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方案长城杯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1604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施工方案长城杯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混凝土施工方案长城杯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混凝土施工方案长城杯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混凝土施工方案长城杯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混凝土施工方案长城杯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施工方案长城杯版.docx

《混凝土施工方案长城杯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施工方案长城杯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施工方案长城杯版.docx

混凝土施工方案长城杯版

目录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2.1地理位置1

2.2结构设计1

3.施工安排3

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3

3.2混凝土供应方式3

3.3劳动力组织4

4.施工准备5

4.1技术准备5

4.2机具准备5

4.3材料准备5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6

5.1施工前准备6

5.2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顺序6

5.3混凝土的运输7

5.4混凝土浇筑8

5.5混凝土养护及混凝土试块13

5.6成品保护及模板拆除14

5.7泵送混凝土有关要求15

6.季节施工的要求15

6.1雨期施工的要求15

6.2冬期施工的要求15

7.质量措施16

7.1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16

7.2验收方法17

8.安全措施17

8.1塔吊使用主要安全要求17

8.2混凝土泵送设备的主要安全要求18

8.3墙、柱、梁混凝土浇筑安全要求18

8.4其他安全要求19

9.文明施工20

1.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北京时空筑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北京国际财源中心西塔》图纸

2

《施工组织设计》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JGJ55-2000

6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7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01-51-2003

8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10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92

11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

2.工程概况

2.1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8号(北京第一机床厂现址7号地范围内),东侧临国际财源中心东塔,西临丽晶公寓,南临建外SOHU,北侧面向建国门外大街。

2.2结构设计

2.2.1设计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面积

占地面积

10582m2

总建筑面积

151385m2

地下建筑面积

39531m2

地上建筑面积

111854m2

2

建筑层数

地上层数

塔楼:

33+2层

裙房:

27层

地下层数

5+2夹层

3

建筑层高

地下部分层高

地下五层

3.5m

地下四层

3.2m

地下三层

3.2m

地下二层

3.2m

地下二层夹层

3.5m

地下一层

3.5m

地下一层夹层

3.0m

地上部分层高

首层

6.0m

二层、三层

5.0m

四层~机房层

4.1m

4

结构形式

基础类型

桩+厚筏基桩+梁筏基

结构类型

型钢砼框架+核心筒(带加强层)

5

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C50、C40

柱、剪力墙

C30、C20

楼板、梁、楼梯

C40S12、

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有覆土的地下室顶板

6

地下防水

结构自防水

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有覆土的地下室顶板

材料防水

有覆土的地下室顶板

构造防水

檐口、散水

7

主要结构断面

尺寸

外墙厚度

600、500、400mm

内墙厚度

600、550、500、450、300、250、200mm

柱子截面尺寸

1700×1300、1300×1300、1200×1200、1100×1100、1000×1000、900×900、800×800mm

梁断面尺寸

600×1300、500×1300、300×1300、300×1200、350×800、250×500mm

楼板厚度

500、350、300、190、150、120mm

8

钢筋类别

一级钢HPB235

10、8、6

二级钢HRB335

18、16、14、12、10

三级钢HRB40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9

碱集料反应类别

一类环境工程:

二b类以外的部份。

二类环境工程:

基础、外墙、水池、有覆土的地下室顶板、露天环境的构件及其它处于潮湿环境的部位为二b类。

2.2.2抗震设计

序号

部位

抗震等级

框架

剪力墙

1

地下五层~地下二夹层

三级

三级

2

地下一层~屋顶层

特一级

特一级

2.2.3各部位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项目名称

构件部位

混凝土等级

备注

主体

基础、地下室外墙

C40

抗渗混凝土S12

有覆土的地下室顶板

C40

抗渗混凝土S8

地下五层~地上二十层的柱、核心筒混凝土墙

C60

地上二十一层~地上二十九层的柱、核心筒混凝土墙

C50

地上三十层~屋顶层的柱、核心筒混凝土墙

C40

地下五层~地上二十一层的梁、板及其它混凝土墙

C40

其中地下五层顶板为抗渗混凝土S6

地上二十二层~屋顶层的梁、板

C30

楼梯

同梁、板

后浇带、沉降后浇带

主体+5MPa

微膨胀混凝土

其他

基础垫层

C15

圈梁、构造柱

C20

现浇过梁

C20

标准构件

按标准图要求

2.2.4保护层厚度要求:

序号

部位

保护层厚度

1

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顶面

25mm

2

基础底板底面、外侧面,基础梁下部钢筋

40mm

3

地下室外墙外侧,水池内侧

40mm

4

地下室有覆土顶板上部

25mm

5

地下室有覆土顶板下部

15mm

6

梁钢筋

25mm

7

柱钢筋

30mm或最大钢筋直径

8

剪力墙外墙内侧,内墙

15mm

9

剪力墙外墙外侧(用于建筑物外立面处)

