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PCCP管道施工测量的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587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水北调PCCP管道施工测量的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水北调PCCP管道施工测量的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水北调PCCP管道施工测量的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水北调PCCP管道施工测量的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水北调PCCP管道施工测量的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PCCP管道施工测量的方案.docx

《南水北调PCCP管道施工测量的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水北调PCCP管道施工测量的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水北调PCCP管道施工测量的方案.docx

南水北调PCCP管道施工测量的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3、《盾构法隧洞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

4、《地铁工程监控测量技术规程》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6、《城镇供水长距离供水管(渠)道工程技术规程》

二、工程概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南干渠工程第十标段,起点里程14+369.040,终点里程18+574.040,全线长4205米。

全段穿越大石河,崇青隧道,崇青干渠。

地上建筑较多通视条件差,控制线路长是本工程监理施工测量的难点。

三、测量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收集本标段内的平面图,征地图,标准横断面图和IP控制点坐标。

根据线路平面图和标准横断面图选布控制点位置。

2、人员组织

根据本工程线路长,开挖标准断面变化多等特点我们准备9名测量专业人员,分成两个工作组,每个组负责一个工区。

测量人员配置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专业工作时间

备注

王绍锋

31

测量队长

10

王屹山

26

组长

6

樊祥波

25

组长

5

杨超

24

队员

2

韩志飞

22

队员

2

贾正雷

21

队员

2

乔军亮

22

队员

2

赵光超

23

队员

3

赵立山

22

队员

3

3、人员职责

测量工作的总负责人为测量队长,主要负责制定各阶段测量方案的编制,日常测量工作的人员调配,及时复核主要施工控制点的精度和偏差值。

工作组长主要负责本工区的日常施工放样工作,带领队员向施工队提供准确的施工轮廓控制点。

4、工作准则

(1)在各项施工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应熟悉设计图纸,了解有关规范、标准及合同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选择正确的作业方法,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监理工程师论坛

(2)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用铅笔或钢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

严禁凭记忆补记、转抄或伪造。

作业手簿中每一页都须编号,任何情况下都不许撕毁手簿中的任何一页,记录中不得预留下空页。

(3)一切原始的数字、文字记载应正确、清楚、整齐、美观。

对原始记录中角度的秒和长度的厘米与毫米不得做任何修改。

原始记录中角度的度与分和长度的分米与米,确系读错、记错,可在现场更改,但不得对两个相关的数字进行连环更改。

更正错误时,均应将错字整齐划去,在其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禁止涂擦。

对超限划去的成果,须注明原因和重测结果所记载的页数。

(4)由电子记录器或计算机输出的原始观测记录、计算资料等,应及时整齐地贴于有关手簿或计算用纸上,并加注必要的说明。

(5)对取用的已知数据、资料均应由两人独立地进行百分之百的检查、核对,确信无误后方可提供使用。

(6)施工测量成果资料(包括观测手簿、放样单、放样手簿)和图表(包括地形图、竣工断面图、控制网计算资料)应予统一编号,妥善保管,分类归档。

按规定应上交给监理工程师的资料复印件,必须按时完整地上交。

(7)对于测绘仪器与工具应精心爱护、及时保养,做到定期检验校正,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对精密仪器应建立专门的安全保管、使用制度。

(8)承包测量项目的单位应贯彻“安全第—、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测量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制定安全生产目标;严格遵守劳动法规,制定安全操作细则和注意事项。

制订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现场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仪器的安全,禁止冒险作业。

5、根据人员配置情况和分组情况配备仪器如下表

工作一组

工作二组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全站仪

1

全站仪

1

精密水准仪

1

精密水准仪

1

普通水准仪

3

普通水准仪

3

单反射棱镜

2

单反射棱镜

2

三反射棱镜

1

三反射棱镜

1

铟钢尺

2

铟钢尺

2

塔尺

6

塔尺

6

钢尺

3

钢尺

3

皮尺

3

皮尺

3

对讲机

3

对讲机

3

对中杆

1

对中杆

1

花杆

3

花杆

3

此外,还配备测伞,标志旗和埋桩的工具材料等。

6、仪器检定

全站仪、水准仪、钢卷尺、铟钢尺,按规定周期检定,严禁使用未经检定的仪器。

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申请报废或封存。

四、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测量的基准,其精度、可靠性、网点密度应根据工程规模及建筑物施工放样的要求确定。

