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3831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docx

《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docx

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

重庆市万盛区中考第一次模拟检测

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áo)。

B.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xínɡ)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C.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jiàn)桥上去散步。

D.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lià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嚷嗔怒博识重蹈复辙

B.陨落怄气嬉闹润如油膏

C.忐忑商酌沙哑一是同仁

D.宽恕伦理煞白断彰取义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法院的同志不辞辛苦为民请命,为群众解了然眉之急,维护了广大村民的利益。

B.在学习上,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C.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每到一个城市都吸引了数十万人袖手旁观。

D.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有一种新的东西。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4分)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透露,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是自1814年至2309年近500年间,①在我国境内日全食继续时间最长的一次,②时间大约超过6分钟。

日全食当天,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等传统媒体③将选择最佳观测点一些进行现场直播。

全球知名网络电视厂商——PPLive,也将对本次日全食进行全程网络直播,广大网友只需下载或登录PPLive客户端,即可足不出户,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④见证这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文。

(1)第①处用词不当,应将改为。

(2)第②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我的叔叔于勒》——漠泊桑——法国短篇小说巨匠

B.《范进中举》——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C.《香菱学诗》——曹雪芹——元代小说家

D.《饮酒》——陶渊明——东晋诗人

6.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4分)

微笑是什么?

有人说,微笑是春雨, 滋润干涸的心房;有人说, 微笑是, ; 有人说,微笑是,; 有人说,微笑是良药, 疗治受创的心灵。

是啊,微笑,一个多么简单的动作, 只须将嘴角轻轻地上扬, 就能让人从中获得无限的力量。

7.综合探究

(1)请根据以下材料谈谈你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3分)

材料一:

结合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重庆市特别举办了“红色故事”活动,活动邀请了重庆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韩咏秋,他声情并茂地给现场的观众讲了两个动人的革命故事。

接着,《特殊的会面》《江姐上船》等一系列感人肺腑的故事陆续登场。

故事中主人公的先进事迹让现场的观众深受感动。

材料二:

重庆刮起的“唱红歌”风暴席卷全国。

人们除了大唱《东方红》《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外,也重新燃起了对《走进新时代》《越来越好》《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歌唱现代化建设歌曲的热情。

重庆南川区的市民还花了近一周时间,自编自创了当代“红歌”《科学发展奔小康》。

(2)随着经典诵读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重庆中学生也从“读经典”活动中受益匪浅。

以下是“重庆市城乡中学生通过阅读原著了解经典名著比率调查表”

时间

学生类型

2007年

2009年

城市中学生

23.5%

48.0%

乡镇中学生

9.7%

19.9%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得出了哪两条结论?

(4分)

(3)作为初中生的你,应该读过不少中外名著,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部,并写出推荐理由。

(3分)

书名:

推荐理由:

二、古诗文阅读和积累(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10分)

8.默写填空。

(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曹操《观沧海》)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给予建功立业机会的语句是“,?

(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两句,表现了羁族之人对故乡的思念。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9—13题。

(15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9.解释下列加点词。

(3分)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故五月渡泸()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C.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D.亲/贤臣,远/小人

12.第一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证两汉的历史教训?

在选文中用波浪线画出相照应的句子。

(2分)

13.说说诸葛亮提出的“亲贤远佞”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20分)

米老师的育人方法

再有半年就要中考了,何晓明却整日无精打采的。

何晓明的爸爸常年在外,妈妈在医院工作,经常值夜班。

何晓明由于晚上睡得少,白天精力不集中,他的功课开始滑坡了,本来就比较差的外语落得更远了。

星期一早晨,学校开大会,宣布开除了两名学生,那两名学生一个在女老师的后背上甩满了墨水,另一个用打火机把老师的辫子点着了。

由此,何晓明忽然受到了启发:

对呀,让学校开除自己,那爸妈就没办法了,他们往回送学校也不要了。

星期二上午就有两节外语课,何晓明把钢笔水灌得满满的,还准备了一只打火机。

上课了,米珊珊老师一边领读一边慢慢在课桌之间的过道上走动着。

当米老师从何晓明的身边走过时,他拧开笔帽,用力朝米老师的背上交叉着甩了两下!

米老师洁白的衬衣上顿时出现一个重重的“×”号!

