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之游乾陵作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3452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范文之游乾陵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作文范文之游乾陵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作文范文之游乾陵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作文范文之游乾陵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作文范文之游乾陵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范文之游乾陵作文.docx

《作文范文之游乾陵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范文之游乾陵作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范文之游乾陵作文.docx

作文范文之游乾陵作文

游乾陵作文

【篇一:

乾陵导游词】

乾陵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知道,在所有的帝王墓葬中有两座陵墓特别吸引国人注意,一座是河北的清东陵,一座是陕西的唐乾陵。

前者埋葬的虽不是皇帝,却是大权独揽,垂帘听政,丧权辱国的清太后慈禧;后者埋葬的则是中国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在位时政通人和,社会和经济发达,死后以山为陵,山陵合一,千百年来陵墓保存完好。

“巨坟云是旧梁山,山石崔嵬颇耐攀。

南对乳丘思大业,下临后土望长安。

”这是郭沫若同志游乾陵时吟出的一首诗。

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距西安城80公里,是唐皇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

它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才基本完工。

乾陵“以山为陵”,依梁山而建,利用梁山主峰(北峰)和南面两个山峰作为布局的骨架。

北峰海拔l047.6米,呈圆锥形,是墓室所在地。

南面两峰,东西对峙,构成陵园的天然门户。

整个陵园范围方圆40公里,周围还有王公贵族陪葬墓17座。

各位游客,下面请随我一起走进乾陵游览一番。

【乾陵的特点—乾陵的结构和规模—墓前石刻】

各位游客,当我们从西安出发,沿渭河和任河向西旅行时,会有一个感觉,就是无论是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还是在渭北高原的丘陵和山峰间,随时都可以看到高大雄伟的帝王陵。

这八百里秦川的帝王州里有18座唐代的帝王陵。

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也就是穿过陕西西部的小县城乾县时,我们还会发现有座巧妙地利用自然山峰设置陵寝、门阙、城墙,表现帝王至尊地位的陵墓,这就是唐朝第三代皇帝李治和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

现在我们已站在梁山脚下,抬头能望见武则天陵墓。

大家看到西安在东,一马平川梁山在西,山势峥嵘。

远观梁山,有3座山峰相连:

正对游客的远处松柏交翠、山峰峭拔的北峰为武则天陵寝;南面稍低的左右对峙的两峰为闭楼,其形象特别,当地群众俗称奶头山。

“以山为陵”,是唐帝王陵的一大特色。

尤其乾陵与山峰浑然一体的设计,实力渭北唐十八陵中所独见。

唐太宗原以为如此筑陵较为节俭,还能免被盗之灾,谁知筑陵工程更大,耗费更为惊人,也未免去被盗之灾。

乾陵营建于盛唐时期,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自不必说。

单从其宏大的规模,壮伟的气势,富丽堂皇的建筑来看,就居唐帝王陵之首。

据《长安图志》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4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回廊、偏房等大批建筑物。

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30万平方米。

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

现在我们所站位置是乾陵的朱雀门外。

各位游客,请跟着我向前走。

大家从朱雀门外向远处高耸的陵墓望去,可见墓前一条司马道相当宽阔,直通北峰。

两侧排列有124件雕刻精美、神态生动的石雕。

从南往北有八棱柱形华表、翼马、朱雀各1对,石马5对,戴冠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10对。

4个门外各有

石狮回对,北门外有石马3对。

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就是从武则天下葬乾陵开始才有固定制度的,一直延续到清代。

【武则天生平介绍—述圣记碑—无字碑】

各位游客,竖在大家面前的有两块经历1000多年历史风雨的巨型石碑——述圣记碑和无字碑。

在讲解这两块碑石之前,先让我给大家简略地介绍一下武则天是怎样当上女皇的。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在位34年。

根据惯例,皇帝应立长子为太子,以继承皇位。

但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又得到朝廷顾命大臣、母舅长孙无忌的大力帮助,所以破例被选为太子。

太宗死后,李治继承皇位,即后高宗。

但高宗缺乏政治才能,昏庸懦弱,大权渐渐旁落到皇后武则天的手里。

也许大家会想,一个出身于木材商家庭的下层女子,竟敢冒天下之大不匙,宣布自己为中国皇帝,这无疑是对男尊女卑、女子天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的挑战,难道不会招来种种非议吗?

