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顺昌埔上国有林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5051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顺昌埔上国有林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顺昌埔上国有林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顺昌埔上国有林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顺昌埔上国有林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顺昌埔上国有林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顺昌埔上国有林场.docx

《福建顺昌埔上国有林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顺昌埔上国有林场.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顺昌埔上国有林场.docx

福建顺昌埔上国有林场

 

福建省顺昌埔上国有林场

森林经营方案

(摘要)

(2010~2015年)

 

福建省顺昌埔上国有林场

二0一0年一月

数据摘要

✧经营总面积102974亩

✧林业用地总面积99005亩

✧林分面积82672亩

✧竹林面积3446亩

✧森林总蓄积792881m3

✧林分蓄积量792708m3

✧用材林蓄积量791234m3

✧“十二•五”期间年采伐限额39151m3

✧认证总面积91111亩

✧高保护价值森林7922亩(其中1144亩未划入认证范围)

一、森林经营方针、目标与任务

1、森林经营方针

以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指导思想,发挥顺昌杉木中心产区优势,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林业服务生态、林业服务社会理念,以资源培育为基础,速生丰产林建设为重点,多种经营为辅,贯彻科技创新,实现林业的规范化管理与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加快森林资源结构调整,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加强速生丰产优质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定向培育、适度规模、集约经营,提高基地建设总体质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现代化的可持续经营企业。

2、森林经营目标体系

根据《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FSC森林认证原则和标准》和《社会主义现代国有林场建设标准及指标体系参考提要》的原则、标准和指标,林场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和建立了符合FSC森林认证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并以此作为林场今后的经营目标。

具体包括:

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水土保持、长期社会经济效益的保持和加强、法律及政策保障体系、信息及技术支撑体系等7个标准,26个指标。

(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1)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标

①森林类型占森林面积的比值

公司现有各森林类型的比值为: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3︰3︰3.5︰0.5;至2015年调整为2.5︰3.5︰3.5︰0.5;至2020年调整为2︰4︰3.5︰0.5。

②确定为生态区的森林类型面积的比值

现有保护区的森林类型为常绿阔叶林,至2020年仍保持为常绿阔叶林。

③人工林中针叶树与阔叶树的比例

现有针叶树与阔叶树的比例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树=3︰6︰1;至2015年调整为2︰7︰1;至2020年调整为1︰7︰2。

(2)物种多样性指标

1森林物种的数量

根据2007年二类资源清查结果,全县现有森林植被分为8个植被型,11个群系纲,67个群系245个群丛。

植物种类有187科、713属、1399种,其中蕨类植物33科,58属,106种;裸子植物9科,19属,30种;被子植物145科,636属,1263种;两栖类动物共有31种,隶2目7科;爬行动物有69个种,隶3目14科;鸟类共有295种,隶18各目52个科。

从2010年起,将对林场经营区内现有的森林资源建立长期的、固定的监测点,以调查和掌握经营区森林物种的变化情况。

②珍稀、受威胁和濒危物种的保护

根据2007年二类资源清查结果,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有:

南方红豆杉、水松、水杉、银杏、伯乐树等;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树种有:

闽楠、观光木、樟、花榈木、喜树等;福建重点保护的种类有:

三尖杉、乌冈栎、乐东拟单性木兰、格氏栲、福建含笑、格氏栲、黑锥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蟒蛇、白颈长尾雉、梅花鹿、豹、金斑喙凤蝶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虎纹蛙、穿山甲、林雕、大灵猫、小灵猫、黑熊、短尾猴、大鲵拉不甲等,省重点保护动物有黑斑蛙,眼镜蛇、眼镜王蛇、滑鼠蛇等。

从2010年起,林场将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对经营区可能存在的珍稀物种进行监测和保护。

(3)遗传多样性指标

①分布范围显著减少的森林物种数量

根据2007年的调查结果,针对某些稀有种或种群数量较小的物种建立相应的监测点,调查和掌握分布范围显著减小或种群数量显著减少的物种。

②从多种生境中监测到的代表种的种群水平

根据2007年的调查结果,针对不同生境建立相应的监测点,调查和掌握代表种的种群水平。

3.3.2森林生产力的维持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是森林资源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缓解气候变化和防止地力退化的物质基础。

具体如下:

(1)森林经营面积

林场现有林业用地面积9.9万亩,在今后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除配合中央、省、县工程项目用地外,确保林业用地不减少、不转化。