米老师的身子轻轻抖动了一下,停下了脚步。

何晓明知道,该发生的事情就要发生了,他的心“咚咚”地跳了起来。

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

米老师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现……

第二节课,米老师又准时出现在讲台上。

她换了一件红色的上衣,像一团火。

何晓明把眼睛盯在了米老师的短发上,米老师的短发是往后梳的,在脑后用一根像皮筋很随意地扎了起来。

当米老师在他身边走过时,他迅速地站了起来,把喷着蓝色火苗的打火机放在了米老师的辫梢上!

米老师的辫子被点着了!

火苗子沿着辫梢儿向上爬去!

何晓明下意识地伸出另一只手,一把将火打灭了!

在最后的关头,他还是害怕了,担心真的伤到老师。

一切就这样过去了。

何晓明在忐忑不安中熬到了下课,又熬到了放学。

同学们都走了,何晓明孤独地在校园里遛达着,等待着惩罚。

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了教师办公室的窗外。

不行!

一定得严肃处理何晓明!

报到校委会,把他也开除了!

屋里传出班主任李老师的咆哮声。

接着,是米老师的声音,有些小,何晓明赶紧贴到了窗下。

……这件事还是我自己处理吧,别报校委会了。

要不是几个同学来告状,你连我也不告诉?

长此下去,你还有没有当教师的尊严!

还怎么管学生!

我个人尊严不碍什么大事,可一旦把何晓明开除了,会毁了他一辈子呀!

何晓明先是觉得心里一热,接着两眼一热,眼泪汹涌而下。

半年后,何晓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本市最好的重点中学。

14.认真阅读小说,说说小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4分)

15.从全文看,小说第二段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4分)

16.小说画线句子“米老师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现”中的“似乎”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4分)

17.米老师为什么不同意开除何晓明?

你觉得文中的米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18.你对何晓明的恶作剧是如何看的?

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9—23题。

(20分)

感恩是一种觉悟

薛家林

①感恩是什么?

有人说,感恩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快乐心境,是一种人生境界。

其实,感恩更是一种内心的觉悟。

从拆字的角度看,“觉悟”不正是“发现我心”吗?

那么也可以这样理解:

感恩之人必是关注自我内心的人,关注自己良心、灵魂居所的人!

②如今,人们的财富在增多,但满足感在减少;拥有的越来越多,但是快乐越来越少;沟通工具越来越多,但深入交流越来越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

原因也许有许多,但显然起根本作用的当是“人心”出了问题。

诚如于丹所言:

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一个人的视力要具备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内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而现代人更多的是将眼光投向周围的乍富阶层;投向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③记得一位智者曾说过,一个人的快乐与否,不是取决于他得到了多少,而是取决于他计较了多少。

没有感恩的心态,就会对社会、对周边的人,对自己的家庭计较多,苛责多,报怨多。

不计较,是感恩之心的启蒙。

不计较,才会留意生活的恩赐,才会以感恩之心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一切,也才会知足常乐。

计较太多,是因为欲望太多。

④明末清初有一个叫钱德苍的人写了一本奇书《解人颐》,里面有一首打油诗把人的欲望的扩张描绘得淋漓尽致: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便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这首打油诗即便今天读来,仍然能起到喻人警世的作用。

⑤面对苦短人生,如果我们计较太多,终日愤愤不平,甚至放纵欲望的升腾,那生活就会累、烦、躁。

其实,有时候只要我们换一种心态,换一个角度,很多所谓的苦难、不公和挫折就会变成一种财富。

这样的“财富”多了,就能升华做人的境界。

而感恩,是一种幸福。

感恩的心是宁静的、平衡的、协调的。

内心宁静了、安顿了,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如果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乐于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⑥曾记得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每个人都像是一座两层楼,一楼有客厅、餐厅,二楼有卧室、书房。

大多数人都在这两层楼间活动。

实际上,人生还应该有一个地下室,没有灯,那里是人的灵魂所在地。

给生命留一间暗室,常常走进去才能出好的作品。

是啊,在繁忙生活的间隙,我们也要常常走进灵魂的暗室,关注一下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让那些曾感动过我们的美好常在心中回响。

如此,你将拥有一段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

19.作者在文中要论述的观点是

(4分)

20.请将作者的论证思路补充完整。

(4分)

作者先,然后联系现实,从反面思索,论证自已的观点,最后,

21.“给生命留一间暗室,常常走进去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4分)

22.如果让你列举一个事例来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你准备举什么事例?

