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5.docx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5.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5.docx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素质训练题5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

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第一节五代十国

一、单项选择题

1.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D.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2.五代十国期间,南方各国十分重视经济水利。

在钱塘江也修筑海塘的是()

A.后唐B.吴越C.吴D.楚

3.“十国”中,称“汉”的政权是()

①后汉②前汉③北汉④南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③

4.五代十国时期,全国最大的印刷业中心有()

①杭州②成都③扬州④金陵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5.下列与周世宗改革的历史作用最相近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B.管仲改革

C.王莽改制D.魏孝文帝改革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周世宗显德二年)诏曰:

“……内外文武臣僚,今后或有所见所闻,并许上章论谏。

若朕躬之有阙失,得以尽言,时政之有瑕疵,勿宜有隐。

——《旧五代史·世宗纪》

材料2:

(显德六年)帝率诸军北征。

……丁酉,驾御龙舟,率舟师顺流而北,首尾数十里。

……是役也,王师数万,不亡一矢,边界城邑皆望风而下。

——《旧五代史·世宗纪》

请回答:

①周世宗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②取得什么结果?

有什么意义?

三、问答题

7.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D 5.A

  二、材料解析题

  6.①背景是国家分裂割据,战争连年不休,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②国力强盛,对外战争取得胜利,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问答题

  7.原因:

①南方相对稳定,战争较少,有利社会经济发展②大量北方人民南迁,增加南方劳动力③南方统治者采取一些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

  影响:

五代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北方。

第二节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一、单项选择题

1.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是在()

A.916年B.960年C.979年D.l004年

2.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供给

B.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管理

C.使朝廷获得了充足的“岁币”

D.削弱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

A.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

B.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C.州的长官知州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

D.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

4.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这主要着眼于()

A.防止军事割据B.加强军事力量

C.镇压人民反抗D.抵抗辽的进攻

5.北宋科举制的发展,体现在()

①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②殿试成为定制

③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④试卷实行糊名法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

——朱弁《曲洧旧闻》

材料2:

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

——司马光《涑水记闻》

请回答:

以上材料反映宋初统治者在集中军权方面有何重要措施?

采取这些措施所遵循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三、问答题

7.北宋科举制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产生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A 5.B

  二、材料解析题

  6.答:

措施有:

①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兵权,又陆续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②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设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无调兵之权,使其互相牵制。

④禁军定期更换驻地,而统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以防武将专权。

  原则:

“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三、问答题

  7.答:

北宋科举制比唐朝有进一步发展。

①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

②严格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

③考试方法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

  影响:

科举制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第三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一、单项选择题

1.造成“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主要原因是()

A.官员数量增加

B.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豪强地主大量兼并的结果

D.政府赏赐大量田地给朝中大将

2.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加强军事B.丈量土地

C.整顿吏治D.奖励垦荒

3.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

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

C.募役法D.市易法

4.王安石说:

“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5.王安石变法中哪一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

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市易法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王)安石曰:

“……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

”光曰:

“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

”安石曰:

“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光曰:

“天下安有此理?

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宋史·司马光传》

请回答: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论战各自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

为此,王安石采取什么理财措施?

三、问答题

7.分析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失败原因。

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A5.B

二、材料解析题

6.答:

王安石主张“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司马光认王安石变法是“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为此王安石采取理财措施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⑤市易法。

三、问答题

7.答:

背景:

为了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巩固封建统治,提出变法的主张。

失败原因:

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而失败。

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行动。

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第四节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一、单项选择题

1.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包括()

A.辽B.金C.西夏D.蒙古汗国

2.下列各项中,与契丹族状况不相符合的是()

A.唐中期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

B.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

C.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D.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

3.耶律德光统治时期,得到幽云十六州,它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

A.北京及河北、内蒙南部一带

B.北京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C.北京及河北、辽宁西部一带

D.内蒙、河北、辽宁一带

4.宋太宗两次征辽失败,对宋朝最主要的影响是()

A.增加了人民的负担B.宋军由进攻转为防御

C.军事力量减弱D.人民反抗加剧

5.少数民族的首领中,接受封建文化,大力推行科举制的是()

A.耶律阿保机B.耶律德光

C.元昊D.完颜阿骨打

6.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二、材料解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

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

请回答:

辽、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产生什么历史作用?

三、问答题

8.澶渊之盟以后,对宋辽双方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B4.B5.C6.C

二、材料解析题

7.答:

特点:

辽和西夏都沿用唐代官制。

辽统治者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度。

作用;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三、问答题

8.答:

澶洲之盟以后,宋辽对峙局面形成。

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宋辽边境安定,使者往来不断,加强了汉族与契丹族的友好关系。

第五节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金的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制度是()

A.“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B.仿效唐宋王朝的政治制度

C.科举制

D.猛安谋克制

2.下列各项中,与女真族状况不相符合的是()

A.祖先是黑水靺鞨

B.北宋中后期强盛起来

C.11世纪已经创制了女真文字

D.曾经受辽的控制

3.南宋与东晋政权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是皇室贵族南渡建立的政权

②都偏安江南、不图恢复北方失地

③都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称臣纳贡

④都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所灭亡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宋金议和之后,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

这主要是为了()

A.南下灭掉南宋,进而统一全国

B.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

C.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D.镇压人民的抗金斗争

5.下列各项有关猛安谋克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基本的社会组织

B.是契丹族的氏族部落组织

C.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D.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二、问答题

6.猛安谋克制是一种什么制度?

