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567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

《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

广西右江矿务局有限公司州景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XXX有限公司XX煤矿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XXX有限公司XX煤矿

2017年8月5日

1

目录

1前言 3

2总则 5

2.1编制原则 5

2.2编制依据 5

2.2.1政策法规 5

2.2.2标准规范、技术指南及其他文件 6

2.2.3环境质量功能区域及环境质量现状 7

2.3突发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程序 10

3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10

3.1矿井基本情况 10

3.1.1矿井简介 10

3.1.2地理位置 12

3.1.3水文情况 12

3.1.4气象情况 13

3.1.5地质情况 13

3.1.6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13

3.1.7土壤及矿产资源 14

3.1.8社会环境 14

3.2矿井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15

3.2.1矿井周边环境敏感点调查结果 15

3.3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情况 16

3.3.1生产排污及工艺流程 16

3.3.2生产设备现状 18

3.3.3生产工艺评估 18

3.3.4污染物防治措施 19

3.4生产安全管理 20

3.5环境风险应急措施情况 21

3.5.1应急物资与装备情况 21

3.5.2应急队伍情况 24

3.6现有相关环境安全管理制度情况 24

4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25

4.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25

4.1.1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25

4.1.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27

4.2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28

4.2.1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 28

4.2.2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28

4.3.3涉及环境风险应急措施与应急资源情况 28

4.4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29

5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29

5.1环境风险防控制度 30

5.2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30

5.3环境应急资源 31

5.3.1应急物质与装备 31

5.3.2应急队伍建设 31

6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32

6.1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实施计划 32

6.2矿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编制情况 33

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35

7.1计算所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35

7.2确定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36

7.2.1生产工艺 36

7.2.2安全生产管理 36

7.2.3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37

7.2.4雨排水、清净下水、生产废水排放去向 39

7.2.5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结果 40

7.3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 41

7.4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43

7.5企业环境风险级别表征 43

8相关结论及对策建议 43

8.1相关结论 44

8.2对策建议 44

2

广西右江矿务局有限公司州景煤矿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1前言

当前,我国已进入突发环境事件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2011年10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明确提出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开展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

 

2015年1月9日,环境保护部印发了《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以下简称《备案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备案管理办法》是一份规范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对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实施备案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备案的准备、实施、监督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环境风险防控任务及《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文件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为企业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提供切实指导,为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差别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环保部出台《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发〔2014〕34号)。

对企业的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进行风险评估,并且对评估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及建议。

通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为企业加强内部环境管理、防范环境风险和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提供技术指导,源头上提升企业环境风险防范能力,降低区域环境风险,最终达到大幅度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

同时有利于各地环保部门加强对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的针对性监督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环境风险分析,预测可能产生的后果,提出环境风险防控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策。

通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为企业加强内部环境管理、防范环境风险和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提供技术指导,源头上提升企业环境风险防范能力,降低区域环境风险,最终达到大幅度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

同时有利于各地环保部门加强对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的针对性监督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

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

环境风险评估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环境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确定各种政策法规或生态环境的风险大小,以及确定什么样的风险水平是社会和公众可接受的,如何将无法接受的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2总则

2.1编制原则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发〔2014〕34号)要求,按照以人为本、合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严格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遵循以下原则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

环境风险评估编制应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则。

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企业突发环境风险状况,明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2.2编制依据

2.2.1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2014年4月24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1996年5月15日颁布,2008年2月28日修订,2008年6月1日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

(12)《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13)《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方法》(环保部令第17号),2011年5月1日;

(14)《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15)《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4号),2015年1月8日;

(16)《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17)《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18)《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

2.2.2标准规范、技术指南及其他文件

(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

(4)《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环保部令第22号,2012年;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591号令,2011年;

(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8)《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1)《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12)《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升级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9号);

(1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103号);

(14)《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

(1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Ⅰ类场的标准;

(16)《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17)《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的标准。

2.2.3环境质量功能区域及环境质量现状

XX煤矿于1966年建井,1972年投产,矿井设计能力为21万t/a。

是XXX有限公司下属煤矿。

主要从事原煤生产,供给广西区内的火电厂、铝业集团及糖厂等用户。

南宁~百色(G324国道)从矿井的南部经过,北西距百色市61km,南东距南宁市207km;区内基本上都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右江河自北西向东南从矿井南部外围经过,最近点距矿井1km,南昆铁路从矿井北部外围约8km经过。

根据项目所在地环境资料显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地表水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量标准,地下水符合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环境噪声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项目所在地块周围有少量植被,主要以人工种植和自然生长为主,野生动物种类及数量很少,均为一般常见物种,无珍稀动植物分布。

评估区域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文化遗产等敏感保护目标。

XXX有限公司XX煤矿执行的环境标准如下:

1.区域环境质量标准

(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项目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