根据总平面图和IP控制点数据资料,以及业主提供的主控制点的位置。

我们在通视条件良好和不易在施工过程中破坏的位置选布20个控制点。

(1)测区分析

本标段起点K33+200至K41+000终点结束,全长7.8公里.整个测区包含国家级控制点2个ML015FW和ML013FW,北京市C等GPS控制点2个C08和C10。

各控制点均包含平面和高程。

两组控制点相距交远,如果采用全站仪进行实测精度差效率低,我标段采用静态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观测。

(3)控制网布设

根据本标段的地形情况和施工需求,本标段共布设20个点。

点位均在开挖线以外,基础坚实稳固,易于长期保存,视野开阔,并有利于安全作业,便于施工放样。

(点位布置见图1)采用钢筋顶端锯十字叉作点位标记,钢筋埋深大于冬季冻土层深度。

(4)测量设备和控制标准

测量使用了中海达的HD8200E静态GPS4台套,仪器精度:

平面精度5mm+1ppm;高程精度10mm+1ppm。

测量过程按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D等GPS测量控制网的要求进行,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得大于1/45000。

GPS点高程经计算分析后符合精度要求的可供测图或一般工程测量使用,在本工程中只做为参考使用。

(5)测量方法

测量使用北京地方独立坐标系及其高程系统。

使用中海达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利用已知的控制点ML015FW、ML013FW和C10进行坐标转换,C08作为检核点,建立坐标系统。

已知的四个控制点基本将整个测区控制在中间,我们从测区西头两个已知点ML015FW和C08上开始架站,分两个小组,沿测区的走向往前搬站。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对D等GPS测量控制网的要求,当有三台GPS同时观测时间达到45分钟以上后,我们开始搬站,每个小组每次搬动一台GPS,保证每两个测量时段有一条共用边。

为提高精度,每个已知点上架站时间不低于1小时。

最后附合到测区东头的两个已知点C10和ML013FW。

经软件解算,测量成果应满足《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D等GPS测量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2、高程控制测量

根据设计所交的四个基准点数据,我们对两个导线基准边和四个水准基准点进行了复测。

并沿管道两侧布设26个高程控制点(详见图2)。

(1)测量设备

水准点的测量采用TOPCON精密电子水准仪,每公里往返高差标准差为±1毫米,测站单次高差标准差为0.07毫米。

仪器i角-0.4秒小于规范要求的15秒,完全满足《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2)控制标准及测量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四等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选点、埋石、观测、计算和外业成果的记录整理等按GB12898-91和SL52-93有关规定执行。

水准点的高程测量采用双站单面RAB条码尺,为了保证精度我们按三等水准观测要求控制,用皮尺控制视线长度,每站视线长小于75米,前后视较差小于3米,前后视累计差小于6米。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大于0.3米。

基本分划与辅助分划较差小于2.0毫米,基本分划与辅助分划高差较差小于3.0毫米。

五、施工测量

1、原始断面测量

在土方施工开挖之前,要进行原始断面的复测。

首先回复中心桩,中桩的偏差值控制在2CM以内,然后在根据中心桩的偏距测量地形变化点。

断面横向变化点偏差不大与5CM,地势平坦地段采用水准仪观测,在山地丘陵等地势变化大的地方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