但如果历史地看问题,武则天当政50年中,社会稳定,经济得到发展,这一切都得到历代史学家们的肯定和赞扬。

武则天的确不同于一般的帝王,她敢于自己做皇帝,也敢于对自己的功绩加以评说,现在我们在南门外看到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就是很好的证明。

述圣记碑,全碑共7节,故又称七节碑。

据说,由7节组成,取于七曜,即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合称。

七节碑高7.5米,重89.6吨。

碑座上刻有各种碑纹。

碑文8000余字,由武则天亲自撰文,后中宗书写,表面上颂扬了高宗的文治武功,实际上抬高了武则天自己。

碑刻成后,还在字画上填以金屑。

现在大家靠近一些,仍可看到个别字的金饰。

无字碑通高7.53米,重约98.8吨。

碑侧线刻有龙纹,碑头刻有8条璃互相缠绕。

无字碑就是说立碑时碑上没有刻一个文字。

为什么立一通无字碑呢?

至今有几种说法,一是说武则天想让后世的人对她作出公允的评价;一是说,武则天觉得自己功德无量,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此碑可能是唐中宗所立,他不满武则天的独断专行,不愿违心地恭维她,但作为一个儿子,又不便对自己的母亲提出非议,故立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论。

不管怎么说,在帝王陵前立无字碑在我国历史上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也许你现在会问:

碑上好像也有字啊!

是的,无字碑变有字碑是在宋、金以后,一些游人代替武皇在碑上题字,于是现在碑上共留下13段文字。

由于年深日久,风雨剥蚀,大部

分字也已无法辨认。

惟有金代用女真文字刻写、旁边用汉语翻译的“朗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

女真文字早已废弃,因此这个碑倒成了研究女真文字和女真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六十一尊王宾像之谜】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看到了排列于内城东西闹楼的61尊石人像,这是武则天为了纪念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而敕令刻制的。

61尊宾像是唐代波澜壮阔的中外交流史的标志,也是突出反映中外关系的乾陵石刻艺术的一大特色。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我国各民族统一的封建王朝最兴盛的时期,同世界各地3op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往来。

高宗驾崩后,举国哀悼,6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特使或首领亲自参加安葬仪式。

葬礼之后,武则天令工匠用写真的手法,雕刻了参加葬礼的那些使节或首领,立于朱雀门两侧,东29尊,西32尊,按队列形式整齐排列。

雕像和真人大小相似,穿紧袖衣,腰束宽带,足登皮靴,双手前拱,表示祈祷。

从那时起创尊宾像已在乾陵墓前站立了1300余年了。

有的人已经在问,石人的头怎么都没有了?

是的,61个雕像绝大多数的头早已毁掉,现只有两尊有头,高鼻子、深眼睛,可能是来自西域的使臣。

每个石人背后原来刻有国名、官职和姓名,因长期风化,多数字迹已无法辨认。

《长安图志》虽记载了39个王宾的姓名,但人们很难将这些姓名和石刻王宾像对上号,仅有两尊石像背面字迹比较清晰。

从字迹分析,一人来自如今的阿富汗,另一人来自伊朗。

关于头像损坏的原因众说不一,有的说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到乾陵游览时,看到雕有他们国家使者和首领为中国皇帝侍卫的石像觉得有失尊严,所以打掉了头部,使人无法辨认;也有说千百年来,石人石马已变神成妖,黄昏后常常毁坏庄稼,吞食牛羊,当地百姓气极,遂将其头部打碎。