请简要概述。

(4分)

23.作者说“感恩是一种觉悟”。

请联系实际,说说你从生活中“觉悟”到的感恩。

(4分)

四、作文(55分)

24.以下两题选作一题。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奇迹:

一件不经意的小事,一句朴素深刻的话语,一曲悦耳动听的音乐,一本经典耐读的图书,一份真诚细致的关爱……都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使这个人的生活从枯燥无味变得丰富多彩,从茫然失落变得乐观豁达,从幼稚单纯变得成熟懂事……

请以“改变了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2)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它的牙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③我们的每一点进步,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战胜的每一次困难,都是成功!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40分)

1.C(3分)2.B(3分)A.喧嚷重蹈覆辙C.一视同仁D.断章取义)

3.C(3分)

4.(4分,每小题1分)

(1)应将继续改为持续。

(2)应删去“大约”。

(3)应调整为“将选择一些最佳观测点进行现场直播”。

(4)应在句末添加“奇观”或“景观”。

5.C(3分)

6.(4分)

示例:

 微笑是大伞, 遮挡人生路上的风雨。

 微笑是烈火,融化满脸的冰霜。

(其它合题的也可)

7.综合探究

(1)(3分)红色文化是指中国人民在革命以及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先进文化。

(2)(4分)示例:

①重庆市通过阅读原著了解经典名著的城市中学生远远多于乡镇中学生。

②与2007年相比,2009年城乡中学生通过阅读原著了解经典名著的人数有大幅增长。

(3)(3分)略

二、古诗文阅读和积累(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1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将军白发征夫泪

(2)了却君王天下事

(3)留取丹心照汗青(4)浅草才能没马路蹄

(5)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15分)

9.(3分)

(1)都是,全是

(2)奔走效劳(3)所以,因此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11.C(3分)

12.(2分)正反对比论证。

句子为“亲贤臣,……倾颓也”。

13.(3分)在当时对内政建设方面(用人)有进步意义。

“亲贤臣,远小人”使先汉兴隆,这对我们今天消除腐败现象,振兴民族大业仍有借鉴意义。

三、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14.(4分)

何晓明对米老师进行恶作剧,米老师谅解了他,何晓明幡然醒悟,最后考取了本市最好的重点中学。

15.(4分)在小说中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16.(4分)不能。

“似乎”是一种猜测,实际情况是米老师已经知道了何晓明的举动,但米老师没有声张,表现了米老师的宽容。

同时从下文中米老师换衣服,并准时出现在讲台上,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

17.(4分)因为米老师认为如果因此开除何晓明,会毁了他的一生,米老师是一个关心孩子成长,能够宽容学生过错的人。

18.(共4分)不赞成何晓明同学的这种做法(2分),我们应该尊重老师,刻苦学习,为民族振兴作出贡献(2分)。

(二)(20分)

19.(4分)感恩是一种内心的觉悟

20.(4分)作者先提出观点,然后联系现实从反面思索,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引用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一句很经典的话,强调“感恩是一种觉悟”的重要意义。

21.(4分)““暗室”指心灵独处的空间,让我们真诚面对自己,能够追忆曾经的美好,懂得去领悟,去感恩,从而提升自我。

22.(4分)略

23.(4分)示例:

对父母的无微不至的爱,我一直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享用,可现在我明白了,我应该以感恩的心去面对,去回报他们。

四、作文(55分)

评分说明:

类型

内容

结构

语言

卷面

一类卷

(50-55分)

立意有深度

内容充实

感情真实

切合作文要求

结构严谨

条理清晰

语言流畅

用语准确

简洁得体

卷面整洁

书写工整

二类卷

(44-49分)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符合作文要求

层次分明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用语较准确

卷面整洁

书写规范

三类卷

(38-43分)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感情较真挚

不偏离作文要求

层次清楚

结构较完整

语言较通顺

有个别病句

卷面较整洁

书写较规范

四类卷

(33-37分)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够具体

层次较清楚

结构较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有少量病句

卷面较凌乱

书写较潦草

五类卷

(0-32分)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偏离题意

条理不清

结构混乱

语句不通顺

卷面杂乱

字迹不清

说明:

注:

(1)字数把作文格写满即可

(2)没有标题扣2分  (3)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扣到3分为止(4)每少50字扣1分(从低于500字开始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