(2)各森林类型面积和活立木蓄积

公司现有各森林类型中杉木︰马尾松︰阔叶树︰毛竹的面积比例为4︰2︰4︰0,至2015年调整为4︰3︰3︰0;至2020年调整为4︰3︰3︰0;

公司现有各森林类型中杉木︰马尾松︰阔叶树的蓄积比例为4︰2︰4,至2015年调整为4︰4︰2;至2020年调整为4︰3︰2。

(3)林业用地中各类土地面积的比例

公司现有各类土地面积为有林地面积比例为88.3%、未成造面积比例为5.6%,为提高森林生产力,公司在保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总量的基础上,应加速低产林的改造,尤其应注意疏林地、宜林荒山荒地的植树造林。

(4)用材林活立木蓄积

公司现有用材林立木蓄积为79.12万m3,至2015年提高到87.04万m3至2020年提高到95.74万m3。

(5)天然林面积及其活立木蓄积

公司现有天然林面积为2.7万亩,立木蓄积为27.1万m3,根据FSC森林认证原则和标准的要求,公司将进行少量调整,并在其采伐迹地上营造针阔混交林,至2015年天然林面积仍为2.7万亩,蓄积提高到31万m3;至2020年天然林面积仍为2.7万亩,蓄积提高到35万m3。

(6)用材林龄组的分布格局

现有用材林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的面积比为2∶2∶1∶5;至2015年、至2020年龄组分布保持不变。

(7)用材林年消耗量不大于年生长量

年平均采伐限额约为3.92万m3,林分平均年生长量可达4.94万m3,年平均年采伐量为3.92万m3,年均出材量为3万m3。

(8)非木质林产品收获量

在经营区内对山野菜、食用菌、林果、药材、野生花卉、林下种植等非木质林产品每年均有利用,但由于大多属于周围社区居民的无组织采摘,相关统计数据不易掌握,在今后经营管理中,林场将建立利益相关方访谈机制,了解和监测非木质林产品收获量和保存量。

(三)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

(1)森林病虫害程度

到2020年,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2‰以下,有效防治率与无公害防治率均达85%以上。

(2)森林火灾程度

每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

(3)受风、霜等引起森林破坏程度

为进一步加强森林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在造林上通过营造混交林、选择优良树种、乡土树种等措施提高森林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尽可能地将由风、霜等其它因素造成的森林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

(4)森林“三防”体系建设

林场已建立了强有力的森林防火防盗、防病虫害队伍,森林“三防”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规划期内,将继续充实森林“三防”队伍,巩固现有成果。

(四)水土保持

林场制定了《森林经营作业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林场将认真执行报告书中的作业措施要求,开展相关监测,并不断完善作业措施。

(1)土壤侵蚀严重的林地面积和百分率

影响林地土壤侵蚀的事件主要包括火灾、设施建设(如林道)、采伐、整地和更新、幼林抚育等。

林场通过作业监测及时了解作业区土壤流失程度并不断改进作业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壤侵蚀现象的发生。

(2)主要用于生态保护目的的林地面积和比例

林场现有高保护价值森林面积7922亩(其中1144亩未划入认证范围),公益林面积175亩,占经营总面积9.2%;到“十二•五”末,用于生态保护目的林地面积保持现有水平不变。

(3)森林集水区水体生物多样性或理化性质的变化

影响森林集水区溪流量和持续时间的事件主要包括设施建设(如林道)、采伐、整地、更新树种选择、施肥等。

在作业过程中,不断改进作业措施,保持集水区水质的理化性质。

(4)人工林立地指数严重下降的面积和百分率

影响人工林立地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树种单一或选择不当、轮伐期短、炼山、整地方式、林下间作、连作等人为营林措施和其它人为活动,林场将通过样地监测结果及时了解人工林立地指数变化情况,并不断改进作业措施,维持和提高人工林立地质量。

(五)长期社会经济效益的保持和加强

森林的经济效益指森林能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林产品和非木质产品,以及生产和销售这些产品而产生的经济价值。

森林的社会效益指森林能满足人类对森林的各种社会、文化和精神需求。

具体如下:

(1)生产、消费和劳动就业

①人口年增长率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②林业总产值

2009年,林场实现林业总产值达899万元;到2015年,林业总产值争取达1150万元;到2020年,林业总产值争取达1420万元。

③木材总产值

2009年,林场实现木材产值1488万元;到2015年,木材产值争取达1690万元;到2020年,木材总产值争取达1850万元。

④提供的直接或间接就业机会

林场现有年均提供就业3500人(工时),其中为林区内和临近村落的村民提供2470人(工时)的就业、培训机会,到2020年,在保持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不断加大为社会特别是林区内和临近村落的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⑤职工收入