对金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C 5.B

二、问答题

6.答:

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猛安谋克制主要是在女真族内实行。

猛安谋克作为基本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

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六节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蒙古族最早生活的地区是()

A.斡难河源

B.蒙古高原

C.松花江、黑龙江下游

D.辽河上游

2.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A.尚书省B.吏部C.门下省D.中书省

3.元朝设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澎湖和琉球B.河北、山东C.西藏D.岭北

4.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经济发展B.交通发达

C.对外开放D.国家统一

5.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结果

C.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D.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

6.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

A.辽阳省B.岭北省C.吉林省D.黑龙江省

二、问答题

7.试述元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概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A 6.A

二、问答题

7.答:

元朝大一统的出现,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主要表现是:

①汉族人民大量到边疆开发边疆经济。

边疆人民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

②辽金时期人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在元朝已被视为“汉人”。

③大量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

在元朝时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④元朝时,西藏正式为元朝的行政区。

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第七节辽、宋、夏、金、元经济的发展与对外经济交流

一、单项选择题

1.南宋时,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在今()

A.两广B.江浙C.河北D.四川

2.北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已有了相当水准的突出标志是()

A.众多的“瓦肆”B.城市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

C.出现了“交子”D.繁华的城镇中店铺林立

3.关于辽、宋、夏、金、元时期,反映农业发展状况,不包括()

A.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B.棉花的种植面积从广东、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C.10世纪中期辽海地区成为沃野

D.金统治者向全国颁发《农桑辑要》

4.元朝的都市,最为著名的有()

①大都②杭州③泉州④凉州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5.元朝时,松江能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黄道婆将黎族先进的棉纺技术带回松江

B.出现纺车、弹弓、织机等工具

C.棉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D.政府重视棉纺织业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会子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尅日可到。

——《文献通考》

注:

会子,南宋的一种纸币。

回答:

①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什么时期?

②南宋的纸币与以往相比,有什么发展?

反映什么问题?

三、问答题

7.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B 5.A

二、材料解析题

6.答:

①北宋。

②应用范围更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三、问答题

7.答:

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北宋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

同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其中以阿拉伯商人最多。

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大的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蕃坊。

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第八节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宋代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是()

A.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在宋代广泛运用于航海

C.管形火器的出现

D.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和发展

2.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的著作是()

A.北宋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

B.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

C.元朝郭守敬编写的《授时历》

D.北宋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

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备受史学家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

A.当时绘画题材广泛

B.当时风俗画流行的特征

C.当时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4.元代剧作家最杰出代表及代表作是()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C.柳永的《雨霖铃》

D.陆游的《钗头凤》

5.下列符合宋代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儒家发展到理学阶段

B.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C.认为“气”是第一性,“理”是第二性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二、问答题

6.简述宋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A 5.C

二、问答题

6答:

宋代科学技术特点是高度繁荣,继续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主要成就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和发展,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通使用。

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总结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的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

一、单项选择题

1.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南方局势相对稳定

B.北方人民南迁,增加劳动力

C.对外贸易发达

D.南方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生产

2.后周世宗改革所起的最大作用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减轻农民负担

C.军事力量增强D.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北宋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A.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

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4.北宋的统一与汉、唐的统一不能相比,其原因是()

A.与北宋并立的几个较强民族政权存在

B.民族融合的程度不能与汉唐相提并论

C.北宋只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D.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处于劣势

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B.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反对

C.因辽、西夏的军事进攻而中断

D.冗兵冗官现象严重,积重难返

6.北宋统治者实行更戍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强干弱枝B.防止地方专权

C.加强禁军D.防止武将专权

7.辽统治者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为了()

A.巩固契丹族的奴隶制度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C.适应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D.笼络汉族的地主和官僚

8.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

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

9.1141年宋金议和后,与南宋接壤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西夏②蒙古③大理④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北宋时手工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A.矿冶业B.丝织业C.建筑业D.造船业

1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下列哪一地区的稻米产量很高()

A.太湖流域B.钱塘江流域

C.淮河流域D.黄河流域

12.我国的对外贸易,由汉唐的陆路贸易为主转到宋元的海外贸易为主,其原因是()

①北方战乱,丝绸之路不畅②南方相对安定,经济重心南移

③造船技术提高,指南针④泉州成为宋元重要外贸港口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下列关于宋朝书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评议朝政的舆论影响很大B.学习风气比较活跃

C.封建时代的地方政府办学D.品学兼优者直接出任官吏

二、材料解析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熹《朱子语类》

问答:

①朱熹所说的“本朝”指什么时期?

②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是由什么事引起的?

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三、问答题

15.试分析岳飞永远受到后世人民怀念的原因。

16.南宋海路贸易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B4.A5.B6.D7.C8.A9.B10.Dll.A12.C13.B

二、材料解析题

14.答:

①指北宋初年。

②是因为北宋初统治者采取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引起的。

积极作用是:

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影响是:

北宋的过分集权带来严重恶果:

一是政府机构重叠,冗官冗员,财政开支大;二是军队战斗力下降;三是地方上财政困难。

给北宋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三、问答题

15.答:

①金军南下攻宋,给人民带来很大灾难。

岳飞领导抗金斗争,反抗民族压迫,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是正义的战争。

②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是当时抗金力量的中坚。

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

③岳飞抗金有功,反而遭到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这种冤屈更得到人民的同情。

因此,岳飞抗金受到人民的尊敬。

16.答:

促成南宋海外贸易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①江南经济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产品的增多,为海外贸易奠定物质基础。

②北方战乱。

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和征战,使我国与中亚、西域的联系受阻,南宋只有通过海路去发展对外贸易。

③南宋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发达,当时已能造出海上航行的大海船,而且已经普遍使用指南针。

主观原因:

南宋政府采取鼓励海外贸易的措施,并把它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