20mm

10

楼板、屋面板、楼梯板、水池外侧

20mm

11

桩筏基础底板底面、基础梁下部钢筋

100mm

注:

1.保护层厚度为50mm加一道φ5b冷拔低碳钢丝网片,钢丝间距200×200mm。

2.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受力钢筋公称直径。

2.2.5其它设计有关要求

(1)沉降后浇带、施工后浇带、温度后浇带平面布置(见后附施工阶段流水段划分图)。

(2)后浇带采用比相应结构部位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温度后浇带在结构浇筑两个月后合缝,沉降后浇带在主体结构封顶后合缝。

(3)同层如果梁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低5Mpa(含)时内,则节点区可按照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如梁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低5Mpa以上,则节点区需按照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4)结构设置吊装孔采用后浇,待设备安装完毕后再施工结构预留顶板。

(5)基础、外墙、水池、有覆土的地下室顶板及其它处在潮湿环境的部位按Ⅱ类工程预防碱集料反应;其它部位按Ⅰ类工程预防碱集料反应。

3.施工安排

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序号

施工部位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阶段时间

1

基础底板

2006年12月23日

2007年02月12日

52d

2

±0.00以下

2006年12月11日

2007年11月15日

221d

3

地上核心筒混凝土结构

2007年07月10日

2008年01月15日

190d

4

地上框架混凝土结构

2007年08月09日

2008年03月31日

180d

5

屋面工程

2008年04月1日

2008年06月15日

45d

3.2混凝土供应方式

3.2.1对原材料的要求

普通混凝土

水泥:

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低水化热;

砂子:

中砂,含泥量不能超过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

通过0.315mm筛孔的砂,宜不少于15%,亦符合最佳级配;

石子:

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吸水率不应大于1.5%,含泥量不能超过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搅拌用水:

要求清洁、可饮用、无色无味;

抗渗混凝土

水泥:

宜采用低水化热、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宜为0.4~0.5。

砂:

中砂,含泥量不能超过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

通过0.315mm筛孔的砂,宜不少于15%,亦符合最佳级配,砂率宜为38%~45%。

石:

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吸水率不应大于1.5%,含泥量不能超过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3.2.2外加剂的类型及技术要求

减水缓凝剂:

外墙:

初凝时间不小于8小时(施工前根据大气情况另行确定);

其他:

初凝时间保证不小于3小时,气温达30℃以上时,4小时。

(为保证墙体模板及时拆除,终凝时间应控制在12~14小时/夏,17~18小时/冬)。

碱含量:

为了有效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发生所造成的危害,对于掺入混凝土的外加剂的碱含量(Na2O+0.658K2O)加以规定,由化学外加剂带入混凝土工程中的碱含量防水类应≤0.7kg,非防水类≤1.0kg。

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3.0kg/m³。

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经实验确定,所有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要求。

3.2.3掺合料的种类

防水混凝土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等,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

硅粉等其他掺合料的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3.2.4配合比的主要参数要求

(1)坍落度

泵送高度(mm)

30以下

30~60

60-100

坍落度(mm)

100~140

140~160

160~180

(2)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宜为0.4~0.6,防水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3)砂率砂率宜为38%~45%。

3.3劳动力组织

现场设总调度一名,混凝土浇筑前由总调先进行各方面协调、联络和布置,施工时由总调进行总指挥处理各种关系。

现场将派专人指挥车辆出入,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

混凝土搅拌站专人负责与现场联络并及时汇报搅拌站的情况,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协调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速度。

劳动力安排如下表:

序号

工种

每班人数

备注

1

混凝土工

30

包括下料、平仓、振捣

2

架子工

5

安拆泵管和拆架子

3

抹灰工

15

混凝土表面压光

4

木工

4

浇筑混凝土时看模

5

钢筋工

4

浇筑混凝土时看筋

6

试验工

3

做试块及混凝土记录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混凝土浇筑前,必须仔细查看图纸,对浇筑部位、浇筑方法、浇筑路线、相关的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等做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待本道工序及相关工序验收合格后填写《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并落实浇筑人员,做到正确分工、责任到人。

4.1.2检查模板的轴线位置、截面尺寸、标高、垂直度、支撑的牢固程度及模板拼缝的严密程度,确保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已经清理干净,对钢筋保护层、预埋件和预留洞进行检查,做好模板的预检、钢筋评定和隐蔽验收等工作。