还有说改朝换代,军阀混战,才是乾陵石人崩溃、台殿烧毁、石刻破坏的真正原因。

事实上这些石像损坏的时间史书中并无详细记载,如果仔细阅读无字碑上的文字,会发现在金天会十二年(公元1134年)还对乾陵进行了维修,结果是“绘像一新,回廊四起”。

直至明代,这里还是“蕃王俨侍立层层,大马排行势欲腾”,乾陵石刻并未遭到多大破坏。

只是到了清代,石刻受损的记述时有所见。

今天,虽然只有只剩躯体、不见头部的王宾像可供人观赏,但我们在为61尊王宾像头部被损而惋惜之余,想必同样会对古代的精湛石刻艺术发出阵阵赞叹。

【保存完好的乾陵】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来到武皇陵前。

当大家想及那座高耸山峰下安息了千余年的一代武皇和她的丈夫,会有怎样的感触呢?

乾陵不仅外观宏伟,内藏也十分丰富。

据述圣记碑上的碑文记载,唐高宗临死时,曾遗言把它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埋进墓内。

加上武则天和唐高宗都处在唐朝的全盛时期,墓内陪葬品必定会不计其数。

唐代帝王陵墓大部分被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所盗,惟有乾陵因盗挖时风雨大大而幸免于难。

建国后考古勘查也证明,乾陵墓道全部用石条填砌,层叠于墓道口直至墓门,共39

层。

各层石条均用铁栓板固定,并以铅灌缝。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想挖开,确非易事。

考古勘查还证明,陵墓四周没有盗洞,墓道的石条和夯土仍为原来合葬武则天时的样子。

因此,乾陵有幸成为一座至今未被盗过的帝王墓。

解放以来,挖掘乾陵的建议多次被提了出来,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都没有同意挖掘。

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赴陕西考察时就说过:

“目前我国还没有足以使出土文物不受损失的科学保护方法,祖宗留下的遗产还是让土地神多替我们保护几年吧!

”我们真诚希望所有游客加入保护之列,并希望乾陵能为中国的旅游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法门寺导游词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西距西安市120公里,东距宝鸡市96公里。

法门寺自古就因为安置有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名于世,所以被华夏王朝拥戴,而成为我国最早的四大佛教圣地。

法门,意为修行者必入之门。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

法门寺塔,有名“真身宝塔”,因藏有释加牟尼的手指骨一节而得名。

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

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法门寺塔和法门寺有“关中塔庙之祖”的称誉。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刚进来的山门,又叫做“三门”,左右两边的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们,中间为空门,我们一般把出家称为步入空门,大概就由此而来。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唯一的古建筑铜佛殿,大殿里供养的是释加牟尼的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在大殿两边还有十八罗汉像,所以铜佛殿也叫罗汉殿。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真身宝塔,但是我们看到的是1987年重修而成的,法门寺自古因安置于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称于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佛殿中记载,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

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是其中的第五处。

所以最初的法门寺叫阿育王寺,法门寺塔叫阿育王塔。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

到了唐代时唐太宗在这里重修了一座四级木塔供养佛指舍利,唐代所建的木塔在明代隆庆年间时崩毁,在明代万历年间,由法门

寺僧人化缘重修了一座8棱13层的砖塔,可是在1981年是塌掉了一半,85年的时候,当地政府为了重修这座塔的时候,便人工拆除塌了一半的半边残塔,87年在清理塔基准备重建时意外发现了地宫,出土了四枚释加牟尼佛指舍利和2499件唐代的皇室瑰宝。

法门寺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下面就请大家到地宫拜一下佛指舍利。

法门寺地宫总长21.2米,面积31.84平方米,是迄今国内发现规模最大的寺塔地宫。

地宫所发现的4枚佛骨,最令人瞩目。

第一枚舍利藏在后室的八重宝函内,长40.3毫米,上下俱通,竖置在进塔基银柱上,第2枚藏在中室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形状与第1枚相似。