林场职工现人均收入32000元/年•人;到2015年,人均收入争取达到42000元/年•人;到2020年,人均收入争取达到52000元/年•人。

(2)对林业研究、教育、开发和推广的投入

为提高林业科技含量,林场逐年加大科技投入,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目前科技投入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0%,计划到2020年科技投入的比例提高达到15%左右。

(3)社会文化精神价值

顺昌埔上国有林场内的寺庙主要分布于合掌岩、兆华山和白龙泉,分布于这些寺庙周边的小班有18个,主要分布于池坑工区、连坊工区和源头工区。

总面积为1785亩、总蓄积为15320立方米

(六)法律及政策保障体系

法律有政策保障体系包括为成功实现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外部保障条件,涉及政策、立法、经济条件、科研、教育、激励、参与机制等,是建立良好外部环境的基础。

(1)促进林业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

①明晰森林资源权属

林场所有森林资源均已实现产权归属明确清晰,目前已取证率达100%。

②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林场在经营过程中,将不断完善现有的《森林经营技术操作规范》、《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森林资源监测方法》、《化学用品管理制度》等。

③森林经营法律、法规

《森林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福建省森林条例》、《福建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例》等,详见林场法律法规清单。

(2)促进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政策

①促进公众参与林业的政策和执行

公众参与是森林可持续经营必不可少的部分,提高公众对森林价值的认识和林业参与意识,鼓励公众的参与的行动,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本经营期内,林场将不断完善利益方访谈机制。

②促进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和实施

提高林业工作者自身素质,培养林业现代化亟需的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实现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重要条件,林场将不断加强对林农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林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③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和实施

在本经营期内,林场建立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林产工业为龙头的结构,改变单纯以营林和木材生产为主体的生产模式。

同时,不断开发森林旅游业和非木质林产品资源。

④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和实施

a.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病虫鼠害防治、制止乱砍滥伐或乱捕滥猎——野生动植物的林业三防体系;

b.建立林木种苗培育机构;

c.建立健全林业基础信息和林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七)信息及技术支撑体系

测定与监控是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得以正常运行的保证,研究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

(1)监测和评价

林场将针对上述1-6各指标的实施情况采取作业监测和样地监测相结合的监测办法,及时分析和评价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林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

(2)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研究与发展

①建全和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

在经营期内,林场将不断建全和完善现有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②建立完善的资源动态监测网络

到2020年,林场将依托林业高校的技术力量,建立完善的资源动态监测网络。

③科学技术贡献率的评价

到2020年,科技成果贡献率达10%;2020年,科技成果贡献率达15%。

3、森林经营任务

(1)、种苗培育

规划完成苗木培育246万株;

(2)、资源培育

a、更新造林

规划更新造林面积为11209亩,其中营造人工混交林9000亩,占人工造林面积的80%。

b、幼林抚育

规划完成幼林抚育面积8万亩。

c、成林抚育

规划完成成林抚育面积3000亩。

d、病虫害防治

规划规划完成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3600亩。

(3)、森林采伐

规划总采伐蓄积为154642m3,材积100850m3,年均采伐蓄积25773m3,材积16808m3。

二、森林区划与森林经营类型组织

1、森林功能区区划

2、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类型分类

在森林分类和功能区区分的基础上,林场根据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区域的生态特征,分别选取关键性指标或同一指标按不同阈值分别确定具体地块的生态重要性等级和生态敏感性等级,进一步对森林资源管理类型进行分类。

(1)严格保护类型组

经营目标是保护好典型的亚热带常绿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与泥石流的发生,确保江河生态安全。

(2)重点保护类型组

该类型组采取的是以恢复和改善稳定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为主要目的经营管理。

由于高保护价值森林4、6的现有林分主要是以人工林为主,通过合理的抚育、疏伐、小面积皆伐改造后,通过营造乡土针阔混交林、珍贵树种,以改善森林结构,恢复地带性森林植被。

(3)保护经营类型组

在不降低其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针对林场中未达到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标准的集水区、侵蚀控制区、教学科研区的生态林和珍贵树种基地,一是以保护和维持为主,通过采取抚育间伐、人工促进、补植、改造等措施调整林分组成、改善林分结构和健康状况、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林分抗性,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