4.1.3混凝土浇筑前应沿浇筑方向,正确铺搭脚手架,踏步板离开钢筋距离大于15cm。

按要求铺设好泵管路线,检查泵管接头是否密封,保证在泵送过程中不漏浆。

4.1.4检查用电线路,确保施工正常用电,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

4.2机具准备

4.2.1机械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性能

1

固定式塔吊

H3/36B

2

40米臂长

2

固定式塔吊

ST70/30

1

50米臂长

3

混凝土地泵

3

90m³/h

4

混凝土振动棒

Φ50,Φ70

10,10

2.2kw

5

潜水泵

5

2.2kw

6

混凝土罐车

9m³/辆

21

3台备用

7

柴油发电机

200KWA

1

备用

4.2.2其它辅助工具

辅助工具:

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棒、木抹子、铝合金长刮杠、小推车等。

4.3材料准备

4.3.1在选择混凝土供应商时应本着具有资质高、社会信誉好、技术实力强的预拌混凝土供应商,而且其厂址距离现场较近的搅拌站,尽量选择运距20km以内,便于混凝土运输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

4.3.2工程量初步统计(不含底板)

序号

强度等级

单位

数量

1

C15

200

2

C20

1490

3

C30

13342

4

C40

43496

5

C50

10233

6

C60

15400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施工前准备

5.1.1对于已浇下层混凝土墙、柱根部,在支设本层墙柱模板前,要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将墙柱内的渣土用高压空气清理干净。

5.1.2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5.1.3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的密合情况,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是否垫好,柱子模板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5.1.4依据定位墙、柱控制线和施工平面图校核各楼层墙、柱轴线及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是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5.1.5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泵管已搭设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5.1.6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通知混凝土搅拌站运送混凝土,根据浇筑的部位、时间的不同,来确定罐车的台数,并合理安排罐车行走路线,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5.1.7振捣器等机具经检验试运转正常。

5.1.8检查安全设施、劳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要求。

5.1.9责任师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

5.1.10待钢筋模板施工完毕后提前4小时通知监理验收,并提交混凝土浇筑申请单。

5.2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顺序

5.2.1流水段划分

考虑尽量减少施工缝的留设,充分利用设计留设的后浇带进行流水段的划分。

按设计后浇带A区地下室施工划分为4个流水段,B区地下室施工划分为5个流水段。

地上钢结构施工不划分施工段,混凝土结构施工A、B区各考虑划分2个流水段。

区域

流水段

面积(m2)

区域

流水段

面积(m2)

地下室

A区

A-1段

1233

地上结构

A区

A-1段

828

A-2段

1228

A-2段

650

A-3段

1050

A-4段

424

B区

B-1段

1043

B区

B-1段

1126

B-2段

1040

B-2段

856

B-3段

1177

B-4段

1408

B-5段

627

流水段划分图详见流水段划分图(附图)。

5.2.2施工顺序:

A、B区主楼是流水施工的两条主线。

由于北侧二次土方开挖在北侧建筑物拆除之后方能进行施工,北侧二次土方开挖施工时间较长,所以北侧的A4、B5流水段将不能参与流水。

根据目前土方、垫层按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在向东推进的方式,在底板施工阶段,流水顺序为B-3→B-2→A-1→A-2→A-3→B-2→B-4。

在结构全面施工阶段按如下流水顺序进行施工

(1)地下室施工

A-1段→A-2段→A-3段

B-1段→B-2段→B-3段→B-4段

(2)地上施工

A-1段→A-2段

B-1段→B-2段

5.3混凝土的运输

5.3.1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目前北京道路交通状况,易发生堵车现象,因此要考虑混凝土的缓凝措施和途中失水的情况,来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要连续正常,避免出现在施工过程出现冷缝。

5.3.2混凝土运送至浇筑地点,如混凝土拌和物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对混凝土拌和物进行二次搅拌。

同时,应检测其稠度,所测稠度应符合施工要求。

5.3.3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现场必须保证每台地泵至少有一台罐车等待浇筑,现场与搅拌站必须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根据浇筑进度及道路情况调整车辆密度,并设专人管理指挥,以免车辆相互拥挤阻塞。

5.3.4混凝土送到工地后应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所测坍落度应符合施工要求,如果混凝土送到现场时,混凝土坍落度过小,不允许往混凝土内加水,根据坍落度实际损失情况,加适量减水剂二次搅拌。

具体采用材料及使用方法由搅拌站提供书面技术指导说明。

5.3.5混凝土运输车数量

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

N1: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

Q1:

每台混凝土泵实际输出量(m3/h)

V1:

每台混凝土搅拌车容量(m3)

每台混凝土搅拌车到施工现场的平均时间

每台混凝土搅拌车总计停歇时间(min)