第3枚藏在后室秘龛五重宝函的白玉棺内,管状,长37毫米,白中泛黄。

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塔绘菩萨阿育王塔内,色泽形状与第1、2枚相似。

经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和副会长周绍良先生坚定,其中第三枚是灵骨,即佛祖的真身指骨,其余三枚为影骨,是唐皇帝为保护真骨而命人仿制的。

但在佛教徒的眼中,影骨也是圣骨,与有同等的意义。

在参观完法门寺地宫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法门寺的大雄宝殿,大雄是对释加牟尼的尊称。

它是1994年开光的,里面供奉的是佛教密宗教派的五方佛,分别代表五个方位东西南北,分别是不空成就,阿弥陀,八日如来,宝生佛,阿处佛,旁边的是二十组天,代表天上的二十四天神。

参观完法门寺之后呢,我们来参观一下西边的法门寺博物馆,它是1988年11月9号正式对外开放,是全国唯一的以佛教内容为主题的专题性的博物馆。

博物馆由法门寺历史陈列、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法门寺唐密曼陀罗文化陈列和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

我们先参观一下法门寺历史陈列馆,在法门寺历史陈列馆中,主要向人们展示了法门寺的建寺历史由因,以及各历史朝代对法门寺进行修建的历史实物。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大唐珍宝陈列,其中有44件国宝级文物,99件一级文物,它是陕西88个博物馆中国宝级文物比例最大的一个博物馆,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通碑,它是物帐碑,它将地宫中的珍宝是谁送的,叫什么名字,尺寸大小呀什么的,作了详细地记载,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唐代最珍贵的瓷器——南方越窑出土的秘色瓷,秘色瓷专用于皇家,是青瓷中的一种,工艺复杂难度高,因秘方秘而不宣,而得名。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秘色瓷盘,好像底部有一层薄薄的水在上面,给人感觉非常的晶莹剔透。

但是秘色瓷毕竟在中国已经失传了1000多年,法门寺地宫中属于首次出土,可以说,它的制作方法还是不能够知道的,应该说是属于千古之谜。

另外,唐代的丝织品也是相当珍贵的。

但由于丝绸不易保存,很多都风化了,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簇金绣,簇就是收缩的意思。

就是用金丝盘结成花朵的纹式再固定到丝绸的上面,就把这种织物称为簇金绣。

簇金绣的珍贵之处呢,第一就是它保护的完好如心,第二就是它的做工了,我们看,它的质地是罗,上面的花纹全都是金丝绣的,但是,这种金丝可不是一般的金丝,它呢首先用纯金丝在胎线

【篇二:

乾陵边的土庄子】

在乾陵周边,有过去留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土庄子。

所谓土庄子,就是渭北旱塬上人们为了建窑洞而在平地上垂直挖一个正方形的院子,在院子的四周打上窑洞,再从地势较低的一方出个洞子,就形成了土庄子。

小时候,我曾见过挖土庄子的过程。

下面的人将挖土装进筐,上面的人用轱辘吊,上千立方土,都是一筐一筐吊运走的。

土庄子建成的时候,主人都要邀请村里人去帮着踩院子,就是主人买些核桃和红枣站在庄子上面,往院子里扔,院子里的人便开始争抢,在争抢的过程,就将地面踩瓷实了。

我家的土庄子历史悠久,面积有三亩多地。

是从爷爷手上传下来的。

听老人说,爷爷是逃荒来的。

为了生计,爷爷起初当挑夫,后来,爷爷便挑个担子走村串户卖糖果,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货郎。