施以合理的抚育措施以。

二是在不影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前提下,采取小面积皆伐并通过有效的更新措施,在保持林分原有起源类型的基础上,培育速生、丰产、优质的用材林。

(4)集约经营类型组

主要经营方向是培育一般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等。

对天然阔叶次生林和竹林推行疏伐体制,以伐促抚、采育结合,诱导形成复层、混交、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他人工用材林选择乡土树种或引进速生树种,实行皆伐体制,缩短资源培育周期,提高森林质量。

三、资源培育

1、造林树种选择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林场的采伐迹地、低产林分的立地条件进行分析,在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树种结构调整目标来选择造林树种。

立地质量等级为Ⅰ、Ⅱ类的小班,选用以杉木、光皮桦、檫树、鹅掌楸等适宜当地生长的乡土速生优质树种和引种成功的优良树种造林;立地质量等级为Ⅲ、Ⅳ类的小班选用马尾松与光皮桦、酸枣等适宜当地生长的乡土速生优质树种和引种成功的优良树种混交造林针阔混交比例以8∶2行间方式混交。

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规划营造以马尾松主为的造林树种时,可保留健壮的杉木萌芽使之形成杉马混交林。

2、更新技术措施

选择科学、合理的更新措施是保障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林下植被、树种,分别选择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人工造林等3种更新技术。

3、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是巩固造林成果,提高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林木生长,尽早郁闭成林的重要环节,幼林抚育应根据不同的经营类型,选择不同的抚育措施。

抚育时要注意合理保护天然幼苗幼树。

抚育时间应尽可能避开雨季,以免造成水土流失。

严禁打枝,保护好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促进林地凋落物的积累和生物循环以及森林群落的形成,以达到保持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发挥森林多种功能。

4、抚育间伐

(1)抚育间伐对象

人工幼龄林郁闭度0.9以上,中龄林郁闭度0.8以上,天然林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

杉木枝下高达到树高的1/3以上,或小径木占总株数的25%以上的林分。

马尾松15年生以上纯林或马阔杉混交林(含天然更新松林)郁闭度0.8以上,枝下高1/2以上,尚未间伐。

遭受自然灾害损伤,急需进行卫生伐的林分。

(2)抚育间伐方法

下层疏伐:

砍伐林下被压木、小径木、濒死木以及部分干形不良的林木,以达到调整林分密度的目的。

此方法使用于林分密度不大或多次进行过间伐林分。

机械疏伐:

机械地隔行或隔株间伐林木。

常用于林分密度大、高度郁闭(0.9以上),从未进行过抚育间伐且株行距较规整的人工林。

(3)抚育间伐后抚育措施

杉木、马尾松在间伐后进行全面劈杂除草并在植株1.5m见方处进行深翻15-20cm或扩穴并施肥一次。

5、低产低效林分改造

(1)改造对象

本经经理期内重点改造对象为:

杉木、马尾松幼、中龄林中的低产用材林和低效防护林。

(2)改造方法

重新造林、全面改造:

主要适用于造林未适地适树、或长期缺乏管理致使林木生长严重受阻的杉木林。

对此类低产林应更换树种重新造林,全面改造。

人工补植、局部造林:

主要适用于低效防护林中的马尾松纯林,此类林分郁闭度较低,但局部林木生长良好。

改造方法可适当补植阔叶树种,提高林分郁闭度,增强其防护效能。

6、封山育林

(1)封山育林对象

可封育成林的荒山荒地;

天然马尾松和阔叶树疏林;

现有保护林面积;

郁闭度0.5以下的用材林面积。

(2)封山育林方式

对可封育成林的宜林荒山荒地、天然马尾松和阔叶树疏林地实行“全封”,郁闭度0.5以下的生态公益林和用材林实行“半封”,封禁期为5年,直至郁闭成林。

对天然马尾松和阔叶树疏林实行“半封”或“轮封”。

实行“半封”林分:

在封育期间(5年)严禁进山采伐与砍柴,但可进行一些不破坏林木的林副业生产及多种经营活动;实行“轮封”的林分,封育期间禁止一切人为活动,开封期间允许在林内开展副业生产和多种经营活动。

四、森林采伐

1、伐区配置

(1)主伐-皆伐:

适用于天然用材林、人工一般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的成、过熟林。

(2)主伐-择伐:

适用于天然用材林的近、成、过熟林。

(3)低产林改造:

采伐对象为立地条件好、有生产潜力并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用材林:

a、郁闭度0.3以下;b、经多次破坏性采伐、林相残破、无培育前途的残次林;c、多代萌生无培育前途的萌生林;d、有培育前途的目的树种株数不足林分适宜保留株数40%的中龄林;e、速生树种年生长量在3.0m3/hm2以下或中、慢生树种年生长量在1.5m3/hm2以下的中幼龄林;f、遭受严重的火烧、病虫害、鼠害、雪压、风折、雷击等自然灾害且没有复壮希望的中幼龄林。

(4)抚育间伐:

商品林中的中、幼龄林。

(5)其他采伐:

适用于毛竹林分中的散生木;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林分资源。

(6)生态林更新采伐:

适用于2、3级保护的公益林。

2、采伐管理

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646-2005)和福建省林业厅印发的《福建省森林采伐技术规范》(闽林〔2006〕政41号),林场制定的《森林经营技术规范》进行严格管理。

根据以上所做的伐区规划,由于市场需求等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在年度伐区配置上坚持五年伐区规划为主,年度调整为辅的管理思想。

五、森林健康与保护

1、森林防火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大力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构筑生物阻隔带与自然阻隔带相结合的林火阻隔网络,有效控制森林火灾的危害。

以人为本、科学防火,因害设防、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防火功效与多种效益相兼顾。

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领导,层层签订责任奖;

(2)编制规划,搞好布局;(3)制定措施,狠抓落实;(4)筹措资金,加大投入;(5)加强监管,确保质量;(6)防火联防区建设。

2、有害生物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注重搞好生物防治,重点牢固树立以营林为基础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加强生物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力度以及植物检疫工作。

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森防检疫目标管理责任制,保障森防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大森防检疫宣传力度,提高防灾意识;(3)加大针阔混交林的造林比例,保护好现有阔叶林资源;加强幼林抚育管理,改善林内卫生状况,促进林分生长,提高林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4)定期开展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

3、建立和完善护林管理体系与机制

资源保护是林场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有效制(防)止林木的乱砍滥伐和打击盗伐现象,维护林场的利益是资源保护的主要内容。

为此,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林场对于盗砍盗伐风气盛行、难以治理的区域进行重点整治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敬业精神,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护林管理体系。

六、森林资源监测

1、监测目标

通过制定各类森林资源监测措施达到保护、持续发展、科学经营、永续利用森林资源的目的,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到森林经营实践,从而持续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实现顺昌县国有林场资源节约、环境良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总体目标。

2、监测范围、内容和方法

在国有林场经营区内空间的动植物、水文气象、生产生活和相关社会环境的范围内进行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森林生态定位监测、其他专项监测。

根据监测对象及其信息需求的不同特点,综合采用样地调查、斑块调查、定位观测和其它专项调查四类调查方法,从不同角度获取不同特性的信息。

3、生物资源监测

(1)森林资源状况的监测

以经营单位的经营范围有蓄积量的林分和疏林地作为抽样对象,抽样对象总体面积以小班调查面积为准,按计算的样地间距绘制1:

1万方格网,随机覆盖在基本图上,将方格网上交叉点刺于图上得样地位置,经营区内共布设样地有36个。

(2)野生植物状况的监测

分别在不同的森林类型区:

天然常绿阔叶林、天然针叶林、天然针阔混交林、竹林,各设置1-2个固定监测样地,累计样地数量6个,分布于林场经营3个工区。

(3)野生动物状况的监测

分别在林场各工区内设置定位观测点,通过辨认痕迹并召开林业相关人员进行座谈来进行统计。

4、生态保护状况监测

(1)森林防火监测

在经营场区内对四类区域进行重点监测:

林农间作区、林业生产作业区、交通道路边及人为活动较为频繁的其他区域,高森林火险等级时期在此基础上扩大监测范围。

(2)森林病虫鼠害监测

全场布设松毛虫固定样地5个,刚竹毒蛾固定样地2个,临时监测点20个。

5、经营管理专项监测

(1)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

以全县林业统计数据为依据,在林场自查、县级复查的基础上,由县林业局按照一定的比例,采用机械抽样或典型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现地调查、核实。

(2)森林管护情况核查

以场(站)为单位,按面积随机抽取10-15%的林班,采取现地踏查、全面检查的方法进行核查。

(3)经营措施对环境的影响的监测

在采伐和营林生产作业区根据季节性生产需要采集样本,测定土壤化学量及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林场在当年有采伐造林的工区各设置一个采伐伐区监测点和一个营林作业区监测点。

6、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