若现场布置两台地泵,则总计需要搅拌车N=2×6+3=15辆,(其中3辆备用)。

若现场布置三台地泵,则总计需要搅拌车N=3×6+3=21辆,(其中3辆备用)。

5.3.6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拌筒内积水倒净;运输途中,严禁往拌筒内加水;在运输途中,拌筒要以4.5±1.5r/min的速度慢速转动。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运输到现场≤3.5小时,初凝时间6~8小时,相邻两车的发车时间≤15min。

5.3.7混凝土泵的平均泵送量Q1的计算

根据

Q1:

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³/h)

Qmax:

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³/h)

α:

配管条件系数,取0.8~0.9

η:

作业效率,可取0.5~0.7

本工程拟采用的混凝土地泵最大输送能力为90m3/h

α=0.85η=0.6

Q1=90×0.85×0.6=45.9(m³/h)

5.4混凝土浇筑

5.4.1泵管布置

泵管穿过的楼板处予留200mm×200mm洞,用木楔将泵管楔紧。

水平泵管与垂直泵管相交处下部加支撑。

管路连接要牢固、稳定,各管卡位置不得与地面或支撑物接触,管卡在水平方向距离支撑物≥100mm,距离地面≥100mm,接头密封严密。

平面布置及具体做法见《混凝土泵送方案》。

5.4.2柱混凝土浇筑

浇筑方式:

塔吊+吊斗

(1)柱浇筑前在底部先铺垫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并使底部砂浆厚度为50mm。

柱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浇筑柱混凝土的厚度为约500mm,在浇筑过程中正确控制间歇时间,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下插50mm,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振捣棒插入点要均匀,防止多振或漏振。

(2)柱高在2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2m时应在布料管上接一软管,伸到柱内,保证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得超过2m。

下料时使软管在柱上口来回挪动,使之均匀下料,防止骨浆分离。

(3)柱子混凝土一次浇筑到梁底或板底,且高出梁底或板底30mm(待拆模后,剔凿掉20mm,使之漏出石子为止)。

由于柱和梁(或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在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先浇筑柱头处的混凝土,且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浇筑梁、板混凝土。

(4)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调整因振捣导致的钢筋偏位,以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

5.4.3剪力墙浇筑

浇筑方式:

地泵+布料杆,局部采用塔吊+吊斗

(1)按照设计要求,外墙与柱设置在一起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可按照剪力墙强度等级。

墙体混凝土一次浇筑到梁底下(或板底),且高出梁底或板底30mm(待拆模后,剔凿掉20mm,使之漏出石子)。

(2)当墙体混凝土浇筑方量较大时,采用泵送混凝土输送布料杆布料。

当方量较小时(10m³以内),采用塔吊入模。

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放入2m³吊斗内,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

(3)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内外墙混凝土浇筑分别按照自身的浇筑顺序进行,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上下层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棒操作人员数量、振捣插入点位置。

(4)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400m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

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振捣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5)墙上口找平:

墙体混凝土浇筑完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添减混凝土,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高低差控制在10mm以内。

(6)在浇筑地下五层外墙混凝土时,应注意检查防水外保护墙的稳定性,必要时应加设木方支护斜撑。

5.4.4梁、板混凝土浇筑

浇筑方式:

地泵+布料杆,局部采用塔吊+吊斗

(1)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2)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用塔吊浇筑,并用φ30振捣棒振捣。

在浇筑梁柱节点的混凝土前应提前通知搅拌站进行配合比的确定,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并提交监理确认后方可浇筑。

按照设计要求同层如果梁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低5Mpa(含)时内,则节点区可按照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如梁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低5Mpa以上,则节点区需按照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在浇筑此处部位时应在柱梁交接处设置钢丝网,先浇筑柱混凝土,后浇筑梁板混凝土。

(3)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拖动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木刮杠刮平,初凝后再用木抹子压平、压实。

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抹平。

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5.4.5楼梯混凝土浇筑

浇筑方式:

采用人工

(1)楼梯间竖墙混凝土随结构剪力墙一起浇筑混凝土。

(2)楼梯混凝土可随上层混凝土进行浇筑,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3)施工缝位置:

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休息平台自踏步外1/3处。

5.4.6构造柱、圈梁混凝土浇筑

浇筑方式:

采用人工

(1)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前,先进行构造柱两侧的砖墙或陶粒空心砌块墙砌筑,并清理完毕,在构造柱其它侧面支设模板,再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一层厚度控制在500mm。

构造柱振捣要密实,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宜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要注意不要碰撞各种埋件。

(2)圈梁混凝土浇筑前,要支设梁侧模板,检查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