一次爷爷卖货来到村上,见有座废弃的土庄子,就从主人手中买下了。

爷爷接手后,对土庄子重新进行了修整,并在院子里打了水窖,等天下雨的时候,将门上的水从洞子引进院子收进水窖,供人畜食用。

这就是我家最早的土庄子。

后来,爷爷在进货时认识了乾州城里的婆婆,就把婆婆领到这土庄子里成了亲。

等有了伯父和父亲之后,爷爷见家里日子过的拮据,就开始给地主拉长工。

后来,乾陵周边来了队伍,领导穷人打土豪,分田地,爷爷便参加了,并分到了自己的土地。

后来,爷爷就帮八路军做事,加入了地下党。

解放前夕,八路军在乾陵前面的瓦屋山和马鸿逵的队伍打了一仗。

爷爷领着八路军打伏击,把马家队伍引诱到瓦屋山下,团团围住。

战斗打了整整一天,消灭了马鸿逵的一个骑兵营。

最后,八路军向咸阳方向撤退,留下十八名勇士在乾陵一带继续打阻击。

在爷爷他们底下党和民兵组织的支援下,十八名勇士又阻击了从南洲赶来增援的马家队伍整整一天。

最后,枪眼打红了,子弹打完了,十八名勇士全部牺牲。

遗体被爷爷他们埋在了乾陵前面的太平岭上,至今那里还保留着他们的烈士陵园。

后来,马家军在土匪的带领下,到处抓爷爷,找不见爷爷就要烧爷爷的土庄子。

爷爷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就跑回来阻击土匪,被土匪抓住装进麻袋从土庄子上面扔到了院子,爷爷当即就摔死了。

土匪在土庄子里找年幼的伯父和父亲,要斩草除根,婆婆将两个儿子藏到地窖里。

土匪逼问孩子的下落,婆婆不说,就把婆婆扔进院子里的水窖淹死了。

后来,爷爷和婆婆的尸体被埋在了土庄子后面。

从此,土庄子就留下年幼的伯父和父亲。

解放后,我家的土庄子被政府挂上了革命烈属的牌子。

为了培养烈属后代,政府让伯父担任村长,而父亲则被送进学校读书。

父亲上学期间,伯父经常背着背篓到乾州县城去卖,为父亲筹集学费,并推着地咕噜车为父亲送食品和衣物。

父亲上学到高中,成为解放初期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人。

毕业后,政府安排父亲在村里教书,后转正成公办教师。

六十年代初,全国闹饥荒,伯父带头将粮食全部交给国家。

家里没粮食,一家人吃野菜,父亲就辞职回家开荒种地,后来便被选为村上的支部书记。

一直到我上高中,父亲还是村子书。

父亲在村支书任上干了二十多年,先是带领村民开荒种地,修水利,后又搞村办企业,和省城的机床厂签订合同,出租土地换机床,在村里办起了机械加工厂,用挣来的钱为村里打了两眼机井,解决村民吃水问题,又填沟建路,把村里的农产品运往外地销售,使村民的生活状况明显改变。

后来,我们兄妹长大了,有的到了成家的年龄,父亲就和伯父商量将原来的土庄子进行扩建。

并且,为我们三兄弟每人建造了一口窑洞。

父亲对这座他亲手建造的土庄子是引以自豪的。

他经常对我们说:

“咱家的土庄子,在方圆几里都是算的上的,谁家有我们这么大的土庄子,占地三亩多地,以后,你们兄弟要成家,也不用再打新的了。

”父亲说这话没几年,哥哥招工就去了铜川,我也参军去了青海,都离开了土庄子。

再后来,农村经济发展了,家家都开始盖房,纷纷从土庄子搬了出来。

弟弟也盖了水泥结构的房子。

妹妹出嫁后,土庄子里就剩下了父亲和母亲。

父亲常常徘徊在土庄子里,自言自语的说,怎么都离开了,院子空落落的,孩子们走了,土庄子还给你们留着。

八十年代末,父亲得了脑血栓,身体开始行动不便,便辞去了村支书的职务,整天在土庄子里转悠。

这时,我已从部队转业,在城里安了家。

为了给父亲治病,我把父亲接到了妻子所在的医院。

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父亲的病情已明显好转。

父亲见他走路不颠了,就要回家。

他对我说:

“你看我现在和好人一样,整天在你这里没事做,心里着急。

”我知道父亲开始想家了,想他住了一辈子的土庄子。

送父亲回去的时候,天气不好,我劝父亲等天气好了再走,父亲却执意要走。

送父亲回去的路上,天下起了雨,雷雨交加,我就埋怨父亲不听劝阻。

我们走时只拿了一把雨伞,我给父亲雨伞,他不要,只顾低头往家赶。

我们走到离村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新路,路面还是虚的,被雨水一浇,特别松软,一脚踩下去,鞋和脚都埋进了泥里。

我们高一脚低一脚走到家里。

一进家门,父亲便差点倒了,我回头扶他,见父亲脸上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

经过这场大雨的浇灌,父亲回家后不久,便病情加重。

我回去看他时,埋怨当初他不听我的话,病还没好就非要回家。

父亲却说:

“我现在是大风地里一盏灯,随时都有灭的危险。

我回来好,即使死了也在自己的土庄子里。

入土为安,要不,就成了孤魂野鬼,魂永远也回不来了。

”父亲说完,让我扶他坐起来。

他拉住我的手说:

“你是咱们家族当中最有出息的一个,以后,不管你到那里,都要记住,土庄子是你的根,有时间就领孩子回来。

”说完这话,我见一股泪水从父亲那干瘪的眼角里流了出来。

没过多久,父亲就去世了,父亲去世时,离六十还差一岁。

父亲去世后,天一直在下雨。

家里按照当地风俗在土庄子门上搭起帐篷为父亲举行葬礼。

请来了十几个乐人,搭起了花架,将父亲的灵位摆放进去,乐人在灵前吹,我们兄妹在旁边守灵。

每来一位客人吊唁,我们都要陪着哭,一天下来,嗓子全嘶哑了。

在为父亲祭奠时,亲友还发生争执,差点打起来。

我问执事(也就是丧事总管)?

他说:

“是为顺序的事。

咱这就这规矩,祭奠的顺序是身份的象征,排不好就会起争执。

还有,得请剧团唱秦腔戏,不唱戏就有人点火。

”我说:

“这些争执和规矩都是给活人看的,还不如开追到会。

父亲当过村支书,追悼会上把他一生功过告诉大家,后人才能记住。

”执事就说:

“你说的那是城里,咱这是渭北旱源,是土庄子,就得按土规矩办。

”于是,我们兄弟又从乾州秦腔剧团请了演员,搭起了舞台,并请了村里所有的人来吃饭。

父亲下葬时,按规矩,先要迎坟,就是把父亲的魂迎进祖坟,在乐人的乐曲声中,我们兄弟姐妹披麻戴孝举着父亲的灵牌,来到婆婆爷爷的坟地,将父亲的魂迎入祖坟之中。

我见祖坟长满荒草,已分不清那是坟,那是草,只是转了一圈就回来了。

接着是给父亲献饭。

乐人在前面吹着唢呐,一名厨师专门用盘子端着饭菜,我们兄妹着孝衣跟在后面,手里拿着纸棍,弯腰哭泣,从厨房一碗一碗将饭菜摆放到父亲的灵堂前。

来回几趟下来,我们这些孝子已是满身泥土,满脸鼻涕眼泪,而前来看热闹的人却对我们品头论足,看我们谁身上最脏,哭的最伤心就说谁是大孝子。

等这些祭奠活动结束,才下葬父亲。

我感到,父亲的一生随着他的躯体入土便一同被埋进坟墓之中。

在很少有人记得父亲一生的功过是非。

我感到有愧于父亲,我没有向他说的那样有出息,甚至连篇祭文都没给他。

埋完父亲后,我发誓,一定要照顾好母亲,让父亲的遗憾不能再母亲身上重演。

我想把母亲接到城里,让母亲离开土庄子,过城里人的生活。

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母亲时,母亲说:

“你爸的坟就在咱土庄子后面。

我怎么能让他一个人留在这里,我那里也不去,我就住在土庄子里陪着你爸。

”我说:

“现在村里人都搬离了土庄子,家家都住进了楼房,只有您一个人还住土庄子,别人会说我们的。

”母亲就说:

“土庄子我住习惯了,住楼房反而不舒服。

再说,你城里的房子那么小,上下楼也不方便,我去了,谁也不认识,整天呆在房子里和坐监狱有什么两样。

你别逼我,我住土庄子舒坦。

”我说服不了母亲,就给弟弟三千元钱,让弟弟在他的院子给母亲盖一间。

后来,弟弟盖了两层楼房让母亲去住,母亲仍不愿去。

零四年,家乡发生水灾,母亲住的土庄子被水淹了。

母亲才不得不搬出来。

母亲离开土庄子后,住在弟弟那里。

没几天,就感到不习惯。

土庄子水退去后,她又搬进去住。

家里人劝说,土庄子被水淹后土质松软住着不安全,都劝母亲选择我们兄弟任何一个一起住,母亲

【篇三:

那些细微末节的西安游记第一天(乾陵,城墙,钟鼓楼,回民街)】

这是2013年底11月二十多号去的西安了,今天想到把它传上来了。

早上八点十几分到西安,晚点了十几分钟。

西安站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破,站台还是那种矮站台。

出了车站第一眼看到的一座城墙,感觉开始有点进入一座古都的感觉了。

出了车站就凭着在北京练出来的方向感往东去找东广场的游3,东广场停了好多大巴,走到广场南边才能看到立在车前的牌子,写着目的地,找到了去乾陵的游3,这车一天就一辆,早上七点多开始上人,坐满就走,坐不满八点半九点的样子也走了,因为是淡季,车上就十个人左右。

上车后没多久,售票员和司机都上车了,说可以发车了,然后发现刚刚有个女孩去买早点还没回来,就说等等她吧,司机师傅的说话语气很可爱,让我瞬间感觉很舒服。

从火车站到乾陵约一个半小时,在车上那个女售票员会给我们讲一些关于乾陵的事情,在快到乾陵的高速上她还特兴奋的让我们看远方的乾陵,说是远看乾陵的山形比较明显。

另外她说头一天还大雾,啥都看不清,我们去这天天气特好。

关于游3车,我得说几句,由于不算旺季,一天就一辆,网上很多人说最后一班从乾陵回来的是下午三点,其实不是,可能十一那种旅游黄金周会是,但是平时的话是车开过去,然后停3个小时等我们,三个小时候后就回西安。

当时在网上看到有一个人这么说的,当时还觉得这种规定有点不人道,其实还好,因为售票员把她电话留给我们了,说要是差几分钟就能回来的话给她打电话,大家可以等等,还算好吧。

到了乾陵,买票,是套票,122,半价票62,12月1号开始全价票八十多,半价票四十多。

可惜我是十一月底去的,所以我这个能帮到准备十一月去的人,能等就等两天吧,不止一个景点是这样的。

电瓶车,30元。

本来我是想走路的,因为一是不想花三十块钱,二是自己走路自由些。

不过都说陪葬墓分散的有点远,靠走路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也买了电瓶车的票,心疼。

游3车乘客超过10个人就会一个免费义导,不过即使40个人也是一个义导。

因为是免费的,所以讲解的也是粗略大概的,基本上都是我去之前从网上已经查到的,另外由于我对武周时期的偏爱,义导讲的我基本上都知道。

坐上电瓶车之后,第一感觉就是真tm冷!

车旁也没有挡风的,有遮阳的那种塑料布,顶不了什么用,还有的是坏的,挡不住。

冷风嗖嗖得吹啊,一车人都喊冷。

第一站懿德太子墓,墓道是斜下坡的,说是唐砖不值钱,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