2、开挖线放样

(1)根据联合测量现状地形和标准开挖断面,绘制开挖断面图。

再根据开挖线距中心桩的距离推算出开挖边线的坐标数据,之后用全站仪放样开挖边线桩。

(2)控制标准

开挖轮廓放样点的点位中误差单位:

mm

轮廓放样点位

点位限差

平面

高程

主体工程部位的基础轮廓点、预裂爆破孔定位点

±50

±50

主体工程部位的坡顶点、非主体工程部位的基础轮廓点

±100

±100

土、沙、石覆盖面开挖轮廓点

±150

±150

注:

点位限差均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而言。

3、开挖过程控制

开挖过程水准仪跟踪开挖,保证开挖过程的不超不欠。

分层开挖时每一层恢复一次中心桩,再根据开挖的深度控制第二层的开挖边线。

控制标准按照开挖轮廓放样点的点位中误差控制。

4管道安装控制测量

(1)管中心控制测量

PCCP管道直径4米,最大单根管重达70吨,安装过程应严格控制。

制作一根3米长的水平尺,在尺的中心悬挂垂球线(如图3所示),将经纬仪置于管道中心线上,控制水平尺中心所悬挂的垂球线指挥吊机调整方向安装。

平面位置限差控制在±(2~10)毫米以内(如图3所示)。

(2)管道内底高程控制

将水准仪置于和管道内通视的地方,推算好视线高程,一人在管道内壁立水准尺,在管道调整中心的过程中,根据设计管内底高程调整吊机升降。

管内底高程控制限差控制在±(2~10)毫米以内(如图4所示)

六竣工测量

1、竣工测量包括下列主要项目:

(1)主体建筑物基础开挖建基面的1:

200~1:

500竣工地形图(或高程平面图)。

(2)主体建筑物关键部位与设计图同位置的开挖竣工纵、横断面图。

(3)地下工程开挖、衬砌或喷锚竣工断面图。

(4)建筑物过流部位或隐蔽工程的形体测量。

(5)建筑物各种主要孔、洞的形体测量。

(6)收集、整理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埋件安装竣工验收资料。

(7)其它需要竣工测量的项目(例如测绘高边坡部位的固定锚索、锚杆立面图和平面图、测绘施工区竣工平面图等)。

2、竣工测量精度及项目

(1)竣工测量的施测精度不应低于施工测量放样的精度,

(2)竣工测量应随着施工的进展,按竣工测量的要求,逐渐积累采集竣工资料。

待单项工程完工后,进行一次全面的竣工测量。

(3)对于需要竣工测量的部位应事先与设计、监理、施工管理单位协商、确定竣工测量项目。

主体工程开挖至建基面时,应及时实测建基面地形图亦可测绘高程平面图,比例尺一般为1:

200,其图上应标有建筑物开挖设计边线或分块线。

断面间距:

直线段5m~10m,曲线段3m~5m。

断面方向:

横断面垂直于建筑物轴线,纵断面重合或平行于建筑物轴线。

竣工断面的测点精度(相对于断面中心线)不大于1mm(图上),断面位置:

首先应在设计断面位置布设断面,然后在建筑物结构变化处布设断面,最后按断面间距布设断面。

3、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工程需要形体测量的过流部位有:

进水口、过流面、出水口、支墩、门槽、闸墩等。

(2)过流部位的形体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仪极坐标法或免棱镜全站仪坐标法测量散点的三维坐标。

散点的密度可根据建筑物形体特征确定:

水平段可稀,曲线、斜坡段宜密。

也可采用断面法(沿着某一条结构线或轴线),采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断面点的三维坐标,用解析法建立断面数据文件,并与设计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尺寸差值。

(3)竣工测量的成果除了整理绘制成果表外,还必须按解析法的要求计算各测点的三维坐标。

在提供成果时,除提供图纸外,还应提供坐标实测值。

4、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1)在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竣工测量实施前,施工测量人员应对安装测量的基准点进行复核、检测。

(2)金属结构、机电埋件安装定位后,应由施工测量人员以安装基准点为依据,以不低于安装放样时的精度进行竣工验收测量。

(3)金属结构、机电埋件安装体的定位和最后安装偏差的数据,由安装测量人员向质检部门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